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73)
- 2023(4971)
- 2022(4083)
- 2021(3704)
- 2020(2920)
- 2019(6781)
- 2018(6658)
- 2017(12225)
- 2016(6694)
- 2015(7469)
- 2014(7497)
- 2013(7366)
- 2012(6870)
- 2011(6107)
- 2010(6326)
- 2009(5713)
- 2008(5666)
- 2007(5357)
- 2006(4765)
- 2005(3810)
- 学科
- 济(29486)
- 经济(29455)
- 管理(17640)
- 业(13048)
- 中国(11948)
- 地方(10817)
- 企(10332)
- 企业(10332)
- 方法(10071)
- 数学(8709)
- 数学方法(8577)
- 农(7832)
- 城市(6572)
- 业经(6266)
- 环境(5815)
- 财(5384)
- 农业(5146)
- 学(5055)
- 发(5002)
- 城市经济(4722)
- 理论(4700)
- 和(4552)
- 制(4057)
- 地方经济(3870)
- 划(3737)
- 资源(3666)
- 教育(3589)
- 贸(3381)
- 贸易(3378)
- 融(3280)
- 机构
- 学院(91064)
- 大学(89760)
- 管理(34339)
- 济(33342)
- 研究(32528)
- 经济(32153)
- 理学(28515)
- 理学院(28107)
- 管理学(27600)
- 管理学院(27409)
- 中国(23377)
- 科学(20633)
- 京(20485)
- 所(15865)
- 中心(15100)
- 财(14969)
- 江(14691)
- 范(14544)
- 师范(14453)
- 研究所(14195)
- 农(13360)
- 业大(13068)
- 北京(12892)
- 院(12874)
- 州(11972)
- 师范大学(11783)
- 财经(11420)
- 技术(10692)
- 省(10305)
- 经(10302)
- 基金
- 项目(62212)
- 科学(48299)
- 研究(46986)
- 基金(42138)
- 家(36259)
- 国家(35930)
- 科学基金(30975)
- 社会(28792)
- 社会科(27145)
- 社会科学(27132)
- 省(25442)
- 基金项目(22898)
- 教育(21526)
- 划(21363)
- 编号(19944)
- 自然(19598)
- 自然科(19085)
- 自然科学(19081)
- 自然科学基金(18666)
- 资助(16391)
- 成果(15615)
- 课题(15119)
- 发(14195)
- 重点(14188)
- 部(12687)
- 年(12331)
- 创(12094)
- 规划(11706)
- 发展(11526)
- 创新(11379)
共检索到143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咏笑 尉颖琪 王洁 黄文芳 袁樵
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个案访谈、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上海景观照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海景观照明得到了上海市民和来沪游客的广泛认可,但其常态运营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景观照明投入是国民生产总值、来沪游客数和游客消费的格兰杰原因,其对旅游、夜市经济、房地产和照明等行业发展具有正面推动作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兴坡 李璟 周亦昀 陈子薇 丁永生
为了优化上海城市生态网络结构,综合应用景观格局、景观格局指数以及景观生态网络分析方法,提出上海城市生态品质提升途径。首先,应用面向对象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获得了2008年和2015年上海市建设用地、农业用地、水域和绿地等景观类型分布,应用Fragstats软件获得景观格局指数,比较了城市景观格局和景观格局指数的演变;其次应用最小成本路径方法构建城市生态网络,与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叠置,确定了生态网络结构的间断点;最后与《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规划》比较,提出了城市生态网络发展建议。本研究获得如下结论:(1)2008~2015年,上海市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绿地和水域的面积比例由38∶51∶5∶6演变为46∶39∶7∶8。(2)上海市景观格局日趋破碎化、复杂化,连通性下降;建设用地的优势景观类型地位强化,郊区建设用地呈现破碎化入侵,农业用地面积减少且破碎化;绿地系统面积增大,但连通性不足,结构待优化。(3)经最小阻力分析获得上海市105条潜在生态廊道线路,在浦东新区、奉贤区、金山区、松江区和青浦区具有较好的环状度;经叠置分析识别出上海市骨干生态廊道的62个间断点,主要分布在青浦区、松江区、浦东新区以及奉贤区。(4)经比较分析发现,城市生态网络规划的生态网络骨架基本保持,但局部的生态网络结构存在问题,上海西北部和北部的生态廊道空间萎缩,东南部生态空间出现碎片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琳
