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67)
- 2023(10635)
- 2022(9123)
- 2021(8250)
- 2020(7140)
- 2019(16766)
- 2018(16507)
- 2017(32215)
- 2016(17783)
- 2015(19864)
- 2014(20143)
- 2013(20014)
- 2012(18715)
- 2011(17107)
- 2010(17339)
- 2009(16356)
- 2008(16423)
- 2007(14916)
- 2006(13019)
- 2005(11887)
- 学科
- 济(77195)
- 经济(77097)
- 管理(53924)
- 业(48774)
- 企(40082)
- 企业(40082)
- 方法(33861)
- 数学(30046)
- 数学方法(29758)
- 财(22086)
- 中国(21861)
- 农(19452)
- 制(19169)
- 地方(17256)
- 学(15922)
- 业经(15650)
- 务(13374)
- 财务(13343)
- 财务管理(13306)
- 贸(13276)
- 贸易(13271)
- 体(13162)
- 易(12808)
- 企业财务(12642)
- 农业(12376)
- 银(12168)
- 银行(12136)
- 环境(12024)
- 融(12005)
- 金融(12001)
- 机构
- 大学(263161)
- 学院(260358)
- 济(109702)
- 经济(107177)
- 管理(98772)
- 研究(90210)
- 理学(84913)
- 理学院(83816)
- 管理学(82440)
- 管理学院(81920)
- 中国(67046)
- 京(55696)
- 科学(55322)
- 财(52567)
- 所(45958)
- 农(43829)
- 研究所(41484)
- 财经(41430)
- 中心(41346)
- 江(40176)
- 业大(38708)
- 经(37475)
- 经济学(34797)
- 北京(34642)
- 农业(34565)
- 范(34478)
- 师范(34119)
- 院(32809)
- 经济学院(31460)
- 州(31176)
- 基金
- 项目(173307)
- 科学(137108)
- 基金(127612)
- 研究(123931)
- 家(111399)
- 国家(110561)
- 科学基金(94834)
- 社会(80479)
- 社会科(76407)
- 社会科学(76382)
- 基金项目(68660)
- 省(66773)
- 自然(61521)
- 自然科(60095)
- 自然科学(60076)
- 自然科学基金(58996)
- 划(57089)
- 教育(56745)
- 资助(51398)
- 编号(48957)
- 成果(40041)
- 重点(39547)
- 部(39078)
- 发(37258)
- 创(35567)
- 制(35082)
- 课题(34432)
- 国家社会(33679)
- 创新(33546)
- 科研(33438)
- 期刊
- 济(121356)
- 经济(121356)
- 研究(78641)
- 中国(50185)
- 财(42295)
- 学报(40657)
- 农(38797)
- 科学(38529)
- 管理(34810)
- 大学(30592)
- 学学(29074)
- 农业(25216)
- 融(23616)
- 金融(23616)
- 教育(22841)
- 技术(21255)
- 财经(21093)
- 经济研究(19393)
- 业经(18545)
- 问题(18125)
- 经(18117)
- 业(13419)
- 技术经济(13054)
- 版(12617)
- 贸(12457)
- 统计(12257)
- 理论(12207)
- 现代(12183)
- 资源(11639)
- 商业(11617)
共检索到3861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潘鑫
我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经历了由"三无"阶段向土地有偿使用阶段的变迁,促进了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和城市功能提升。探讨了土地使用制度缺陷所导致的上海市城市空间非理性扩张和城市内部更新动力不足,提出通过政府和规划干预来引导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
关键词:
上海 土地使用制度 空间演化 土地市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祝俊明
本文根据上海市第三四次人口普查资料、住房普查资料和航空遥感土地利用资料,应用主成份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心城人口的社会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形成上海市人口社会空间地域分异的要素集中反映在人口的文化构成、密集程度、性别和职业构成、外来人口、居住条件和婚姻状况6个组合社会变量上。在此基础上进行聚类,可把城市人口的社会空间分成五种类型,即高密度商业居住区、中密度文化居住区、工业居住混杂区、新村住宅区和科技文教区。整个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呈同心圆模式,但在旧市区还留有扇形分布的痕迹。最后,本文对形成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机制进行了定性分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慧敏 孙斌栋 古荭欢 张婷麟
采用空间圈层划分法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市企业空间结构演化过程。研究表明,上海市企业空间结构目前处于中心增长慢于郊区增长的相对郊区化阶段,但总体上仍呈现服务业企业主导的单中心格局;相比较而言,制造业分散的时间更早且空间范围更广,在郊区已形成次中心集聚,体现了不同产业的集聚经济差异性。上海企业空间结构与美国典型大城市企业空间结构早期演化轨迹一致,后者目前已进入中心负增长和外围正增长的绝对郊区化阶段,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都已呈现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美国城市工商企业郊区化滞后于人口郊区化,是市场机制下就业岗位追随人口迁移的表现;而上海则是工业郊区化先于人口和服务业郊区化,体现了政策干预的影响。研究揭示了城市企业空间结构长时期的演化过程和规律,为城市未来企业空间发展布局提供了重要借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上广 王春兰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当前中国大城市社会空间正呈现重构与分异的演变趋势,同时也带来许多城市社会问题。以上海为例,在分析当前中国大城市呈现的社会空间结构演变的特征基础上,分析了可能产生的负社会效应,并提出了一些城市空间治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空间结构 演变 治理 大城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维 唐幼纯 武学慧
上海市作为我国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的地区,其老龄化程度及发展速度都处于较高水平,社会护理压力越来越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受到了许多学者以及上海市政策制定者的关注。文章选取影响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需求的9个主要因素运用ISM方法进行分析,从而得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需求的发展趋势并寻求提高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有效需求的可行之径,即建设人口均衡社会、加大宣传力度、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医疗水平。
