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92)
2023(6184)
2022(5413)
2021(4967)
2020(4512)
2019(10592)
2018(10508)
2017(20219)
2016(11141)
2015(13071)
2014(13577)
2013(13581)
2012(13006)
2011(11778)
2010(12148)
2009(11358)
2008(11458)
2007(10798)
2006(9248)
2005(8380)
作者
(35207)
(29712)
(29639)
(28300)
(18695)
(14271)
(13622)
(11810)
(10953)
(10645)
(10036)
(9906)
(9521)
(9422)
(9406)
(9356)
(9243)
(8849)
(8740)
(8570)
(7482)
(7394)
(7349)
(6823)
(6780)
(6743)
(6668)
(6580)
(6153)
(6059)
学科
(50677)
经济(50636)
(34240)
管理(33441)
(27258)
企业(27258)
方法(26411)
数学(23400)
数学方法(23196)
(13645)
技术(13436)
中国(13025)
(11869)
(11246)
(10252)
贸易(10249)
地方(10023)
(9960)
农业(9228)
业经(8995)
(8159)
(7905)
理论(7238)
(7225)
财务(7202)
财务管理(7177)
技术管理(7150)
(6931)
金融(6929)
环境(6767)
机构
大学(172298)
学院(170110)
(71272)
经济(69592)
管理(66589)
研究(58289)
理学(56672)
理学院(56032)
管理学(55108)
管理学院(54768)
中国(43244)
科学(37604)
(36702)
(32038)
(31014)
(30965)
研究所(28197)
中心(27614)
业大(27456)
(26584)
农业(25525)
财经(24764)
北京(23253)
(22404)
(22293)
师范(22175)
经济学(21728)
(20784)
(20149)
技术(20004)
基金
项目(110650)
科学(85784)
研究(79686)
基金(78524)
(68756)
国家(68214)
科学基金(57341)
社会(48854)
社会科(46304)
社会科学(46286)
(43482)
基金项目(41785)
自然(37203)
教育(37159)
(37061)
自然科(36334)
自然科学(36322)
自然科学基金(35670)
编号(32908)
资助(32709)
成果(26810)
重点(25256)
(24998)
(23976)
(23388)
课题(22731)
创新(21995)
科研(21485)
教育部(20918)
计划(20817)
期刊
(76700)
经济(76700)
研究(49218)
中国(34592)
(28012)
学报(27975)
科学(26102)
(25109)
管理(22383)
大学(20442)
学学(19113)
农业(18971)
教育(18738)
技术(18619)
(13476)
金融(13476)
统计(12275)
财经(12155)
经济研究(12129)
技术经济(11595)
业经(11578)
(11100)
(10515)
(10495)
问题(10277)
科技(9537)
决策(9477)
图书(9363)
(8674)
(8537)
共检索到256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蒋景楠  章怡  尹邦奇  吴洁敏  
本文从总量、技术领域分布、创新程度和技术水平、完成单位、科技人员情况、投入产出六个角度,对2003年至2007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进行统计分析,为上海市科技成果评价与管理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祺午  岳金凤  
2006年至2015年,三届"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记录了中国职业教育科研的发展脉络。对这些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科研成果进行梳理,能够从一个侧面看出1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研究形成的优势与存在的短板。从区域角度来看,职业教育科研成果奖的覆盖面虽然较广,但区域间的获奖差距还比较明显;从机构角度来看,获奖机构虽多,但机构类型间和机构间的差距较大;从研究方向来看,获奖成果的研究方向较为集中,某些研究领域还存在盲点;从研究类型来看,获奖成果中基础研究占比较大,应用研究还不足。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祺午  
2009年9月1日,教育部公布了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从1989年开始评选,每四年评审一次。它与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并称我国四大国家级奖励,是衡量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在总体上代表了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群锋  
诺贝尔奖是全球科学界的最高奖项之一,能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都是全球各个学科领域中顶尖的科学家。本文使用统计方法分析了他们获奖时的年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蒋景楠  王娴  张艳辉  尹邦奇  吴洁敏  常艳丽  
为了解获奖科技成果的奖后效应,分析科技成果评奖机制对科技创新的促进和经济效益的提升作用,本文依据"2004—2006年上海市获奖科技成果后续发展研究"课题调研资料,在分析上海市获奖科技成果现状基础上,从获奖项目新增产值、新增利润、新增税收等方面,讨论了获奖科技成果的奖后效应及其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同时,也对上海市获奖科技成果的后续发展和管理进行了一些思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柯  
自从1969年12月10日首次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全称为“瑞典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科学奖”)以来,截至2004年已颁奖36届,全世界共有55位经济学家因为其卓越贡献,获得这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高路  林琳  
研究对第七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获奖机构进行统计分析,奖项在机构分布上呈现不均衡与集中化的趋势,多集中于"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在具体分类中,多集中于理工类与综合类高校。由数据分析的结果,探讨"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与普通本科高校教学水平的"高"与"低"、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跨机构协同创新的"真"与"假"问题。使教学水平在不同机构间均衡、协同发展,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参评机构之间需形成真正的跨地域、跨机构、以强带弱的协同创新中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谭春辉  李思佳  