城市景观体育产业将城市的自然、人文景观与体育运动项目有机结合,独具魅力,并引起广泛关注。文章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对上海城市景观体育产业的前后关联效应进行初步分析,探讨了该产业与其他产业部门间的联系程度,指出上海城市景观体育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景观体育 产业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谢媛
良好的社区公共生活是国际大都市必不可少的社会微观基础,它为城市高级劳动力创造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因此是城市提升能级的途径之一。国际大都市的城市治理实践表明,建立除政府与市场之外的社会公共领域,采用有别于传统的"统治"的治理方法,有利于促进城市社会和谐,这同时也提供城市高级人才良好的居住环境与工作条件的重要方式。上海在向国际大都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人口数量巨大、人口老龄化问题、社区人员异质化加强等问题,为此,上海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城市公民意识,改善社区的管理与组织工作,完善地方财政制度,这样才能不断巩固城市的社会微观基础,促进城市国际化。
关键词:
上海 国际大都市 社区治理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文娜 沈果毅
在当前上海城市转型过程中,部分地区也在寻找新的发展抓手。对于上海首先转型的区域-中心城来说,文化内涵的继承与发展成为转型的关键要素之一。文章选取了上海比较典型的区域长宁区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在现有条件下进行文化规划编制,既体现规划的前瞻性又保证规划的实施性。
关键词:
文化 规划 实施 机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隋玉正 史军 崔林丽 梁萍
基于上海城市气象站点数据、卫星遥感反演的土地利用数据、气象灾情记录数据和植被叶面积指数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咨询法,建立了上海城市人居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综合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从湿润指数、气象灾害指数、水体密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和植被质量指数开展了上海城市250m空间格网的人居生态质量评价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上海城市人居生态质量评价是可行的,上海人居生态质量在多数地区都为良或一般等级,在闵行、宝山和嘉定一些地区以及青浦和浦东个别地区人居生态质量为差,而在崇明北部和南部一些地区以及浦东、南汇和奉贤沿海极少地区人居生态质量为优等级。
关键词:
人居生态质量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上海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庆良 许世远 王军 陈振楼 石勇 刘耀龙 胡蓓蓓
洪灾脆弱度评价是把洪水灾害与风险研究紧密联系起来的重要桥梁。沿海城市地位的重要性和面临自然灾害的高脆弱性,使沿海城市自然灾害研究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与国外相比较,国内对沿海城市系统洪灾脆弱度研究较少。为了进行准确的洪水灾害风险评价,从而更好地制定城市防洪减灾的对策和措施,城市系统的洪灾脆弱度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分别构建了上海城市系统洪灾自然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脆弱度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结合确定指标的组合权重,兼顾主客观赋权优点,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合理性。最后对上海城市系统洪灾脆弱度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情...
