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32)
2023(10234)
2022(9080)
2021(8606)
2020(7087)
2019(16642)
2018(16629)
2017(31923)
2016(17640)
2015(19746)
2014(19791)
2013(19541)
2012(17777)
2011(16010)
2010(15847)
2009(14286)
2008(13662)
2007(11687)
2006(10157)
2005(8563)
作者
(51120)
(42122)
(41677)
(39990)
(26923)
(20229)
(18950)
(16756)
(16150)
(14951)
(14669)
(14160)
(13321)
(13225)
(13166)
(12739)
(12621)
(12517)
(12037)
(11952)
(10522)
(10202)
(10059)
(9586)
(9384)
(9298)
(9244)
(9244)
(8480)
(8316)
学科
(68569)
经济(68497)
管理(49213)
(43558)
(35930)
企业(35930)
方法(31958)
数学(27693)
数学方法(27375)
中国(19437)
(17781)
(17384)
地方(17257)
环境(15026)
(14601)
业经(14583)
(12102)
农业(11792)
理论(11765)
(10782)
贸易(10776)
(10724)
(10377)
技术(10270)
(9824)
(9373)
财务(9315)
财务管理(9301)
教育(9198)
(8868)
机构
大学(245496)
学院(243278)
管理(100133)
(91003)
经济(88701)
理学(87597)
理学院(86545)
管理学(84968)
管理学院(84529)
研究(82387)
中国(57789)
科学(54960)
(53526)
(41270)
业大(39381)
(38727)
(38649)
研究所(38246)
中心(36480)
北京(34026)
(33993)
师范(33729)
(33456)
财经(32097)
(31216)
农业(29919)
(29282)
(27895)
师范大学(27627)
经济学(25860)
基金
项目(178160)
科学(139481)
基金(128605)
研究(127766)
(112933)
国家(112056)
科学基金(96141)
社会(78674)
社会科(74457)
社会科学(74436)
基金项目(70133)
(69106)
自然(64783)
自然科(63153)
自然科学(63142)
自然科学基金(61958)
(59011)
教育(57238)
资助(52323)
编号(51829)
成果(40632)
重点(39721)
(37924)
(37752)
(36307)
课题(35445)
科研(34198)
创新(33848)
计划(32625)
大学(32387)
期刊
(97529)
经济(97529)
研究(69770)
学报(40603)
中国(40594)
科学(38184)
管理(34073)
(33605)
大学(30233)
学学(28557)
(26413)
教育(25978)
农业(23840)
技术(19795)
业经(16930)
(15932)
金融(15932)
经济研究(14572)
问题(14509)
财经(14164)
图书(14046)
林业(13899)
科技(13539)
资源(13475)
理论(12425)
(12063)
(11910)
实践(11742)
(11742)
现代(11545)
共检索到340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达良俊  杨同辉  宋永昌  
城市作为人口主要集中居住的地区 ,其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已经受到普遍关注。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市是全球人类的共同理想。通过建设城市森林来改善城市环境 ,维持和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 ,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促进城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是现代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 ,城市森林是城市有生命的基础设施之一 ,对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上海市的自然生境条件、环境质量状况、生态敏感区的分布、城市化程度等方面进行城市生态分区 ,同时根据水系及道路交通系统的等级 ,提出上海城市森林布局的建议和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嵇欣  刘平养  
城市森林建设是满足不断增长的城市生态服务需求、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但并非唯一手段。在已有的研究和实践中,其成本有效性问题往往被忽视。文章以上海市城市森林建设为例,分析了流转农民土地经营权的方式营造城市森林的成本有效性问题,发现受市场化的造林机制的影响,上海城市森林的社会、经济综合成本较高,同时提供生态服务的能力有限。通过比较健康状况下森林和水田的生态服务功能,发现水田与森林生态系统各有所长。水田的防洪、涵养水源等生态服务功能优于森林,但是更容易受到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事实上,健康的农田和水系也是上海长期以来稳定的生态服务来源。文章指出,城市生态服务的供给不应过度依赖城市森林建设,而...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楼嘉军  
