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84)
2023(6854)
2022(5948)
2021(5284)
2020(4562)
2019(10715)
2018(10632)
2017(20833)
2016(11646)
2015(13464)
2014(13753)
2013(13953)
2012(13375)
2011(12302)
2010(12435)
2009(11136)
2008(11266)
2007(10447)
2006(8897)
2005(7994)
作者
(36421)
(30605)
(30508)
(29241)
(19235)
(14904)
(14005)
(12145)
(11388)
(10780)
(10418)
(10392)
(9777)
(9750)
(9680)
(9625)
(9540)
(9054)
(9036)
(8876)
(7739)
(7582)
(7565)
(7079)
(6955)
(6944)
(6771)
(6764)
(6330)
(6101)
学科
(52125)
经济(52079)
管理(31976)
(29144)
方法(25143)
(22570)
企业(22570)
数学(22398)
数学方法(22218)
(14007)
(13798)
中国(12722)
环境(12382)
(12267)
地方(11257)
(10545)
贸易(10541)
(10181)
业经(9419)
(9351)
农业(9152)
(8927)
(7874)
(7819)
金融(7817)
(7743)
银行(7714)
(7368)
(7358)
财务(7352)
机构
大学(175702)
学院(173905)
(72733)
经济(71063)
管理(64587)
研究(63469)
理学(55287)
理学院(54602)
管理学(53615)
管理学院(53283)
中国(46900)
科学(40430)
(37245)
(34065)
(34014)
(32344)
研究所(31101)
中心(29424)
业大(28298)
农业(27150)
(26621)
财经(25863)
(23704)
北京(23527)
师范(23460)
(23374)
(22570)
经济学(22391)
(20738)
经济学院(20445)
基金
项目(115345)
科学(89576)
基金(83377)
研究(81628)
(73796)
国家(73253)
科学基金(61061)
社会(50326)
社会科(47643)
社会科学(47627)
基金项目(44746)
(44676)
自然(40297)
自然科(39272)
自然科学(39259)
(38824)
自然科学基金(38546)
教育(37228)
资助(33982)
编号(33210)
成果(27168)
重点(27024)
(25851)
(25838)
(23437)
课题(22998)
科研(22973)
计划(22450)
创新(22065)
教育部(21458)
期刊
(78145)
经济(78145)
研究(50305)
中国(32024)
学报(30220)
(29741)
科学(27424)
(25026)
大学(21928)
管理(20740)
学学(20675)
农业(19789)
教育(16392)
(15118)
金融(15118)
技术(14170)
经济研究(12815)
财经(12508)
业经(12154)
(11439)
问题(10844)
(10800)
(9150)
资源(9130)
技术经济(9081)
(8974)
统计(8542)
理论(8424)
商业(8216)
图书(8201)
共检索到256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梁朝晖  
本文推导了能源消费总量、结构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式——即单位能耗碳排放系数的表达式,利用上海市1978年~2007年的历史数据,构建了上海市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总量、人口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按照对2010年、2020年上海经济增长速度的估计预测能源消费总量,模拟出不同情景下的能源结构,从而测算上海市各主要年份的碳排放总量,分析上海市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的演变趋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燕妮  陈红敏  陆淼菁  
近年来,居民交通需求的扩大导致交通领域的碳排放量不断增加。而通勤作为交通出行的刚性需求,对碳排放有重要影响。基于2013年"上海居民生活碳消费状况调查"中的交通出行数据,本文测算并深入分析了上海市常住居民的日通勤碳排放量及分布情况。结果显示,上海市常住居民人均通勤碳排放量为1 213.9g/日,个体间差异巨大,20%的通勤群体碳排放量占总通勤碳排放的80.6%。本文结合发达国家的交通碳排放情况和调研的实际情况,将人均通勤碳排放量3 000g/日及以上的个人定义为显著高碳排放者,此类人群约占总样本量的11.5%;而将目前碳排放量低于3 000g/日,但选择高碳出行方式的个人定义为潜在高碳排放者。...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开亚  王文秀  朱勤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给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不可持续的居民消费是造成全球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而居民食物碳消费研究是促进可持续居民消费的重要内容。采用政府宏观统计数据,分析了1980-2007年上海市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和食物碳消费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居民食物碳消费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由"以粮食碳消费为主"的单一模式转变为"以粮食、畜禽肉、植物油碳消费为主"的多元消费模式,但碳消费结构仍欠合理;②居民人均食物碳消费量呈下降趋势,但受城市人口逐年增加的影响,食物碳消费总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③使用person乘积相关分析法得出食物消费支出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人均食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建坤  刘滨  
