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02)
- 2023(8636)
- 2022(7464)
- 2021(6858)
- 2020(5908)
- 2019(13880)
- 2018(13459)
- 2017(26633)
- 2016(14840)
- 2015(16496)
- 2014(16835)
- 2013(16848)
- 2012(15925)
- 2011(14515)
- 2010(14710)
- 2009(13546)
- 2008(13696)
- 2007(12445)
- 2006(10596)
- 2005(9545)
- 学科
- 济(66704)
- 经济(66647)
- 管理(39105)
- 业(38337)
- 方法(32249)
- 企(30141)
- 企业(30141)
- 数学(29064)
- 数学方法(28810)
- 中国(18852)
- 财(16725)
- 农(16171)
- 地方(15666)
- 学(14899)
- 制(11951)
- 业经(11726)
- 贸(11653)
- 贸易(11650)
- 易(11229)
- 务(10669)
- 财务(10652)
- 财务管理(10625)
- 农业(10622)
- 企业财务(10155)
- 融(9820)
- 金融(9818)
- 银(9677)
- 银行(9648)
- 环境(9281)
- 行(9149)
- 机构
- 大学(222283)
- 学院(219568)
- 济(91357)
- 经济(89202)
- 管理(81590)
- 研究(77827)
- 理学(70853)
- 理学院(69872)
- 管理学(68591)
- 管理学院(68148)
- 中国(55759)
- 科学(50113)
- 京(47237)
- 农(41212)
- 财(40915)
- 所(40762)
- 研究所(37345)
- 业大(35361)
- 中心(35316)
- 财经(33436)
- 农业(32956)
- 江(32615)
- 经(30437)
- 范(29826)
- 师范(29483)
- 经济学(29375)
- 北京(29223)
- 院(27884)
- 经济学院(26777)
- 州(25944)
- 基金
- 项目(149849)
- 科学(117865)
- 基金(110479)
- 研究(103407)
- 家(97972)
- 国家(97260)
- 科学基金(82487)
- 社会(66540)
- 社会科(63242)
- 社会科学(63219)
- 基金项目(59446)
- 省(57504)
- 自然(55138)
- 自然科(53907)
- 自然科学(53887)
- 自然科学基金(52933)
- 划(49779)
- 教育(47489)
- 资助(45325)
- 编号(39880)
- 重点(34393)
- 部(33591)
- 发(32344)
- 成果(32149)
- 创(30314)
- 科研(29340)
- 计划(28705)
- 创新(28558)
- 教育部(28279)
- 课题(28121)
共检索到3131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铮,邓悦,宋秀坤,吴兵
本文研究了上海市空间结构的复杂性。研究发现与经典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不同 ,上海的空间结构表现出复杂性。这些复杂性包括商业重心与 CBD分离 ;城市产业带存在多重结构 ;城市出现递阶行为上的边缘城市 ,它们的分布具有类似混沌的特点。本文对伯吉斯 (Brugess)以来的城市标准模式提出修正。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复杂性 上海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常玮 郑开雄 运迎霞
气候变化与城镇化深刻影响着我国滨海城市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气候适应"已成为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共识。研究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构建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优化理论框架;分析"空间结构"与"气候变化"复杂适应性特征,探讨城市空间与气候系统适应性主体的交互性、复杂性以及适应性过程机制,构建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并以厦门市为具体案例城市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我国滨海城市应对气候变化问题、适应气候变化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任会明 叶明确 祝影
利用2016年上海市教育机构的相关数据,运用连锁网络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及ArcGIS空间分析方法测度了上海城市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研究发现:①整个网络具有较强的集聚性,节点中心性空间分异显著,呈现出小世界效应的特征。②网络层级鲜明,五角场街道、徐家汇街道为上海教育网络的集聚中心,处于城市网络的最高层级。整个城市网络呈现四边形架构的空间格局,五角场街道—徐家汇街道—张江镇—江川路街道为网络的核心架构顶点。③通过QAP回归分析发现,人口因素、地理距离、交通通达性、产业集聚、名牌效应以及商务经济发展水平是上海城市网络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城市教育网络的扩展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乐 朱建玲 刘南 张丰 刘仁义
