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26)
- 2023(11041)
- 2022(9093)
- 2021(8163)
- 2020(6953)
- 2019(15313)
- 2018(14991)
- 2017(28681)
- 2016(15496)
- 2015(16689)
- 2014(16370)
- 2013(16353)
- 2012(14864)
- 2011(12969)
- 2010(12959)
- 2009(12289)
- 2008(12509)
- 2007(11366)
- 2006(10027)
- 2005(9183)
- 学科
- 业(82979)
- 企(76453)
- 企业(76453)
- 济(74225)
- 经济(74145)
- 管理(63616)
- 方法(33182)
- 业经(27582)
- 财(25679)
- 数学(25311)
- 数学方法(25190)
- 农(24557)
- 务(20633)
- 财务(20622)
- 财务管理(20611)
- 技术(20458)
- 企业财务(19626)
- 农业(18689)
- 中国(14807)
- 划(13885)
- 贸(13448)
- 贸易(13441)
- 制(13414)
- 策(13200)
- 地方(13087)
- 易(13042)
- 技术管理(12770)
- 和(12474)
- 企业经济(12106)
- 理论(11753)
- 机构
- 学院(231654)
- 大学(225039)
- 济(101942)
- 经济(100333)
- 管理(96579)
- 理学(83793)
- 理学院(83010)
- 管理学(82053)
- 管理学院(81636)
- 研究(72787)
- 中国(56356)
- 京(46017)
- 农(45945)
- 财(45223)
- 科学(44424)
- 所(37529)
- 业大(37447)
- 财经(36680)
- 农业(36574)
- 江(34522)
- 研究所(33960)
- 经(33399)
- 中心(33028)
- 经济学(30189)
- 商学(28519)
- 商学院(28296)
- 北京(28141)
- 经济学院(27651)
- 经济管理(27172)
- 财经大学(27084)
- 基金
- 项目(155739)
- 科学(123791)
- 基金(115568)
- 研究(109379)
- 家(102342)
- 国家(101408)
- 科学基金(88109)
- 社会(72577)
- 社会科(69075)
- 社会科学(69053)
- 基金项目(62266)
- 省(61034)
- 自然(58533)
- 自然科(57268)
- 自然科学(57250)
- 自然科学基金(56329)
- 划(50751)
- 教育(48050)
- 资助(45886)
- 编号(41675)
- 业(39017)
- 创(36778)
- 重点(34845)
- 部(34043)
- 发(33870)
- 创新(33520)
- 国家社会(30771)
- 成果(30260)
- 科研(30030)
- 制(29356)
- 期刊
- 济(112549)
- 经济(112549)
- 研究(62697)
- 农(42212)
- 中国(40223)
- 管理(40153)
- 财(38838)
- 学报(36449)
- 科学(35254)
- 农业(29026)
- 大学(27473)
- 学学(26945)
- 技术(22737)
- 业经(20434)
- 融(19822)
- 金融(19822)
- 财经(18774)
- 业(18539)
- 经济研究(18102)
- 经(16248)
- 技术经济(15973)
- 问题(15008)
- 教育(13384)
- 科技(12478)
- 财会(12344)
- 贸(12339)
- 商业(12114)
- 现代(12053)
- 世界(11765)
- 国际(11399)
共检索到337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庐进 汪健
本文依据1995—2007年上海地区的相关数据,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估算了该阶段上海各所有制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并采用所估算的国内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以Granger因果分析法检验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从检验结果来看,在95%的显著性水平下,外商投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指数与上海国内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指数互不为Granger原因,即可以认为,1995—2007年间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上海地区国内企业并没有显著的技术外溢效应。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外溢效应 技术进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飞
要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本文在以前的研究基础上采用索洛增长速度方程和回归分析的方法,从我国各个地区的角度出发,来估测在地区层面上,国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国内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的净影响。本文认为,总体上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工业企业的技术进步没有明显的作用。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进步 生产函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颖
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外商直接投资引入的同时,我国的许多产业也出现了技术进步缓慢,缺乏核心技术能力等问题,这些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只有厘清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进步的内在关系,加强FDI的管理才能够实现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升级。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进步 学习 人力资本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立军
本文基于我国1999~2005年工业部门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建立两部门生产模型,分析FDI和自主技术创新对工业部门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外资企业在我国经济增长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就工业部门来说,国内地区间科技创新与合作是我国内资企业技术进步的主要源泉,FDI直接技术外溢效应并不是关键性因素。
关键词:
FDI 技术扩散 经济增长 自主创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郑秀君
本文旨在探索FDI技术溢出渠道的实证研究方法。以技术溢出的四个渠道为理论基础,采用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选择浦东地区外商投资企业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外商投资技术溢出效应产生的途径。
关键词:
技术溢出渠道 实证研究 问卷调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瑜
大量外资进入我国工业,在提高总体就业水平和工业增加值的同时,其带来的竞争对我国工业的行业构成和技术进步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以包含了技术要素的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构建了测量模型,对我国39个工业行业数据进行了分组检验,从中测量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工业技术进步的具体影响,并对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解释。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工业 技术进步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立建
