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87)
2023(11606)
2022(9775)
2021(8749)
2020(7135)
2019(16111)
2018(15599)
2017(30527)
2016(16778)
2015(18151)
2014(17700)
2013(17656)
2012(16760)
2011(15284)
2010(15355)
2009(13792)
2008(13367)
2007(12165)
2006(10946)
2005(9730)
作者
(50613)
(42336)
(41917)
(39836)
(26905)
(20307)
(18877)
(16512)
(16128)
(15113)
(14426)
(13968)
(13692)
(13513)
(13495)
(13220)
(12816)
(12705)
(12251)
(12223)
(10697)
(10393)
(10333)
(9797)
(9705)
(9381)
(9340)
(9199)
(8535)
(8522)
学科
(72110)
经济(72042)
管理(51263)
(49639)
(40223)
企业(40223)
方法(28376)
数学(24757)
数学方法(24499)
(21200)
中国(18759)
(18103)
业经(17235)
地方(16535)
(15764)
(15170)
贸易(15163)
环境(15037)
(14769)
(14129)
农业(13976)
(12614)
产业(12431)
技术(11883)
(11813)
(10969)
银行(10923)
(10661)
财务(10644)
(10636)
机构
学院(240843)
大学(239594)
(105963)
经济(103978)
管理(93277)
研究(88796)
理学(80875)
理学院(79982)
管理学(78747)
管理学院(78311)
中国(65353)
科学(54951)
(50526)
(47884)
(46119)
(45831)
研究所(41867)
业大(39629)
中心(39444)
农业(38008)
财经(36495)
(36483)
(33226)
(32526)
经济学(32037)
北京(31562)
(29606)
师范(29140)
经济学院(28992)
(28054)
基金
项目(165310)
科学(130494)
基金(121658)
研究(115063)
(109101)
国家(108240)
科学基金(91607)
社会(74934)
社会科(71377)
社会科学(71359)
(64230)
基金项目(63965)
自然(60917)
自然科(59467)
自然科学(59448)
自然科学基金(58471)
(55346)
教育(50996)
资助(49643)
编号(43563)
重点(37990)
(37917)
(36377)
(34943)
成果(33969)
创新(32733)
计划(32128)
科研(31981)
国家社会(31415)
课题(31215)
期刊
(115837)
经济(115837)
研究(70475)
中国(45663)
(42628)
学报(42251)
科学(39432)
管理(35310)
(33437)
大学(31419)
学学(30177)
农业(28807)
(23405)
金融(23405)
经济研究(19961)
业经(19871)
教育(19677)
技术(18531)
财经(17889)
(15582)
(15403)
问题(15402)
(13215)
技术经济(12384)
科技(12299)
国际(12099)
商业(11747)
(11515)
世界(11118)
业大(11078)
共检索到358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帅通  袁雯  
节能减排是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给上海碳排放政策的制订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并提出合理的应对策略,采用IPCC 2006年提出的各类能源排放二氧化碳量的计算方法,根据近年来上海工业能源消耗和GDP增长及产业结构变化相关数据,分析了上海城市的碳排放变化趋势,探讨了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变动对碳排放量的影响。研究表明,能源结构的变动尤其是高排碳的煤类能源比重下降,热、电等能源比重上升,是上海万元GDP碳排放量下降的主要原因。针对能源结构的发展趋势,提出继续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煤类能源比重,鼓励使用电、热类能源,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尤其是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利用上海周边资源开发潮汐能等新能源促进能源类型的...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沈雪达  杨正勇  潘迎捷  
水产品市场需求结构是决定渔业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上海市民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导致上海的渔业产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在水产养殖方面,常规养殖渔业发展缓慢,名特优等特种水产养殖业发展快速。近年来,上海的远洋渔业也得到稳步发展,但是,捕捞产品仍然以外销为主。上海的水产加工业依然发展缓慢,而且加工能力又相对集中于市郊。在第三产业方面,休闲渔业和水产品物流业刚刚起步,但是观赏鱼产业却得到快速发展。通过对上海近几年渔业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征分析,提出了发展上海水产业的经济政策。为推动上海渔业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上海应积极建设渔业保障体系,建设重点工程项目,为渔业产业发展提供系统支撑和工程支撑...
