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31)
2023(11263)
2022(9668)
2021(8719)
2020(7673)
2019(17465)
2018(17128)
2017(32046)
2016(18366)
2015(20556)
2014(20624)
2013(20236)
2012(19054)
2011(17239)
2010(17456)
2009(16242)
2008(16694)
2007(15312)
2006(13182)
2005(11658)
作者
(59216)
(49640)
(49621)
(47068)
(31576)
(24108)
(22627)
(19675)
(18678)
(17824)
(17019)
(16721)
(16023)
(15946)
(15679)
(15580)
(15531)
(14810)
(14467)
(14423)
(12729)
(12226)
(12198)
(11425)
(11300)
(11217)
(11036)
(10999)
(10225)
(10200)
学科
(73001)
经济(72921)
管理(49348)
(47854)
(38024)
企业(38024)
方法(37338)
数学(32952)
数学方法(32457)
(19985)
(19567)
(18891)
中国(17486)
(15478)
贸易(15476)
业经(15068)
(15014)
地方(13615)
农业(13449)
(12628)
(12098)
财务(12067)
财务管理(12033)
理论(11626)
企业财务(11325)
(11084)
(10981)
环境(10923)
银行(10909)
技术(10840)
机构
大学(275423)
学院(272762)
(104960)
经济(102604)
管理(99679)
研究(95854)
理学(86830)
理学院(85671)
管理学(83687)
管理学院(83175)
中国(69452)
科学(65907)
(60880)
(58806)
(52515)
业大(50096)
农业(49110)
研究所(48616)
(46467)
中心(43641)
(41232)
财经(37991)
北京(36452)
(36212)
师范(35662)
(34403)
(33765)
(32470)
农业大学(32468)
经济学(32148)
基金
项目(187432)
科学(144117)
基金(134629)
研究(125743)
(122175)
国家(121158)
科学基金(100668)
社会(77420)
(74082)
社会科(73314)
社会科学(73285)
基金项目(71412)
自然(69362)
自然科(67790)
自然科学(67758)
自然科学基金(66569)
(63959)
教育(58614)
资助(56081)
编号(49497)
重点(43335)
(40583)
成果(40117)
(39670)
计划(38809)
(38461)
科研(37424)
创新(36101)
课题(34987)
科技(34752)
期刊
(108655)
经济(108655)
研究(71596)
学报(57496)
(53534)
中国(49821)
科学(47816)
大学(40905)
学学(38996)
农业(36310)
(36144)
管理(33026)
教育(27098)
技术(22409)
(20844)
金融(20844)
(19863)
财经(18348)
经济研究(18133)
业经(17543)
(16288)
业大(15948)
(15725)
统计(14889)
问题(14722)
技术经济(13930)
科技(13585)
农业大学(13432)
图书(13410)
(13291)
共检索到389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高尔生,涂晓雯,袁伟  
本文根据1995年在上海3个市区和2个郊县婚前体检的大青年及其未婚夫调查数据,对该地区未婚女青年的避孕方法应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提示,在目前未婚青年中,性行为发生率高、未婚人工流产率高、而首次性行为避孕率低;有必要加强未婚青年性教育,包括学校教育、计划生育部门的校外教育、家庭教育等,尤其是加强恋爱中大龄青年及定婚同居青年的避孕教育,以避免早婚、早育,并达到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的目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丁志宏  张亚锋  杜书然  
我国目前已婚流动育龄妇女的避孕比例低于全国育龄妇女的避孕比例和过去已婚流动育龄妇女的避孕比例,和全国育龄妇女多采用长效避孕方式有显著不同,目前已婚流动育龄妇女的避孕方式多以短效为主,其中,长效避孕措施中宫内节育器和绝育比例较高,而短效避孕措施中避孕套的比例非常突出。和过去已婚流动育龄妇女的避孕方式相比也有很大变化,目前已婚流动育龄妇女更少使用宫内节育器,更多使用避孕套。已婚流动育龄妇女在选择长效避孕或短效避孕上,还存在年龄、受教育程度、户口、流动范围、户口所在地、是否有人照顾孩子、子女性别和民族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已婚流动育龄妇女避孕方式的选择受到其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友宁,林德良  
50年代以来,中国妇女初婚初育间隔出现逐渐缩短的趋势。70年代初婚初育间隔平均为2.58年,这比40年代的4.29年缩短了1.71年。这与医疗保健事业改善,人民健康水平提高,以及70年代初以来中国全面推行晚婚均有明显关系。然而进入80年代以后,在夫妇婚龄又出现提前趋势的形势下,初婚初育间隔却出现了缩短的现象,80年代初婚初育的间隔为2.18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胡玉坤  
英国《社会科学与医学》杂志1995年第41卷第9期刊发了一篇题为“解决青少年妊娠问题的一种良策”的社论,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为了深化讨论,英国《生育健康问题》编辑部决定组织一次笔谈,以展示世界各地有关专家学者及青少年的不同反应。不管该社论提出的“思想实验”在某些人看来何等离奇,正如常言所说的,“科学无国界”,“研究无禁区”,何况青少年妊娠正日益成为近年来我国无可规避的社会问题,这一讨论理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云亭  刘远康  
新时期城市青年的生存要求由传统静态的"温饱"型标准转变为动态的"发展"型标准。标准的转变和提升与未能满足的心理落差之间的冲突会引发生存性焦虑。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并辅以半结构性访谈法对上海青年的生存性焦虑状况展开研究。数据显示,上海青年的生存性焦虑具有普遍性、严重性和差异性等特征。其中,住房焦虑最为严重,超过7成青年对住房感到焦虑,养老焦虑最轻,但也有超过5成的调查对象对其感到焦虑。生存性焦虑会导致不同青年群体之间的敌对情绪,消解政府权威,社会信任流失等不良后果。上海这一特殊的场域是青年群体发生生存性焦虑的基础原因;制度缺失和排斥是其主要原因;生存标准的转变是其发生的根本原因。协调、包容与共享的发展理念是缓解上海青年生存性焦虑的基础;社会制度体系的跟进和完善是其制度保障;培育积极向上、理性的社会心态是缓解生存性焦虑的软化剂。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冬梅,查波,张戎舟,陈伟颖,沙神才  
