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24)
- 2023(11609)
- 2022(9975)
- 2021(9014)
- 2020(7820)
- 2019(17758)
- 2018(17667)
- 2017(33369)
- 2016(18692)
- 2015(21103)
- 2014(21303)
- 2013(20886)
- 2012(19553)
- 2011(17598)
- 2010(17804)
- 2009(16495)
- 2008(16469)
- 2007(15001)
- 2006(12839)
- 2005(11404)
- 学科
- 济(69840)
- 经济(69755)
- 管理(50636)
- 业(49909)
- 企(36874)
- 企业(36874)
- 方法(32642)
- 数学(28914)
- 数学方法(28670)
- 农(21316)
- 中国(19760)
- 财(19302)
- 学(17477)
- 制(17152)
- 贸(16144)
- 贸易(16141)
- 易(15681)
- 地方(14997)
- 业经(14973)
- 农业(13820)
- 银(12317)
- 银行(12253)
- 融(11747)
- 金融(11739)
- 行(11669)
- 务(11443)
- 财务(11408)
- 财务管理(11376)
- 体(10791)
- 企业财务(10694)
- 机构
- 大学(269516)
- 学院(268105)
- 济(105009)
- 经济(102411)
- 管理(99696)
- 研究(94744)
- 理学(85751)
- 理学院(84693)
- 管理学(83142)
- 管理学院(82639)
- 中国(69836)
- 科学(62860)
- 农(59581)
- 京(57495)
- 所(51112)
- 业大(47969)
- 农业(47601)
- 财(47416)
- 研究所(46904)
- 中心(44025)
- 江(41669)
- 财经(37687)
- 北京(35762)
- 范(35005)
- 师范(34462)
- 经(34176)
- 院(33788)
- 州(32729)
- 省(31770)
- 经济学(31475)
- 基金
- 项目(184474)
- 科学(141343)
- 基金(130880)
- 研究(127976)
- 家(118066)
- 国家(117031)
- 科学基金(96937)
- 社会(78962)
- 社会科(74537)
- 社会科学(74510)
- 省(73550)
- 基金项目(69955)
- 自然(64602)
- 自然科(63104)
- 自然科学(63078)
- 划(62738)
- 自然科学基金(61981)
- 教育(58470)
- 资助(52938)
- 编号(52258)
- 成果(42532)
- 重点(42254)
- 发(39910)
- 部(39628)
- 创(38288)
- 计划(37000)
- 课题(36416)
- 科研(36324)
- 创新(35886)
- 业(33224)
- 期刊
- 济(113296)
- 经济(113296)
- 研究(72255)
- 中国(55337)
- 学报(54470)
- 农(52872)
- 科学(44416)
- 大学(38735)
- 财(37044)
- 学学(36628)
- 农业(35185)
- 管理(32712)
- 教育(27583)
- 融(23108)
- 金融(23108)
- 技术(21663)
- 业经(19261)
- 业(19174)
- 经济研究(18839)
- 财经(18192)
- 图书(16935)
- 经(15667)
- 版(15397)
- 问题(15231)
- 业大(14479)
- 科技(13413)
- 贸(12934)
- 商业(12900)
- 技术经济(12491)
- 农业大学(12380)
共检索到395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芬 金春林 王力男 陈雯 谢之辉 胡善联 林海 丁汉升
目的:分析上海市外来就医现状,分析其对上海市医疗服务体系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上海市医疗机构外来就医数量、机构流向及费用数据,访谈相关知情者及专家。结果:上海市外来就医规模较大,就诊流向主要集中在三级医院。外来就医带动了上海市医疗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其医疗技术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也起着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影响了当地居民的就诊。结论:在资源配置、医疗机构定位及医疗服务监管等方面需要综合考量外来就医的影响,引导医疗产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异地就医 资源配置 上海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芬 顾淑玮 朱碧帆 邵祯谊 陈雯 金春林 张怡
目的:开展上海市外来就医费用核算,进一步提高卫生费用核算精度,为加强长三角地区医疗协作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上海市卫生统计报表、病案首页信息,开展上海市外来就医的服务量、费用以及机构、科室、病种结构分析。结果:自2012年以来,外来就医规模呈不断增长趋势。2018年,上海市外来就医门急诊和出院人数占全市的6.67%、29.24%,外来就医费用占全市的14.65%。76.65%、83.05%的门急诊和住院患者流向三级医院;费用在医院的集中程度更高。与上海市当地患者的费用结构比较,外来就医患者的手术、诊疗费用的构成比偏高。对住院患者细化分析发现,患者主要来源于江苏、浙江和安徽;前五顺位科室是外科、内科、妇产科、肿瘤和儿科;前10顺位住院病种中,肿瘤占8位;住院费用略高于本地患者,但有机构差异。讨论与建议:外来就医的规模持续增长,主要来源是江苏、浙江和安徽,需加强长三角一体化协作。从外来就医的机构、科室和病种数据,可推测上海市外来就医患者以疑难病症居多,提示上海市在规划医疗资源时,应适度增加相应医院、学科资源的配置数量。
