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77)
2023(8220)
2022(7298)
2021(6472)
2020(5706)
2019(13179)
2018(12952)
2017(25241)
2016(13555)
2015(15731)
2014(16244)
2013(16194)
2012(15482)
2011(14484)
2010(14810)
2009(14089)
2008(13728)
2007(12739)
2006(11348)
2005(10439)
作者
(43097)
(36508)
(36401)
(34724)
(23082)
(17422)
(16649)
(14241)
(13463)
(12962)
(12436)
(12049)
(11636)
(11539)
(11526)
(11377)
(10959)
(10862)
(10495)
(10427)
(9108)
(9063)
(8795)
(8383)
(8349)
(8244)
(7908)
(7877)
(7374)
(7171)
学科
(82122)
经济(82070)
管理(40252)
(34413)
方法(31426)
数学(27839)
数学方法(27631)
(27370)
企业(27370)
地方(20421)
(16730)
中国(16729)
(16389)
环境(14883)
(14794)
业经(13795)
地方经济(13375)
(11455)
贸易(11450)
(11376)
(10989)
农业(10914)
(10853)
(10306)
金融(10304)
(9983)
(9608)
银行(9585)
(9167)
理论(8923)
机构
大学(215659)
学院(214570)
(99164)
经济(97104)
管理(79456)
研究(77038)
理学(67761)
理学院(66977)
管理学(65887)
管理学院(65483)
中国(57518)
科学(47084)
(45316)
(42209)
(40543)
研究所(36790)
(36787)
中心(34973)
财经(33841)
(32715)
业大(31790)
经济学(31768)
(30449)
农业(29086)
北京(28842)
经济学院(28464)
(27565)
师范(27278)
(26687)
(25680)
基金
项目(136411)
科学(106007)
基金(98496)
研究(97499)
(85900)
国家(85246)
科学基金(71857)
社会(62789)
社会科(59509)
社会科学(59488)
(52877)
基金项目(52149)
自然(45696)
(44592)
自然科(44524)
自然科学(44508)
教育(43753)
自然科学基金(43692)
资助(41194)
编号(38691)
成果(31588)
重点(31188)
(30935)
(30221)
(27491)
课题(26841)
科研(26287)
国家社会(26153)
创新(25889)
教育部(25629)
期刊
(115380)
经济(115380)
研究(64870)
中国(39397)
学报(34101)
(33559)
(32642)
科学(30842)
管理(28540)
大学(25161)
学学(23910)
农业(21668)
技术(19687)
经济研究(19628)
(18997)
金融(18997)
财经(17826)
业经(16226)
教育(16118)
(15464)
问题(15184)
技术经济(13137)
统计(12024)
(11509)
(11500)
(10522)
世界(10468)
商业(10393)
资源(10309)
理论(10212)
共检索到325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晓芬  诸大建  
对区域或城市经济—环境系统的物质输入分析,可以判断可持续发展所处的状态,进而为区域或城市制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依据。利用物质流的理论和方法,依据欧盟指导原则,分析了1990-2003年间上海市经济—环境系统的物质总需求和资源生产率等主要指标。研究结果表明:①上海市巨大的物质总需求和直接物质消耗给上海市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②1996年上海市的资源生产率是全国的1.22倍,但2000年日本的资源生产率是上海市的36倍;③影响上海市的物质总需求或者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技术和制度能力。在上述的分析基础上,提出在2020年之前上海市发展循环经济要注重于输入端的减物质化和加强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孔鹏志  杨忠直  
为通过定量分析加深对循环经济的认识,类比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利用分室模型理论建立了经济一环境系统物质流模型,结合2005~2009年统计年鉴数据重点分析了我国经济系统的生产、消费和废弃物还原物质需求在未来30年的存量发展趋势,数值结果表明,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了相对物质减量化,但废弃物还原方面投入不足,生产物质、消费物质和废弃物排放量仍呈指数型增长,经济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依然很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效逑  乔立佳  
利用物质流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1989~1996年间我国经济系统的物质需求总量、物质消耗强度和物质生产力。研究结果表明 :①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与生态环境代价是巨大的 ,1994年物质需求总量是与我国国土面积大致相当的美国的1 6倍 ;②我国经济系统的运行主要依赖于国内的资源消耗 ,1994年人均国内物质需求量是荷兰的1 1倍和日本的1 5倍 ;③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仍然很低 ,1994年单位物质消耗量所创造的GNP仅为发达国家的约2 %~6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 ,以我国目前的物质生产力为起始点 ,提出了到2025年和2050年将资源利用效率分别提高4倍和10倍的中、长期目标 ,以便与全球可持续...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晓红  潘志刚  
技术进步在推动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随着经济总量规模的不断扩大,也耗费了巨大的稀缺不可再生资源,污染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下,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成为一个相互制约、相互关联的三元系统。通过构建该三元系统的关联模型,量化了该三元系统间的关联关系。由技术进步效率概念和内涵的界定,建立该三元系统的调控优化模型,得出技术进步效率是该三元系统调控的最佳切入点,这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分析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金颖  
电力工业是与经济系统环境系统相关的行业之一,电力同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电力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对系统协调度的衡量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系统协调度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杰鲲  宋卿  张冬  栾龙  陆悠悠  
