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76)
- 2023(11215)
- 2022(9804)
- 2021(9086)
- 2020(7340)
- 2019(17188)
- 2018(17098)
- 2017(32938)
- 2016(18062)
- 2015(20278)
- 2014(20175)
- 2013(20089)
- 2012(18505)
- 2011(16572)
- 2010(16310)
- 2009(14661)
- 2008(14075)
- 2007(12017)
- 2006(10597)
- 2005(9097)
- 学科
- 济(69936)
- 经济(69858)
- 管理(49980)
- 业(46858)
- 企(38108)
- 企业(38108)
- 方法(32500)
- 数学(28113)
- 数学方法(27772)
- 农(19424)
- 学(18737)
- 中国(17058)
- 地方(16936)
- 财(16428)
- 业经(15768)
- 环境(14274)
- 农业(13358)
- 和(12626)
- 贸(12305)
- 贸易(12298)
- 易(11880)
- 技术(11417)
- 理论(11268)
- 划(10763)
- 制(10409)
- 务(9980)
- 财务(9921)
- 财务管理(9907)
- 税(9424)
- 企业财务(9377)
- 机构
- 大学(254490)
- 学院(253099)
- 管理(102396)
- 济(95060)
- 经济(92843)
- 理学(89365)
- 理学院(88354)
- 管理学(86757)
- 管理学院(86322)
- 研究(86294)
- 中国(60963)
- 科学(57782)
- 京(54318)
- 农(45180)
- 所(43913)
- 业大(42868)
- 财(42136)
- 研究所(40521)
- 中心(38107)
- 农业(35506)
- 江(35444)
- 财经(34480)
- 北京(34298)
- 范(33608)
- 师范(33291)
- 院(31944)
- 经(31422)
- 州(29179)
- 师范大学(27174)
- 经济学(27061)
- 基金
- 项目(184162)
- 科学(143176)
- 基金(132740)
- 研究(130771)
- 家(117488)
- 国家(116554)
- 科学基金(99190)
- 社会(80208)
- 社会科(75911)
- 社会科学(75890)
- 基金项目(71859)
- 省(71677)
- 自然(67061)
- 自然科(65375)
- 自然科学(65359)
- 自然科学基金(64136)
- 划(61225)
- 教育(58167)
- 资助(54123)
- 编号(53074)
- 成果(41764)
- 重点(41382)
- 发(39453)
- 部(39185)
- 创(38143)
- 课题(36040)
- 创新(35635)
- 科研(35512)
- 计划(34781)
- 大学(33485)
- 期刊
- 济(101154)
- 经济(101154)
- 研究(72346)
- 学报(45668)
- 中国(44252)
- 科学(41062)
- 农(40448)
- 管理(35577)
- 大学(33371)
- 学学(31697)
- 财(28999)
- 农业(28501)
- 教育(25517)
- 技术(20987)
- 融(16927)
- 金融(16927)
- 业经(16903)
- 经济研究(15450)
- 财经(15303)
- 业(14853)
- 图书(14102)
- 科技(14019)
- 资源(13428)
- 问题(13197)
- 经(12877)
- 理论(12472)
- 林业(12335)
- 业大(12305)
- 版(12190)
- 技术经济(11922)
共检索到357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易 邓泓
由于缺乏对上海工业区重金属积累植物的研究,通过野外采样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上海主要工业区土壤中Zn、Cu、Pb和Cd 4种重金属的含量及其在20种上海城市绿地植物中的积累和迁移特性,为筛选重金属富集能力强的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Zn、Cu、Pb、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上海市背景水平最高值的12、5、20和62倍。而20种上海城市绿地植物重金属富集能力各不相同,其中杜鹃具有很强的富集Zn的能力,叶和茎中的Zn吸收量分别达到576和9 375mg/kg,而马唐对Cu和Cd均具有很强的富集能力。这些植物可作为工业区重金属污染修复植物的选择对...