近3年来我国面临GDP能源强度呈上升趋势,能源消费及相应CO2排放增长对世界减缓碳排放的形势产生了更大影响的新的形势,从长远发展趋势看,我国当前由于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急剧增加引起的GDP能源强度阶跃性增长将随产业结构的稳定而平缓,并且随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技术升级及高附加值产品比例提高而再度呈持续稳定下降的趋势。我国在现代化道路中与发达国家的历程相比,可以走更为节约能源和减少CO2排放的道路。但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和平发展的规模大、速度快,而且时间比发达国家滞后半个世纪以上,我国为实现现代化所必需的能源消费和CO2排放的增长会对全球的碳排放增长产生重大影响。这将使我国未来经济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史丹  叶云岭  
城市交通碳减排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环节。以上海市为研究对象,刻画2001—2019年城市交通结构与碳排放现实状况,分析城市交通碳减排面临的突出问题。运用LEAP模型与灰色模型预测上海城市交通碳排放趋势,设定基准情景、节能情景、出行结构优化情景、动力系统替换情景。结果表明,4种情景下,上海城市交通将分别于2031年、2029年、2029年、2028年实现碳达峰,交通动力系统替换最有利于上海城市交通碳排放早日达峰。建议持续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结构,继续调整城市交通能源消耗结构,不断提升绿色交通治理水平,推进大数据应用与城市交通碳减排深度融合,积极倡导居民绿色低碳出行。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蕊  朱永彬  王铮  
本文针对上海2050年前的碳排放做了模拟,同时探讨了城市碳排放趋势的研究方法。针对城市问题,本文提出用逻辑斯蒂曲线逼近城市人口增长率,同时用经济动力学模型预测了上海市2050年前的经济增长率,进而采用朱永彬、王铮(2009)的最优增长率模型,对上海市未来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当前技术进步速率下,在产业结构稳定进步的条件下,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下降速率为-0.057。上海市人均碳排放呈现倒"U"曲线增长,高峰出现在2035年。上海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总量呈倒"U"曲线增长,碳排放高峰出现在2035年,能源消费高峰出现在2036年,达到高峰时间比同等条件下的全国高峰略早,但上海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伟亚  刘敏  杨毅  陆敏  侯立军  于英鹏  汪青  
以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 EPA)优先控制污染物清单中16种多环芳烃(PAHs)为研究对象,仅考虑人为排放源,根据11种主要排放源排放数据和相应排放因子估算上海市PAHs年排放量。结果表明:2012年上海市16种PAHs的排放量约为447.8t,7种致癌性PAHs排放量为60.06t,排放密度为70.6kg/km2。从排放源看,炼焦用煤和民用燃煤是PAHs排放的主要来源,两者占总排放量的56.0%,天然气、炼油排放量次之。从排放谱看,萘(NAP)排放量最大,占总量的30.8%,其次为菲(PHE),致癌性PAHs占排放总量的13.4%。另外,PAHs排放以低环(2~3环)为主,占排放总量的71...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春彦  居新平  孙明贵  
商务成本是投资、贸易、经营和区域经济开发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分析商务成本现状和结构性变动趋势有助于了解一国或一地区投资环境的现状。文章在商务成本概念界定及其结构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商务成本的考量指标,然后运用这套指标体系分析了上海市商务成本的现状和结构性变动趋势,最后给出了优化商务成本的参考性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铮  翟石艳  马晓哲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6年版碳排放计算指南计算了河南省1995—2006年的能源消费碳排放量。预测了2007—2050年河南省平稳经济增长路径下的最优经济增长率和2007—2050年的河南省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进一步,计算了河南省2007—2050年在经济平稳增长路径下的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总量以及人均量。结果表明:1995年以来,河南省的碳排放量逐年增加,碳排放强度先是逐年下降,到2003年发生转折,出现上升的趋势;同时,预测的2007—2050年的能源结构显示,河南省煤炭资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石油与其他清洁能源的比重不断上升;另外,河...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翔  
