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03)
2023(8643)
2022(6770)
2021(6189)
2020(4574)
2019(10634)
2018(10518)
2017(18239)
2016(10890)
2015(12290)
2014(12483)
2013(11544)
2012(11272)
2011(10533)
2010(10995)
2009(9829)
2008(9502)
2007(8744)
2006(8181)
2005(7807)
作者
(29274)
(24185)
(24023)
(22999)
(15396)
(11596)
(11096)
(9518)
(9385)
(8959)
(8253)
(8179)
(7856)
(7855)
(7640)
(7618)
(7290)
(7206)
(7073)
(6981)
(6391)
(6066)
(5880)
(5758)
(5708)
(5544)
(5538)
(5414)
(4947)
(4900)
学科
(46542)
经济(46506)
管理(22254)
中国(22011)
(21827)
教育(19602)
地方(18296)
(16826)
企业(16826)
业经(14393)
(13654)
(11594)
理论(11387)
方法(11025)
地方经济(10132)
农业(9638)
(9616)
发展(9250)
(9123)
(8967)
金融(8967)
(8605)
银行(8597)
(8440)
(8326)
(7852)
技术(7804)
(7791)
环境(7494)
数学(7227)
机构
大学(146715)
学院(145913)
研究(59782)
(55195)
经济(53666)
管理(46040)
中国(40343)
理学(37675)
理学院(37055)
管理学(36416)
管理学院(36091)
科学(34200)
(34084)
(31720)
师范(31535)
教育(30935)
(30417)
研究所(27093)
(26381)
师范大学(25798)
中心(25639)
(25348)
北京(23235)
(21781)
(21528)
(20556)
技术(19847)
财经(19468)
职业(17751)
(17558)
基金
项目(86847)
研究(74058)
科学(69386)
基金(56940)
(47876)
国家(47224)
社会(44894)
社会科(42023)
社会科学(42016)
教育(40204)
科学基金(39528)
(36430)
编号(33160)
(32187)
成果(30012)
基金项目(28695)
课题(27404)
(26480)
(23082)
资助(22226)
发展(22189)
(21747)
重点(21218)
自然(21215)
规划(20690)
自然科(20655)
自然科学(20653)
自然科学基金(20253)
(19927)
(19488)
期刊
(73276)
经济(73276)
研究(60259)
教育(51885)
中国(46106)
(21877)
(19075)
管理(18764)
学报(18100)
科学(17874)
(17245)
金融(17245)
技术(16416)
大学(15221)
农业(15186)
业经(13418)
职业(12862)
学学(12467)
经济研究(11779)
财经(9655)
(9346)
论坛(9346)
(9295)
问题(8969)
技术教育(8471)
职业技术(8471)
职业技术教育(8471)
(8441)
(7929)
图书(7729)
共检索到255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尹后庆  
教育转型正在给上海基础教育纵深发展带来新挑战和契机。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在今年上海校长暑期培训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教育转型对于上海基础教育的含意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对于学生而言,它意味着提供了一条清晰的、可以支持其终身发展的学习成长之路;对于学校而言,它意味着一种专业精神,让学生以各自的基础为起点发展其优势,并赋予积极的态度和抱负;对于管理者而言,它意味着提升教育质量和成就的水平以及让每一个师生拥有幸福感和美好愿景;对于教育行政部门而言,它意味着要创造一种环境,让所有的学习者拥有选择丰富学习经历的弹性空间;而对于整个教育系统而言,成功转型就意味着确立公平而卓越的共同价值。当然,在这个过程中...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杨剑涛  
春华秋实,岁月如歌。转眼间,我从事注册会计师行业工作已22年。回望20多年的创业执业之路,既经历了创业的艰辛、发展的烦恼,也体味了奋斗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怀揣梦想,矢志专业报国我是一名有38年党龄的党员,至今还清晰地记得1978年在部队党员大会上宣读入党志愿书、在党旗下握拳宣誓的那份激动与自豪。入党对我来说是认可、更是信仰。也正是这种信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民主促进会上海市委员会课题组  
“和谐社会”的理念,正以其独具的理论和前景魅力吸引着来自世界的目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在其中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2005年初,上海市教委委托上海八个民主党派合作进行“和谐上海的教育”决策咨询课题研究。各民主党派抽调或邀请党派内外的骨干力量、科研专家共同参与,历时十个月,按时完成了研究任务。本刊分两期摘要刊发这一课题研究的成果,供相关部门、研究人员参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傅禄建  
进入21世纪,上海基础教育进入到一个高原平坡以及内涵发展阶段,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程度相对比较高,但改革上升的空间相对狭小、切入口难以把准。通过回顾和分析上海基础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经验,深入思考当前和下一阶段上海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若干问题,如区域发展差异问题、外来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等,或许能对上海基础教育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新的突破起到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海生   杨影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我国面对当前经济环境的精准把握和未来走势的深度考量,是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然选择的战略取向。新质生产力在本质上仍属于生产力范畴,代表着生产力在质态上的跃升,其发展遵循着以科技创新突破为动力、以产业深度转型为载体、以人力资本跃升为关键的逻辑。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目标要求职业教育通过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夯实人才根基,通过立地式研发注入根本动力,通过强调面向产业办学形成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的格局。为此,职业教育需要从加强产教融合一体化统筹、积极培育“数字人才”、提升职业院校科技创新能力三个方面着重发力,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职业教育力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定华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基础教育科学发展,应重视统筹兼顾,促进基础教育协调发展;重视教育公平,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重视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基础教育内涵发展;重视提高教师队伍质量,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发展;重视加强学校管理,促进基础教育规范发展;重视安全教育,保障基础教育安全发展;重视生态校园建设,促进基础教育生态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陆璟  