关键词:
外来就医 卫生费用核算 资源规划 上海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洪宝林 房耘耘 程薇 满晓玮 石学峰
中医医疗服务体系由中医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的中医药卫生资源共同组成,目前已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网络,向全国提供了大量以中医药服务为产品的医疗服务。但由于体系结构有缺陷、院校培养模式不佳、医疗保险对中医诊疗服务的覆盖面窄、中医医疗机构底子相对薄弱、发展不均衡、中医特色不明显等原因,中医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程晓明,姜传富,蔡爽,周海洋,叶世雄,王卫东
通过对上海市个体帮工医疗服务需求与利用的抽样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个体帮工的健康状况较好,以自费医疗为主。医疗服务的需求与利用水平都很低,两周患病率、住院率、慢性病患病率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未住院率达到50.0%,其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提高个体帮工对医疗保险的认识,建立、发展和完善一个覆盖全市城镇职工包括个体工商户主和帮工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是当前面临的迫切任务。
关键词:
个体帮工 医疗服务需求 社会医疗保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力玮 邓汉慧
文章将诊疗效果等质量指标引入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利用第二阶段Tobit回归模型分析医疗服务体系效率的影响因素,以武汉市为例,对医疗服务体系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发现:(1)武汉市各行政区的医疗服务体系效率存在差异,基本呈现"‘U型’上升,中等发达地区偏低"的特点,即经济水平中等发展行政区的效率最低,而经济发达行政区的效率最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行政区效率居中;(2)居民收入差距和医保制度分割对医疗服务体系效率有负向影响。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范鑫 郭延萍 蔡军 王建玉 马宁 张海音 谢斌
目的:了解上海市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和床位资源现状,探讨现有资源的数量与特征,为上海市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6-2020)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描述性分析的方法对上海市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的数量、机构性质、主办单位、区域分布、床位密度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上海市共有精神卫生医疗机构64家,实际开放床位数一共为14 267张,床位密度为5.91张/万人;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以精神专科医院和综合性医院为主,占被调查机构数的71.88%;精神科床位主要集中在精神专科医院,精神卫生床位资源多集中在静安、徐汇、黄浦、虹口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鲍建武 方卫 徐海亚 熊振华 张依勤 张明 薛迪
目的:运用研究构建的预警指标体系对上海市社会办医疗机构基本医疗保险医疗费用进行预警应用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7—12月上海市社会办医疗机构基本医疗保险的服务量和医疗费用数据,进行预警指标体系的应用分析。结果:2016年7—12月平均每所上海市社会办医疗机构基本医疗保险医疗费用的门诊预警指标报警数分别为5.51个,住院预警指标报警数为3.16个;平均每月预警医疗机构数分别为23.99所和16.17所;门诊和住院分别有12所和10所医疗机构在半年中,有超过3个月提示预警。结论:上海市社会办医疗机构基本医疗保险医疗费用的预警结果基本反映医疗费用的实际状况;应利用信息平台提高预警指标体系应用和医疗费用监管效率;并进一步完善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分级分类精细化管理。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美凤 王海银 王力男 徐嘉婕 金春林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2014—2017年几轮上海市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政策实施后公立医院医疗收支结构转变情况,为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成效评价提供参考,也为今后医疗服务价格政策调整完善提供依据。方法:横向与纵向统计性描述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上海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已取得显著成效,同时医务性收入结构总体趋好,但尚存在药占比仍未达标、卫生材料费与检查收入过高等问题。为此,建议应提升产业集中度,加强医院成本管控,并逐步建立新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农圣 黄二丹 江蒙喜