城市娱乐区是城市化的产物。本文通过对上海城市娱乐区空间分布结构的实证研究,揭示了娱乐区空间布局遵循中心地理论的内在逻辑性;并且从娱乐区布局模式、娱乐区空间分隔距离的规律性和娱乐区功能的二元性等角度阐述了上海城市娱乐区布局结构的基本特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顾洪祥  朱俊  王祥荣  马蔚纯  3.林健枝  
近年来,许多国家把发展城市森林作为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城市森林的综合评价在城市森林的理论研究、规划、设计和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根据城市森林评价的特点和实际,依据信息系统建设的原则和方法,以VB为开发平台,采用ESRI公司的ArcObjects组件技术,设计开发了上海城市森林综合评价信息支持系统,探讨了在系统开发过程中的主要技术问题,包括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原则、方法,以及系统的结构、功能设计和系统的实现等。并利用该系统对上海城市森林进行了尝试性评价,认为:上海城市森林的协调性相对较好,而城市森林生态结构有待进一步提高。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为华  张桂莲  徐飞  王亚萍  余雪琴  王开运  
为了从植物群落角度探究城市森林土壤的理化性质,采集上海市中心城区(外环线以内)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4种功能区森林绿地的土壤,分6种群落类型(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落叶针叶林、常绿灌木林和落叶灌木林),3个土壤分层(0~10,10~20和20~30 cm)进行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30 cm以上的土壤有机质平均质量分数为15.52 g.kg-1,属于低等水平;全氮和全磷质量分数分别为3.78和1.13 g.kg-1,属于中下水平。表层土壤中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均较高,随着剖面深度增加逐渐减小,磷质量分数未发现有递减性规律变化。土壤密度为1.44~1.6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丽  周佳  
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城市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新型消费空间对城市的影响作用正日益凸显。咖啡馆作为城市目前兴起的新型消费空间,逐渐受到学界和业界的重视。运用平均最近邻距离、核密度估计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上海城市咖啡馆空间布局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上海咖啡馆总体空间分布的集聚特征明显,呈现"一主多次"的空间格局,中心城区是其核心集聚区;(2)不同类型的咖啡馆其空间分布特征不同,连锁咖啡馆相较于独立咖啡馆集聚程度更高,中心依赖性更强,数量等级高的咖啡馆主要集中在商务中心,其中星巴克集中度最高,数量规模最大;(3)消费需求、交通区位条件和土地价格对咖啡馆空间布局影响较大,其中连锁咖啡馆对交通通达性、消费需求的要求更高,而独立咖啡馆更注重创新环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俊峰  梁梦鸽  焦华富  
跨江发展是滨江城市拓展生长空间、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在跨江发展中产业如何选择和布局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通过实地调研,探讨了上海市跨黄浦江发展的产业选择和空间布局特征,并分析了城市跨江发展产业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跨江发展过程中,产业发展采取开发公司主导下的园区发展模式、金融及高新技术产业先行发展模式和高端外资驱动模式;②空间布局呈现多中心集群式空间布局模式、"一轴三带"总体布局形态和呈圈层状向外拓展格局;③城市规划、政策机制、全球化等因素对上海跨江发展的产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研究结论可为滨江城市跨江发展的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范少辉  洪志猛  叶功富  刘荣成  张建生  肖胜  
以沿海小城镇惠安县为例,确立了城市森林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结构、各指标之间的权重值、现状值及评价指标体系的计算方法,并依据制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惠安县城市森林现状进行评价并对2010年和2020年城市森林达到的目标进行规划。结果表明:若规划目标能够实现,2010年和2020年惠安县城市森林的综合状况将分别优于现状的1 932倍和2 943倍。2010年其结构、功能和协调性分别提高到现在的1 706、1 815和2 564倍,而2020年分别提高到现在的2 648、2 589和4 269倍,城市森林综合质量将有较大提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弘毅,顾朝林  
