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86)
- 2023(10877)
- 2022(9648)
- 2021(9236)
- 2020(7511)
- 2019(17717)
- 2018(17756)
- 2017(33664)
- 2016(18408)
- 2015(20921)
- 2014(20825)
- 2013(20412)
- 2012(18783)
- 2011(16919)
- 2010(16842)
- 2009(14865)
- 2008(14363)
- 2007(12263)
- 2006(10967)
- 2005(9564)
- 学科
- 济(66243)
- 经济(66153)
- 管理(49908)
- 业(46570)
- 企(38990)
- 企业(38990)
- 方法(31415)
- 数学(26927)
- 数学方法(26607)
- 中国(18778)
- 农(18160)
- 学(17401)
- 财(15579)
- 地方(15074)
- 业经(14912)
- 理论(13045)
- 和(12989)
- 农业(12202)
- 贸(11595)
- 贸易(11587)
- 易(11236)
- 图书(11133)
- 技术(10950)
- 制(10825)
- 教育(10815)
- 环境(10670)
- 书馆(10469)
- 图书馆(10469)
- 工作(9934)
- 务(9817)
- 机构
- 大学(255125)
- 学院(248813)
- 管理(102461)
- 济(91422)
- 经济(89065)
- 理学(88546)
- 理学院(87520)
- 管理学(85997)
- 管理学院(85517)
- 研究(80920)
- 中国(58248)
- 京(54385)
- 科学(52060)
- 财(40645)
- 所(39792)
- 农(37645)
- 业大(37503)
- 中心(37065)
- 研究所(36583)
- 范(36317)
- 江(36150)
- 师范(36009)
- 北京(34571)
- 财经(33185)
- 州(30915)
- 经(30221)
- 院(29521)
- 农业(29176)
- 师范大学(29156)
- 技术(27663)
- 基金
- 项目(176220)
- 科学(136934)
- 研究(132093)
- 基金(125815)
- 家(109448)
- 国家(108197)
- 科学基金(92481)
- 社会(80009)
- 社会科(75616)
- 社会科学(75594)
- 省(68153)
- 基金项目(67793)
- 教育(60415)
- 自然(59971)
- 自然科(58515)
- 自然科学(58502)
- 划(57674)
- 自然科学基金(57448)
- 编号(56372)
- 资助(50965)
- 成果(46938)
- 重点(38677)
- 部(38229)
- 课题(37404)
- 发(36756)
- 创(36604)
- 项目编号(35571)
- 创新(33971)
- 科研(33518)
- 大学(33404)
共检索到368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郑佳盈
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珍稀文献具有特殊的史料价值、学术价值以及艺术价值,对于这些资料的整理、揭示及研究将对中西文化发展及交流史的研究有重大意义。本文在研究DCRM(B)、RDA两个规则的基础上,以美国各机构珍稀文献规则实施情况及PCC标准记录要求为参考依据,结合RDA(3R)的要求,提出本地化规则中一些难点与重点的解决建议,探究适合徐家汇藏书楼珍稀文献编目规则的路径,也为其他类似图书馆的外文古籍书目编制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费毓龙
我退休前在徐家汇藏书楼工作。楼中的外文古籍负盛名于世。我每接触这些古籍,总是爱不释手,进书库后总是流连忘返。在这里我见到了第一部先秦典籍的拉丁文木刻本,也见到了徐光启所译《几何原本》的底本。这些开辟了中西文化交流之路的著述,以及徐光启、李之藻、利玛窦、殷铎泽、钱德明等文化交流的使者,宛如繁星点点嵌缀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苍穹上。吸引我的还有这些古籍所宣示的那种艺术底蕴,印刷和雕板的图案、字体清丽古朴,人物传神欲动,历数百年而线不断,纸不碎,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窦英杰
从古代藏书楼、近代图书馆到现代图书馆的历史发展,概述了图书馆“话语权”的演变过程,阐明了图书馆从私有垄断到服务大众的文化承载的深刻意义。
关键词:
藏书楼 图书馆 话语权 演变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姚伯岳
1898年,京师大学堂在原和硕和嘉公主府原址上开办,同时设立藏书楼,位置在原公主寝殿。1900年庚子事变,京师大学堂停办,藏书楼藏书也毁于一旦。1902年重建京师大学堂,藏书楼迁到原公主府后罩楼,不久后改称图书馆。历任藏书楼提调和图书馆经理官竭心尽力,各项规章制度日臻完善,为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的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黄少明
古越藏书楼是中国近代最早创办的开放性图书馆。开放性图书馆包括“私有公用”的私立图书馆和“公有公用”的公共图书馆。“公有公用”和“私有公用”在“公用”方面虽然相似,但却有本质上的差异,不能混为一谈。古越藏书楼属“私有公用”的私立图书馆,这一点决定了她不是公共图书馆,自然,也就不可能成为中国图书馆百年历史中最早出现的公共图书馆。