关键词:
绿地植物 重金属 富集能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卢德亮 乔璐 陈立新 胡斌 周健平 王展超 王燕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哈尔滨市区不同绿地功能区土壤重金属( Zn,Cu,Cd,Pb) 污染状况和重金属在旱柳等 7 种植物体内富集特征,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哈尔滨市区绿地土壤 4 种重金属存在不同程度污染,其中以镉污染最为严重,达到了重污染。工业区排放的含锌、铜、镉、铅的废弃物,机动车辆尾气的排放以及轮胎橡胶的磨损等是造成哈尔滨市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哈尔滨市区不同绿地功能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由重到轻的顺序为工业区绿地 > 市区公路两旁绿地 > 松花江沿岸绿地 > 城市公园绿地 > 农业用地 > 森林与苗圃绿地; 哈尔滨市区主要绿化树种中,小叶杨对锌、铜、镉 3...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素纯 萧浪涛 王惠群 童建华
关于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是环境污染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植物修复是利用植物清除土壤中重金属的一项环境治理技术.从植物活化土壤重金属、植物根际吸收重金属、将其转移并累积到地上部位甚至超积累到植物体内等四个方面简要综述了重金属在植物体内运输的生理及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重金属 植物修复技术 抗性 吸收机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益泰 施翔 王树凤 李江川 孙宇剑
在废弃的铅锌尾矿库进行人工植被恢复试验,对3年生15种植物修复铅锌矿尾矿的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参试植物出现叶片黄化、提早落叶或停止生长现象。株高和基径增长率、根系生长、生物量等种间差异显著。根系生长深度受到抑制,最大侧根长、细根长度比例和根系生物量比重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桤木、紫穗槐、截叶胡枝子、紫花苜蓿4种固氮植物叶片受害轻微,均有根瘤出现。火炬树、夹竹桃叶片受害程度较低,相对生长率较高,单株生物量较大。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的吸收积累因植物种类、部位、金属种类不同而不同。植株不同器官Pb和Zn浓度高低总趋势为根>茎,部分树种Zn浓度表现为茎>根。在15种参试植物中,截叶胡枝子单位面积地上部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金花 何燕 段建平 张绮纹
对北京市南郊房山区107杨绿化林地进行了土壤重金属吸收富集研究,林地周围有水泥厂、石材厂、污水和垃圾等不同污染源,结果表明:林地土壤受到了Pb、Cd、Cu和Zn不同程度的污染,Pb、Cu、Zn含量差异显著,Cd平均含量(0.077 6 mg.kg-1)低于北京市背景值,但Pb、Cu、Zn平均含量分别为37.61、26.25和90.3 mg.kg-1,均超过了背景值,3块林地107杨叶片的Pb、Cd、Cu和Zn含量不同,与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变化无明显规律性,107杨叶片对土壤Pb、Cd、Cu和Zn重金属元素均能吸收富集,但对不同重金属的吸收富集能力不同,呈现出Cd>Zn>Cu>Pb的变化趋势,尤其...