文章分别选取GDP、能源生产总量与消费总量、CO2排放量作为经济、能源和环境子系统指标,利用1995-2012年的数据构建了山东省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1997-2015年系统状况进行动态预测,并运用Granger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其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到2015年,山东省GDP、能源生产总量与消费总量、CO2排放量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长期来看,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到碳排放均具有单向Granger因果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调查统计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鸿雁  朱启贵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赵晓康  王维红  
本文采用1978年~2007年上海政府公共投资与外商直接投资、上海地区GDP和非公经济产值等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和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等工具,力图分析上海近年来及今后经济增长的推力所在及其传导机制。结果显示,上海自改革开放到现在的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公共投资的拉动,这些投资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会逐步显现出来。政府公共投资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和人民生活,吸引了外商和民营企业投资的涌入,增加了就业和市场供求,反过来增加了政府可以继续加大公共投资的财力,实现了经济的良性增长,但它短期内也可产生抵冲民营资本的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和非公经济产值之间是互为影响的因果关系,说明两者...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陆丹亮  
通过扩展后的新古典生产函数并运用玛尔瓦和塔瓦克里(Marwah&Tavakoli,2004)模型,对上海1990年~2007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进口、FDI(对外直接投资)及经济增长两两互为因果关系,进口与FDI对上海经济增长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且FDI的促进作用相对大于进口。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沈锋  
文章运用环境库兹涅茨理论和综合评价理论,建立了上海综合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科学评价模型,发现与发达国家和一般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不同,上海综合环境污染模型呈"正U"型,以20世纪末为分界点,之前环境综合污染水平不断下降,之后环境污染又开始有所恶化。文章还运用Grossman影响环境因素的机理分析模型,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对21世纪后上海环境污染加剧进行了分析,发现2000年后上海在经济规模扩张的同时产业结构有重工业化的趋势,这加剧了工业废气的排放从而导致了整体环境污染的恶化。技术进步效应的实证分析再次证实了技术进步对环境质量的改变具有正负效应两重性。最后为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吕健  
文章以1985—2008年度上海市人均GDP为经济增长指标,以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废气排放量为环境污染指标,通过建立VAR模型,得出了上海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动态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认为:上海经济增长依赖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增加,并导致了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增加,同时,经济增长与工业废水排放量之间存在良性互动。此外,上海的环境污染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而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水平的影响较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德发  阮大成  王海霞  
当前,实行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施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以便真实地反映各国的经济总量,已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重要课题。文章依据联合国颁布的SEEA中关于环境投入产出核算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的实践,构造出一个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环境投入产出核算模型;然后利用2002年上海市投入产出表,在考虑能源、环境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前提下,对上海市工业部门的绿色GDP进行了测算,并把测算结果同传统意义上的GDP进行了比较。文章的测算结果对研究上海市的资源、环境与经济的综合平衡关系,找出上海市环境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经济部门对环境所造成的损害,为上海市进行可持续发展宏观决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关华  赵黎明  
当前,低碳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这要求我们必须加快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实现基于"3E"的战略转型。对低碳经济下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进行系统动力学仿真,结果显示:能源—经济—环境系统中能源利用不合理,污染物排放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整个系统协调程度低。只有不断优化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控制污染物排放,才能实现能源—经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奕  郭军华  倪勤  
文章建立的中国经济―环境系统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投影寻踪分类模型计算了综合发展指数,数据显示出中国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发展呈现逐步上升的状态,环境的综合发展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通过自组织数据挖掘算法得到了经济与环境之间最佳复杂度的拟合公式,并由此计算两者之间的协调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