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46)
- 2023(2521)
- 2022(2177)
- 2021(2011)
- 2020(1649)
- 2019(3937)
- 2018(3596)
- 2017(7030)
- 2016(3709)
- 2015(3754)
- 2014(3678)
- 2013(3490)
- 2012(3338)
- 2011(2902)
- 2010(3009)
- 2009(2636)
- 2008(2483)
- 2007(2228)
- 2006(1962)
- 2005(1839)
- 学科
- 济(17900)
- 经济(17898)
- 管理(7974)
- 业(7664)
- 方法(6965)
- 地方(6652)
- 数学(6415)
- 数学方法(6357)
- 企(5946)
- 企业(5946)
- 中国(5210)
- 结构(4931)
- 产业(4131)
- 财(3888)
- 农(3709)
- 学(3704)
- 制(3543)
- 地方经济(3235)
- 业经(3196)
- 融(3114)
- 金融(3113)
- 产业结构(2948)
- 体(2927)
- 体制(2597)
- 贸(2496)
- 贸易(2493)
- 环境(2466)
- 农业(2414)
- 务(2344)
- 财务(2341)
- 机构
- 大学(52045)
- 学院(50738)
- 济(22367)
- 经济(21776)
- 研究(19939)
- 管理(18158)
- 理学(15996)
- 理学院(15664)
- 管理学(15370)
- 管理学院(15259)
- 中国(13236)
- 科学(12673)
- 京(10847)
- 所(9763)
- 财(9458)
- 研究所(8993)
- 中心(8763)
- 范(8625)
- 师范(8527)
- 财经(7925)
- 院(7619)
- 经济学(7462)
- 师范大学(7371)
- 上海(7304)
- 经(7298)
- 农(7228)
- 江(7045)
- 业大(6946)
- 经济学院(6766)
- 北京(6569)
- 基金
- 项目(37426)
- 科学(30600)
- 基金(28986)
- 家(25715)
- 国家(25578)
- 研究(25341)
- 科学基金(22405)
- 社会(17493)
- 社会科(16798)
- 社会科学(16794)
- 基金项目(16126)
- 自然(15037)
- 自然科(14730)
- 自然科学(14727)
- 自然科学基金(14462)
- 省(13602)
- 划(12224)
- 教育(11249)
- 资助(11077)
- 重点(8934)
- 编号(8698)
- 发(8416)
- 部(8184)
- 国家社会(7741)
- 创(7669)
- 创新(7323)
- 科研(7131)
- 教育部(6967)
- 计划(6864)
- 大学(6790)
共检索到72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邕健 李楠 董晓玉
在评述国内外居住空间结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将1990年以来天津市中心城区居住空间结构演变的特征概括为居住区分布边缘化、建设规模化、地价空间分异现象显现及中心区内居住用地开发强度偏低,进而论述了居住空间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和住宅商品化政策、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及城市政府的住房政策。
关键词:
居住空间结构 演变特征 影响因素 天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杜伊 金云峰
此次研究基于满足居民的日常休闲需求的目标,选择社区生活圈视角研究公共开放空间绩效。首先依据上海市在新一轮总体规划中提出的社区生活圈中对公共开放空间的要求,讨论了生活圈概念,分析了社区公共开放空间的核心价值与标准,并设定空间绩效评价的指标;构建绩效评价的工作框架,借助Arc GIS平台,对各项指标做出具体分析,并得到基于社区生活圈的公共开放空间绩效的5点结论,旨在从规划角度为未来公共开放空间优化提供方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余柏蒗 胡志明 吴健平 钱杰 胡春凌 谈文琦 过仲阳
城市公园绿地的社会服务功能是城市绿地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组成;评价其社会服务功能需同时考虑服务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为科学合理的定量分析城市公园绿地的部分社会服务功能,建立了一套评价体系,包括公园绿地服务范围覆盖率、公园绿地服务重叠度和单位面积公园绿地服务人口数等3项指标。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介绍了3项指标的定义;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实现了计算流程,并对上海市中心城区主要公园绿地对于居住区的社会服务功能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2009年上海市中心城区的主要公园绿地对于居住区的服务范围覆盖率已超过80%,服务重叠度平均值为2.21,单位面积公园绿地服务人口数的平均值为1.17人/m2。3项指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上广 王春兰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当前中国大城市社会空间正呈现重构与分异的演变趋势,同时也带来许多城市社会问题。以上海为例,在分析当前中国大城市呈现的社会空间结构演变的特征基础上,分析了可能产生的负社会效应,并提出了一些城市空间治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空间结构 演变 治理 大城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崔光灿
利用上海市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外来人口居住的空间分异与区域产业结构之间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中心城区呈现产业结构主导人口结构的特征,远郊区呈现人口结构主导产业结构的特征,近郊区二者的关系取决于住房的可得性。当一个区域住房可得性较高,则容易成为外来人口的集聚区,并形成外来人口主导产业发展的特征。因此,住房政策、居住管理可以与产业政策相配合,从而起到调控大城市人口流动的作用。
关键词:
外来人口 居住空间 产业结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祝俊明
本文根据上海市第三四次人口普查资料、住房普查资料和航空遥感土地利用资料,应用主成份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心城人口的社会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形成上海市人口社会空间地域分异的要素集中反映在人口的文化构成、密集程度、性别和职业构成、外来人口、居住条件和婚姻状况6个组合社会变量上。在此基础上进行聚类,可把城市人口的社会空间分成五种类型,即高密度商业居住区、中密度文化居住区、工业居住混杂区、新村住宅区和科技文教区。整个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呈同心圆模式,但在旧市区还留有扇形分布的痕迹。最后,本文对形成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机制进行了定性分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杜霞 白光润
