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09)
- 2023(10310)
- 2022(8837)
- 2021(7757)
- 2020(6867)
- 2019(15649)
- 2018(15258)
- 2017(30436)
- 2016(16187)
- 2015(18634)
- 2014(18781)
- 2013(18938)
- 2012(18121)
- 2011(16616)
- 2010(16979)
- 2009(16055)
- 2008(15874)
- 2007(14447)
- 2006(12703)
- 2005(11524)
- 学科
- 济(99547)
- 经济(99469)
- 管理(49688)
- 业(46093)
- 方法(42816)
- 数学(39065)
- 数学方法(38852)
- 企(37225)
- 企业(37225)
- 财(22955)
- 地方(21577)
- 中国(20164)
- 农(19190)
- 学(16321)
- 业经(16108)
- 贸(14490)
- 贸易(14486)
- 务(14090)
- 财务(14075)
- 财务管理(14039)
- 制(14007)
- 易(13937)
- 地方经济(13787)
- 企业财务(13492)
- 农业(12964)
- 融(12932)
- 金融(12930)
- 环境(12000)
- 银(11322)
- 银行(11301)
- 机构
- 大学(255493)
- 学院(252309)
- 济(122836)
- 经济(120607)
- 管理(98790)
- 研究(85909)
- 理学(85501)
- 理学院(84605)
- 管理学(83535)
- 管理学院(83024)
- 中国(63776)
- 财(55447)
- 京(50965)
- 科学(48004)
- 财经(44790)
- 所(43254)
- 经(40698)
- 经济学(40480)
- 中心(38884)
- 研究所(38827)
- 农(38078)
- 江(36786)
- 经济学院(36612)
- 业大(33683)
- 财经大学(33369)
- 北京(32032)
- 范(30430)
- 师范(30163)
- 院(29953)
- 农业(29896)
- 基金
- 项目(162542)
- 科学(129130)
- 基金(121620)
- 研究(117955)
- 家(104528)
- 国家(103736)
- 科学基金(89723)
- 社会(79507)
- 社会科(75667)
- 社会科学(75643)
- 基金项目(64078)
- 省(60878)
- 自然(55994)
- 自然科(54760)
- 自然科学(54743)
- 自然科学基金(53829)
- 教育(53708)
- 划(51286)
- 资助(50872)
- 编号(45995)
- 部(37965)
- 成果(37442)
- 重点(36288)
- 发(35267)
- 国家社会(34099)
- 教育部(33397)
- 创(33218)
- 人文(32331)
- 科研(31305)
- 大学(31270)
- 期刊
- 济(135398)
- 经济(135398)
- 研究(78341)
- 财(44172)
- 中国(41567)
- 学报(35966)
- 管理(34727)
- 科学(33202)
- 农(33183)
- 大学(27462)
- 学学(26289)
- 融(24883)
- 金融(24883)
- 财经(24282)
- 经济研究(23929)
- 农业(21807)
- 技术(21036)
- 经(20947)
- 业经(18469)
- 问题(18188)
- 教育(16879)
- 技术经济(15495)
- 贸(15445)
- 统计(14672)
- 国际(13180)
- 策(12882)
- 世界(12769)
- 商业(12486)
- 理论(11984)
- 决策(11806)
共检索到375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赵晓康 王维红
本文采用1978年~2007年上海政府公共投资与外商直接投资、上海地区GDP和非公经济产值等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和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等工具,力图分析上海近年来及今后经济增长的推力所在及其传导机制。结果显示,上海自改革开放到现在的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公共投资的拉动,这些投资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会逐步显现出来。政府公共投资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和人民生活,吸引了外商和民营企业投资的涌入,增加了就业和市场供求,反过来增加了政府可以继续加大公共投资的财力,实现了经济的良性增长,但它短期内也可产生抵冲民营资本的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和非公经济产值之间是互为影响的因果关系,说明两者...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孟媛 陈敬良 罗尧成 闫海波
高技术产业是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重要阵地,发展高技术产业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及增强综合国力意义重大。文章试图结合上海市高技术产业1997~2010年的相关数据,对其产业拉动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发现,上海市高技术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都稍显失衡,整体税负较低,对GDP和第二产业的拉动效应不明显,提出政府应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税收扶持、创新投融资体制等4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陆丹亮
通过扩展后的新古典生产函数并运用玛尔瓦和塔瓦克里(Marwah&Tavakoli,2004)模型,对上海1990年~2007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进口、FDI(对外直接投资)及经济增长两两互为因果关系,进口与FDI对上海经济增长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且FDI的促进作用相对大于进口。
关键词:
进口贸易 FDI 上海市经济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范飞龙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溢出效应内生化的合技术约束生产函数模型,对跨国公司溢出效应进行检验。来自上海的实证研究表明,在金融市场上,跨国公司投资对上海企业带有一定的“资本挤出效应”;而跨国公司投资对上海经济的技术溢出效应、产业关联效应作用并不显著;管理溢出效应虽然统计检验显著,但整体效应却非常微弱。
关键词:
跨国公司投资 经济发展 溢出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艳辉
产业之间关联关系的实质就是各产业相互之间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本文根据上海市2002年投入产出表的资料,通过分析直接消耗系数、分配系数、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等,揭示了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存在密切的关联关系,对最终需求具有较高的感应度。由于创意产业具有智力要素密集、资源消耗少、联动效应强、产品附加值大等特性,发展创意产业可以充分发挥上海在地理环境、经济、人才资源方面的优势,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
创意产业 关联效应 投入产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美辰 叶慈南
本文利用上海近10年城市居民消费的统计数据,分析了居民消费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及人均实际收入之间的量化关系,建立了两个数学模型,并对前一个模型进行了拟合。
关键词:
人均GDP 消费结构 回归分析 拟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继波 孔令丞
