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96)
2023(12893)
2022(10932)
2021(10279)
2020(9057)
2019(20889)
2018(20681)
2017(40079)
2016(21598)
2015(24530)
2014(24649)
2013(24079)
2012(22397)
2011(19717)
2010(19609)
2009(17854)
2008(17689)
2007(15836)
2006(13243)
2005(11738)
作者
(61543)
(51943)
(51232)
(49196)
(33045)
(25028)
(23731)
(20128)
(19632)
(18462)
(17511)
(17415)
(16371)
(16236)
(16225)
(16011)
(15906)
(15266)
(15080)
(14790)
(12819)
(12523)
(12501)
(11926)
(11773)
(11723)
(11595)
(11339)
(10506)
(10323)
学科
(90771)
经济(90659)
管理(61529)
(60578)
(49018)
企业(49018)
方法(45168)
数学(40548)
数学方法(40032)
(26449)
(23669)
中国(21908)
(18851)
业经(16838)
(16169)
农业(15907)
地方(15758)
(15729)
贸易(15720)
(15433)
财务(15386)
财务管理(15349)
(15292)
企业财务(14602)
(13771)
银行(13739)
(13532)
金融(13529)
理论(13250)
(13032)
机构
大学(305397)
学院(303086)
(125677)
经济(123112)
管理(118525)
理学(103109)
理学院(101996)
研究(100219)
管理学(100030)
管理学院(99460)
中国(75227)
(62962)
科学(62381)
(58184)
(52228)
(50212)
中心(48093)
业大(46967)
财经(46919)
研究所(45974)
(44144)
(42854)
农业(41243)
经济学(39507)
(38851)
北京(38799)
师范(38381)
经济学院(35904)
(35874)
财经大学(35254)
基金
项目(210235)
科学(165918)
基金(155265)
研究(149056)
(137117)
国家(135728)
科学基金(116331)
社会(95415)
社会科(90421)
社会科学(90393)
基金项目(82171)
(80833)
自然(77278)
自然科(75555)
自然科学(75527)
自然科学基金(74196)
教育(69523)
(69035)
资助(64372)
编号(58974)
成果(47442)
重点(47413)
(47299)
(43980)
(43559)
科研(41516)
创新(40798)
教育部(40587)
课题(40247)
国家社会(40066)
期刊
(128997)
经济(128997)
研究(84170)
中国(54225)
学报(50900)
(47045)
(45848)
科学(45792)
管理(42059)
大学(38851)
学学(36857)
农业(30879)
教育(28828)
(27037)
金融(27037)
技术(26501)
财经(23267)
经济研究(22072)
业经(20145)
(20025)
问题(17456)
(16973)
统计(15976)
(15684)
技术经济(14845)
理论(14372)
(14273)
图书(13664)
(13526)
科技(13518)
共检索到435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杰  金珉州  
对居民住房需求行为的分析,尤其对住房需求收入弹性的估计,是我们分析住房市场现状及判断发展趋势的重要依据,也是住房政策制定的基础前提。但目前国内相关文献有限,以微观数据为基础的研究更少。本文以国家统计局统计调查队2007年对上海居民家庭的大样本抽样调查问卷为数据基础,运用两阶段模型来估计上海居民住房需求的收入弹性。两阶段模型,即指先通过对租买选择、住户持久收入的分析,再将由此得出的IMR比率(由住户的租买概率计算而得)引入住房需求模型,从而得出参数的估计值。我们发现,在住房市场中,对住房消费的主力人群——30-59岁的各个年龄组中,IMR均显著,说明上海居民租买选择与住房需求量是联合决策。在市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婷婷  张典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微观调查数据,以中国城市家庭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离家庭住房消费决策的消费动机和投资动机,构建Ordered Probit模型与多元独立Probit模型,研究住房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对家庭住房消费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城市家庭的住房投资需求大于住房消费需求,住房投资需求和住房消费需求之间的差异是影响家庭住房消费决策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2)对于仅拥有一套房的家庭而言,家庭住房消费决策是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婷婷  张典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微观调查数据,以中国城市家庭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离家庭住房消费决策的消费动机和投资动机,构建Ordered PrObit模型与多元独立PrObit模型,研究住房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对家庭住房消费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城市家庭的住房投资需求大于住房消费需求,住房投资需求和住房消费需求之间的差异是影响家庭住房消费决策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2)对于仅拥有一套房的家庭而言,家庭住房消费决策是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建军  范志昊  周叔媛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富裕和共享的有机统一,以金融广化为特征的普惠金融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基于富裕和共享两个维度,从收入、财富和公共服务三个方面构建了家庭层面的共同富裕指标,并探究了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的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普惠金融显著提高了家庭的共同富裕水平,且该效应主要通过缓解家庭资金约束、促进家庭创业实现。