关键词:
107杨 土壤 叶片 重金属 吸收 富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彩霞 朱国强 彭坤
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长沙市交通干道绿化带15种乔木枝叶、根系及其根际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并分析了各树种对重金属的生物富集和转移能力。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Cd的污染程度最高,其次为Cu,污染程度较轻的为Pb、Zn。乔木枝叶和根系中Zn含量最高,Cu、Pb次之,Cd最低;对土壤中Cd的生物富集最高。就综合富集系数而言,苦楝最高,为4.29;其次为樟树、法国梧桐、棕榈、桂花、盐肤木和构树。15种乔木中樟树为绿化带种植优选树种,苦楝、法国梧桐、桂花、刺槐、构树和棕榈为比较理想的绿化树种,盐肤木、旱柳、臭椿、银杏和秃瓣杜英可作为选栽树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圆圆 窦春英 姚芳 叶正钱
以重金属锌、镉超积累植物东南景天Sedum alfredii为研究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氮素营养对东南景天生长及对重金属锌、镉吸收、积累和转运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氮素营养能够促进东南景天的生长,提高东南景天地上部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在供氮2.50~5.00mmol·L-1时,东南景天地上部生长和重金属吸收、积累最佳,锌和镉质量分数分别达12.00g·kg-1和2.00g·kg-1。在应用东南景天重金属超积累植物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时需要合理施用氮肥,从而提高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效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小蓉 杨谢 陈光辉 李浩 王昌桃
通过田间试验,在成都平原区进行了6种蔬菜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平原部分耕地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30个土壤样点中除均无As污染外,5种主要重金属污染比例表现为C r>Pb>Hg>Cd>Cu,其中C r的污染比例达53.3%,其余均在50%以下;根据富集系数,除Zn、Cu而外,6种蔬菜对重金属的平均富集能力为Cd>Hg>Pb>As>C r;就单种重金属而言,6种蔬菜的富集能力差异较大,差异幅度可达1.9~18.9倍;就蔬菜品种而言,除Cu而外,6种蔬菜总体表现出叶菜类蔬菜对重金属富集能力较强,而根茎类蔬菜对重金属富集能力相对较弱的趋势。
关键词:
成都平原区 蔬菜 重金属 富集系数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朱加宾 李冰 侯诒然 余家辉 张成龙 朱健
为了研究复合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对池塘养殖水体中重金属的去除效果,通过对水质指标以及重金属的测定,进而分析了不同植物根系及其根系附近基质对重金属富集效果的差异以及不同环境因素与重金属富集速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对水体中铅、铜的去除效果分别为77.20%和41.70%,相比于其他类型的湿地,复合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对铅、铜的去除具有一定优势;砷在湿地中存在释放现象,平均释放率为8.40%。水蓼和再力花根系对铬、砷、铅、铜具有富集作用,梭鱼草仅对铬、砷存在富集作用。水蓼、梭鱼草、再力花根系附近基质均对铬有较好的富集作用,其中梭鱼草对铬的富集速率最大,为0.987 mg/(kg·d)。水蓼根系对铅和铜的富集速率与水温存在显著负相关性,对铬、铜的富集速率与pH存在显著负相关性;梭鱼草根系对铬、砷富集速率与水温存在显著负相关性;再力花根系对铅富集速率与水温、pH存在显著负相关性,对铜的富集速率与水温存在显著负相关性。本研究结果从重金属去除的角度为复合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应用以及湿地植物的选择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人工湿地 重金属 养殖水体 根系 基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马元庆 张秀珍 孙玉增 靳洋 刘义豪 孙珊 魏潇
