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42)
2023(3451)
2022(2686)
2021(2749)
2020(2151)
2019(5110)
2018(5161)
2017(7381)
2016(5570)
2015(6374)
2014(6478)
2013(5532)
2012(5166)
2011(4792)
2010(5027)
2009(4050)
2008(4035)
2007(3653)
2006(3373)
2005(3090)
作者
(13941)
(11355)
(11278)
(10945)
(7293)
(5622)
(5435)
(4586)
(4384)
(4344)
(3912)
(3888)
(3778)
(3776)
(3736)
(3653)
(3625)
(3533)
(3515)
(3262)
(3015)
(3012)
(2749)
(2714)
(2684)
(2661)
(2604)
(2562)
(2496)
(2394)
学科
教育(18482)
中国(12125)
(8407)
经济(8392)
(6767)
理论(6103)
管理(5796)
教学(5702)
人口(4526)
(4399)
研究(4056)
(3926)
发展(3698)
(3576)
(3285)
改革(3177)
思想(3130)
地方(3103)
方法(3043)
高等(3042)
政治(3006)
思想政治(2845)
政治教育(2845)
治教(2845)
(2834)
德育(2823)
(2811)
企业(2811)
教育改革(2797)
学校(2689)
机构
大学(69257)
学院(62811)
研究(30404)
教育(27159)
(21193)
师范(21062)
科学(19232)
师范大学(17788)
(16969)
(16480)
研究所(15059)
(14637)
中国(14352)
经济(13880)
管理(13869)
技术(12399)
北京(11814)
中心(11806)
理学(11752)
理学院(11381)
职业(10969)
(10960)
管理学(10797)
(10735)
管理学院(10636)
(10545)
教育学(10198)
上海(8846)
研究院(8840)
业大(8688)
基金
项目(40348)
研究(34527)
科学(33130)
基金(25898)
教育(24753)
(22878)
国家(22561)
科学基金(17963)
社会(17853)
(17362)
成果(16489)
社会科(16480)
(16478)
社会科学(16478)
编号(16384)
课题(15530)
(13078)
基金项目(12563)
自然(11377)
重点(11366)
自然科(11091)
自然科学(11091)
自然科学基金(10886)
规划(10820)
(10247)
(10157)
资助(10070)
(9606)
项目编号(9583)
(9368)
期刊
教育(44843)
研究(31841)
中国(25500)
(15317)
经济(15317)
学报(11631)
职业(10685)
科学(10413)
大学(9329)
(9075)
技术(8848)
技术教育(7041)
职业技术(7041)
职业技术教育(7041)
学学(7018)
农业(6225)
(5854)
高等(4928)
(4910)
(4747)
论坛(4747)
成人(4664)
成人教育(4664)
高等教育(4375)
管理(4309)
发展(4139)
(4139)
(3625)
职教(3623)
图书(3620)
共检索到110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小虎  张民选  
本文根据人口统计数据对上海外来人口在基础教育中的分布情况进行了描述,分析了上海PISA测试中"新上海人"所占的比例和成绩水平。PISA 2012的测试结果表明,外来人口同样参与了上海PISA测试且成绩表现优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守红  
利用第三、四、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对广州市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0年代以来广州市外来人口在数量急剧增长的同时,其空间分布格局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即由原来主要集中于中心区转向主要集中于近郊区,并逐渐向远郊区延伸。根据外来人口的空间变化规律,提出了加强城市人口管理和城市规划建设的若干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袁媛  许学强  薛德升  
首先分析1990—2000年间广州大都市范围外来人口空间分布差异,发现区际绝对差异减少、相对差异增加,人口相对面积的空间分布集中性减弱;空间分布从第一、二圈层向第三圈层外推。然后在主要圈层的街道层面划分外来人口空间分布演变为五种地域类型强减少区、强增加区、减少区、增加区和变化不大区。10年间外来人口空间分布和演变一方面跟分区/市产业、就业、投资等经济要素之间的规律性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也与低成本居住空间供给有密切关系。而经济和社会因素背后是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政策壁垒、住房供给和社会福利的二元性等更深层的体制和政策影响因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丁金宏,孙小铭,谭友林,余佳,王碧玮,张永惠  
外来人口对流入城市的影响与贡献如影随形,重要影响之一是社区的社会分化和空间隔离。本文调查了土海市民对外来人口的社区影响评价和心理接受力,揭示了导致社区不整合的心态背景,提出了改善外居关系、促进社区整合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璐莹  程晓明  邹振东  沈文英  高晓瑛  
为了解上海市外来人口的健康状况、卫生服务利用和医疗保障情况,本课题组通过问卷和焦点组访谈的形式对闵行区外来人口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7.24%的外来人口自觉身体状况良好,其两周患病率(23.48‰)、住院率(0.83%)、慢性病患病率(42‰)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由于文化程度低、经济水平差、流动性强等原因,外来人口中存在着医疗保险覆盖率低、对卫生服务利用较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知晓程度不高、公共卫生服务难以实施等问题。针对调研结果提出一些应对思路,建议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尽量向外来人口倾斜,卫生部门与其他各部门联动起来做好外来人口的卫生服务工作,并加大教育宣传力度,转变外来人口的健康意识,提高外来人口的健康水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郑建明  朱春奎  