基于《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08)》中宁波、台州和温州3市的城市建设用地数据,应用经济学区位熵、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方法,对浙江省东部沿海城市建设用地空间分布差异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结果:在各类城市建设用地分布的区域优势方面,居住用地总体趋向于各县级市,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总体趋向于宁波、台州和温州的核心城区,另外,台州各地的公共设施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的区域优势较为明显,温州市区内道路广场用地、绿地、特殊用地的区域优势都非常明显;在城市建设用地空间分布的差异度方面,特殊用地的区域分布差距较大(其基尼系数已超过国际警戒线0.4),绿地和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的分布相对合理,仓储用地分布比较平均,居住、公共设施、工业、对外交通和道路广场用地的分布都处于绝对平均水平。研究结论:城市建设用地的区域优势及空间分布特征,很好地反映了其经济、社会、人口等多个层面的发展状况。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晓文 方精云 朴世龙
基于多时段TM遥感影像资料,通过地图代数和空间关联分析、相邻度分析等空间分析手段的综合应用,论文对上海地区近10年来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形成过程和相关空间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近10年来上海城市土地利用扩展经历了“单核扩展”模式为主(1987~1990年)到“单核扩展”、“多核扩展”与“点—轴”扩展模式并存(1990~1995年),直至“多核扩展”及“点—轴”等复杂扩展模式为主(1995~2000年)的变化过程,导致上海中心城区和郊县城镇规模急剧扩张,交通干道沿线区域城市化过程明显增强,并形成整个上海地区城市化网络结构;②面积贡献率较大、转变频率较低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类型,与其他类型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章婷 杭敬
消费价格弹性是指居民消费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是影响消费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扩展线性支出模型(ELES)定量研究上海城市居民消费支出中八大类商品的自价格弹性和互价格弹性,结果表明食品类价格的变化对居民消费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消费 价格弹性 ELES模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秦志琴 张平宇 王国霞
采用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1990—2010年辽宁沿海城市带城市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进行分析,发现辽宁沿海城市带城市综合实力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空间上表现为大连的极化现象持续显著,东、西部中小城市发展缓慢,空间分异呈现核心—外围—边缘结构。进一步根据城市综合实力的变化趋势揭示空间结构演变规律,认为辽宁沿海城市带发展经历了点式扩张、点环扩张、点轴扩张3个阶段,未来将实现整个城市带的一体化发展。目前,辽宁沿海城市带空间结构处于点轴扩张阶段,主体格局表现为"一核—一轴—两翼"结构特征。最后,基于城市群空间结构发育的一般规律,认为辽宁沿海城市带空间结构优化方向应按照"点—轴"发展模式展开,创新空间管理组织。
关键词:
空间结构 演变规律 辽宁沿海城市带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秦志琴 张平宇
辽宁沿海城市带是中国环渤海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该区域城市群空间结构必然面临着转化与重组。本文以辽宁沿海城市带24个大、中、小城市为空间单元,分别从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网络通达性3方面讨论城市群集聚程度,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城市规模等级差异明显,首位城市垄断性强。通过构建规模指数模型,将该区域24个规模不等的城市分为4级,同级城市规模指数幅度变化不大,但是不同级别城市之间规模差异很明显。进一步运用首位度、分形理论等方法分析城市规模分布的空间特征,发现该区域城市首位分布明显,城镇规模分布较为松散,人口空间分布差异程度较大。②经济发展格局具有明显的层序性,空间集聚现象显著。经济空间结构呈现非均衡分布状态,而且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较强的空间正相关关系,具有相似发展水平的城市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集聚及两极分化现象,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集中布局于辽东半岛,而辽宁省西部以及东南部的经济极化现象较弱。③通达性空间分异明显,交通网络仍有很大发展潜力。通达性最优区域集中分布在该区域的几何中心以及辽东半岛地区,辽西、辽东南的通达性值普遍较高。④综合以上分析,发现辽宁沿海城市带空间结构为典型的条形核心—外围—边缘结构,具有大连、锦州、营口3个强中心,其中大连的极化作用最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宗刚 胡蓓蓓 韩建飞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系统分析了中国沿海港口网络的度分布、网络集聚系数、平均路径长度、可达性及其相互关联性。结果表明中国沿海港口网络空间结构特征差异明显,表现出较强的集聚性,其度累计概率分布表现为具有置信度较高的指数分布,且具有较小的路径长度和较大的集聚系数,整体结构呈现"小世界网络"特点。并结合实际的自然,社会因素对其进行分析,为今后港口建设规划和航线分布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兴坡 李璟 周亦昀 陈子薇 丁永生