2009年6-12月在烟台四十里湾某栉孔扇贝养殖区进行现场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栉孔扇贝对重金属的富集有明显的选择性,对Cd的富集系数高达25495,对铜富集系数为1453,对铅的富集系数为258。对镉的富集与其生长周期呈显著正相关,而Cu、Pb随其生长时间的增加在体内的增加趋势并不明显。栉孔扇贝各组织中重金属Cd的含量具有明显差异,闭壳肌中Cd含量仅为内脏团中的1/5。研究发现,栉孔扇贝的主要饵料浮游植物对重金属Cd的富集效率远大于Pb、Cu,滤食浮游植物是栉孔扇贝富集重金属的主要途径。文中还对栉孔扇贝的人体消费标准进行了初步研究,给出了人体消费参考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付雄略 陈永华 刘文胜 陈展祥 张倩妮
本研究以衡阳市某铅锌矿尾矿区为样地,首先选取了10个样方,进行多样性统计,然后,选取样地中长势良好且具有多度和频度优势的植物分析重金属的富集性。研究结果表明:(1)样地内共出现植物15科41种,多为草本植物,禾本科和菊科植物为优势植物,两者占草本种数的60%。(2)采样地植物种类较为稀少,群落组成结构单一,物种多样性水平不高,生态较为脆弱,其中,各样方中样方四的植物多样性最佳,丰富度指数R,均匀度指数E以及多样性指数H均为最高,也仅分别为2.299、0.724、1.813。(3)3个采样点中不同深度土壤中
关键词:
铅锌尾矿库 重金属 优势植物 转移 富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晨 陈振楼 毕春娟 张翠 史贵涛 杨俊
上海市黄浦江饮用水源地的水质直接影响到上海市近1 700万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健康安全,因此通过现场采集及室内分析对上海市主要饮用水源地黄浦江上游干流河段表层水体,表层沉积物及支流表层水体及其周边表层土壤中重金属铅、镉类污染物的含量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黄浦江干流表层水体铅平均含量为32.34μg/L,镉平均含量为0.22μg/L;支流水体中铅平均含量为0.86μg/L,镉平均含量为0.13μg/L;支流表层沉积物中铅平均含量为32.7μg/g,干流平均含量为21.8μg/g,周边土壤中铅含量除个别点外稳定在20.22~39.03μg/g;沉积物中镉的平均含量为0.3μg/g,土壤中镉含量基本在0...
关键词:
黄浦江水源地 铅 镉 富集特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振国
通过3个不同的实验研究了不同锌处理(1~5000μmol/L)下重金属超量积累植物Thlaspicaerulescens对铁、钙、镁、钾、锰和硫吸收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供应Fe-EDTA的条件下,增加处理的锌浓度显著减少T.caerulescens地上部的全铁含量;当使用Fe-EDDHA时,锌处理对地上部铁含量的影响不显著,而根系中全铁和可溶性铁含量随溶液中锌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停止供锌,明显降低根系全铁含量。锌浓度<1000μmol/L的处理对T.caerulescens地上部的钾、钙和镁含量没有影响。无论在供应Fe-EDTA还是Fe-EDDHA的条件下,植株地上部和根系硫含量在所有锌处理之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付广义 邱亚群 宋博宇 赵媛媛 许友泽 钟宇 成应向
采集并测定东江湖典型铅锌渣堆场优势植物及其根系土壤重金属含量,研究了植物对重金属富集和转运的能力。结果表明:1)臭牡丹、盐肤木、马尾松、芒萁、木姜子、枫树、桂花树、木荷和红叶石楠等9种优势植物体内重金属Pb、Cd和As含量均高于一般植物中重金属元素的正常含量(Pb 0.1~41.7 mg/kg,As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俞佳 黄颖 刘云根 王妍 杨思林 张慧娟
以云南省文山州内跨境河流小白河生态区为研究对象,研究矿区河岸生态区重金属在"水—底质—植物"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以及综合评估生态恢复的效果.分别于冬、夏两季进行野外采样,对水体、底质、植物中的重金属砷(As)、镉(Cd)、铬(Cr)和锌(Zn)的含量、形态及其转运富集特性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生态区底质中As、Cd、Cr和Zn污染程度较严重,平均含量分别是云南省土壤背景值的150.17、52.21、1.33和9.11倍;水体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程度相对较低,As、Cr、Zn含量分别为0.03~0.18、0.05~0.06、0.01~0.16 mg·L~(-1),Cd含量低于检出限;香蒲中的Cd和Zn含量富集最多,芦苇和香蒲中As、Cd和Zn含量均表现为夏季高于冬季.(2)As、Cr和Zn在底质中的赋存形态以残渣态为主,约占所有形态的75%~95%,且残渣态含量在冬、夏季波动较大,河流水位和植物类型是影响底质中重金属形态变化的重要因素.(3)生态区不同植物对于重金属的富集和吸收主要与底质中重金属不同形态的含量占比以及季节变化有关.因此,应综合考虑污染区域的重金属种类和水位变化情况,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和栽种方式进行污染区域的治理和修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