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07)
- 2023(8575)
- 2022(7224)
- 2021(6523)
- 2020(5441)
- 2019(12160)
- 2018(11839)
- 2017(22623)
- 2016(12487)
- 2015(13611)
- 2014(13489)
- 2013(13054)
- 2012(11851)
- 2011(10707)
- 2010(10580)
- 2009(9939)
- 2008(9870)
- 2007(8811)
- 2006(7731)
- 2005(6978)
- 学科
- 济(50837)
- 经济(50744)
- 管理(43298)
- 业(37111)
- 企(30777)
- 企业(30777)
- 方法(20564)
- 数学(18375)
- 数学方法(18255)
- 财(16217)
- 制(14431)
- 农(13948)
- 中国(11843)
- 业经(11148)
- 贸(10340)
- 贸易(10337)
- 易(10101)
- 务(9821)
- 体(9804)
- 财务(9803)
- 财务管理(9781)
- 企业财务(9306)
- 学(8788)
- 银(8680)
- 银行(8646)
- 融(8548)
- 金融(8546)
- 农业(8288)
- 体制(8267)
- 行(8172)
- 机构
- 大学(178282)
- 学院(176319)
- 济(75960)
- 经济(74486)
- 管理(68685)
- 理学(59856)
- 研究(59418)
- 理学院(59237)
- 管理学(58437)
- 管理学院(58111)
- 中国(44823)
- 财(37243)
- 科学(35664)
- 京(35659)
- 农(34562)
- 所(29983)
- 业大(29585)
- 财经(29481)
- 农业(27467)
- 中心(27424)
- 研究所(27145)
- 经(26899)
- 江(26068)
- 经济学(23972)
- 财经大学(22206)
- 经济学院(21765)
- 北京(21677)
- 院(21221)
- 范(19813)
- 州(19587)
- 基金
- 项目(122782)
- 科学(96892)
- 基金(92042)
- 研究(84546)
- 家(82078)
- 国家(81444)
- 科学基金(69538)
- 社会(57030)
- 社会科(54221)
- 社会科学(54208)
- 基金项目(49353)
- 省(46544)
- 自然(45861)
- 自然科(44829)
- 自然科学(44812)
- 自然科学基金(44073)
- 划(40126)
- 教育(38200)
- 资助(36507)
- 编号(31591)
- 制(27799)
- 重点(27790)
- 部(27709)
- 创(26350)
- 发(25203)
- 成果(24846)
- 创新(24842)
- 国家社会(24570)
- 科研(24081)
- 教育部(23808)
共检索到258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石忆邵 王伊婷
研究目的:探讨上海学区房价格的影响机制。研究方法:特征价格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研究结果:学校因素对房价影响程度之和达20.63%,影响程度居第二位,仅次于建筑面积的影响;具体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学校重点等级每下降一级,住宅价格将平均下降8.698%;小学本区排名每降低一位,住宅价格将平均下降0.896%;到重点中学距离每增加100 m,住宅价格将平均下降0.995%;距重点小学距离每增加100 m,住宅价格将平均下降0.499%。研究结论:重点中小学对周边住宅价格存在着比较重要的积极影响,在相同情况下,学校等级越高、学校排名越靠前、距离重点学校越近,住宅价格则越高;重点小学和重点中学...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红军 彭屹
与现有研究中的区位对二手房价格影响因素的文献相比,利用爬虫技术在链家网上抓取了1577条上海市二手房的挂牌数据,通过横截面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了区位对二手房价格的非线性影响,并验证了该影响的可靠性。结果显示:到市中心的距离和二手房价格之间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建造时间、房间朝向、装修程度、房屋面积等因素均显著影响二手房价格。
关键词:
区位 二手房价格 非线性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忠华 虞晓芬 杜雪君
以上海市为例,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基于预期的房地产价格模型分析土地供应对住房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是:土地供应能通过预期作用对住房价格产生负影响;土地供应对住房价格影响的弹性系数为-0.01。研究结论为:为抑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政府增加土地供应的措施是可行的;稳定土地供应有助于稳定房价;土地囤积将减弱住房价格对土地供应变化的时效,应抑制土地囤积行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红军 彭屹
与现有研究中的区位对二手房价格影响因素的文献相比,利用爬虫技术在链家网上抓取了1577条上海市二手房的挂牌数据,通过横截面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了区位对二手房价格的非线性影响,并验证了该影响的可靠性。结果显示:到市中心的距离和二手房价格之间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建造时间、房间朝向、装修程度、房屋面积等因素均显著影响二手房价格。
关键词:
区位 二手房价格 非线性影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洪卫 韩正龙
基于工行—上海财大房地产交易的数据资料,采用半对数形式住房价格特征模型(Hedonic Model),从市区和郊区影响程度的差异性角度检验了地铁的房价溢价效应在城市各区域的异质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地铁对市区和郊区住房价格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在影响范围方面,郊区地铁站点对住房市场的影响范围大于市区地铁站点的影响范围;在影响程度上,郊区地铁站点沿线的房价变化幅度大于市区地铁站点沿线的房价变化幅度;在影响方向上,地铁对房价的影响存在正向和负向影响,靠近站点的区域负向影响更显著,超过一定距离后正向影响更明显;在影响效应的叠加方面,换乘站点比非换乘站点对房价的影响更加显著。
关键词:
地铁 住房价格 异质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黄静 石薇
