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54)
2023(10672)
2022(9457)
2021(8757)
2020(7097)
2019(16605)
2018(16497)
2017(32074)
2016(17620)
2015(19533)
2014(19637)
2013(19465)
2012(17737)
2011(15951)
2010(15694)
2009(13791)
2008(13028)
2007(11019)
2006(9581)
2005(8005)
作者
(50979)
(42394)
(41926)
(39911)
(26915)
(20437)
(19018)
(16792)
(16269)
(14864)
(14761)
(14216)
(13259)
(13203)
(13188)
(12818)
(12741)
(12662)
(12111)
(12005)
(10576)
(10102)
(10074)
(9599)
(9470)
(9368)
(9306)
(9253)
(8451)
(8420)
学科
(69556)
经济(69484)
管理(49860)
(43414)
(35905)
企业(35905)
方法(32330)
数学(28206)
数学方法(27902)
中国(19396)
(17898)
地方(17182)
(16780)
环境(15995)
(14678)
业经(14496)
(12206)
农业(11391)
理论(11298)
(11019)
(11010)
贸易(11004)
(10588)
技术(10192)
(9743)
(9456)
财务(9399)
财务管理(9385)
企业财务(8891)
教育(8876)
机构
大学(245769)
学院(243716)
管理(99786)
(91480)
经济(89185)
理学(87574)
理学院(86523)
管理学(84989)
管理学院(84565)
研究(82016)
中国(56855)
科学(54698)
(52739)
(40908)
(39569)
业大(39461)
(38734)
研究所(37914)
中心(36284)
(33535)
师范(33252)
(33117)
北京(32924)
财经(32378)
农业(31183)
(30648)
(29530)
(27602)
师范大学(27380)
经济学(26388)
基金
项目(179589)
科学(141103)
基金(130636)
研究(127764)
(114912)
国家(114053)
科学基金(98149)
社会(79373)
社会科(75231)
社会科学(75211)
基金项目(71617)
(69979)
自然(66462)
自然科(64868)
自然科学(64854)
自然科学基金(63640)
(59936)
教育(57234)
资助(52352)
编号(51389)
重点(40193)
成果(40024)
(38338)
(38300)
(37032)
课题(35250)
科研(34599)
创新(34590)
计划(33628)
大学(32698)
期刊
(95050)
经济(95050)
研究(69486)
学报(41220)
中国(39838)
科学(38301)
(35013)
管理(34104)
大学(30192)
学学(28558)
(26439)
农业(25070)
教育(24882)
技术(19740)
(15686)
金融(15686)
业经(15537)
经济研究(14695)
财经(14283)
问题(14004)
图书(13950)
科技(13237)
(12870)
资源(12794)
理论(12209)
(12034)
现代(11589)
实践(11512)
(11512)
(11310)
共检索到335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柳云龙  章立佳  施振香  卢小遮  庄腾飞  
为揭示城市化、工业化等人为活动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选择能反映上海城郊乡梯度差异的城市样带,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对表层土壤样品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异结构和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城市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属中等变异,徐汇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正态分布,奉贤区、闵行区和所研究样带土壤有机碳含量呈对数正态分布。半方差函数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徐汇和闵行区土壤有机碳符合指数模型,奉贤和所研究样带土壤有机碳符合球状模型。通过泛克里格插值得到城市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图,发现徐汇、闵行区土壤有机碳呈岛状,奉贤区呈条带状,而所研究样带呈条带和岛状分布相结合的特点。土壤有机碳含量城郊乡梯度差异明显,工业化、城市化、肥...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红菊  付梦洋  代天飞  李启权  
本文根据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1803个土壤采样点数据,采用地统计法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分析该地区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范围为在8.6~61.4 G/kG。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块金值和基台值分别是51.000和177.800,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为28.6%。旌阳区土壤有机质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由结构性因素及随机性因素共同影响和作用,且结构性因素引起的变异大于随机因素所引起的变异。空间分布总体上表现为中西部地区为旌阳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值区,东部为低值区。研究区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主要受地貌类型和种植制度的影响。成土母质对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海生  金玮佳  
