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
2023(189)
2022(151)
2021(192)
2020(140)
2019(322)
2018(359)
2017(447)
2016(450)
2015(626)
2014(659)
2013(464)
2012(340)
2011(346)
2010(382)
2009(337)
2008(322)
2007(324)
2006(286)
2005(241)
作者
(754)
(664)
(649)
(632)
(399)
(323)
(307)
(283)
(246)
(228)
(224)
(219)
(208)
(198)
(195)
(193)
(192)
(191)
(186)
(182)
(178)
(176)
(173)
(170)
(168)
(167)
(167)
(150)
(146)
(144)
学科
教育(1983)
教学(1385)
思想(1055)
政治(1052)
德育(1048)
思想政治(1048)
政治教育(1048)
治教(1048)
学法(730)
教学法(730)
理论(674)
中国(632)
研究(414)
学理(393)
学理论(393)
高等(388)
学校(324)
高等教育(286)
管理(262)
文教(253)
(237)
语文(227)
(222)
算机(221)
计算(221)
计算机(221)
改革(220)
机化(220)
计算机化(220)
研究生(210)
机构
大学(5200)
学院(3804)
教育(1993)
研究(1505)
(1429)
师范(1424)
师范大学(1091)
(1025)
科学(813)
上海(718)
北京(713)
教育学(710)
(702)
(659)
(644)
管理(624)
研究所(582)
(567)
教育学院(564)
技术(553)
业大(544)
中心(527)
理学(506)
职业(490)
理学院(487)
中国(470)
研究院(469)
科技(469)
高等(442)
管理学(440)
基金
研究(2375)
项目(2157)
教育(2004)
科学(1590)
成果(1422)
大学(1324)
编号(1237)
课题(1197)
(1184)
(1100)
社会(1081)
(985)
社会科(975)
社会科学(974)
基金(881)
研究成果(838)
规划(817)
(779)
项目编号(771)
(730)
年度(705)
高校(682)
(668)
(668)
阶段(667)
学生(651)
教学(650)
阶段性(629)
(611)
重点(553)
期刊
教育(5123)
研究(2992)
中国(2528)
高等(1335)
高等教育(1124)
成人(820)
成人教育(820)
大学(818)
职业(802)
教研(607)
高教(607)
学报(535)
(465)
经济(465)
(427)
发展(414)
(414)
(385)
图书(371)
农业(370)
学学(355)
技术(320)
书馆(304)
图书馆(304)
清华(290)
清华大学(290)
比较(275)
科学(273)
(268)
学位(254)
共检索到77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1994年5月,新上海大学组建,学校开始全面推行"选课制、学分制、短学期制"。1996年开始,上海大学成为"211"首期建设立项学校;学校推出教学事故认定办法,并开始实施按学分收费的政策。1998年开始,构建教学管理数据库,实施修满学分即毕业的政策。至今,学校已先后完成了本科教学、招生与就业、教育教学质量、研究生培养等数据库的建设。2001年开始,学校正式成立专职的教育质量行政机构,全面负责学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的教育质量考察与评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延保  
以生为本,以学为中心,关注学生,研究学习规律,是当前我国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我国部分高校把开展学生学习状况调查作为"以生为本,以学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的切入点,着力把对学生学习状况调查和学生学业分析报告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为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奠定基础。深入开展对学生学业调查的根本目的在于了解学生、了解现实的教育,提高大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品质,而且学生调查要有历史观、全局观和国际视野。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廷奇  
大学本科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因为教学过程涉及的因素众多,需要协同推进,综合改革。同时,由于不同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同、办学条件不同,教学改革的切入点也应因校而异。从宏观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历程来考察,我国大学教学体系经历了两次转型,第一次是从"计划体制"时期的模式化教学体系,向大学相对自主的教学体系的转型,第二次是从精英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别敦荣  齐恬雨  
近年来,国外一流大学为了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与改革。在本科教学理念方面,树立全面性、创新型、国际化的人才观;开放性教学思想;树立教师发展理念,建立教师发展体系。在本科教学模式方面,探索跨学科专业和多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在本科教学管理方面,注重学生自我成长与发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这些改革举措和要求都极富时代感和针对性,对我国大学建设一流本科教学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万  
产业技术路线图是一种引领产业技术创新的战略管理工具,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上海在国家科技部的指导和支持下,在技术预见和宏观技术路线图研究的基础上,实施了三个领域的区域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工作。本文对三个领域的遴选、根据三个领域不同特点形成的研究方案、综合推进以及成果产出等方面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红霞  