我国海岸线很长,历史上海上交通相当发达,沿海港口在先秦时期即有记载。如渤海西北碣石、胶州湾琅琊、以及东南沿海的会稽(绍兴)、句章(今宁波西)、东瓯(温州)等,其职能多以军事为主,尚不具备海港城市的地位和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官锡强  
南北钦防沿海城市群是我国最具潜能的沿海开放型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创新的策源地,为广西和东盟双边贸易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面对经济全球化,南北钦防城市群生产力发展有明显的不足。要发展沿海城市群,必须正确把握城市化与生产力布局之间的关系:战略上要调整产业结构,建立新型产业集群;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城市发展水平、模式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以适应城市经济发展。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粟娟  廖绍波  梁家强  孙冰  
本文介绍珠海市城市森林的总体布局和不同绿地类型的植物组成和配置模式。珠海城市森林分为 3大块 :城市中心区森林、西部城市发展区森林、东部海岛区森林 ;着重分析了以下 5种绿地类型的植物组成特点和配置模式 :(1)行道树的组成具有花色艳丽、花期长、树冠大而美、突出滨海特色等 ;(2 )海岸绿地植物包括红树林、海滩植物、沿海道路和临海低丘植物 3种类型 ;(3)岛屿观赏植物有 6 4种 ,分为 5种类型 ;(4)黄土石坡裸露地生态绿化分为 3个阶段 ,采用 4种不同的模式 ;(5 )残次林改造采用 3种模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隋玉正  史军  崔林丽  梁萍  
基于上海城市气象站点数据、卫星遥感反演的土地利用数据、气象灾情记录数据和植被叶面积指数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咨询法,建立了上海城市人居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综合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从湿润指数、气象灾害指数、水体密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和植被质量指数开展了上海城市250m空间格网的人居生态质量评价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上海城市人居生态质量评价是可行的,上海人居生态质量在多数地区都为良或一般等级,在闵行、宝山和嘉定一些地区以及青浦和浦东个别地区人居生态质量为差,而在崇明北部和南部一些地区以及浦东、南汇和奉贤沿海极少地区人居生态质量为优等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安佑志  尹占娥  殷杰  张华  张书娟  
基于上海市1987年和2007年的Landsat-TM遥感数据,采用监督分类方法,获得2个时相遥感土地利用分类数据;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土地利用综合生态风险指数,通过普通克里格插值方法,编制上海区域生态风险等级图。研究结果表明:20年来,上海市土地利用的总体趋势是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增加,农田面积大幅减少;对半变异函数曲线中块金值、基台值和块金基台比3个主要参数的分析,表明上海市生态风险指数的空间相关距离在逐年增加;1987年和2007年的生态风险指数分别在0.15~0.31和0.12~0.32之间,该指数从市中心向郊区呈圈层状递减,且高生态风险区面积在大幅扩大;通过缓冲区分析得出土地利用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毅  彭震伟  
城市生态空间是城市生态系统维持正常运转的重要物质空间,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与此同时,城市生态空间是城市空间的有机构成,具备城市空间的一般特点,其发展演化的空间过程受到城市发展动力的影响。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至2010年间,上海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上海城市生态空间的快速演化,重点论述了此期间上海城市生态空间演进的空间过程,并进一步分析了上海城市生态空间演进的动力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华  
运用缓冲区的空间分析方法,在对居民使用者主体的游憩行为特征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服务半径及其覆盖率反映生态游憩空间的服务适宜度的区域差异,从而揭示上海城市生态游憩空间的格局分异特征,发现服务覆盖率低和分布不均的空间格局影响了市民游憩的适宜度,从而导致上海整体生态游憩空间的服务功能的较低水平。据此提出优化对策:市中心应注重空间整合的立体化与纵深化,近郊及中外圈区域的优化重点是空间布局的均匀性与渗透性,同时重视和加强多功能的生态游憩廊道系统的构建和生态游憩空间建设的近自然性与软质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