采用上海市住房交易大样本数据,利用分位数回归法,从新旧住房和不同价位层次住房两个维度,实证分析了不同住房子市场中城市公共品的资本化效应的差异。结果显示:不论是新建商品房或二手房,高端住房或低端住房,地铁、公园、绿地、小学等城市公共品均被显著资本化到周边住房价格中;在高低端不同价位的新旧住房子市场中,城市公共品的资本化效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规律性;低端住房价格中的资本化效应普遍要强于高端住房;新建商品房的特征回报明显高于二手房。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武建新 刘爽 路畅
经济增长状态和房价预期的差异是影响住房价格的关键因素。本文在面板门限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状态下房价预期形成机制的差异对住房价格的影响,结果显示:房价预期对住房价格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在适应性预期模型中,房价预期对住房价格的影响随居民收入增长率和地区经济增长变动率的提升呈现出先高后低再升高的特征;在不确定预期模型中,房价预期对住房价格的影响随居民收入增长率和地区经济增长变动率的提升呈现出先高后低的特征,并且当地区经济增长变动率提高到一定水平后,房价预期对住房价格的影响不再显著。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润秋 孙潇雅
近年来,随着国家"就近入学"政策的不断深化和家长对优质教育质量的持续诉求,"以房择校"成为家庭教育投资的新特点。本文基于成都市武侯区二手房的截面数据,构建特征价格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两个结论:一是教育质量的"资本化"已经部分体现在住房出售价格上,但对租金影响并不明显。二是教育质量的差异导致了学区房溢价呈现片区化的差距。此外,入学资格逐渐成为衡量家庭整体幸福感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而学区房背后隐含的其实是"阶层固化"的社会结构的板结和"富者越富,贫者越贫"的马太效应的加剧。
关键词:
教育质量 住房价格 资本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丽呐
文章基于省级、地市级和企业微观三个层面的数据系统分析了房价上涨对于经济增长影响的机制和路径。研究发现,房价上涨会通过成本机制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但是由于工资粘性和企业的策略性行为使得这种负面影响具有较大的滞后性。住房价格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呈现倒U型的显著特征,这种特征的出现使得当住房价格上涨到一定幅度时,新的刺激房市政策会被住房价格对增长的负面影响所抵消而难以发挥有效作用。
关键词:
住房价格 经济增长 人力成本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禹铭
以2015—2018年中国298个城市的住房价格为基础,考察中国城市房价增长的空间格局、城市等级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2015—2018年中国城市住房价格增长的空间差异较大,而且增长幅度随城市等级的提高而提高。②住房价格增长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经济增长、投资规模、市场预期、支付能力、土地供给、城市吸引力是影响城市房价增长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其中经济增长是2015—2018年房价增长差异的主导因素。此外,城市等级不同,住房价格增长的影响因素体现出显著的差异。③最后,从促进协调区域发展,打压炒房行为;加快城市更新升级,打造优质城市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波 蒋和胜
本文基于价格均衡理论,结合我国保障房和商品房市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对保障性住房发挥"保障"和"调控"双重功能的政策预期,通过保障房对商品房需求的"替代作用"和供给的"挤占作用"两方面剖析,说明保障房建设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和传导机制,认识到保障性住房建设应该在不同地区发挥不同的作用,在中心城市重在发挥"保障"功能,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在"泡沫化"严重地区重在发挥"调控"功能,有效抑制投机、投资需求,和商品房"去库存"相结合,最终有利于民生改善和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国富 董旭
文章根据不完全竞争市场收益最大化定价理论,分析了商品房价格形成,是由于地价水平、造价水平、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的共同作用,并建立商品房价格定价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地价水平、造价水平、收入水平均对商品房价格变动有显著影响,地价水平和造价水平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尤为显著。
关键词:
商品房 价格 形成机制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石路明
我国住房需求的影响因素复杂且具有中国特色,住房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价值储藏功能。如果说我国住房价格异常,那是因为住房需求异常,正是过度膨胀的需求使得房价上涨预期强烈,这种预期反过来又影响了消费者和供给者的行为。要改变房价上涨趋势,关键不是控制供给,而是改变需求,而改变需求的关键,一是改变房价上涨预期,二是让民间资本有充分的出路。房价上涨预期与供给不充分有关,如果希望房价稳定,应该增加而不是抑制供给,需求不变时,只有竞争性供给才可能对价格产生压力。不论是改变需求还是增加供给的竞争性,根本问题是政府行为的调整。
关键词:
价格预期 资产回报率 资源垄断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翊明
中国正值经济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经济总量快速增长,这一点在世界经济实践中,也应该属于奇迹,在短短的三十年里,中国凭借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在全国范围内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经济增长方式开始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发展势头良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日渐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