本文以青岛市为例,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FDI与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青岛市利用外资促进本地技术进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进步 投资环境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孔帅 张玉 李平
采用动态广义矩估计和内生门限估计方法,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市场竞争效应和行业内技术溢出效应视角,就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进步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对中国技术进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影响技术进步的技术溢出效应较为显著,而市场竞争效应不显著。进一步的门限效应检验发现,这两种效应均具有非线性的双门槛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钟道军 李子美 张爱儒
文章采用索罗余值法测算的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外商直接投资对重庆市技术进步的影响,利用重庆市1992—2014年的面板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并进行相关的回归分析。结果证明:在诸多因素中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对重庆市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而教育投入的增加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也会对技术进步发挥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严兵
本文通过建立包含外商直接投资因素的技术进步内生化增长模型,分析了外资对昆山各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看,外资对昆山地区的技术进步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外资技术进步作用的发挥逐渐从以间接影响为主转变为以直接影响为主,外资对内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正逐渐减弱,近年来出现了不太显著的负面溢出效应。
关键词:
FDI 技术进步 溢出效应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飞
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通常被认为是资本、先进的知识、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统一体。通过吸引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我国可以有效地吸收、消化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自身技术进步的步伐。但国外直接投资的大量进入也对我国的技术进步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强化了外国公司在技术上的垄断地位,削弱了我们自主研发的能力。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进步 影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游曼淋
运用2005—2014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数据,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对制造业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在分析时,重点区分了跨国并购和绿地投资两种直接投资方式,并探讨了企业所有权性质、行业技术密集度和东道国是否为发达国家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上中国制造业企业以跨国并购方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存在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但绿地投资对其技术进步影响不显著。从分企业性质回归的结果来看,民企、外资及其他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在短期比国企和央企明显。从分行业回归的结果来看,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主要发生在非技术密集型行业。从分东道国回归的结果来看,向发达国家进行跨国并购更能促进制造业企业的技术进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炳才
如何评价外商投资对中国企业和社会技术进步的作用,对我们正确认识外资在中国的地位、作用以及所应该采取的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外资对中国技术进步和中国经济发展的价值与意义。 一、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水平 1978~1988年,我国所批准的外商投资协议项目中,第一、第二产业占45%,第三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宏 刘东丽
产业内附加值的提高是技术进步的直接表现,基于目前我国出口产品以其低附加值在全球价值链(GVC)中处于低端环节,以及对外直接投资(OFDI)增速较快这两个事实,本文选取1985~2014年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计算,以国内研发资本存量、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解释变量,以国内产业附加值为被解释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对上述三个变量做多元回归,得出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和国内研发资本存量均对国内产业附加值呈正效应影响,即国内的研发资本存量每提高1%,可促使产业附加值增长0.44%;另外,我国OFDI存量每提高1%,将带动产业附加值增长0.39%,即我国通过OFDI可以获取东道国逆向技术溢出,促进技术...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官胜 都斌
在当前推动企业"走出去"的政策背景下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如何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从理论上阐述了负向的国际化效应和正向的竞争效应,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当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较小时会减少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只有当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较大时才能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引进来"才能推动"走出去"。最后,提出了在推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政策的同时也应推行外商直接投资引进政策,以更进一步促进对外直接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