关键词:
长期护理保险 解释结构模型 需求分析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文娜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步伐加快,人口流动步伐也日益加快,来自外地的大量人口为了寻找工作而涌入上海,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和建成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本文以上海市郊区外来人口的社会空间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年外来流动人口"五普"数据,通过因子生态分析和社会区分析的方法,对2000年外来人口的社会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另外还对1990年以来外来人口的变化进行一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2000年横断面上外来早期非经济迁入群体聚居区、蓝领人口聚集区、白领人口聚居区及外来人口少的边缘化聚居区成为了上海市郊区外来人口的社会空间结构的主要聚集类型;在时间演变的纵断面上,郊区外来人口的社会空间演化表现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余罡
大城市郊区城镇和农村集镇,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由于大城市的辐射和影响,使郊区城镇的发展机制与众不同,形成了较为独特的用地结构和布局形态。研究郊区镇用地和布局的特点及问题,对这些镇自身发展十分必要,对大城市区域协调发展和大城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凌月 张啸虎 罗瀛
创新空间既有研究以企业视角、宏观尺度、静态观察为主,缺乏对城市尺度创新空间测度方法的探索,难以有效分析城市创新活动空间演化特征。在梳理创新空间相关研究基础上,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原理,改进并提出城市创新空间定量测度方法,并以专利申请数作为创新产出的衡量指标,对上海2000年至2015年间市域创新产出空间分布和创新中心演化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对获取的接近70万条专利申请数据进行精确空间定位,发现16年间的历时性演化呈现快速交通导向下的均质化扩散和多中心结构趋向。基于不同创新主体的研究则揭示了企业、个人、行业组织、高校和科研机构对创新空间演化路径的影响。其中,依托工业园区发展的企业主导了创新活动的空间扩散,决定了创新空间格局的演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高向东 郑敏 孙文慧
文章首先运用圈层距离法和GIS分析软件,在全国第四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中提取并获得上海市街道(镇)人口分布数据。基于多个测量人口分布的函数模型模拟,在对人口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及产业结构等空间分布及其变动情况作进一步的模型分析和曲线拟合比较后,发现测量上海市人口结构空间分布的最优函数模型并非负指数函数,而是Cubic函数。
关键词:
人口分布 函数模型 上海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河 金鹏 程国雄
本文对上海市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 ,并采用对数模型 ,计算出各项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系数 ,对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 ,旨在探求改善上海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消费结构 对数模型 弹性系数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蕴琪 易洪 吴菲 吴铁明
东安公园继承了中国古典园林优秀的造园理念和技巧,使传统院落与现代园林相结合,合理安排空间序列及观赏路线,精心设置多条意境深远的景观视线,使游人获得丰富的空间感及游历感受。分析东安公园空间序列的组织和景深处理手法以及各类空间的对比等,探究园林空间构成的艺术手法和空间层次丰富、功能性强、景色宜人园林绿地的营建方法,旨在为城市公共绿地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谷晓坤 周小平 刘博研 张思露 刘瑞
探索低效工业用地减量化治理对优化土地资源利用格局、促进产业升级和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低效工业用地治理复杂系统特征的基础上,建构“情境—结构—行为—结果”分析框架,以超大城市上海市为例,采用扎根分析方法,揭示减量化过程和运行机理。结果显示:(1)低效工业用地减量化具有规划限制性、公共利益性和乡村嵌入性特征,由外部环境、用地效益、主体角色和减量化治理共同构成“外缘—内核”式的复杂适应系统。(2)建设用地“天花板”刚性约束下的宏观资源—环境—发展压力与微观用地效益是减量化的外部情境;内源性主体治理能力不足与外源性主体基于公共利益主动介入共同构成基于价值共享的治理结构;刚性政策、激励政策和支持政策形成了“三元互补”系统推动了集体行动;结果则呈现出城市高质量发展与资源再配置的协调,而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解决减量化短期压力将成为持续开展减量化的重点与难点。研究结果可为长三角其他城市开展低效工业用地治理提供经验和案例的借鉴。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丁玲玲 王力男 李芬 贺志敏 桑培敏 王乐三
目的:探讨上海市近年来的医疗收入结构变动趋势及特征,为找到影响医疗收入结构变动的主要项目、优化医疗收入结构、找出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原因及为有效控制医疗费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收集上海市2012—2015年的医疗收入数据,运用结构变动值、结构变动度和结构贡献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012—2015年的门诊收入结构变动度为7.88%,西药收入、中成药收入、中草药收入、化验收入和治疗收入等是引起门诊收入结构变动的主要项目;2012—2015年的住院收入结构变动度为13.64%,卫生材料收入、西药收入、中成药
关键词:
医疗收入 费用控制 结构变动度 上海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崔光灿
利用上海市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外来人口居住的空间分异与区域产业结构之间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中心城区呈现产业结构主导人口结构的特征,远郊区呈现人口结构主导产业结构的特征,近郊区二者的关系取决于住房的可得性。当一个区域住房可得性较高,则容易成为外来人口的集聚区,并形成外来人口主导产业发展的特征。因此,住房政策、居住管理可以与产业政策相配合,从而起到调控大城市人口流动的作用。
关键词:
外来人口 居住空间 产业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