关键词:
上海 城市系统 洪水灾害 脆弱度评价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顾洪祥 朱俊 王祥荣 马蔚纯 3.林健枝
近年来,许多国家把发展城市森林作为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城市森林的综合评价在城市森林的理论研究、规划、设计和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根据城市森林评价的特点和实际,依据信息系统建设的原则和方法,以VB为开发平台,采用ESRI公司的ArcObjects组件技术,设计开发了上海城市森林综合评价信息支持系统,探讨了在系统开发过程中的主要技术问题,包括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原则、方法,以及系统的结构、功能设计和系统的实现等。并利用该系统对上海城市森林进行了尝试性评价,认为:上海城市森林的协调性相对较好,而城市森林生态结构有待进一步提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勇 沈根祥 黄沈发 王敏
从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出发,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机制构建出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指标体系框架;运用主成分分析确定出主要指标及权重;针对目前此类研究中指标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性问题,建立模糊优选评价模型,从时间纵向上判断城市生态系统的走势;利用所建立的评价方法,以上海城市生态系统为例,最终筛选出3大类25项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996-2002年,上海城市的生态系统健康指标由0.37缓慢上升至0.46,表明上海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在逐渐加强,但健康改善的程度并不显著,部分指标有所恶化,与2005年城市规划目标值0.72相比,系统现阶段离社会期望值还有很大的差距。
关键词:
城市生态系统 健康 评价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达良俊 李艳艳 章君果 王娟
以上海中心城区绿地为研究对象,从植物群落角度,对不同绿地类型进行植物社会学调查,并对群落的自然度进行评价,剖析当前城市绿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群落自然度低、地带性特色不足、未遵循区域自然演替规律的问题,提出"地标性"植物群落的概念与构建方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塔
中国的城市发展,有与其它国家非常不同的特征和过程,也产生了特有的城市问题。由于轻视基础设施建设和片面强调工业发展,城市老化现象十分严重、城市功能严重衰退。上海市在这方面很具有典型性,都市更新已成为十分迫切的要求。一、都市更新的涵义都市更新(Urban Renewal)狭义而言是指以城市建设手段,对衰颓的城市地区进行有效的改善,使其能维持正常的功能和发展。广义而言,则是指使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的一切措施。狭义的都市更新类似于旧城改造,而广义的都市更新所包含的面则要广泛得多。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薛艳杰
绿化质量关乎一个城市的生态质量、景观效果及居民生活质量。我国城市绿化发展实践表明,仅以传统的几个数量指标指导绿化建设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构建全面具体的城市绿化评价指标体系已成为迫切需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城市绿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然而与一些国际化大都市及本市的生态、生活文化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鉴此,提出上海城市绿化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基本原则,以及具体的框架构想。
关键词:
上海 城市绿化 指标体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鹿金东
“八五”以来,上海抓住历史机遇,在城市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南浦和杨浦两座大桥、内环线和南北高架、地铁一号线、合流污水一期工程等30多项重大工程和上海标志性建筑相继建成。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是以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为保证的。据市建委统计,“八五”城市基础设施投入资金达550亿元,仅1992—1994年3年的投入,就等于解放前40年上海城市基础设施投入的总和。所以说,“八五”城市建设的重大进展,同我们探索、形成了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的路子是分不开的。但由于投资体制尚未完全理顺,还贷机制没有真正建立,基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剑锋 秦伟山 孙海燕 李世泰 杜岩
从海洋资源禀赋、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经济发展、海洋文化建设和海洋制度管理五个层面选取29项具体指标,建立沿海城市海洋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对2016年中国沿海53个地级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测度,依据评价值大小分为高水平、较高水平、中等水平、较低水平、低水平5个等级,并对其空间分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沿海城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呈中等水平,但各地级市之间差异明显,青岛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最高,唐山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最低。(2)按省域分布来看,上海市、海南省建设水平最高,天津市、山东省为较高水平,广东省和福建省等五省为中等水平,河北省、江苏省建设水平最低。(3)分布于黄海海域的城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海域。(4)海洋资源禀赋与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是影响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因素,海洋经济发展是影响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素,海洋文化与海洋制度是影响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提升因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蒋涤非 邱慧 易欣
从水资源匮乏和恶化的严峻现实出发,首先梳理了基于水利用范畴的城市发展演变,强调了景观设计在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过程中的重要性。其次,分别从雨水收集利用的源头、传输过程和终端3个方面提出了适合中国城市发展的雨水资源化景观模型。通过小区景观雨水系统分布平面图,清楚直观地展示了屋顶花园、透水铺装、雨水花园、植被浅沟和景观湖的配置,实现了城市雨水从源头、传输到终端的全过程利用。然后,从生态、社会和经济的角度分析了景观雨水系统的综合效益。为了验证城市采用景观学方法后雨水资源化的综合效益,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Vague集理论进行有效评价。最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从而为改进城市雨水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