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72)
- 2023(4615)
- 2022(3869)
- 2021(3636)
- 2020(3120)
- 2019(6934)
- 2018(7121)
- 2017(12580)
- 2016(7103)
- 2015(8105)
- 2014(8528)
- 2013(7794)
- 2012(7260)
- 2011(6596)
- 2010(6718)
- 2009(6204)
- 2008(6082)
- 2007(5733)
- 2006(5141)
- 2005(4604)
- 学科
- 济(21010)
- 经济(20977)
- 管理(18118)
- 业(14913)
- 企(11714)
- 企业(11714)
- 税(8437)
- 学(8006)
- 税收(7942)
- 收(7907)
- 中国(7630)
- 方法(7320)
- 财(7259)
- 农(7203)
- 制(7113)
- 体(6112)
- 数学(5936)
- 数学方法(5832)
- 地方(5466)
- 理论(5376)
- 贸(5099)
- 贸易(5098)
- 融(5021)
- 金融(5014)
- 银(5004)
- 银行(4977)
- 易(4930)
- 业经(4894)
- 行(4816)
- 农业(4525)
- 机构
- 学院(96742)
- 大学(95783)
- 研究(36479)
- 管理(31971)
- 济(31842)
- 经济(30784)
- 中国(27038)
- 理学(26442)
- 理学院(26081)
- 管理学(25354)
- 管理学院(25159)
- 科学(24615)
- 农(21378)
- 京(21005)
- 所(19915)
- 财(18651)
- 研究所(18013)
- 业大(16979)
- 农业(16835)
- 中心(16514)
- 江(16258)
- 技术(14218)
- 院(13638)
- 财经(13627)
- 省(13523)
- 北京(13366)
- 范(13258)
- 师范(13023)
- 州(12924)
- 经(12324)
- 基金
- 项目(64650)
- 科学(48355)
- 研究(45870)
- 基金(43755)
- 家(39863)
- 国家(39508)
- 科学基金(32060)
- 省(26137)
- 社会(26035)
- 社会科(24438)
- 社会科学(24429)
- 划(22629)
- 基金项目(22379)
- 教育(21556)
- 自然(21236)
- 自然科(20715)
- 自然科学(20704)
- 自然科学基金(20327)
- 编号(19606)
- 资助(18363)
- 成果(17264)
- 重点(15146)
- 课题(14820)
- 发(13679)
- 计划(13223)
- 创(13135)
- 部(13107)
- 科研(12461)
- 创新(12274)
- 科技(12229)
共检索到157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邹松涛
本文界定了电子废物的概念与范畴,实地调研了上海市电子废物的回收渠道及流向,分析了上海市电子废物的来源及特征。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上海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上海率先建立以有偿收购为主的多主体、多渠道、开放式回收网络、实行回收处理许可证制度、推行第三方EPR等管理机制的构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姚从容 田旖卿 陈星 陈殷 黄悦 梁文婉 陈天生
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回顾,发现中国城市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置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7个方面:①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准入制度,电子废弃物从回收到处置都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②相关从业者的经营规模与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市场秩序较为混乱;③电子废弃物的个体回收者,大多数设备条件落后,处理方式仅作为获利的手段,部分回收者和分解者在加工过程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④生产厂商、销售商、消费者及政府部门都没有将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视为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⑤政府与生产厂商互相推诿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责任;⑥消费者的资源节约和环保意识亟待加强,部分消费者存在环境意识淡薄、废旧电器随意丢弃和处置不当的现象...
