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20)
- 2023(9246)
- 2022(8094)
- 2021(7188)
- 2020(6334)
- 2019(14973)
- 2018(14569)
- 2017(27918)
- 2016(15516)
- 2015(17957)
- 2014(18220)
- 2013(18280)
- 2012(17312)
- 2011(15789)
- 2010(15880)
- 2009(14908)
- 2008(14932)
- 2007(13859)
- 2006(12064)
- 2005(10840)
- 学科
- 济(70694)
- 经济(70632)
- 管理(46718)
- 业(46518)
- 企(37479)
- 企业(37479)
- 方法(35854)
- 数学(32010)
- 数学方法(31703)
- 农(18701)
- 财(16550)
- 中国(16449)
- 学(15744)
- 技术(15249)
- 地方(14259)
- 业经(14092)
- 贸(12979)
- 贸易(12974)
- 易(12580)
- 农业(12537)
- 制(11512)
- 环境(11360)
- 和(10713)
- 务(10031)
- 财务(10004)
- 财务管理(9973)
- 理论(9811)
- 企业财务(9418)
- 划(9233)
- 融(9209)
- 机构
- 大学(239364)
- 学院(237064)
- 济(100061)
- 经济(97913)
- 管理(90545)
- 研究(85671)
- 理学(77774)
- 理学院(76893)
- 管理学(75572)
- 管理学院(75147)
- 中国(62167)
- 科学(56005)
- 京(51695)
- 农(49306)
- 所(46214)
- 研究所(42353)
- 财(41901)
- 业大(41321)
- 农业(39564)
- 中心(38791)
- 江(36722)
- 财经(33701)
- 北京(32503)
- 经(30606)
- 经济学(30573)
- 院(30573)
- 范(30463)
- 师范(30038)
- 州(28355)
- 经济学院(27744)
- 基金
- 项目(160705)
- 科学(124494)
- 基金(115035)
- 研究(111281)
- 家(103062)
- 国家(102279)
- 科学基金(85321)
- 社会(69476)
- 社会科(65954)
- 社会科学(65926)
- 省(63936)
- 基金项目(60844)
- 自然(56908)
- 自然科(55572)
- 自然科学(55548)
- 划(54595)
- 自然科学基金(54520)
- 教育(51096)
- 资助(48323)
- 编号(43721)
- 重点(37369)
- 部(35727)
- 发(35622)
- 成果(34610)
- 创(33576)
- 计划(32092)
- 创新(31651)
- 科研(31500)
- 课题(31302)
- 教育部(29512)
共检索到350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姚丽珍 谢晓敏 张庭婷 黄震
基于2000—2013年间上海市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研究上海市工业能源生产力的影响因素,并测算工业33个行业的技术效率。结果表明,资本要素与能源生产力正相关,而能源投入和碳排放量与能源生产力负相关,且上海市工业领域存在轻微的劳动力过剩情况;总体上,上海市工业领域在2000—2013年间的平均技术效率为0.81,相对于生产前沿面来说,还有19%的改善空间;制造业的技术效率水平整体较高,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的技术无效率程度极高,生产点严重滞后于最优产出。
关键词:
随机前沿 能源生产力 技术效率 碳排放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冬兰 董博
以中国工业为研究对象,以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所分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三个地区作为研究区域,采用非参数数据包络法(DEA)中的径向效率测量方法(radial efficiency measure)为主要研究方法,分析了在1998-2005年期间环境规制对中国工业的技术效率和生产力损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指定的研究期间,环境规制使得中国工业技术效率提高,但是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却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三个地区之间受环境规制影响的差异较大,其中东部为环境规制所付出的成本最大,即东部为环境污染所付出的环境成本最高,这也是为何从九十年代开始,污染物从东部往中西部转移的原因;从受污染物影响的角度来看,因控制废水...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技术效率 生产力损失 中国工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洪涛
本文将DEA方法应用于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用C2R模型和C2GS2模型分别对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率和技术效率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科技资源 配置效率 DEA 工业企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德发 阮大成 王海霞
当前,实行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施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以便真实地反映各国的经济总量,已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重要课题。文章依据联合国颁布的SEEA中关于环境投入产出核算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的实践,构造出一个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环境投入产出核算模型;然后利用2002年上海市投入产出表,在考虑能源、环境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前提下,对上海市工业部门的绿色GDP进行了测算,并把测算结果同传统意义上的GDP进行了比较。文章的测算结果对研究上海市的资源、环境与经济的综合平衡关系,找出上海市环境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经济部门对环境所造成的损害,为上海市进行可持续发展宏观决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旭 费朵