为了优化上海城市生态网络结构,综合应用景观格局、景观格局指数以及景观生态网络分析方法,提出上海城市生态品质提升途径。首先,应用面向对象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获得了2008年和2015年上海市建设用地、农业用地、水域和绿地等景观类型分布,应用Fragstats软件获得景观格局指数,比较了城市景观格局和景观格局指数的演变;其次应用最小成本路径方法构建城市生态网络,与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叠置,确定了生态网络结构的间断点;最后与《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规划》比较,提出了城市生态网络发展建议。本研究获得如下结论:(1)2008~2015年,上海市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绿地和水域的面积比例由38∶51∶5∶6演变为46∶39∶7∶8。(2)上海市景观格局日趋破碎化、复杂化,连通性下降;建设用地的优势景观类型地位强化,郊区建设用地呈现破碎化入侵,农业用地面积减少且破碎化;绿地系统面积增大,但连通性不足,结构待优化。(3)经最小阻力分析获得上海市105条潜在生态廊道线路,在浦东新区、奉贤区、金山区、松江区和青浦区具有较好的环状度;经叠置分析识别出上海市骨干生态廊道的62个间断点,主要分布在青浦区、松江区、浦东新区以及奉贤区。(4)经比较分析发现,城市生态网络规划的生态网络骨架基本保持,但局部的生态网络结构存在问题,上海西北部和北部的生态廊道空间萎缩,东南部生态空间出现碎片化。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邵民智
本文应用灰色关联理论对上海城市居民食品结构内涵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食品消费类各分项支出对恩格尔系数发展进程的影响,探讨了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规律。文中探索使用灰关联递进排序结构的分析方法,揭示了各分析要素的灰关联度排序的动态变化趋势。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丽琴 陈宁 刘红
通过对城市大型地下商业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特点的概述、从地下商业空间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地下商业空间的空间结构与布局、商业业态类型、客流结构、事故隐患以及现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复杂性,对地下商业空间安全管理的复杂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
大型地下商业空间 安全管理 复杂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田野 高欣 罗静 田玲玲
以长江经济带71个机场城市为节点,构建有向加权的民航城市网络,从网络连接性、连通性、接续性和集聚性入手分析其空间复杂性,利用中断模拟的方式对其结构韧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网络联系存在“马太效应”,少数城市承担了主要航空联系,并表现出东西两大空间阵营的“鞍”形格局,“轴-辐”伺服结构尚未完全形成。(2)边缘城市航空连通性强于中部城市,并在云南形成局部航空网络,具有显著的超平面特征。(3)网络韧性总体较强,在节点遭受中断时表现出接续替代效应,存在级联失效风险,少数区域性机场城市具有较强的局部控制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慧 李健 宋雅杰
城市产业共生网络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系统失灵"现象,原因在于对产业共生网络运行机制的复杂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产业共生网络是一个复杂系统,共生主体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价值和信息的不断交换,形成产业共生网络中的物质流、能量流、价值流和信息流。从这一角度出发,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详细阐述了城市产业共生网络的复杂运行过程,即物质流、能量流、价值流和信息流"四流"相互适应的交互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产业共生网络管理系统的"圆形模式",并以天津市为例,说明了该模式的运用实施过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洪志忠
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是社会转型时期诸多力量博弈的产物,回答其复杂性和困境需要聚焦其政策环境和动力结构。在政策环境方面,教师绩效工资受到全能主义(totalism)的深刻影响,反映了政府部门以绩效来建立合法性的诉求,体现了事业单位改革公平与均衡的新方向。政党-国家、新自由主义、公民社会、新公共管理构成了推动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
教师绩效工资政策 政策复杂性 动力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