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60)
- 2023(10714)
- 2022(9154)
- 2021(8075)
- 2020(7088)
- 2019(16107)
- 2018(15535)
- 2017(30222)
- 2016(16757)
- 2015(18841)
- 2014(18709)
- 2013(18631)
- 2012(17514)
- 2011(15785)
- 2010(15736)
- 2009(14684)
- 2008(14581)
- 2007(13228)
- 2006(11221)
- 2005(9755)
- 学科
- 济(73446)
- 经济(73359)
- 管理(47786)
- 业(47577)
- 方法(40022)
- 企(37714)
- 企业(37714)
- 数学(36553)
- 数学方法(36301)
- 财(20240)
- 农(19042)
- 中国(16918)
- 贸(15524)
- 贸易(15523)
- 学(15260)
- 易(15065)
- 业经(14220)
- 地方(13530)
- 农业(12987)
- 务(12869)
- 财务(12849)
- 财务管理(12817)
- 企业财务(12216)
- 制(12041)
- 融(10882)
- 金融(10880)
- 技术(10546)
- 银(10486)
- 环境(10459)
- 银行(10425)
- 机构
- 大学(252199)
- 学院(249419)
- 济(104482)
- 经济(102504)
- 管理(95848)
- 理学(84453)
- 理学院(83489)
- 研究(83373)
- 管理学(82157)
- 管理学院(81694)
- 中国(60630)
- 科学(53841)
- 农(51966)
- 京(51027)
- 财(46318)
- 业大(43668)
- 所(43623)
- 农业(41891)
- 研究所(40218)
- 中心(38777)
- 财经(38460)
- 江(35886)
- 经(35179)
- 经济学(33282)
- 北京(31131)
- 经济学院(30693)
- 范(30597)
- 师范(30118)
- 院(29154)
- 财经大学(28893)
- 基金
- 项目(174909)
- 科学(136813)
- 基金(129188)
- 研究(118446)
- 家(115737)
- 国家(114816)
- 科学基金(97242)
- 社会(77084)
- 社会科(73301)
- 社会科学(73275)
- 基金项目(69252)
- 省(67731)
- 自然(65498)
- 自然科(64054)
- 自然科学(64029)
- 自然科学基金(62963)
- 划(58253)
- 教育(55132)
- 资助(52964)
- 编号(45307)
- 重点(39944)
- 部(39229)
- 发(36796)
- 创(36524)
- 成果(35448)
- 科研(34991)
- 计划(34521)
- 创新(34257)
- 教育部(33248)
- 国家社会(32679)
共检索到344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樊潇彦 高红霞
一、上海市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经济学理论认为,影响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包括可支配收入、利率水平、通货膨胀率以及未能投资于其他金融资产的机会成本,等等。那么具体到上海市的居民储蓄,哪些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呢?改革开放以来,各个因素的重要性是否有所变化?本文拟通过对1980-2000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得到一些结论。先将相关统计数据列表如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申琳
储蓄国债是具有强烈"储蓄"属性的投资工具,以其零风险、收益合理的特征吸引了一批投资者的长期关注。从微观金融角度切入研究储蓄国债的投资决策,不仅可以丰富数量不多的研究文献,而且能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实证基础,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利用人民银行上海分行2018年开展的"储蓄国债投资者问卷调查"数据,同时考虑投资者风险偏好、风险管控能力等因素,使用多项Logit模型研究了居民储蓄国债投资决策行为。文章发现: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风险管控能力显著影响其对储蓄国债的认购意愿及强度,资产配置状况、收入与预期以及人口统计学特征等因素也对其投资决策产生影响。文章还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储蓄国债今后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红梅 周潇 武长河 王克强
文章首先分析了上海市的人口结构和储蓄现状,然后综合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影响储蓄的机制,最后利用时间序列模型,通过选取1997-2015年间上海市老年抚养比、家庭成员数、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储蓄余额等数据,实证检验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水平的影响情况。研究表明:上海市作为中国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在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出生率不能明显升高的情况下,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引起储蓄增加,从而导致居民消费动力不足,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上海市的经济发展,也不利于上海市高效地解决“城市病”问题。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时间序列模型 居民储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巍 徐颖
连续七次降息能拉动国内总需求吗?本文通过对居民储蓄存款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居民储蓄存款理论函数和计量模型。居民储蓄存款额的大小,主要受下列因素制约:个人可支配收入、通货膨胀率、银行存款利率和证券收益率。本文利用1979~1997年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到计量模型。由于偏回归系数与变量的原有单位都有直接的联系,单位不同,彼此不能直接比较,因而用Beta系数方法,分析了四个解释变量的相对重要性。同时,本文用弹性分析方法,测度了储蓄存款额对各个解释变量的敏感性:国民收入和物价指数呈现强弹性,银行名义存款利率的弹性较弱,证券市场资金吸纳率的弹性极弱。