数学是PISA 2012的主要领域,本文基于数学领域的测评结果,从教育结果公平、克服多样化挑战、学习机会公平、教育配置公平四个方面来评价上海基础教育公平情况。本文重点研究学生家庭经济社会文化地位(ESCS)与数学成绩关系、ESCS与数学学习机会的关系、ESCS与教育资源配置的关系以及教育结果和学习机会的校间均衡情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唐盛昌  
今后五年里,上海基础教育改革必须关注两大主题:一是坚持创新实践。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敢于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创设良好的教育创新环境,进行人才培育的创新探索。二是坚持科学发展。在上海立足全国教育"四个率先"的实现过程中,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孔令帅  
自独立以来,印度基础教育面临着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不同性别之间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政府针对这些问题相应地实施了一些新的政策和措施,发挥了一定作用,取得了较好效果,其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关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易红  
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九大10月18日召开。作为来自高校的党的十九大代表,我倍感光荣和自豪,也深感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我深知唯有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履行好代表职责,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认真做好各项工作,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过去的五年,是国家砥砺奋进、辉煌发展的五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其信  
创新驱动发展、提升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意志和社会共识。大学要自觉担当创新驱动发展的历史使命,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紧迫的是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辛涛  田伟  邹舟  
基础教育质量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最终体现,如何对教育质量公平状况进行科学测量是教育研究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教育结果公平的测量起源于经济领域,常用的方法有计算绝对差异量数、相对差异量数以及对相对差异量数进行分解,其中核心的方法是相对差异量数分解,它深刻反映教育的不同侧面对教育结果的影响。本文以实际数据为例计算了这三种统计指标,结果表明,学生个体差异是造成教育结果不公平现象的主要原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永军  
当前中国基础教育中存在诸多不公平现象,一个良善的社会应当有一个好的制度设计,确保教育公平。首先,在观念上要将教育公平视为当今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核心价值,优先确保;其次,在社会体制上,要建立和完善促进教育公平的相关强制性制度和强硬保障机制;再次,在教育过程内部,也要力求实现教育公平。此外,各级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还应当特别关注与支持民间教育公平运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建磐  
教师教育的基本走向大致可以概括为: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要求的不断提高,开放性教师教育体系的形成,教师教育中心的后移,教师教育机构从三级设置到一级设置和三层次教育的过渡,以及师范院校的个性化发展。顺应这些发展趋势,师范大学应注重科学合理的定位,着力改革教师的入职教育,并努力探索建立教师的终身教育体系。为适应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政府要提供充分的制度和政策支持,包括:改革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提高教师的入职要求,建立教师教育机构资格认证和课程认证制度,完善教师教育的质量保障机制,积极建设远程教师教育体系、加大对教师教育的投入,以及对师范院校的改革与发展进行合理分类指导和支持。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徐顺  陈吉利  王锋  
在信息化浪潮的席卷下,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世界各国已经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提高全民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新加坡是教育信息化启动较早、发展较快的亚洲国家,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拥有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规划的国家之一。我国与新加坡具有相似的教育文化背景,解读新加坡的基础教育信息化规划对于我国制定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落实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任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文章着重介绍了新加坡最新出台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Master Plan3,并对三个不同时期制定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进行了简单的比较分析,最后得出了若干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