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66)
2023(15326)
2022(13014)
2021(11785)
2020(10285)
2019(23496)
2018(22768)
2017(45099)
2016(23297)
2015(25957)
2014(25381)
2013(25158)
2012(23250)
2011(20995)
2010(21056)
2009(19594)
2008(18830)
2007(16659)
2006(14722)
2005(13150)
作者
(64668)
(54537)
(54229)
(51560)
(34586)
(25968)
(24545)
(21113)
(20653)
(19394)
(18497)
(18369)
(17413)
(17314)
(17042)
(16785)
(16083)
(15655)
(15647)
(15383)
(13714)
(13283)
(13039)
(12622)
(12347)
(12186)
(11766)
(11433)
(11040)
(10476)
学科
(123652)
经济(123524)
管理(72035)
(68884)
(58104)
企业(58104)
方法(51829)
数学(46035)
数学方法(45535)
中国(27590)
(27233)
地方(26678)
(26180)
业经(24019)
(20926)
(20908)
技术(18983)
(17942)
贸易(17929)
农业(17577)
(17268)
(16618)
金融(16617)
地方经济(16389)
(16317)
财务(16268)
财务管理(16226)
(15920)
(15586)
银行(15555)
机构
大学(336289)
学院(333836)
(154846)
经济(152176)
管理(133421)
理学(115808)
理学院(114615)
管理学(112766)
研究(112140)
管理学院(112117)
中国(84247)
(70119)
(68347)
科学(63019)
财经(56042)
(54157)
中心(51080)
(50940)
经济学(49689)
(49101)
研究所(48703)
(47573)
业大(44972)
经济学院(44594)
北京(42584)
财经大学(41717)
(41144)
师范(40753)
(40741)
(38093)
基金
项目(224907)
科学(180394)
基金(167790)
研究(164095)
(144725)
国家(143607)
科学基金(125722)
社会(110315)
社会科(104966)
社会科学(104944)
基金项目(88129)
(86178)
自然(79418)
自然科(77687)
自然科学(77671)
自然科学基金(76358)
教育(75206)
(71776)
资助(69130)
编号(62819)
(51079)
重点(50519)
成果(50090)
(49029)
(48652)
国家社会(47060)
创新(45663)
教育部(45042)
人文(43967)
课题(43526)
期刊
(169849)
经济(169849)
研究(102399)
中国(63124)
(55011)
管理(52972)
学报(46346)
科学(45524)
(41564)
大学(37130)
学学(35130)
(31422)
金融(31422)
技术(30958)
经济研究(29563)
财经(29374)
教育(28328)
农业(27579)
(25383)
业经(25304)
问题(21944)
统计(19722)
技术经济(19287)
(18233)
(17401)
决策(16017)
商业(15997)
世界(15418)
(15068)
理论(14849)
共检索到4997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涛  石丹  安锦  
文章通过建立一个两部门的内生增长模型,根据实现平衡增长路径所需满足的条件,可得出一个相对合理的指标用来衡量产业结构以及各产业偏离度。然后应用该指标对上海市产业结构偏离度以及各产业偏离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希望能较真实地反映上海市产业结构以及各产业的发展情况与平衡增长路径要求目标的偏离程度。最后根据各产业偏离的方向和程度,有针对性地给出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及具体的路径选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涛  石丹  安锦  
通过建立一个由两部门经济构成的增长模型,给出经济内生增长所需满足的条件,并得出衡量各产业偏离度以及产业结构偏离度的一个相对合理指标。然后基于偏离度以及资本缺口的实证分析表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方向、路径选择以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储蓄率变化并没有统一模式,但根据各省市自治区产业结构偏离度以及资本缺口情况,关于结构调整方面基本可分为九大类,储蓄率分为下降和上升两类。这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具有一定的政策参考价值,有利于明确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蕊  何珊  王晓娟  
本文基于结构偏离度改进视角测算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首先统计分析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统计结果表明:在东部地区,较高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会促进经济增长,在中西部地区,较低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会抑制经济增长。其次构建了二者的计量模型,基于统计分析所得结果和1998-2014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利用全面FGLS估计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与理论预期相吻合。最后依据统计与实证结果,结合当前经济发展需要,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蕊  何珊  王晓娟  
本文基于结构偏离度改进视角测算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首先统计分析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统计结果表明:在东部地区,较高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会促进经济增长,在中西部地区,较低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会抑制经济增长。其次构建了二者的计量模型,基于统计分析所得结果和1998-2014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利用全面FGLS估计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与理论预期相吻合。最后依据统计与实证结果,结合当前经济发展需要,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禄峰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某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增加值比重之差,是反映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偏离程度的指标之一。文章通过面板数据对我国产业结构偏离度进行历史纵向演进分析和国际横向比较,得出我国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发展水平与国际标准基本吻合,但第三产业相对落后的结论。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我国产业结构偏离度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潘海岚  付长辉  陈宏  
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西部大开发前后十年①(1990-2009年)西部地区十二省、区、市产业结构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总体效应及地域差异进行评价。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大部分省市进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时期,各省市表现有所不同。总体而言,西部地区产业份额和产业竞争力呈分离态势,增长型产业比重不大,产业竞争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基于此,结合西部地区实情,提出简要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爱君  张惠茹  