关键词:
古越藏书楼 私有公用 开放性 公共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翟桂荣
文章通过考察“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爱如生·近代报刊库”中1840至1912年间的汉译相关文献,基于报刊视野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学意义上的“书院”“藏书楼”“图书馆”等专有名词的译介嬗变过程。文章认为晚清图书馆学翻译分为三个阶段:以“书院”为题名的归化译介输入阶段,以“藏书楼”为题名的启蒙译介展示阶段,以“图书馆”为题名的主动正名译介研究阶段。文章最后结合社会文化背景分析了晚清图书馆学翻译的特点与演变轨迹,揭示了翻译对近代新图书馆学的兴起和传统图书馆转型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晚清 书院 藏书楼 图书馆 汉译文献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孙岩
中国藏书史研究已有百年的积淀,既取得了大量成就,也存在诸多问题,亟需对一些概念和方法进行重审。文章首先揭示“藏书楼”与“图书馆”术语在近现代被双向建构的过程,理清了前者的指涉和层次。其次,反思藏书史、图书馆史既有研究的局限所在,提出应结合“公私”“政教”等传统政治史、文化史中的核心议题以及数字人文的方法,拓展研究视域和呈现方式。最终落脚于让书籍和藏书楼研究“鲜活”起来,借此认识中国文明传承的政治、文化底色及其价值和局限所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蒯培珠
预防性保护强调对问题的前置性处理,即通过有效的监测、评估、调控、管理,抑制各种不良因素对文献的危害,达到长久保存文献的目的。本文从保护技术、组织管理与制度保障的几个特定角度,结合上海图书馆近几年的实践,阐述历史文献典藏预防性保护工作。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郑幸
上海图书馆藏有《慈溪竹江袁氏宗谱》一种,经笔者考订,确系袁枚家谱。该谱不仅详细记载了袁枚家族之世系资料,而且还保留了一篇已佚的袁枚传文,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通过对这些材料的考订,本文不仅确证了袁枚籍出浙江慈溪的说法,而且补充了袁枚的若干生平事迹,有助于袁枚生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
袁枚 慈溪竹江袁氏宗谱 佚传 生平考订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姚伯岳
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藏书楼,1904年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改名为图书馆。藏书楼的负责人叫提调,图书馆的负责人叫图书馆经理官。从1898年创立,到1912年5月改名为北京大学校,京师大学堂共经历了4任藏书楼提调和4任图书馆经理官,合计7人,分别是李昭炜、骆成骧、梅光羲、徐廷麟、王诵熙、刘绵训、任钟澍,他们为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图书馆)的建设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江向东
"藏书楼"是中国图书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术语。该文通过对曹勋的《松隐文集》、刘学箕的《方是闲居士小稿》、陈耆卿的《赤城志》、李昂英的《文溪集》、真德秀的《铅山县修学记》和应节严的《扬州州学藏书楼记》等宋代文献中有关"藏书楼"一词记载的详细考证,得出"藏书楼"术语起源于南宋的结论。
关键词:
藏书楼 中国图书馆史 宋代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那艳 吴汉华
民间图书馆属于公共图书馆这一观点在学术界有争议,其核心原因是学者们未能厘清公共图书馆的属性。公共图书馆表现出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免费、开展社会教育等属性。民间图书馆也表现出面向社会公众服务、公共物品、承担社会教育等属性。民间图书馆的公共图书馆社会合理性可从社会公众认可、国家法规制度保障和政府行政认可三方面考量。古越藏书楼是我国现代意义最早的民间图书馆,也是最早的公共图书馆,在当时的社会教育中具有启蒙和开新之价值。
关键词:
民间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 古越藏书楼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姚伯岳
京师大学堂经历了戊戌大学堂和壬寅大学堂两个阶段,其早期的藏书楼和后来的图书馆在藏书建设上都投入巨大。戊戌大学堂藏书楼虽然只存在不到两年的时间,但中文藏书应已超过5万册,此外还有数量可观的西文藏书,可惜在庚子事变中几乎尽遭损毁。壬寅大学堂藏书楼的藏书建设基本上从头开始,但很快就超过了戊戌大学堂曾达到的藏书数量。1904年1月,藏书楼改称图书馆,继续多方采买图书。多年坚持不懈的藏书建设,使京师大学堂以其雄厚的文献典藏而无愧于全国最高学府的称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