上海市办公楼市场在房地产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上海市办公楼市场的供需变化、高端物业的预租、办公楼市场由以租为主向租售二元结构演进、甲级办公楼租赁呈现“退二进三”格局以及办公楼向非市中心选择性转移五个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宏韬  
能源利用不仅为经济活动提供动力还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本文建立上海能源消费碳排放的LMDI分解模型,从经济规模、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和产业碳排放系数四个影响因素着手,实证研究了1995-2005上海分三次产业的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机理。研究表明:经济快速增长是上海碳排放增加的主导因素,能源强度下降是抑制碳排放增长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优化有利于控制碳排放,而重工业化、能源结构高碳化会增加碳排放。基于实证结果和上海市情,本文最后就上海未来控制碳排放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开亚  何彩虹  王桂新  张浩  
依据IPCC清单指南报告,以能源消耗为对象,测算2000—2010年上海市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以及碳排放强度的变化趋势。以2000年为基年,采用LMDI分解方法,对上海市交通运输领域能源消费碳排量的变化进行分解分析。结果表明:①交通碳排放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能源强度的下降起主要作用。能源结构对促进碳排放强度的下降作用较弱,但有增强趋势。②交通碳排放量不断增加。其中人口数量和人均GDP始终表现为正效应,起促进作用;能源强度除2004年外均表现为负效应,起抑制作用;能源结构始终表现为负效应,对减少碳排放有重要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开亚  王文秀  张浩  王桂新  
文章利用政府宏观统计数据,基于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上海居民消费产生的间接碳排放,并利用扩展的投入产出模型,使用结构分解分析法分析了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7-2010年,上海市石油加工炼焦及燃烧加工业、金属加工制品、交通运输仓储及信息服务3个部门的碳排放强度、碳排放乘数因子均处于各部门前列,是能源消耗高度密集型部门;上海市居民间接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总量、城镇居民间接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呈上升趋势,农村居民间接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总体呈下降趋势。结构分解结果显示,上海市居民消费水平的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开亚  郭旭  王文秀  张浩  
居民消费碳排放是国内外温室气体排放研究的重要问题。利用1997~2010年上海市统计数据,分别采用改进的投入产出模型法、碳排放系数法核算了上海市居民间接和直接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分析了上海市居民消费的碳排放变化、居民消费碳排放的城乡差异、各部门对居民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的贡献。结果表明:(1)1997~2010年上海市居民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呈逐年上升趋势,间接能源消费是居民消费的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在居民消费碳排放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2)1997~2010年上海市城镇居民消费碳排放呈逐年上升,农村居民消费碳排放呈下降趋势,居民消费碳排放存在着显著的城乡差异;(3)14个部门对居民消费碳排放的贡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芳  江可申  卢愿清  吴优  
基于2000—2010年上海市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数据,分析了上海市能源消费现状,并根据IPCC碳排放系数计算了上海市能源消费及其导致的碳排放总量以及各产业的排放情况。采用情景分析方法,预测了2015年和2020年上海市分别在基准情景和低碳情景之下的能源消费暨碳排放情况,预测结果显示,基准情景之下上海市2015年和2020年的能源消费分别为14031.7742和16133.6646万吨、二氧化碳排放达到3.19和3.88亿吨;低碳情景下上海市2015年和2020年的能源消费分别为10834.2021和104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