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61)
- 2023(2555)
- 2022(2268)
- 2021(2113)
- 2020(1918)
- 2019(4630)
- 2018(4579)
- 2017(8550)
- 2016(4286)
- 2015(4854)
- 2014(4586)
- 2013(4706)
- 2012(4643)
- 2011(4624)
- 2010(4584)
- 2009(3993)
- 2008(3914)
- 2007(3523)
- 2006(3596)
- 2005(3459)
- 学科
- 济(17048)
- 经济(17036)
- 图书(10141)
- 书馆(9646)
- 图书馆(9646)
- 管理(8778)
- 地方(7276)
- 学(6447)
- 工作(6147)
- 业(6045)
- 中国(5632)
- 方法(4460)
- 农(4285)
- 企(4275)
- 企业(4275)
- 读者(3746)
- 关系(3636)
- 数学(3625)
- 数学方法(3524)
- 贸(3366)
- 贸易(3359)
- 地方经济(3271)
- 和(3225)
- 易(3196)
- 对外(3091)
- 农业(2882)
- 业经(2778)
- 经济关系(2678)
- 化(2628)
- 融(2626)
- 机构
- 大学(62252)
- 学院(55810)
- 研究(23005)
- 管理(20319)
- 济(20234)
- 图书(20104)
- 书馆(19612)
- 图书馆(19610)
- 经济(19559)
- 中国(16483)
- 理学(15974)
- 理学院(15690)
- 管理学(15268)
- 管理学院(15093)
- 科学(14678)
- 京(13773)
- 所(12062)
- 范(10984)
- 师范(10913)
- 研究所(10873)
- 农(10449)
- 中心(10353)
- 江(10167)
- 财(9470)
- 州(9188)
- 北京(9039)
- 师范大学(8858)
- 大学图书馆(8664)
- 上海(8522)
- 业大(8457)
- 基金
- 项目(37221)
- 研究(27788)
- 科学(27742)
- 基金(26022)
- 家(23372)
- 国家(23216)
- 科学基金(18688)
- 社会(16737)
- 社会科(15825)
- 社会科学(15819)
- 基金项目(13777)
- 编号(13113)
- 省(12766)
- 成果(12580)
- 划(11845)
- 自然(11396)
- 教育(11167)
- 自然科(11054)
- 自然科学(11047)
- 自然科学基金(10799)
- 资助(10096)
- 一(9939)
- 项目编号(8639)
- 发(8391)
- 重点(8346)
- 课题(7633)
- 部(7388)
- 国家社会(7295)
- 研究成果(7260)
- 科研(6994)
共检索到108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马远良
经中共上海市委、市人民政府批准,上海图书馆与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进行合并。这是上海市委、市府经过近一年的酝酿与调研后采取的一项改革措施,使两者的文献信息资源能合理配置,扬长避短、相互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提高原有图书情报工作的层次,为图书情报工作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沛
北大教授季羡林老先生作为几十个春秋治学生涯过来人,曾经深有感触地说过:“书能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智慧,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希望。”的确,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漫漫人生旅途中,我们三口之家和书、和书的大本营——上海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面对600余册家庭藏书,面对人手一张的上海图书馆的借书卡,面对闲暇之时“泡”在上图一整天,只要有书作伴,就有无穷乐趣。我家虽然在经济上尚不够“腾飞”,但在精神世界却是富有的。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誉
一、读者、朋友、伙伴早在上海图书馆创业初期的50年代,我已多次去馆查阅资料,借阅过图书,成为她的读者。但是真正成为她的朋友和伙伴,还是从60年代初期我担任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业务副馆长时开始的。当时正值全国第二中心图书馆在上海成立不久,我于1963年4月被增补为该中心委员。委员会由徐森玉先生任主任,市文化局方行副局长,上图李芳馥副馆长任副主任,委员来自10所成员馆,它们是:上海图书馆、上海市科学技术图书馆、上海市历史文献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复旦大学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上海第一医学院图书馆、上海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葛如琛
上海图书馆新馆于1996年12月20日如期开放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上海图书馆已经是上海市的新景观,是上海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本来并不热闹的淮海中路的这一地段顿时成为上海人民向往的地方。这里用了‘如期开放’还有一个小故事。11月中旬,一位德国友人到了上海图书馆工地,无论如何也不相信12月20日能开放,她认为至少要8个月才能开放。上海图书馆新馆不仅以其标志性的建筑给人以现代化的印象,它的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和管理技术才是现代化的真谛,本期将集中展示其中的部分内容。葛如琛的文章从硬件、软件的平台和各个应用系统勾画出上海图书馆现代化系统的概貌,充分展示了上海图书馆所采用的先进技术。这里印象深刻的是服...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顾诵芬