以上海为例,选取上海各个等级商业中心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发展演变特征和机制,预测未来商业的空间发展趋势,针对当前商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研究认为,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水平提高导致的居民购买力下移、城市和交通的发展、消费行为方式的变化等要素的影响,使上海商业中心业态类型多样化,商品种类丰富,综合功能提高,并出现了以空间上的郊区化、等级上的社区化、结构上的扁平化为特征的新的发展趋势。对如何加强社区商业发展、市级商业中心建设、大卖场的合理规划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设想和发展思路。
关键词:
空间结构 发展趋势 建议 上海商业中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潘鑫
我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经历了由"三无"阶段向土地有偿使用阶段的变迁,促进了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和城市功能提升。探讨了土地使用制度缺陷所导致的上海市城市空间非理性扩张和城市内部更新动力不足,提出通过政府和规划干预来引导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
关键词:
上海 土地使用制度 空间演化 土地市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慧敏 孙斌栋 古荭欢 张婷麟
采用空间圈层划分法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市企业空间结构演化过程。研究表明,上海市企业空间结构目前处于中心增长慢于郊区增长的相对郊区化阶段,但总体上仍呈现服务业企业主导的单中心格局;相比较而言,制造业分散的时间更早且空间范围更广,在郊区已形成次中心集聚,体现了不同产业的集聚经济差异性。上海企业空间结构与美国典型大城市企业空间结构早期演化轨迹一致,后者目前已进入中心负增长和外围正增长的绝对郊区化阶段,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都已呈现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美国城市工商企业郊区化滞后于人口郊区化,是市场机制下就业岗位追随人口迁移的表现;而上海则是工业郊区化先于人口和服务业郊区化,体现了政策干预的影响。研究揭示了城市企业空间结构长时期的演化过程和规律,为城市未来企业空间发展布局提供了重要借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杰 张浪 季益文 张青萍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态特征及布局结构遵循规律性机制进行演替。基于上海市1983年、1994年和2002年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背景、政策推进及建设成效等,结合形态维模型和聚集维模型,对中心城区绿地进化的多维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规划引导是影响城市绿地时空进化的关键因素,且具有系统性、阶段性及动态性特征;(2)在发展阶段上,上海市的绿地建设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和质量跃升阶段,趋于"量"到"质"的优化;(3)在绿地空间形态结构上,自组织及演化未达到最优化状态,但形态维数随时间的变化而逐渐降低,绿地空间形态整体趋于整合,系统性增强;(4)在绿地分布格局上,聚集维数先增强后减弱,绿地斑块由分散、割裂状态趋向环廊结合、通达性较好的网络系统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柏林
一、市中心区工业布局的特点 1.工业密度较高 上海市中心区北起北京路,南至淮海路、人民路,西以华山路、常熟路为界,东抵黄浦江。面积7.5平方公里。这里是全市商业、外贸、金融业最发达地区,工厂比较集中,到1989年底共有工厂360家,职工7.19万人,产值15.6亿元。分布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有49家企业、0.98万职工和2.12亿元产值,均高于市区平均水平。如此高的工业密度及工业就业人口密度为世界大城市中心区罕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青 何莉
步行交通是所有交通出行两端最基本的一种交通方式,也是环境污染最小的交通方式。但是,步行交通系统作为上海市绿色交通系统的首要构成及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上距离"安全、舒适、方便、环境优美"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结合2010年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之主题,在保持机动车道路建设力度的同时,针对现存问题,对中心城步行交通系统做出规划研究。
关键词:
步行交通 干道 轨道交通 宁静步行系统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严重敏 宁越敏
一、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的地位和作用在研究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时,中心商务区(CBD)的确定往往需要运用多种指标进行城市土地利用调查,诸如总建筑面积、商业建筑面积等,以计算中心商业集中指数或建筑高度指数等。通过城市土地利用分析,研究城市商业网络的等级结构及其扩展趋势。一般说,商业区的规模随着城市经济发展而逐渐扩展,是城市内各功能区移位的主要动力之一。对商业区,特别是中心商务区的发展预测是修订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精华所在,其区位条件、交通状况、建筑层高等一般均优于其它地区。它是全市金融、商业、贸易最集中的地区,也是专业性服务办公楼、各种企业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余江
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在各个时期会有不同的内容与形式,但其核心内容就是实现文献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长期以来,我国的图书馆都被经费不足等问题困扰,难以逾越的体制障碍又使各馆的实施主体、服务对象等形成差异。各系统、各层面的各个图书馆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整体优势无法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