运用完全分解的因素分解方法,揭示1991年以来影响上海市能源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各产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尤其是第二产业的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同时指出现有经济增长模式对能源的依赖性较强,未来节能降耗的重点仍然是提高第二产业的能效。最后,通过对第二产业内部的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的相关系数比较,得出今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基本规则。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宏韬
能源利用不仅为经济活动提供动力还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本文建立上海能源消费碳排放的LMDI分解模型,从经济规模、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和产业碳排放系数四个影响因素着手,实证研究了1995-2005上海分三次产业的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机理。研究表明:经济快速增长是上海碳排放增加的主导因素,能源强度下降是抑制碳排放增长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优化有利于控制碳排放,而重工业化、能源结构高碳化会增加碳排放。基于实证结果和上海市情,本文最后就上海未来控制碳排放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能源消费 二氧化碳排放 LMDI 上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开亚 何彩虹 王桂新 张浩
依据IPCC清单指南报告,以能源消耗为对象,测算2000—2010年上海市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以及碳排放强度的变化趋势。以2000年为基年,采用LMDI分解方法,对上海市交通运输领域能源消费碳排量的变化进行分解分析。结果表明:①交通碳排放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能源强度的下降起主要作用。能源结构对促进碳排放强度的下降作用较弱,但有增强趋势。②交通碳排放量不断增加。其中人口数量和人均GDP始终表现为正效应,起促进作用;能源强度除2004年外均表现为负效应,起抑制作用;能源结构始终表现为负效应,对减少碳排放有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青 徐之舟 乔居强 丁文龙
对上海市政府科技投入的绩效作出评价,构建了政府资金使用效率,政府资金节约额等指标,不仅可以为政府提供政策指导,也可以为这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鸿雁 朱启贵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陆敏 苍玉权 李岩岩
基于2011—2016年上海市工业行业的能源消耗数据,研究了碳交易机制建立后上海市工业行业的碳排放强度和竞争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引入碳交易机制后,2014年、2015和2016年上海市工业碳排放强度的实际值比预测值分别下降了4.65%、8.89%和13.40%,但碳交易机制对工业行业直接碳排放强度的作用效果略低;参与碳交易机制导致的工业行业额外成本对行业竞争力的影响较小,在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只有0.59%、0.39%和0.14%,但碳价每增加10元/吨,碳交易机制对上海市工业行业竞争力的影响会增加1.6%。最后,提出了中国碳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碳交易机制 碳排放强度 行业竞争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红军 尹伯成 沈国仙
采用现场调查、电话调查、网上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上海市民的出行效率进行调查与分析,并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交通投资 出行效率 上海经济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何韧
银行效率是评价银行经营绩效的一个重要标准。本文采用效率分析技术中的DEA方法对2000-2003年上海市银行业效率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与全国的情况不同,上海地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效率较高,而股份制上市银行综合效率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不具有优势。
关键词:
效率 商业银行 DEA方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卢真
我国自2003年首次提出进行预算绩效管理以来,已初步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但总体而言我国的预算绩效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上海市的预算绩效评价为例,发现绩效评价整体缺乏透明度、绩效评价第三方力量尚未成熟、绩效评价结果未能充分应用等一系列问题,对上海市预算绩效管理形成极大的约束和限制。为此,应切实增加绩效评价的透明度、提高绩效评价第三方力量和强化绩效评价的结果应用,以提高我国预算绩效评价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
预算绩效评价 透明度 结果应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胜利 高向东
文章通过构建影响公共服务的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上海市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状况,得出公共服务最好的是中心城区,而中心城区中的静安区最好,远郊区公共服务要好于近郊区,近郊区在医疗卫生、教育就业、公共设施上排名最低,同时公共服务资源也影响着人口分布和流动。
关键词:
公共服务 因子分析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