1939年7月我父亲应叶景葵、张元济之邀,从北平来上海筹建私立合众图书馆。当时办馆的目的是怕战乱将大量的民族文献销毁和失散。图书馆靠私人集资,书籍则由江浙的望族捐赠。我们刚到上海住在现在的复兴中路思南路口的一座花园洋房里。楼下是办公室、楼上则是书库和我们的卧室。书库是原来的舞厅,开始书不多,主要是叶家、张家和杭州蒋家的。当时我念小学,寒假期间父亲就让我看水浒、三国和西游记。怕伤眼,父亲将馆藏的木刻大字本给我看,到小学毕业这些名著就都看完了。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孙继林
回眸“九五”,上海的图书馆事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宏观管理、提高科技含量、增强服务功能、重视学术研究、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都有重彩浓墨的大手笔,为创建一个适应国际化特大城市发展的现代图书馆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政府加大投入是“九五”期间上海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支柱,促进了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深化改革使全市图书情报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优势进一步发挥;宏观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全市图书馆的服务层次上了一个新台阶;广泛深入的专业研究为新世纪上海图书馆事业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宋路霞
上海图书馆事业的兴起,与中国近现代史同步,总共150多年的时间。这期问上海方方面面的历史变迁,尤其是西方经济、文化和图书馆学的东渐,就使得上海的图书馆,不仅在中国传统的藏书楼形式向公共图书馆的转型过程中,而且在同代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中,均在全国独树一帜。自从1847年由西方传教士在徐家汇兴建了著名的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之后,中国近代意义的图书馆在上海逐渐发展起来,逐步有了公共图书馆(工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熊泽泉 段宇锋
在全球数字化高度发展的大背景下,公众对于文献资源获取的成本和难度正在逐渐降低,对于图书馆的依赖正日趋减弱,公共图书馆利用新技术,对传统服务实施转型升级已成为大势所趋。上海图书馆"创·新空间"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国内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的一个典范。本文基于对"创·新空间"馆员的调研访谈,对"创·新空间"的缘起、起步、发展等多个阶段进行了全貌展示,并对"创·新空间"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思考以及解决方案进行了深入揭示,为公共图书馆服务转型升级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材料。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孙继林
王元化是国内最著名的学者之一,他的学识和研究领域贯通古今中外,在西方的黑格尔哲学、莎士比亚戏剧,中国古代哲学、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心雕龙》、传统戏剧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凡的建树。俗语说:学海无涯书作舟。读书是治学的基础,我国现代著名学者的学术经历大都与图书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王元化从17~59岁,他一生最宝贵的青壮年黄金岁月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金文虎
在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为特征的 2 1世纪 ,作为世界级城市的图书馆 ,如何将体现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战略思想与“以人为本”、“数字图书馆”、“中心图书馆”以及“网络图书馆”的现代图书馆理念相结合 ,探索图书馆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作者从战略发展的高度以理性思考与工作实务相结合的方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讨 ,并辅以上海图书馆的操作实例。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冯金牛
我国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纂修的《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全书共22877卷,目录60卷,共11095册,书中保存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古代典籍8000多种,是中化民族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由于整部《永乐大典》的数量十分巨大,纂修时只抄写了一份。至嘉靖年间(1522-1566),“好古礼文”的嘉靖皇帝下谕旨令馆臣抄录了一个副本。于是,历史上的《永乐大典》存在两个重要版本;永乐年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邀请.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夫人希拉里一行于6月25日—7月3日对我国进行了为期9天的国事访问。期间6月30日至7月1日克林顿总统和夫人希拉里一行访问了上海。6月30日上午克林顿总统一行来沪第一站对上海图书馆进行了参观访问,并在上海图书馆目录大厅与教育、文化、法律、宗教界人士举行座谈会,7月1日中午总统夫人希拉里在上海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了个人演讲会。上海图书馆的宏伟建筑、先进设施、丰富馆藏、幽雅环境和良好服务给克林顿总统一行留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