关键词:
电子废弃物 回收 处置 现状调查 中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邹松涛 乌力吉图
本文以逆向物流闭合供应链的视角,实地考察了城市电子废物回收处置的现状,总结了我国城市生活电子废物回收逆向物流的五种渠道、两种模式,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回收网络缺失、责任主体缺位、二手市场监管无序"三大问题。通过研究国外有关电子废物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城市生活电子废物回收逆向物流的构建进行了有益的政策性探索。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亚敏 袁渊 杨西龙
研究分析了军队医疗废物的管理与处理处置方法,并针对分散处置和集中处置医疗废物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区域处理处置的设想,建立了医疗废物处置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军队医疗废物处置的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综合评价确定出最合理的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方式。使得回收管理的成本与效率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为下一步构建医疗废物的回收网络,为军队医疗废物物流优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辉 郭汉丁
在研究发达国家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废旧电器回收处理的现状与问题,结合中国生产企业的具体情况,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废旧电器回收再循环体系,并制定了保障回收体系健康运转的对策,旨在对中国废旧电器回收再循环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促进该领域的不断健全与发展。
关键词:
废旧电器 循环产业链 回收体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戴桂林 张永强 刘蕾
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分析了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废旧家电回收难题,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我国城市废旧家电回收管理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为解决废旧家电给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和资源问题提供合理建议。
关键词:
废旧家电 回收 城市可持续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孙芬芬 羊英
分析了废弃手机回收的影响因素,发现回收物流网络规划是提高回收率的关键问题。对废弃手机回收物流网络特性进行分析,建立回收物流网络模型,提出求解方式。最后以上海市为例,使用该模型建立手机回收物流网络,并对回收率变动情况下模型的敏感度进行分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光富 郝欣宇 刘嫣然
首先通过对我国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置产业的SWOT分析,指出为保证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需要构建完整的产业顶层设计。再在明确顶层设计内涵的前提下,借鉴联邦企业架构(FEA)进行构建产业顶层设计框架,并基于对各子框架的分析,提出有利于我国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置产业发展的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冯慧娟 鲁明中
从德国垃圾回收利用产业运行的实践出发,探讨此实践中相关的政策法规、资金渠道、收费方式、收费标准以及责任主体等问题,进而研究产业的组织形式与运行方式,以期为我国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关键词:
垃圾回收利用 产业 组织运行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印贤 郭汉丁 王磊 踪程
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静脉产业发展是可持续战略的内在要求,探究其产业链主体社会责任集成机理是促进发展的运行条件。分析欧盟环保指令和主体责任,探讨《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规定的产业链主体各方相应责任;从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产业链循环机理和促进物质循环视角,提出产业链物质循环的优先原则;剖析产业链运行过程中的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回收企业、处理企业以及政府主管部门的物质循环责任。以期促进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产业链高效健康有序运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进
公众认可、正规畅通的回收体系是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的前提。文章梳理总结了当前电子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体系的特点,认为当前基于市场自发形成的回收体系有效的基础在于该体系的便民性、成本有效性,但同时该体系又面临低端经济性、利益空间有限性、部分ICT电子废弃物缺乏覆盖性以及政府游离于体系外的无管理性等瓶颈。建议在当前正确认识ICT业发展带来电子废弃物快速递增的事实,针对电信企业独特的经营特点,政府以环境合同重构以电信为载体的电子废弃物回收管理体系。新体系可推动现有回收体系低端经济高端化、正规回收成本有效化、政府可控化以及电子废弃物回收现利用的全覆盖,从而创造出消费者易于参与的电子废弃物再利用的回收环境...
关键词:
电子废弃物 回收管理体系 EPR制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汉丁 张印贤 马辉 李芬芳
废旧电器具有垃圾和商品的二重属性,环境污染和可再生资源性的双重特性,这决定了废旧电器回收处理必须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废旧电器回收处理业务产业化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规模化经营的综合效益,保护环境和保障人体健康的时代要求。《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为产业化发展构建了法律平台,明确了我国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产业发展的瓶颈、法律法规体系和产业链价格政策,构建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产业化发展的技术政策、社会政策、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将促进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产业链的协同运行,推动其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范厚明 李阳 齐桐萱
构建了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置企业的网络拓扑结构,建立了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置企业布局优化模型,设计了遗传算法程序对模型进行求解,并以辽宁省为例进行了实例研究,得到了辽宁省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置企业的优化布局方案,实现了处置资源的优化配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郭艺勋
本文认为,通过引入基于第三方回收体系的市场化机制,可以降低电子废弃品中有害物质的排放量,满足国家对于创建和谐社会的需求。第三方回收体系的实施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系统的过程,为了整个国家环境质量的提升,就必须使回收体系得到良性的、健康的发展。而回收体系的良性发展离不开体系中制造商、回收商和处理商这三大主体的支持,每个主体都必须从大局出发,避免只追求个体利益的增长而忽视对整体利益的考虑,应构建畅通无阻的信息链;与此同时,国家也必须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对回收体系所涉及的行业进行一定的引导和扶持,加强宏观监管力度,使整个社会达到市场经济与生态保护的合理平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传明
生产商责任延伸制度对企业电子废旧品回收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帮助企业选择高效经济的回收模式成为关键。通过文献归纳,深入分析影响企业电子废旧品回收物流的各方因素,改进平衡计分卡,设计问卷实际调研,利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方法分析数据,抽取6个评价层面,建立评价指标,借助网络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实例应用证明,该评价体系客观有效。
关键词:
回收物流 评价体系 因子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