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09)
- 2023(17392)
- 2022(14582)
- 2021(13694)
- 2020(11489)
- 2019(26363)
- 2018(25902)
- 2017(50949)
- 2016(27206)
- 2015(30508)
- 2014(30316)
- 2013(30065)
- 2012(27583)
- 2011(24555)
- 2010(25030)
- 2009(23647)
- 2008(22902)
- 2007(20620)
- 2006(18624)
- 2005(16702)
- 学科
- 济(109418)
- 经济(109289)
- 业(97316)
- 管理(89590)
- 企(86123)
- 企业(86123)
- 方法(46917)
- 数学(37070)
- 财(36755)
- 数学方法(36642)
- 农(34791)
- 中国(33880)
- 业经(33618)
- 融(29011)
- 金融(29010)
- 银(27450)
- 银行(27418)
- 行(26457)
- 制(24986)
- 务(24441)
- 财务(24362)
- 财务管理(24336)
- 农业(24181)
- 地方(23906)
- 企业财务(23073)
- 税(22132)
- 理论(21699)
- 贸(21350)
- 贸易(21334)
- 易(20776)
- 机构
- 学院(381045)
- 大学(377155)
- 济(157367)
- 管理(154396)
- 经济(153889)
- 理学(131610)
- 理学院(130288)
- 管理学(128506)
- 管理学院(127796)
- 研究(123519)
- 中国(101563)
- 财(80211)
- 京(80124)
- 科学(71753)
- 财经(61679)
- 所(60809)
- 江(58063)
- 中心(58012)
- 农(57595)
- 经(55933)
- 研究所(54229)
- 业大(51748)
- 北京(51080)
- 州(47348)
- 范(47303)
- 师范(46945)
- 经济学(46448)
- 财经大学(45448)
- 院(44844)
- 农业(44627)
- 基金
- 项目(246561)
- 科学(194645)
- 研究(187782)
- 基金(178256)
- 家(151996)
- 国家(150583)
- 科学基金(131277)
- 社会(118076)
- 社会科(111990)
- 社会科学(111963)
- 省(96146)
- 基金项目(93943)
- 教育(84825)
- 自然(83088)
- 自然科(81160)
- 自然科学(81143)
- 自然科学基金(79705)
- 划(79506)
- 编号(78616)
- 资助(73529)
- 成果(64562)
- 部(54333)
- 重点(54183)
- 课题(53346)
- 创(53142)
- 发(53113)
- 项目编号(49301)
- 创新(48973)
- 国家社会(47933)
- 教育部(47225)
- 期刊
- 济(180409)
- 经济(180409)
- 研究(122787)
- 中国(75072)
- 财(62886)
- 管理(60578)
- 农(53910)
- 学报(51001)
- 融(48388)
- 金融(48388)
- 科学(48361)
- 教育(42236)
- 大学(39681)
- 学学(37085)
- 农业(36926)
- 技术(34472)
- 业经(30626)
- 财经(29812)
- 经济研究(28028)
- 经(25495)
- 问题(23009)
- 业(20619)
- 技术经济(19760)
- 图书(19462)
- 贸(19104)
- 现代(18985)
- 理论(18980)
- 国际(18568)
- 务(18116)
- 财会(17296)
共检索到5905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樊丽明 葛玉御
税收政策是影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因素。通过比较分析伦敦、纽约、中国香港、新加坡和东京等五大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业税负和税收政策的实践经验,测算上海金融业税负水平,发现上海金融业存在企业税负结构性偏高、个人税负整体偏高的问题。针对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缴费存在的制度设计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以市场导向模式为建设方向,推动四项税制改革,并建设公开透明、法治稳定的税收环境作为保障。
关键词:
上海 国际金融中心 金融业税负 税收政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课题组 金鹏辉
本课题从对标全球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伦敦、纽约、中国香港、新加坡和东京等)着手,专项开展了跨境金融税收制度安排方面的比较,并同时对比了境内具有相同开放诉求区域金融税收的安排(横琴和前海自贸区)情况,就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在税收安排上所面临的压力和差距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亟须改革的若干问题和相关政策建议,为国家和上海市层面制定最具竞争力的国际金融中心税制安排提供依据,同时也为中国金融业参与国际竞争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税收制度构建提供参考。在具体实施上,课题组建议了两种方案。方案一是依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框架,采用行业性税制安排的方式来定制跨境金融专项方案开展先行先试,并根据试点的结果来决定是否复制推广;方案二是依托上海自贸新片区区域性税制安排的方式来进行整体面上推进,金融作为其中一部分纳入。同时,通过界定并梳理"已明确但落实有难度"、"有概念但需要明确"、"税负偏重但有减免空间"以及"税负不合理应当取消"四个税收政策维度上的情况,提出了完善现有涉外金融税收制度的政策建议,包括落实出口金融服务免征增值税、落实同业往来利息免征增值税、免征或减征借贷合同及财产直保领域的印花税、免征非居民账户的银行利息预提所得税等十项具体措施,从而缩小上海与其他先进的国际金融中心在开展同类跨境金融业务时的税负差距,提高上海金融服务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 税收 跨境金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浩余
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环节建设,对于提升上海金融中心的整体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国际金融中心的指标评估与分析得到的结论证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目前正处于由国内中心金融到区域(APEC)金融中心转变的阶段。上海的区位优势明显,但是金融集聚优势不明显,制度与政策的限制重重,导致国内金融机构缺乏国际竞争力,金融业务创新原动力不足。若不在这个关键环节着力改善,将阻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
国际金融中心 金融集聚度 回归分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胡定核
一、发展上海金融市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大意义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否认价值规律,排斥市场的调配作用。物资统一分配,产品统购统销,财政统收统支,银行信贷资金按计划保证供应。在这种体制下,金融业得不到发展,银行起作用的范围极其狭小,当然根本不可能也不需要通过金融市场进行融资活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宣文俊
