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2)
- 2023(2279)
- 2022(1947)
- 2021(1860)
- 2020(1518)
- 2019(3486)
- 2018(3287)
- 2017(6201)
- 2016(3565)
- 2015(3893)
- 2014(3814)
- 2013(3648)
- 2012(3671)
- 2011(3438)
- 2010(3606)
- 2009(3219)
- 2008(3399)
- 2007(3021)
- 2006(2836)
- 2005(2460)
- 学科
- 济(14896)
- 经济(14880)
- 管理(7082)
- 业(6477)
- 方法(5774)
- 地方(5069)
- 学(5001)
- 数学(4909)
- 数学方法(4804)
- 企(4573)
- 企业(4573)
- 中国(3989)
- 农(3823)
- 业经(2815)
- 融(2726)
- 金融(2724)
- 农业(2647)
- 环境(2632)
- 贸(2458)
- 贸易(2456)
- 财(2350)
- 易(2285)
- 地方经济(2279)
- 理论(2268)
- 和(2142)
- 制(2078)
- 发(1991)
- 银(1988)
- 银行(1975)
- 行(1933)
- 机构
- 大学(56960)
- 学院(54625)
- 研究(22948)
- 济(19918)
- 经济(19308)
- 管理(17810)
- 科学(16217)
- 理学(15528)
- 理学院(15156)
- 中国(14946)
- 管理学(14698)
- 管理学院(14592)
- 所(12616)
- 京(12563)
- 研究所(11758)
- 农(11138)
- 范(10342)
- 师范(10244)
- 中心(9434)
- 业大(8978)
- 农业(8942)
- 财(8932)
- 师范大学(8801)
- 江(8585)
- 院(8247)
- 上海(7986)
- 北京(7593)
- 财经(7427)
- 科学院(7190)
- 经(6767)
- 基金
- 项目(38965)
- 科学(31019)
- 基金(29545)
- 家(27153)
- 国家(27002)
- 研究(25373)
- 科学基金(22499)
- 基金项目(16351)
- 社会(16246)
- 自然(15893)
- 自然科(15540)
- 自然科学(15532)
- 社会科(15410)
- 社会科学(15404)
- 自然科学基金(15247)
- 省(14018)
- 划(13280)
- 教育(11562)
- 资助(11475)
- 重点(9453)
- 编号(9104)
- 部(8461)
- 发(8422)
- 计划(8051)
- 成果(7838)
- 创(7791)
- 科研(7560)
- 创新(7391)
- 课题(7106)
- 国家社会(7012)
共检索到80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叙祎 陶新桂
在上海,随着工业和人口向郊区转移扩散,就业与居住的空间失配问题逐渐暴露。通过构建空间失配指数测算公式,计算出了1990-2010年各年份上海市工业分布与人口分布的空间失配指数。认为空间失配的形成原因包括工业转移与人口扩散的机制不同、时间不同、空间隔离、工业企业与居民对区位的偏好不同等。为了有效地改变上海的空间失配现状,提高城市空间发展的可持续性,建议坚持多核心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加强郊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引导"本地居住、本地就业"。
关键词:
空间失配 机制 上海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殷为华 刘爽
通过采集上海市养老机构、养老床位及上海市街镇、道路的基础空间数据,基于ArcGIS平台采用平均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均值比及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实证分析上海市养老机构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可达性水平。结果表明:(1)上海市养老机构与老年人口的分布基本实现空间耦合。(2)养老机构呈现市中心高度集聚的分布模式,养老床位数则由市中心到郊区呈现集聚—分散的格局。(3)94%的街镇养老机构提供基础服务的经济可达性水平大于1。(4)私家车出行方式的空间可达性最好,且61.29%的街镇能够在1h交通距离内提供养老服务。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上广 王春兰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当前中国大城市社会空间正呈现重构与分异的演变趋势,同时也带来许多城市社会问题。以上海为例,在分析当前中国大城市呈现的社会空间结构演变的特征基础上,分析了可能产生的负社会效应,并提出了一些城市空间治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空间结构 演变 治理 大城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雪 谷人旭
便利店作为城市的商业设施之一,其空间分布对城市的商业空间结构具有重要影响。运用POI点、空间分析方法和空间回归模型,分析了上海市四家品牌便利店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18年,上海市品牌便利店的空间分布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整体呈现"中心城区大规模聚集、郊区小范围组团"的特点;其空间发展方向大致呈现偏东北—西南走向,总体分布方向性不强;品牌便利店主要围绕住宅小区分布,92. 10%的品牌便利店分布于距住宅小区600米范围内;在街道(镇)层面,便利店的分布具有空间集聚特征;城市道路密度、户籍人口数量、商铺售价是影响上海市品牌便利店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便利店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上海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秋彬 何丹 高鹏
体验型消费是体验经济时代的主要消费模式,其发展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产生的影响日益突出。基于兴趣点数据,通过核密度法与空间计量回归,对上海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面的体验型消费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上海市域范围内,体验型商业呈现"一主多次"的空间格局,中心城区为核心集聚区,嘉定、青浦、松江、南桥、惠南、金山滨海为次级集聚区;在圈层分布上,5-10公里为体验型商业占比最高的区域;在中心城区内,体验型商业呈"两轴多核"模式,以南京路、淮海中路为两轴,以徐家汇、五角场、打浦桥等为中心,呈多核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戴淑庚