文章根据上海市2003年以来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及GDP的季度数据,采用ADF方法检验各变量的单整性,再运用EG(Engle-Granger)两步法进行协整检验,通过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以考察变量间的动态关系,并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最后得到脉冲响应函数的合成图,得出上海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对本市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影响,"房地产引领经济增长的假说"在上海是成立的,建议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一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丽
文章主要利用上海市1986年~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协整分析,结果表明,日本对上海市的直接投资与上海市CO2排放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现阶段上海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增加了能源的需求量,能源消费量的增加会使CO2排放量上升,能源利用率的提高会降低单位GDP的能耗,从而大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上海市应加强引导日本外资转向低碳产业,注重日本低碳技术的学习,带动上海市低碳行业的发展,提升上海市低碳经济水平。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直接投资 CO2排放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吕健
文章以1985—2008年度上海市人均GDP为经济增长指标,以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废气排放量为环境污染指标,通过建立VAR模型,得出了上海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动态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认为:上海经济增长依赖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增加,并导致了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增加,同时,经济增长与工业废水排放量之间存在良性互动。此外,上海的环境污染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而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水平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环境污染 VAR模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沈锋
文章运用环境库兹涅茨理论和综合评价理论,建立了上海综合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科学评价模型,发现与发达国家和一般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不同,上海综合环境污染模型呈"正U"型,以20世纪末为分界点,之前环境综合污染水平不断下降,之后环境污染又开始有所恶化。文章还运用Grossman影响环境因素的机理分析模型,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对21世纪后上海环境污染加剧进行了分析,发现2000年后上海在经济规模扩张的同时产业结构有重工业化的趋势,这加剧了工业废气的排放从而导致了整体环境污染的恶化。技术进步效应的实证分析再次证实了技术进步对环境质量的改变具有正负效应两重性。最后为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范飞龙
本文通过投资函数的推算,检验不同所有制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对上海市经济总量和结构调整的作用。研究认为资金、国民收入仍是现阶段我国投资活动、资本形成和生产活动的关键决定因素。实证分析表明,财政收入、前年度的 GDP 和资本形成总量是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最为重要的影响驱动因素。以此为基础,本文构建了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与前年度资本存量和 GDP 总量,以及固定资产投资2年延滞期的投资函数模型,并推算出上海市不同所有制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函数。
关键词:
所有制经济 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函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业付 乔越然
文章基于1995-2014年的年度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了克强指数与上海市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关系和因果关系,并通过VAR模型的建立,运用脉冲响应模型分析了克强指数与上海市经济增长之间的联动效应。结果表明,克强指数与上海市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长期来看,克强指数可以作为反映上海市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可靠有用的衡量指标。文章试图通过这一视角揭示克强指数与上海市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和动态机制,以期为上海市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耿明斋 胡晓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宏韬
能源利用不仅为经济活动提供动力还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本文建立上海能源消费碳排放的LMDI分解模型,从经济规模、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和产业碳排放系数四个影响因素着手,实证研究了1995-2005上海分三次产业的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机理。研究表明:经济快速增长是上海碳排放增加的主导因素,能源强度下降是抑制碳排放增长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优化有利于控制碳排放,而重工业化、能源结构高碳化会增加碳排放。基于实证结果和上海市情,本文最后就上海未来控制碳排放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能源消费 二氧化碳排放 LMDI 上海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毛雁冰 张龙生
文章运用协整检验模型、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等实证方法对上海市就业弹性系数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生产要素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经济增长、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就业弹性系数上升,促进了上海市就业增加。近年来经济增长及第二产业的发展逐渐进入了稳态,对促进就业的效应出现了边际递减,资本投入的增加对劳动力产生替代,影响了就业的稳定性;长期趋势来看,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强于二产业,产业结构变动的就业创造效应会增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