【目的】为了在优质烟田间栽培中更好地实施精确定位施肥,需要准确掌握植烟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信息。【方法】本文根据地统计理论,采用经验贝叶斯克里金方法分析河南省内乡县一长期植烟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变异性,并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插值法、普通克里格插值法进行预测精度比较。【结果】研究区植烟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处在最适宜范围内,其平均值为14.81 g·kg~(-1),变异系数为13.74%,表现为中等程度变异性。植烟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存在半方差结构,其半方差函数最优拟合模型是指数模型。而且表现出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在插值和预测方面,EBK经验贝叶斯法除了明显优于普通克里金插值法以外,还优于RBF神经网络插值法。【结论】在微尺度条件下,采用以坐标和邻近样点为输入的经验贝叶斯克里金方法,来分析植烟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变异性,可以达到快速便捷、精度更高的效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永华  黄冠华  赵立新  
在田间对土壤的一些基本特性参数──体积密度、初始含水率、饱和含水率、饱和水力传导度和孔隙大小分布参数进行了测试。对各土壤特性参数实测样本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所选定的试验田块中除孔隙大小分布参数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外,其他参数均服从正态分布。根据各参数在该田块内的等直线分布图,分析了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改兰  池宝亮  黄学芳  王东峰  
根据64个样点的测定数据,应用经典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褐土容重和含水量的空间变异性,并给出了不同置信水平和不同精度要求下两者的合理取样数目。在此基础上,应用半方差分析方法,进一步讨论了容重和含水量的空间变异结构和半方差函数模型。结果表明,容重和含水量的空间变异都是有结构的,容重的相关域为13m,含水量的相关域为10m。两者的半方差函数均可用球函数模型拟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江厚龙  张均  李钠钾  徐宸  杨超  王红锋  耿莉娜  陈益银  
为了解烟草试验站土壤理化特性的空间变异情况进而为大田试验布局提供依据,本研究在地统计学和GIS的支持下,以半方差函数为基本工具,分析了彭水试验站的耕层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并运用普通克里格(Kriging)进行最优无偏线性插值,制作了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试验站内磷钾素含量较高,氮素含量较低,且各种养分的差异性均较大,土壤呈酸性。所有土壤属性均可用球状和指数模型进行较好拟合,且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性。土壤p H、阳离子交换量、全磷和速效磷受结构因素影响较大,其余各土壤属性的空间相关性由结构性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决定。采用克立格方法进行最优内插,绘制了各种养分含量的空间分布图,为大田试验...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志霞  许明祥  刘京  李强  
论文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以黄土高原典型地貌丘陵沟壑区(庄浪县)与平原区(武功县)为例,探讨了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特征及县域尺度土壤有机碳的合理采样数。研究表明,丘陵沟壑区有机碳的变异系数较小,变化范围在0.176到0.200之间,平原区较沟壑区大,变化范围在0.24到0.26之间,基于经典统计学,在5%的精度要求和95%的置信区间,沟壑区的合理样本数为64个,平原区为110个。丘陵沟壑区与平原区两区域都呈现出强烈的空间相关性且变程较小,分别为2 250、900 m,庄浪县土壤有机碳含量高值区斑块较破碎,东部较西部多、北部比南部多;武功县土壤有机碳含量西南与中部地区含量较高,高值...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梦薇  吕成文  
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变异特征的研究对于区域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Arc GIS技术的支持下对丰乐河流域表层土壤(0~20 cm)有机碳(SOC)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丰乐河流域SOC含量为14.31±4.50 g·kg~(-1),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SOC含量差异显著(p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史利江  郑丽波  张卫国  俞立中  
