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12)
2023(9077)
2022(7177)
2021(6522)
2020(5048)
2019(11534)
2018(10894)
2017(20357)
2016(10751)
2015(12239)
2014(11947)
2013(11642)
2012(10913)
2011(9806)
2010(10183)
2009(9756)
2008(8717)
2007(8184)
2006(7504)
2005(6787)
作者
(31339)
(25852)
(25458)
(24447)
(16377)
(12403)
(11706)
(10135)
(9788)
(9426)
(8842)
(8790)
(8293)
(8285)
(8281)
(8214)
(7613)
(7584)
(7529)
(7379)
(6466)
(6373)
(6337)
(6175)
(6067)
(5853)
(5822)
(5782)
(5399)
(5284)
学科
(39439)
经济(39393)
管理(27423)
(26486)
金融(26485)
(26200)
(23220)
银行(23196)
(22608)
中国(21534)
(21303)
企业(21303)
(12795)
方法(12750)
地方(12669)
(12515)
(12298)
业经(11206)
中国金融(11048)
数学(10453)
数学方法(10295)
(9192)
贸易(9182)
(8990)
农业(8934)
理论(8218)
(8173)
(7767)
财务(7734)
财务管理(7717)
机构
学院(144692)
大学(143993)
(58886)
经济(57326)
研究(55423)
中国(48884)
管理(47898)
理学(39176)
理学院(38704)
管理学(38012)
管理学院(37758)
科学(32249)
(31402)
(29822)
(28164)
中心(27797)
(26898)
研究所(25279)
(23506)
财经(22406)
农业(21144)
业大(20845)
(20565)
(20418)
北京(20279)
(19654)
(19635)
(19295)
师范(18980)
银行(18939)
基金
项目(92883)
科学(71182)
研究(70385)
基金(64314)
(56742)
国家(56206)
科学基金(46388)
社会(42842)
社会科(40534)
社会科学(40521)
(37139)
基金项目(32623)
教育(32181)
(31857)
编号(29064)
自然(28414)
自然科(27693)
自然科学(27683)
自然科学基金(27173)
资助(26564)
成果(25221)
课题(22274)
(22269)
重点(22251)
(20271)
(19808)
创新(18964)
(18718)
(18529)
发展(17870)
期刊
(69907)
经济(69907)
研究(49026)
中国(37921)
(32543)
金融(32543)
(26058)
学报(24440)
(22517)
教育(21762)
科学(20887)
管理(19649)
大学(18769)
学学(17333)
农业(17031)
技术(13042)
经济研究(11468)
财经(11275)
业经(10843)
国际(10292)
(9775)
(8937)
问题(8860)
(8682)
图书(8221)
理论(7300)
世界(7237)
(7047)
论坛(7047)
职业(7025)
共检索到2477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陆冠虚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定位应该是以国内经济发展为依托,从制度设计上服务于国内市场的功能型国际金融中心。受制于各种条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有路径依赖和渐进性的特征,必然遵循国内金融中心——区域(亚洲)金融中心——全球金融中心这一发展路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中央大政策的支持,需要上海地方政府提供舞台,需要全国的协作,更需要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黄牧旸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已经提出了十四年.从上海金融市场的现状看.离此目标依然遥远.与纽约等三大国际金融中心相比.上海目前缺乏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若干必要条件.但是.上海又具有一些天然的和后天的优势.如果能够克服困难.依照正确的路径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笔者相信.上海终将成为全球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苏宁  
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历史大趋势和我国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大背景,赋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经济金融改革开放的深化,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被提上议事日程。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把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正式确立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肖本华  
文章就上海世博会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金融创新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人民币国际化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市场体系建设和发展环境建设等问题综述了与会代表的意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潘英丽  
中国加入 WTO与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给中国大都市崛起为亚洲国际金融中心带来历史机遇。沪港金融中心的目标定位和分工将是中国在亚洲国际金融中心竞争中胜出的重要条件。本文重点探讨四个问题 :中国崛起为亚洲时区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能性 ,沪港金融中心的目标定位与分工 ,沪港金融中心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以及促进沪港金融中心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国峰  邓婕  栾稀  
本文基于十九大2020-2050年两步走发展战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更自信的态度、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设计后2020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远景目标。提出上海应以人民币定价中心、支付清算中心、全球金融产品交易中心、金融科技中心、丝路金融中心、绿色金融中心六大中心建设为着力点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并指出在此过程中要坚持金融开放,强调本币优先,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减少意外冲击。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杰   王传辉  
一、金融自由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进入7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股金融自由化的浪潮。这股浪潮绵延至今,其间虽有波折,但至今仍是各国金融改革与发展之大趋势。 金融的自由化改革是以金融深化理论为基础,这一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等于1973年提出后迅速成为指导各国金融改革的主导理论,麦金农等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大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后指出,较大数量的金融资源和金融活动常与较高水平的储蓄、投资和生产相联系,即金融深化有利于经济增长;相反,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抑制因素,即政府过度干预金融的各种措施,使金融制度落后,阻碍了经济发展。据此,无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景学成  王建华  
重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模式和步骤措施景学成,王建华一、理论与政策设计思路1.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是作为在全国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与国际经济相连接的一项战略措施。中央把经济、金融、贸易一体地提出来,...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韩汉君   王玉  
打造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金融强国之“强”,既是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之“强”,也体现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之“强”。以此为导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应始终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充分利用上海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基础,为金融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在未来发展中,为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应积极发展离岸金融业务,推动离岸金融相关法规制度建设,循序渐进加强离岸金融市场产品创新,强化金融基础设施核心技术开发和跨境互联互通建设,以此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化水平并向更高能级的国际金融中心迈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课题组  
良好的金融生态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通过对上海金融机构资产质量、盈利能力以及上海金融资源集聚程度的分析,可以看出上海具有相对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适合金融机构的生存与发展。但是与世界上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相比,上海又具有明显差距。主要原因是我国金融体系存在融资结构不合理、金融创新不足、金融市场不成熟、金融文化缺失、金融及相关法律不健全等问题。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需要有强大的经济总量、健全的法律信用制度、发达的配套专业服务等基础环境,以便利金融机构的生存,促进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集聚。 改善金融生态.一方面要完善金融业自身的经营和运作机制,强化市场约束,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要调动各方力量,努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肖兰华  
目前,全球各大国际金融中心如美国纽约和芝加哥、英国伦敦、新加坡、澳大利亚悉尼等都把电力金融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发展与壮大的重要支点,开展并壮大电力金融及产品衍生品业务,取得了良好成效和可供借鉴的经验。上海要建成全球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理应有电力金融的一席之地,不应缺少电力金融这一环。然而,目前关于电力金融的市场研究,国内几乎属于空白。因此在总结各国电力金融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借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东风,尽快谋划上海电力金融市场建设,探索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适应的电力金融市场发展模式,研发满足电力市场多样化需求的期货、期权与远期合约等电力金融产品,搭建规范运行与防控风险的制度框架就显得尤为必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韩文亮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有全局性的国家战略。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推进过程中,金融机构的积聚,品种的创新和金融服务的优化是重中之重。作为金融机构的主体,商业银行必须在明确市场定位的基础上,加强塑造企业品牌的个性特征,努力赢得差异化竞争优势,并以自身品牌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本文通过研究当前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过程中先进商业银行品牌战略的实践及其作用,为我国商业银行在实施品牌战略时的切入点以及具体方案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豫  
本文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应当把握的若干重点,2020年基本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实现人民币基本国际化的主要标志和战略措施,提出了近期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