要加快推进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需要在市场体系、基础设施、人才培养、经济体制和法制环境等方面进行大量的工作。其中尤以法制环境建设为重中之重,因此,本文就以法制环境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研究目标聚焦如何尽快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这点上。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以WTO规范国际金融市场开放的文件《金融服务协议》为脉络,以世界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法制环境建设经验为借鉴,以操作性强、规范高效为原则,提出一套适应我国当前实际情况的立法需求和司法、执法策略,以促进和保障上海早日建成国际金融中心。
关键词:
上海 金融中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余秀荣
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标志是其在超出国界的范围内,发挥金融聚集和辐射功能。本文从国际金融中心功能的角度,探讨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如何提升其辐射功能、促进中心建设的问题。
关键词: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金融中介 金融市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屠彦彬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韩汉君 王玉
打造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金融强国之“强”,既是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之“强”,也体现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之“强”。以此为导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应始终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充分利用上海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基础,为金融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在未来发展中,为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应积极发展离岸金融业务,推动离岸金融相关法规制度建设,循序渐进加强离岸金融市场产品创新,强化金融基础设施核心技术开发和跨境互联互通建设,以此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化水平并向更高能级的国际金融中心迈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课题组
良好的金融生态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通过对上海金融机构资产质量、盈利能力以及上海金融资源集聚程度的分析,可以看出上海具有相对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适合金融机构的生存与发展。但是与世界上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相比,上海又具有明显差距。主要原因是我国金融体系存在融资结构不合理、金融创新不足、金融市场不成熟、金融文化缺失、金融及相关法律不健全等问题。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需要有强大的经济总量、健全的法律信用制度、发达的配套专业服务等基础环境,以便利金融机构的生存,促进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集聚。 改善金融生态.一方面要完善金融业自身的经营和运作机制,强化市场约束,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要调动各方力量,努力...
关键词:
金融生态 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市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肖兰华
目前,全球各大国际金融中心如美国纽约和芝加哥、英国伦敦、新加坡、澳大利亚悉尼等都把电力金融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发展与壮大的重要支点,开展并壮大电力金融及产品衍生品业务,取得了良好成效和可供借鉴的经验。上海要建成全球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理应有电力金融的一席之地,不应缺少电力金融这一环。然而,目前关于电力金融的市场研究,国内几乎属于空白。因此在总结各国电力金融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借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东风,尽快谋划上海电力金融市场建设,探索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适应的电力金融市场发展模式,研发满足电力市场多样化需求的期货、期权与远期合约等电力金融产品,搭建规范运行与防控风险的制度框架就显得尤为必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豫
本文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应当把握的若干重点,2020年基本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实现人民币基本国际化的主要标志和战略措施,提出了近期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金融市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欣欣 储伟
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推进,上海金融市场的资源聚集和辐射效应持续增强,各金融市场之间的关联度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由于金融市场内在运行机制和外在监管机制的不完善,多种金融市场风险也开始逐步集聚和暴露。如果不及时有效地构建市场风险管理机制,在金融市场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中,随着风险来源的增多和叠加、风险破坏力的集中释放以及转化为金融危机概率的提升,目前可控、潜在的市场风险就有可能发生趋势性转变。本文以研究上海金融市场风险为出发点,在深入分析当前潜在市场风险的基础上,提出构建金融市场风险管理机制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
上海市 金融市场 金融风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望
本文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特点和功能出发,初步分析研究了上海与中西部金融发展的比较优势,以及存在合作联动发展的机遇与潜力,对如何促进中西部金融发展并为上海创造更广阔的发展腹地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上海 中西部 金融 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