区域土壤碳库的估算不仅是陆地土壤碳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可为国家尺度的土壤碳库的估算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利用上海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结合GIS技术对上海土壤有机碳储量、碳密度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地区0~100cm深度的土壤有机碳总储量为5.76×107 t,占全国的0.062 6%,0~100cm的平均土壤有机碳密度为10.55kg/m2,高于全国平均值,反映出上海土壤具有较高的碳蓄积能力。各类土壤中,水稻土的土壤碳储量最大,其次是灰潮土和滨海盐土,而黄棕壤由于面积狭小,所以土壤碳储量最小。各类土壤0~100cm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大小顺序依次为水稻土>灰潮土>黄棕壤>滨海...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勋鑫  肖润林  王翠红  王久荣  周卫军  
利用GPS接收机定位采样,ArcGIS9.2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及地统计学方法对果园土壤中铝形态空间变异特性进行分析:包括交换性铝、吸附态羟基铝、有机络合态铝。结果表明:该区土壤中铝形态具有显著空间结构性特点,小尺度明显受pH值、成土母质、地形地势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且空间分布无明显变化规律;而中尺度受耕作管理措施和酸性环境因素影响,具有一定渐变性分布规律。该成果可为果园的选种、定位施肥、改良土壤以及其它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高鹭,陈素英,胡春胜,霍习良  
本试验对喷灌区不同水分处理的麦田进行取样分析,分别测定0~10、10~20、20~40、40~60cm四个层次的土壤水分。应用传统统计学的方法对所取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0~20cm土层受降雨、蒸散和根系等因素的影响最大。通过地统计学的半方差函数分析,发现不同处理的同一层次、同一处理的不同层次的空间相关性均存在差异以及喷灌对土壤水分空间相关性的影响。比较各处理相应层次的变程,其随灌水量的增大而增大,表明喷灌区灌水多的处理水分分布更均匀。所得结论可用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精确农业(灌水)的研究和实践。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闫豫疆  陈冬花  严玉鹏  
【目的】本文研究了不同地形和地貌条件下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差异规律。【方法】使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钟祥市土壤养分在不同地形和方向上的空间变异性特征。【结果】在不同地形中,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变异系数在23.79%69.78%,属于中等变异;数据经过Box-Cox转换后,均为正态分布。丘陵地区的土壤养分均大于平原,平原地区的有机质空间相关性大于丘陵,有效磷东部的空间相关性大于西部,速效钾西部的空间相关性大于东部,说明在同一流域相同地形条件下的土壤养分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变异规律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冬碧  余常兵  熊桂云  胡时友  鲁剑巍  肖习明  杨永成  田仕平  陈防  
利用“网格”取样、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地统计学方法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探讨了湖北省 1个自然村 (光芒村 )土壤的养分特征及其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 :(1)土壤有机质、NH4+ N和有效K的含量普遍较低 ,有效P的含量相对较高 ,土壤有效S、B、Mn和Zn的含量低于临界值的比例分别为 4 8.8%、4 9.6 %、6 4 .3%和73.6 % ;(2 )土壤 pH及有效养分含量的变异系数按如下顺序逐渐增大 :pH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邵志一  李毅  
【目的】研究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七大灌区内的土壤含水率及斥水性(用滴水穿透时间表示)的空间变异规律。【方法】在玛纳斯河流域七大灌区布设了400个土壤样点,分别用烘干法和滴水穿透时间法测定各土样的土壤含水率和滴水穿透时间,应用经典统计学方法和考虑高程影响的CoKriging方法分析各灌区土壤含水率及滴水穿透时间的变异规律。【结果】新疆玛纳斯河流域0~10,10~20Cm土层土壤含水率均值分别为12.00%和15.60%,平均土壤含水率以10~20Cm土层更高;滴水穿透时间均值为1.64s,整体属于不斥水土壤。通过不同趋势效应下预测误差值及块金效应的比较,结果显示,0~10,10~20Cm土层土壤含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贾志豪  朱磊  努尔麦麦提·艾尔肯  
[目的]对干旱区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以及研究区域内影响因子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基于喀什地区野外实地采集的418个表层(0~20 cm)土样,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地统计学方法,定量分析土壤有效磷、有效硅以及微量元素有效锰和有效锌的空间变异性,探讨外部环境变量秸秆还田、棉花产量、玉米产量和土壤类型对相应研究元素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各元素均符合正态分布,土壤中各元素变异程度均小于50%,该地区研究元素与环境因子之间具有空间相关性,局部差异性较强。[结论]有效硅和有效锰受秸秆还田影响较强,呈现负相关性;有效锰、有效硅随棉花空间分布呈现区域性;有效磷在不同土壤类型中变化较为平稳,波动性较弱,在栗钙土中元素整体变异性较弱。本研究对干旱地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变异性及其影响因素提供相应的参考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