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以及受教育水平较低、非劳动力和不健康人口比例较高的家庭中,普惠金融提升家庭共同富裕水平的效应更为显著,发挥了“雪中送炭”的作用。此外,更高的家庭金融关注度和金融素养能够强化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支持效果。本文为测度中国家庭的共同富裕水平、理解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的影响渠道提供了微观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方霞   谭龙昕   陈思宇   张云  
数字金融以速度快、成本低、地域穿透力强等特性助力居民获得财产性收入,对实现共同富裕有促进作用。文章在阐述数字金融、财产性收入与共同富裕内在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14-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CHFS数据,分别构建地区层面和微观家庭层面共同富裕指数,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及实际效果。结果发现:无论地区层面还是微观家庭层面数据均证实数字金融通过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驱动共同富裕;分维度看,数字金融可以显著提高地区层面共同富裕的“发展性”和“共享性”,数字金融发展对要素市场发育程度低的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共同富裕的边际作用更大;从微观家庭层面看,数字金融发展可以显著增加微观家庭的财产性收入,助推共同富裕,且数字金融对低收入群体共同富裕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因此,政府需加大数字金融实施力度,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居民金融素养,倡导居民进行财富管理,充分发挥数字金融的普惠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岳树民  杨鹏展  徐从超  
对居民住房征收房地产税要考虑家庭最基本的居住需要,有必要设计合理的免税扣除方案。本文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比较分析了"按人均面积扣除"、"按人均价值扣除"和"按套数扣除"三种免税扣除方式的公平效应、财政收入效应和供求效应。研究发现,在改善收入分配、筹集财政收入和调节房地产市场供求方面,"按套数扣除"方式最不可取,"按人均面积扣除"和"按人均价值扣除"方式各有利弊。本文建议将人均面积扣除和人均价值扣除方式相结合,采取"面积+价值"的复合扣除方式,并提出了相应的配套措施及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振坡  张馨芳  王丽艳  
基于《2017年天津市居民交通与住房调查问卷》,探讨家庭收入、住房财富对旅游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收入、住房财富对旅游消费都存在显著影响,且家庭收入对旅游消费的影响高于住房财富;年轻家庭"住房资产效应"高于中年家庭和老年家庭;教育程度越高、工作越稳定的家庭其收入对旅游消费的影响越大;此外,风险厌恶型家庭其收入对旅游消费影响最低,风险偏好型家庭住房财富影响系数最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丽艳  季奕  王咿瑾  
利用《2018年天津市居民交通与住房调查问卷》,探讨住房财富、家庭收入对教育支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总体上家庭收入对教育支出的正向影响高于住房财富,住房财富、家庭收入对校外教育支出的正向影响大于校内教育支出。从分样本看,对于子女所处教育阶段较低的家庭,住房财富和家庭收入对教育支出的影响较大;户主受教育程度较低或工作较不稳定的家庭其收入对教育支出的影响较大;户主受教育程度较高或工作较稳定的家庭其住房财富对教育支出的影响较大;此外,对于户主受教育程度较高或工作较不稳定的家庭,住房负债对教育支出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建国  孙佳敏  长青  张璐  
组织合法性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一直是学界研究热点。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依据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8-2017年已有文献,绘制组织合法性引文聚类图、关键词演化趋势图及最近180天高频关键词分布图,对微观层面组织合法性引文关系、热点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在微观层面组织合法性研究中,以企业方面的研究最为突出;②在组织合法性研究中,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市场划分理论等是最新凸显的研究视角;③组织合法性战略及组织合法性获取仍是该研究阶段热点,其中组织合法性双刃性研究是最新凸显的议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雨晴  施建淮  