调查结果显示,未婚人流女性以20—24岁年龄组为主,占70.4%,许多未婚人流女性有过人流史,近1/3的人首次性行为及首次人流年龄小于法定结婚年龄,78.6%的人此次人流的原因是没有采取避孕措施。提示24岁及以下年龄组是未婚先孕人流的高发人群,特别是一些不到结婚年龄的女青年正在受到人工流产的威胁,没有采取避孕措施是导致未婚人流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在未婚青年中开展生殖健康教育,向她们提供计划生育服务,特别是避孕药具的服务指导。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郑真真,周云,郑立新,杨元,赵东霞,楼超华,赵双玲  
本研究在北京、广州、贵阳、太原和上海市分别进行了专题小组讨论和个人访谈,调查对象为25岁以下的外来已婚和未婚女工。调查结果表明,城市外来未婚青年女工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有性生活经历,然而她们缺乏生殖保健意识,缺乏基本的避孕知识,不了解获得避孕药具的途径,在寻求服务方面存在着社会、心理、经济各方面的障碍。只有很少未婚妇女使用避孕药具。因没有采取避孕措施而导致非意愿妊娠的结果往往是人工流产。在外来青年女工未受保护的性生活中,男方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未  解韬  
文章利用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选取22~64岁组听力残疾人口为研究对象,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他们的婚姻状况及其同个人与家庭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提高残疾人口的社会福利标准及工作参与率等,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婚姻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友宁,林德良,施元莉,楼超华,方可娟,李惠沁,高尔生,张德玮  
70年代由于中国成功推行晚育政策,初婚夫妇婚龄较前明显推迟。然而自80年代以来,初婚年龄又出现提前趋势,初婚与初育间隔也有缩短趋势。调查表明,新婚夫妇婚后不用或未能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生育率会有明显的上升。因此,落实好新婚夫妇,尤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於嘉  谢宇  
文章分析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考察我国男性与女性初婚前同居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居民中具有初婚前同居经历的比例约为10%,且这一比例在较年轻的群体中更高。在最近结婚的人群当中,同居比例达到1/3以上。根据发展范式这一理论框架,结合我国的社会情境,文章提出,人们观念的改变与制度的变化是造成我国同居比例上升最主要的推动力。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出生世代、教育程度、城市生活经历、流动经历、党员身份和居住地经济发展水平这些因素,对我国居民是否具有初婚前同居的经历均有着显著的影响。文章对同居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我国初婚年龄的推迟等婚姻与家庭领域中发生的变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於嘉  谢宇  
文章分析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考察我国男性与女性初婚前同居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居民中具有初婚前同居经历的比例约为10%,且这一比例在较年轻的群体中更高。在最近结婚的人群当中,同居比例达到1/3以上。根据发展范式这一理论框架,结合我国的社会情境,文章提出,人们观念的改变与制度的变化是造成我国同居比例上升最主要的推动力。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出生世代、教育程度、城市生活经历、流动经历、党员身份和居住地经济发展水平这些因素,对我国居民是否具有初婚前同居的经历均有着显著的影响。文章对同居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高尔生,涂晓雯,楼超华  
目前,中国青少年的性成熟已明显提前,未婚青年(包括少年)性行为发生率在不断上升,首次性行为的年龄呈提前趋势。但他们缺乏性和生殖健康知识,有性行为的未婚青年避孕措施的采用率较低,导致未婚妊娠和人工流产的发生率上升。未婚青年性行为、妊娠和人工流产的发生与性观念与社会观念的变化、文化教育、家庭背景、环境因素、国家政策及社会因素等有关。要提高中国未婚青年的生殖健康状况,应满足未婚青年的需求,给未婚青年提供性教育和生殖健康服务。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丁  陈文颖  
气候变化已经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各个国家都意识到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需要降低能源消费所带来的CO2排放。很多国家和地区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实现低碳发展的目标。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上海市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在"节能减排"方面也处于全国的前列,但是和发达国家的一些国际大都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面对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新潮流,如何处理好能源消费和经济发展二者的关系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基于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对2001-2010年间上海市能源消费和CO2排放状况进行了测算,并利用LMDI...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志刚  李丁  
上海市无论在人口转变还是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因此作者认为通过对上海市当前人口发展状况的分析可以反映其未来趋势,而且对全国未来人口前景也有重要启示。由于上海长期持续极低生育率,当前户籍人口年龄结构畸形脆弱,依赖大量吸纳年轻外来劳动力支撑社会经济运行。这种人口状况促使上海青年择偶圈突破了户籍限制,并突显出常住外来人口的户籍与社会保障问题。然而,上海及全国城市的这种人口城市化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导致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比城市更为严重。文章指出,在全国总体低生育水平下,各出生队列的规模相继缩减,因此,需要对以往人口城镇化模式加以反思和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