论上海市的城市空间置换戴淑庚城市的发展依赖于一定的空间条件。上海市所处的“背靠陆地、面向海洋、依临长江、内怀黄浦”的大空间优势为上海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由于拥有这大空间优势,上海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港口城市,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蕴琪 易洪 吴菲 吴铁明
东安公园继承了中国古典园林优秀的造园理念和技巧,使传统院落与现代园林相结合,合理安排空间序列及观赏路线,精心设置多条意境深远的景观视线,使游人获得丰富的空间感及游历感受。分析东安公园空间序列的组织和景深处理手法以及各类空间的对比等,探究园林空间构成的艺术手法和空间层次丰富、功能性强、景色宜人园林绿地的营建方法,旨在为城市公共绿地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祝俊明
本文根据上海市第三四次人口普查资料、住房普查资料和航空遥感土地利用资料,应用主成份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心城人口的社会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形成上海市人口社会空间地域分异的要素集中反映在人口的文化构成、密集程度、性别和职业构成、外来人口、居住条件和婚姻状况6个组合社会变量上。在此基础上进行聚类,可把城市人口的社会空间分成五种类型,即高密度商业居住区、中密度文化居住区、工业居住混杂区、新村住宅区和科技文教区。整个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呈同心圆模式,但在旧市区还留有扇形分布的痕迹。最后,本文对形成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机制进行了定性分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杜霞 白光润
以上海为例,选取上海各个等级商业中心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发展演变特征和机制,预测未来商业的空间发展趋势,针对当前商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研究认为,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水平提高导致的居民购买力下移、城市和交通的发展、消费行为方式的变化等要素的影响,使上海商业中心业态类型多样化,商品种类丰富,综合功能提高,并出现了以空间上的郊区化、等级上的社区化、结构上的扁平化为特征的新的发展趋势。对如何加强社区商业发展、市级商业中心建设、大卖场的合理规划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设想和发展思路。
关键词:
空间结构 发展趋势 建议 上海商业中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汤庆园 徐伟 艾福利
利用上海市外环以内2010年12月1014个小区的平均房价数据,通过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并与基于全局最小二乘法(OLS)进行比较,揭示上海小区房价的空间分异和不同影响因子的影响。研究发现,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各影响因子对房价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建成时间,到CBD距离,绿化率,到公园距离,距地铁站距离,距超市距离和距学校距离。同时,地理加权回归分解成局部参数估计优于OLS提供的全局参数估计,它可以深刻的揭示出房价和空间影响因子之间复杂的关系,而且可视化的工具可以用地图的形式更详细的呈现出城市房价的整体景观,这些都是传统OLS无法比拟的。
关键词:
房价 空间分异 地理加权回归 上海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杨 倪欣欣 马仁锋
以上海市16个区为研究单元,基于SLM、SEM模型研究并引入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解析微观尺度视角入境旅游影响因素的空间关联特征及其空间分异。研究表明:入境游客在空间上具有正相关性和集聚特征;旅游资源数量和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对入境游客数量有积极的影响,而旅游资源质量的提高对入境游客数量有负向影响,存在"旅游资源诅咒"现象。宏观经济不是影响上海各区入境游客数量的主要因素;各影响因素的系数存在空间非平稳性,旅游资源数量因素形成了以西南三区为核心,向东北扩散的圈层,旅游资源质量因素的空间影响特征形成由东向西递减的空间结构,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因素的空间影响特征形成北高南低特征;邻近地区入境游客数量对本...
关键词:
入境旅游 空间关联 影响因素 空间效应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洪强 李小雪 张英婕
基于上海市1688个出租房屋样本,首先分析了区域内租金价格的空间分异特征,再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对影响租金价格的因素进行探究。结果显示:(1)上海市住宅租金价格呈现以南京路为核心向四周圈层式递减的趋势;(2)租金价格具有高度的空间正相关,高、低租金聚类区域空间分异明显;(3)卫生间数量对房屋出租价格的影响最显著,交通位势对房屋出租价格的影响次之,居室数量和中心位势对房屋出租价格的影响差别不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晓隽 张一诺 刘子儒 华颖 周涛
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以及共享经济在国内的蓬勃发展,共享办公成为一种新型的办公方式,并迅速进入各大城市。基于对上海市共享办公空间的数据搜集、整理与分类,运用GIS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借鉴区位理论和空间扩散理论等,对上海市共享办公空间的地理分布格局进行研究,探索不同类别共享办公空间的分布特征以及交通条件对其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整体上,上海市共享办公空间呈集聚分布,主要聚集于内环地区黄浦江西侧,主体呈"点轴分布"模式,由中心聚集区向外围扩散;在分类条件下,上海市共享办公空间呈现出"单一聚集、周边式扩散","两点聚集、跳跃式扩散"和"离散分布,张江突出"三类不同分布格局。除交通条件外,类别对共享办公空间的分布格局亦有重要影响,不同类别的共享办公空间有不同的需求土壤,各有其分布侧重与发展空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昌霞,柴彦威
城市居民的消费方式及其空间扩展形态从一个角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发展的成熟度,也对城市商业物质环境的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文章从宏观层面上总结了改革开放后上海市民消费水平、结构、方式和行为的特征及其空间拓展趋势。上海市民的消费水平已与中等发达国家十分接近,消费结构上升到较高层次,消费行为个性化、多样化特征十分突出,消费部门广泛但相对集中于超市、便利店,上海居民的消费空间不断扩展并极富张力。
关键词:
上海市 消费方式 消费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