以2001年博伊委员会对美国研究型大学落实其1998年报告建议的跟踪调查结果为主要依据,反思欧美发达国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应当遵循以发展知识为根本的科研与教学同生共进原则,以集体智慧为特征的新型学术自由原则,以因材施教为基础的新式精英教育原则。本科生研究和研究性教学则是实现这些原则的“阿基米德支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汤俊雅  
受国家"双一流"建设政策以及社会新需求的激励,我国大学掀起了一场建设一流本科教学的热浪,相关的改革实践主要集中在招生选拔、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与学习、创新创业教育以及教学质量保障等方面。但也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主要是对一流本科教学的内涵缺乏一致认同、各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特色不鲜明、建设一流大学教学文化的重要性没有引起重视。这说明我国大学一流本科教学的改革实践仍然任重道远,一流本科教学改革仍然是一项长期任务。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上海大学于2003年获批准成为全国第五批MBA培养院校;上海大学MBA教育管理中心(以下简称"SHU MBA")于2004年9月成立,成为负责上海大学MBA教育的官方部门。十余年的时间里,在上海大学教育理念、战略的指引下,SHU MBA在MBA教育的发展中不断沉淀和总结,不断适应MBA市场环境变化的需求,提出清晰的办学理念与愿景,并一直坚持以此理念延伸出独特的人才培养定位与培养特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高校首先要培养出一个全面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有专业知识的人。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卢晓东  王卫  董南燕  何山  李克安  
一流大学需要一流管理。2000年以来北京大学以高质量创造性人才培养为目标,进行了持续管理创新和制度环境再造,为本科人才培养塑造了更加完善的制度环境。相关工作包括:“面对面与网上选课相结合”的选课模式、减少课堂教学时间与学期制度改革、开放的暑期学校、辅修/双学位教育的制度化以及留学生教学趋同管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钱旭红  
教育离不开知识,却不能只传授知识。从根本上讲,教育是关乎人的精神世界的事业,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塑造是教育之本。对研究型大学而言,精神的塑造尤其重要:发扬光大大学精神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治本之策,是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大学精神有着变化与不变的内涵,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当前,特别要强调充分尊重教育对象,贯彻落实启发式教学原则,让教师在高水平研究与高质量教学的良性循环中,发扬光大大学精神;让学生在自主选择的过程中,通往学习自由与创新创业之路。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钱颖一  
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的水平需进一步提高,解决之路在于深化改革。本文在深入考察和系统思考中国大学本科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并提出了现阶段中国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即培养每一位学生成为有良好素养的现代文明人,同时创造一种环境使得杰出人才能够脱颖而出。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是通识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结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小君  
浙江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实践表明,对以"专业研究中的多维化信息处理与应用"为主体架构的新型信息教学体系在当前我国高校创新教育平台中展现了其优势和特色。这种新型信息教学体系对高校相关课程设置、创新教育平台设置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支撑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许长青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是大学的基本职能,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使命与社会责任。中山大学坚持"人心向学"的办学理念,不断探索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形成了"基础-能力-职业导向三重螺旋"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通识教育,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构建学科会聚平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加强专业教育,培养高素质专门型人才。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面向未来,中山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与培育"世界一流人才"的实践中,仍将面临着一系列的深层次问题与矛盾。问题的解决既需要良好的顶层设计,也需要发挥每位教师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及社会各种力量的整合。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潘金林  龚放  
呼唤大学之道的回归和21世纪大学面临的挑战是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动因。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投身教学方法改革的推动力量主要来自于对学术的重新界定、教师发展中心的作用以及"创造性契约"的激励。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以探究为基础的大学新生年、创造本科生的顶峰体验,构成了贯穿其本科教育全过程的教学方法改革的核心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