目的:阐述协同医疗服务体系的内涵并分析其构建机制。方法:基于2005—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反映分级诊疗状况的数据,从目的、手段和核心三方面比较传统医疗服务体系与协同医疗服务体系,从导向、控制、监管和调节四个方面分析了协同医疗服务体系的构建机制。结果: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协同医疗服务体系是以"社区健康"为目的、以"分工合作"为手段、以"成本管理"为中心的协同型医疗服务系统,区别于传统的以"医疗服务"为目的、以"竞争瓜分"为手段,以"业务流水"为中心的竞争型医疗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是区域协同医疗的现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鹏 范君晖
"强基层"是新医改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研究的重点问题,也是实现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路径之一。本文使用面板数据,分析对比了上海市"强基层"战略的实施程度对医疗费用的影响,并从提升"强基层"战略的实施力度、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切实降低医疗费用等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强基层"战略的实施能够减缓上海地区个人医疗费用支出的增长比率,但难以控制人均卫生费用的大幅上涨。建议从构造上海地区新型就诊秩序入手,实现行政区域基层医疗机构对普通诊疗的"全兜底"模式,借助医保杠杆作用,实现"患者—医院"的双约束,采用行政区域基层医疗服务的"差异互补化"模式等手段,切实降低患者医疗费用支出。
关键词:
“强基层” 医疗费用 影响 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方卫 徐海亚 熊振华 鲍建武 张依勤 张明 薛迪
目的:构建上海市社会办医疗机构基本医疗保险医疗费用的预警指标体系,为上海市基本医疗保险监管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专家咨询、医疗费用分析和敏感度分析等方法,确定预警指标和阈值。结果:上海市社会办医疗机构基本医疗保险医疗费用的预警指标包括了医疗服务量、医疗费用、医疗费用结构3个维度、54个门诊预警指标和29个住院预警指标。预警指标的阈值为第95百分位数。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预警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预警结果可作为基本医疗保险医疗费用现场监管的依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周德明
在分析上海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现状及其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际公共图书馆界的经验,提出了有助于完善该体系的新目标和功能,认为市、区(县)、街道/社区三级图书馆应注重合理布局、规范作业流程、彰显服务特点,从而提升体系的整体功能。对如何解决当前本市公共图书馆体系的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滢
通过对上海市合作医疗管理架构的总结,从管理学角度提出了权变结构体系的建立,详细描述了组织之间在动态环境下如何相互制约和协调高效运行,并且针对变化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权变组织 合作医疗 管理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蒋艳 满晓玮 赵丽颖 蔡东霞 刘黎明 程薇
目的:在北京市“医药分开”“医耗联动”综合改革背景下,通过对本地居民和外来就医患者受益人群进行分析,为下一步卫生政策的精准制定和调整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利用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核算2019年北京市医疗机构治疗费用及受益人群构成。结果:2019年北京市医疗机构治疗费用以本地居民为主,外来就医患者费用占比为27.33%,外来就医患者门诊、住院次均费用均高于本地居民,本地居民和外来就医患者治疗费用在机构流向、年龄别、疾病别构成等方面均存在差异。结论:本地居民和外来就医患者治疗费用中,中老年患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均是费用消耗的主体,外来就医患者主要利用优质医疗资源的住院服务,整体构成呈年轻化,主要流向疑难杂症或北京市优势病种。因此,北京市应加强区域间协作,在政策制定、评价、资源配置等方面,精准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马进 赵明
对弱势人群实施医疗救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在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同时,我们应进一步构建医疗救助这一医疗保障制度的"网底",普惠全体公民,确保医疗保障的公平性。为此,就上海市医疗救助现况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医疗救助 医疗保障 和谐社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