基于2013年上海市中心城区外来人员的综合问卷调查数据,构建外来人口长期居住意愿的Ordered Probit模型,发现:上海外来人口的长期居住意愿受到居住证效应、时间效应、生活水平效应、社会保障效应等多因素影响,而年龄、性别、民族、户口等因素对上海市外来人口长期居住意愿并不显著。本实证研究的结论对于上海市改革居住证积分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为我国制定外来人口公共服务方面的政策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背景: 外来人口是城市生活者对流动人口的一种特定称呼。流动人口自然包括了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这两部分;而站在城市这一端,流动人口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亦即可称为“流入人口”。通常所谓的流动人口问题实际上已是老生常谈,但老问题总是需要新认识。如读者诸君所知,本刊每次举办一个新的论坛时,都要交待一个背景:这就是,为何要讨论这个问题?为什么这样的讨论又是有意义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蒋丽  吴缚龙  
外来人口已经成为中国大都市常住人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大都市多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本文基于广州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中的外来人口数据,运用集中指数、不均衡指数、洛伦茨曲线、区位商和空间分析法对广州2000-2010外来人口空间分布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外来人口空间分布规律是由核心圈层的人口继续缓慢增长并向四周扩散(即郊区化,但只是近郊),与人口空间分布规律雷同,是形成广州次中心和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动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玉  冯健  
基于人口普查等数据,探讨了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空间分布与社会分异的特征与变化。结果表明:城乡结合部是外来人口空间分布最集中的区域,同时该区域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异程度也相对较高。相对于广义的城乡结合部,城乡结合部核心区外来人口与其他人群混居的程度略高,但接触可能性反而更低,外来人口活动空间的封闭程度和自服务特征更加显著。城乡结合部不同职业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异程度有所差异,概括而言,职位、技能较高和就业稳定性较强的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的混居程度较高,而在劳动密集型部门就业的外来人口则自身群居性较强。10年间,城乡结合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玉  冯健  
基于人口普查等数据,探讨了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空间分布与社会分异的特征与变化。结果表明:城乡结合部是外来人口空间分布最集中的区域,同时该区域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异程度也相对较高。相对于广义的城乡结合部,城乡结合部核心区外来人口与其他人群混居的程度略高,但接触可能性反而更低,外来人口活动空间的封闭程度和自服务特征更加显著。城乡结合部不同职业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异程度有所差异,概括而言,职位、技能较高和就业稳定性较强的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的混居程度较高,而在劳动密集型部门就业的外来人口则自身群居性较强。10年间,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空间分布出现整体外移的同时也在向局部地区集聚,社会融合水平未发生明显的变化。外来人口作为城乡结合部经济社会空间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参与主体之一,其空间分布与分异特征,以及社会融合的有效途径等应该成为城乡结合部规划管理与治理改造中认真思考的问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康岚  
通过实证数据分析,发现了外来人口属地化政策在特大城市具有相当的民意基础。户籍身份是影响人们对政策态度的首要决定因素,非户籍人口对属地化取向的支持占绝对多数,户籍人口对精英化取向的支持虽占民意上风,但对属地化取向的支持却不低。阶层因素的影响效应在控制了户籍身份后显著降低。另外,社会融合度指标也有相当的解释力,最不支持属地化取向的人群并非土生土长,而是社会融合度较高的新移民。基于经验数据,未来特大城市应在外来人口政策设计上考虑逐步采用属地化的取向,给尚无机会获得本地户籍的外来常住人口更多的权利保障。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桂新,戴贤晖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市外来人口总体呈不断增长态势,逐渐成为上海市常住人口及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上海城市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外来人口在上海的地区分布及其变动状况影响上海城市空间的发展与产业布局的调整。文章根据经济学的供给-需求理论,展望上海未来外来人口规模及分布的发展趋势,探讨相应的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邰鹏峰  
进入21世纪以来,浦东外来人口迅猛增长,他们在为浦东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在浦东的公共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形成了严峻的形势。对外来人口的综合调控就显得刻不容缓,"以业控人",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倒逼"外来人口结构优化是当前十分必要的路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崔光灿  
利用上海市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外来人口居住的空间分异与区域产业结构之间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中心城区呈现产业结构主导人口结构的特征,远郊区呈现人口结构主导产业结构的特征,近郊区二者的关系取决于住房的可得性。当一个区域住房可得性较高,则容易成为外来人口的集聚区,并形成外来人口主导产业发展的特征。因此,住房政策、居住管理可以与产业政策相配合,从而起到调控大城市人口流动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