文章将国际资本流动引入国内的信贷和房地产价格周期的分析框架,对国际资本流动、房地产价格与信贷投放三者间的作用路径进行了机制分析以及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实证检验。宏观层面,基于TVP-VAR模型的研究发现,房地产价格与银行信贷之间具有自我强化周期,国际资本流动会放大和强化信贷投放与房地产价格的相互影响,国际资本流动与国内信贷和房地产价格周期存在正反馈效应。微观层面,使用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国际资本流入会对中国上市公司信贷融资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房地产价格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公司是否持有投资性房地产会显著影响国际资本流动与银行向公司的信贷投放之间的作用关系,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企业所获信贷对资本流动变化反应更大。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训波  周伟  
本文在对生命周期理论进行扩展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2008年的数据分析了家庭财富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居民财富对居民消费有显著的影响,并且金融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于房地产财富,非自住房地产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于自住房地产财富;年轻家庭的房地产财富和金融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都显著高于年老家庭。此外,家庭规模、户主特征和地区差异也对城镇居民消费有显著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赞  张欢  郑思齐  
住房需求弹性是描述住房市场需求特征的重要指标。文章基于住房需求弹性理论,采用2007~2009年城镇住户调查微观数据,测定了辽宁、广东、安徽、湖北、陕西、甘肃六省居民的住房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研究发现这六省的住房需求收入弹性均小于1,并且地区差异明显;同时,六省住房需求价格弹性普遍较小,住房的消费必需品属性明显。文章应用住房需求弹性指标,对各省未来住房市场需求变化以及房价变化趋势做出了定性和定量预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孔哲礼  谢众民  李兴中  
基于国内外两类企业的双重视角,构建了关税变动与技术性贸易措施实施之间关系的数理模型,并利用2011~2016年商品层面的数据对数理模型所得推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总体来看,关税下降确实会提高一国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可能性;分不同类型国家而言,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更倾向于用技术性贸易措施去弥补因关税下降而弱化的贸易保护功能。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盛来运  方晓丹  冯怡琳  刘洪波  
居民消费与家庭人口结构密切相关,本文基于2018年和2019年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数据,构建基于微观家庭的平衡面板数据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模型,结合我国人口未来变动趋势,从家庭人口年龄结构、城镇化属性、受教育水平三个维度着手,就家庭人口结构变动对家庭平均消费率和消费收入弹性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率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提升以及居民受教育水平提高有助于提高家庭平均消费率和消费收入弹性,人口老龄化对家庭平均消费率具有负面效应,更为积极的生育政策能够促进居民消费。本文建议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持续优化生育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挖掘老年人口消费潜力,推动建设高水平国内消费市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盛来运  方晓丹  冯怡琳  刘洪波  
居民消费与家庭人口结构密切相关,本文基于2018年和2019年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数据,构建基于微观家庭的平衡面板数据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模型,结合我国人口未来变动趋势,从家庭人口年龄结构、城镇化属性、受教育水平三个维度着手,就家庭人口结构变动对家庭平均消费率和消费收入弹性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率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提升以及居民受教育水平提高有助于提高家庭平均消费率和消费收入弹性,人口老龄化对家庭平均消费率具有负面效应,更为积极的生育政策能够促进居民消费。本文建议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持续优化生育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挖掘老年人口消费潜力,推动建设高水平国内消费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