选取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作为数据来源,从学-学合作、学-研合作、学-产合作三个维度,从整体概况、年度分析、核心高校三个层面,对2000—2014年间的学研产合作发展动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学-学合作、学-研合作、学-产合作虽在个别年份有波动,但总体上处于稳定上升状态,高水平、高层次的学研产合作将成为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作计划项目等方面的主流。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万国  孙波  刘丁  李海斌  
[目的 /意义]通过对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奖"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产出的论文及论文存在状况的调查研究,切实掌握自然科学领域影响力较大的学术成果的流失现状,从数字资源保存和数字资源安全角度探索学术成果流失的对策。[方法 /过程]将对我国科学研究的学术成果不具有可用性和可持续性视为学术成果流失,采用文献计量法,对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初评公示项目第一完成人近5年的科技论文产出进行统计,对其成果流失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结论]在当前和未来科学研究越来越全球化、国际化的趋势下,面对优质学术成果70.6%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万国  孙波  刘丁  李海斌  
[目的 /意义]通过对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奖"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产出的论文及论文存在状况的调查研究,切实掌握自然科学领域影响力较大的学术成果的流失现状,从数字资源保存和数字资源安全角度探索学术成果流失的对策。[方法 /过程]将对我国科学研究的学术成果不具有可用性和可持续性视为学术成果流失,采用文献计量法,对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初评公示项目第一完成人近5年的科技论文产出进行统计,对其成果流失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结论]在当前和未来科学研究越来越全球化、国际化的趋势下,面对优质学术成果70.6%的流失率,需要从数字学术资源保存和安全角度确保我国科学研究的持续性,建立基于机构联盟的协同...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龙家庆  
从方法论角度建立数字人文学术规范有助于学科发展,亦对原有人文科学研究方法构成补充。文章采用案例调研和内容分析法,聚焦数字人文方法论的具体应用场景,选取39项国际数字人文“最佳应对COVID-19”获奖项目作为样本;以WSR系统方法论为理论基础,抽取“物理维—事理维—人理维”框架下的方法论单元;对样本进行编码著录和内容分析,揭示数字人文方法论的主要特征。研究发现:样本项目善用数字人文方法论解决人文问题:物理维度上,聚焦疫情现实问题,提供数字空间服务;事理维度上,突破定量研究思维,强调阐释和实证并重;人理维度上,参与主体的多元化特征显著,回归人文现象观察与展示。建议研究者在应用数字人文方法论时,加强对数字资源利用的反思,即以人文属性为核心、计算属性为辅助,回答人文问题的本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天喜  孙涛  
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地方政府在区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创新与否直接关系到区域发展的成效。但创新不是一个行为,而是一个过程,成功的创新是一个可以延伸的过程。本文以"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2000~2012)获奖项目为分析对象,探索长吉图发展战略下的地方政府创新的路径选择,寻求基于经验分析与行政创新延伸的有机结合。研究认为,地方政府创新应以效能、协调、合作、稳定和可持续为核心,从行政管理能力、经济规划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社会管理能力和区域发展能力等五个方面寻求创新之路。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单蓉蓉  刘炜  陈涛  李惠  
[目的/意义]“数字人文奖”是国际数字人文领域的权威奖项之一,通过对获奖项目的梳理分析,可以发现数字人文领域“优秀项目”和“实用工具”的共性,总结失败项目的不足。[方法/过程]利用文献调研法、内容分析法和信息计量梳理“数字人文奖”历年获奖项目,归纳总结获奖项目的特点和不足。[结果/结论]提出数字人文的工具开发应以代码开源和用户需求为导向;项目实践应以关联数据、国际图像互操作框架(IIIF)、资源描述框架(RDF)和人工智能技术(AI)为主要技术框架;资金或资源受限的项目可选择“最小计算”为实践模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祖超  李蔚然  王天娥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是拔尖创新人才的杰出代表。他们能取得巨大成就,除了智力因素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非智力因素在其成长与科学研究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研究发现,强烈的动机、广泛而集中的兴趣爱好、顽强的意志、积极的情感以及良好而独特的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是他们健康成长和在科学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以致最终获奖的最重要的因素。培养创新人才,应该丢掉"唯智论",更加注重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祖超  李蔚然  王天娥  
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的成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获奖者成才的外部因素主要涉及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名师影响和人生机遇等。获奖者成才的内部因素主要为志存高远的理想信念、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坚持不懈的顽强毅力和科技强国的爱国热情。研究还发现,个人成才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自身努力是最重要的因素;家庭背景并非成才的决定性因素,关键在于父母对孩子受教育的态度;接受优质教育,获得名师指导,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至关重要;善抓机遇可改变人的命运,但机遇与成功总是偏爱有充分准备的人;将个人主攻方向与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一致起来,更容易取得重大突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