文章以1992—2007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西北地区产业结构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总体评价,进而重点研究了西部开发以来,西北地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地域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牛凯  
采用经济计量学的研究方法,构建农村产业结构偏离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并在此基础上就农村产值结构与农村就业结构的结构偏离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全面详细的实证分析,通过对相关变量进行脉冲分析和方差分解,较好地解释了农村产业结构偏离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农村产业结构偏离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农村产业结构偏离相关变量是农村经济增长相关变量的Granger原因。模型科学地描述了农村产业结构偏离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揭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对于研究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丽萍  黄薇  
本文从产业结构偏离度的角度分析武汉市1981—2003年度产业结构效益的演变轨迹,建立三次方曲线的时序动态分析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武汉市2004—2008年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为未来五年武汉市产业结构效益优化提供信息支持。文中对比全国、北京、上海2003年的产业结构偏离度,找出差距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优化武汉市产业结构效益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忠远  任启平  
对改革开放以来山东产业结构演进的历程进行梳理,揭示其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喜人成绩的原因。运用SSM模型将山东与全国、上海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偏离优势效应,在此基础上,考察山东产业份额偏量、结构性偏量、竞争力偏离量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发现第一、二产业应着重提高竞争力偏离量,适当削减份额偏量、结构性偏量,第三产业则应三者并重,以达到产业结构调整的最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浩  沈文星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经济增长永恒的主题,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有着一定的关系。文章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以安徽省为例,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协同关系,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够提升经济增长的水平。提出了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与资源优势,提高第二产业的比重,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快第一产业的发展,以推动安徽省经济增长。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辉  
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时期,而长期以来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错位现象。本文对上海1980~2008年的城乡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上海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作用机制,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拉动作用不显著,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玉昆  黄显乔  朱震锋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以全国林业为参照,对国有林区经济发展过程及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得到:随着国有林区的改革和天保工程的实施以来,国有林区三次产业结构在不断进行调整,总体趋于合理方向转变;国有林区三次产业在增长率、结构上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竞争力较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竞争力水平;第一、第三产业受到的由木材大量调减所带来的影响较小,通过发展替代产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增长压力,而主要以木材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受到了较大影响,需要通过产业的转型升级带动经济的增长。针对研究结论,提出国有林区产业结构优化应加大扶持以森林生态旅游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维持第一产业的稳定增长,推动第二产业的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三大产业竞争力,支持林区多种经营共同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娜  
汇率是目前国际矛盾升级的核心因素之一,实际汇率偏离测算方法不一,偏离在中长期能否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尚无定论。通过厘清以往研究中用"宾大效应"替代"巴萨效应"测算实际汇率偏离时存在的偏差,以1950—2017年期间全球182个经济体为研究样本,检验发现不同测算方法得到的实际汇率偏离均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影响,发现经"巴萨效应"调整后产生的影响更为显著,实际汇率每贬值10%,经济增长由0.17%(经"宾大效应"调整检验结果)提升至0.93%,说明以往研究中二者的简单替代将会减弱实际汇率偏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另外,两种效应均显示1990年之后实际汇率偏离与经济增长呈现倒U形关系,意味着近20年来实际汇率低估的促增长效应不复存在,印证了中国努力实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的正确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相宇  乔小勇  
通过与国际标准模式和日本东京的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比较,北京第三产业偏离度较高,就业潜力较少。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在于先进的产业结构比例与落后的产业发展水平相矛盾。为此,应对措施是:积极发挥二产的带动作用,创造新需求,带动服务业新供给和提升供给层次;积极发挥三产的引导作用,创造新供给,引导工业新需求和提升需求层次;强化服务贸易,借助国外先进经验,推动二产、三产互动升级和就业扩大;提高就业人员素质,依托首都人才优势,支撑第三产业向高端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