[期刊] 预测  [作者] 黄虹  姜莹  
本文利用中国1978~2008年30个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反映产业结构变动的斯托可夫指数探讨上海产业结构变动对失业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的30年中,虽然上海第二产业比第三产业更能对就业提供有利的带动作用,但上海市第三产业在全行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来能为劳动力就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要有的放矢地发展和改善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产业结构,使之发挥更大的社会的贡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朝先  
采用LMDI分解方法,对中国1996-2009年的碳排放进行分解,定量分析产业结构变动对碳排放变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依据对未来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预测,估算了2020年之前产业结构变动对中国碳减排的贡献。基本情况是,1996-2009年中国碳排放增长464 678万t,其中,经济总量效应531 337万t,产业结构效应49 887万t,能源消费强度效应-223 940万t,能源消费结构效应107 395万t,诸因素对碳排放增长的贡献度分别为114.3%,10.7%,-48.2%和23.1%。产业结构变动驱动了碳排放增长,尽管它不是最主要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高耗能产业上升或下降1个百分点所对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梁日忠  
文章在统计分析2000-2011年上海市能源消耗数据的基础上,以Tapio脱钩弹性指标为手段,研究上海市2001-2011年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及程度,分析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联状况的时间演变趋势。结果表明:2001-2011年上海市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总量间总体上处于弱脱钩状态;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石油、电力在大多数年份都处于弱脱钩状态,天然气则属于扩张负脱钩状态;产业结构中,第一、三产业都未能较好实现脱钩,第二产业以弱脱钩状态为主。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经济发达城市的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将  杨芹芹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对产业结构优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文章基于区域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经典理论和作用机制,利用ADF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上海市的金融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优化程度进行实证研究,探索金融发展水平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金融体系、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虹  许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虹  许祺  
绿色GDP作为扣除经济发展所引起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损失代价后的国内生产总值,克服了传统GDP在可持续发展度量方面存在的不足。本文采用绿色GDP作为衡量经济健康发展的指标,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分析上海市2000年-2014年人口流动、产业结构变动与绿色GDP的关系,又通过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研究上海市绿色经济增长对江、浙两省绿色经济增长的辐射效应。结果表明:人口流动在短时间内抑制了绿色GDP的发展,但长期看来这种影响将逐步消失;而人口流动在短期内提升产业结构转变,但随着时间推移人口结构稳定后,产业结构变动也稳定下来;另外,人口的流入对上海市绿色GDP增量的作用要大于产业结构变动对绿色GDP增量的作用。同时,上海市绿色经济增长对江、浙两省绿色经济的发展也起着正向的带动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黄智  万建香  
选取上海市2006—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互联网+"与产业结构升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上海市"互联网+"信息化指数与工业产业结构升级综合得分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彼此间的动态互动关系。研究表明,虽然上海市在"两化融合"中的信息化与工业化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推动作用,但是"互联网+"发展水平仅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单向格兰杰原因,上海市的信息化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互联网+"应用还未深入工业产业结构的高层次升级中。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史丹  张金隆  
一、问题的提出 能源是国民经济中必不可缺少的要素产品,能源需求总是伴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长。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常用能源弹性系数和能源消费强度表示,前者表示二者之间增量的关系,后者则表示二者绝对量之间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能源消费出现了两个特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运功  汪冬冬  林逢春  
能源利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前提,对其碳足迹及生态压力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碳排放足迹的相关含义及研究方法,计算得出1995-2006年上海市能源利用的总碳足迹、各能源类型和产业类型的碳足迹、碳足迹的产值和生态压力值。并以此为基础,利用岭回归函数进行STIRPAT模型拟合,进一步研究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足迹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适应性的管理策略。研究结果表明:①总碳足迹从1995年的1.05 hm2/人上升到2006年的1.36 hm2/人,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②1995-2006年各能源利用的碳足迹及其分配率均以煤炭最大,石油次之,天然气最小,且煤炭利用的碳足迹分配率逐年下降,石油与天然气与...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丽萍  李媛  
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运用汉森提出的门槛模型,以2006-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以各省的城镇化水平为门槛变量,运用双重门槛模型,对各省产业结构与碳排放强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各省的产业结构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呈非线性关系;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产业结构对碳排放强度的正向作用会逐渐减弱。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建翠  
碳排放强度的降低有两个途径:技术进步和结构变动。本文从碳排放强度的视角,运用因素分解法,将碳排放强度分解为产业结构变动和技术进步,测算了1996—2011年产业结构变动和技术进步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96年以来,技术进步是推动中国碳排放强度下降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变动对碳排放强度变化的影响作用较小;在各个产业部门中,对整个国民经济碳排放强度降低贡献最大的部门是工业,其次是交通运输业。因此,将来优化产业结构降低碳排放强度还有很大的空间,通过技术进步降低碳排放强度是有效的途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华  
本文提出了基于经济计量学的修正结构多元化系数(MESD),并应用于上海经济结构多元化与碳排放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随产业结构调整,上海能源利用效率逐步提高(万元GDP能耗下降),但碳排放总量仍持续上升,且能源消耗增长倍数与产业结构多元化系数(MESD)相关性显著,有递增态势。传统的能源效率控制政策已不适用于上海等长江下游发达城市,"自上而下"的总量控制和能源结构调整应成为该地区未来能源政策的发展方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田纪鹏  刘少湃  丁烨  
从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旅游业高附加值行业比重两个方面界定了都市旅游产业结构的内涵。依据经典产业经济学理论,从外部都市经济系统和内部都市旅游系统入手,构建了包括10个影响因素的都市旅游产业结构形成机制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上海市的相关数据(1999-2013年),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定量揭示了都市旅游产业结构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在一元回归下,都市产业政策、都市发展环境、都市区位条件、都市科技进步和旅游需求总量为正向影响因素;在多元回归下,都市产业政策、都市发展环境、旅游人力资源为正向影响因素,都市科技进步和旅游投资总额为负向影响因素。基于此,认为提升正向因素、改善旅游投资结构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