关键词:
存款额 存款利率 可支配收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卢仁祥
本文就当前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状况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我国居民储蓄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居民高储蓄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居民的预防性心理。
关键词:
居民储蓄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苏基溶 廖进中
本文用中国城镇居民1980-2007年的数据,检验了影响居民储蓄行为的三类动机,即生命周期动机、遗赠动机和预防性动机。结果发现这三类储蓄动机都对中国城镇居民的储蓄行为产生影响,其中生命周期储蓄动机是解释中国居民高储蓄率的重要原因,但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导致整个社会的遗赠储蓄增加,引起总消费不振。此外,由于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中国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也随之提高。
关键词:
储蓄 生命周期动机 遗赠动机 预防性动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欣 马革 刘钟钦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弱国。之所以说“大”,是因为我国农业人口众多,超过总人口的70%都是农民;农业弱国则是指我国农业资本投入不足,生产力低下,农业抗风险能力差,农民生活极端贫困。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而言,如果农民不脱贫,那么中国人民奔小康的宏伟目标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鲁虹 李晓庆
提高居民文化消费水平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上海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其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上海市17年统计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进行研究发现:政府投入和文化产品价格对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且对长期均衡具有很大的调整力度。并从增加政府投入、完善社会保障、引导文化消费风尚、调整文化产品价格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城镇居民 文化消费 影响因素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圆圆
本文利用北京地区1988—2018年的数据,检验了可能会对城乡居民储蓄造成影响的四个因素,即通货膨胀率、居民可支配收入、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建立反映这四个变量和居民储蓄额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方差分解分析了上述变量对城乡居民储蓄的动态影响。经实证研究发现,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对居民储蓄的增长有促进作用,且生产总值的长期发展对储蓄额增长的累积效应贡献度大;通货膨胀率对储蓄有正向拉动效应,而城乡收入差距和个人可支配收入则对居民储蓄的共享程度较小。
关键词:
VAR模型 城乡居民储蓄 协整方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尚希
在现代经济社会,储蓄对积累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尤其是在通货膨胀下,居民的储蓄意识、储蓄动机、进而储蓄行为都会产生异变现象,研究这种变化的规律性对宏观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乃武 张海峰
本文利用储蓄函数 ,分析了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 ,对近年相关政策进行了评析 ,并对扩张内需 ,抑制储蓄过快增长 ,促进经济增长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居民储蓄 实证分析 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丽红 范如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宋良祥
居民储蓄存款是社会总储蓄的重要组织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积累,也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快速增长,居民储蓄率持续保持较高水平。但西部欠发达区域,受当地物价、消费偏好、资金价格、储蓄动机等因素影响,居民储蓄呈现出不同的趋势和特点,居民储蓄水平偏低、增速逐年下滑。本文以欠发达区域为视角,通过运用大量的调查数据资料分析和论证影响欠发达区域居民储蓄行为的各种因素,并就欠发达区域如何吸引资金流入、确保合理的居民储蓄水平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欠发达区域 居民储蓄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吉恒 顾薪宜 杨灿
本文基于多元函数模型建立居民储蓄率与工资增长率、利率、通货膨胀率、人口增长率的关系,分析各因素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程度,找出中国银行储蓄利率变化对居民储蓄影响不显著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利率 居民储蓄 居民收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谭政勋
本文对1999—2004年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发现,居民可支配收入、通货膨胀率以及通货膨胀预期造成实际利率的变化,居民消费支出、房地产投资、金融投资收益及渠道的变化对储蓄存款的增长产生了重要影响;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上调存款利率调控宏观经济等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居民储蓄存款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