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84)
- 2023(14118)
- 2022(11489)
- 2021(10562)
- 2020(8287)
- 2019(19125)
- 2018(18277)
- 2017(34685)
- 2016(18477)
- 2015(21174)
- 2014(21212)
- 2013(20969)
- 2012(19970)
- 2011(18057)
- 2010(18893)
- 2009(17937)
- 2008(17523)
- 2007(16354)
- 2006(15346)
- 2005(14687)
- 学科
- 济(81914)
- 经济(81829)
- 业(50466)
- 管理(50331)
- 企(40540)
- 企业(40540)
- 银(35326)
- 银行(35181)
- 中国(34145)
- 行(33632)
- 融(32242)
- 金融(32241)
- 地方(25998)
- 制(25709)
- 方法(25463)
- 农(24246)
- 业经(21558)
- 数学(20781)
- 数学方法(20582)
- 财(19945)
- 贸(16566)
- 贸易(16538)
- 农业(16408)
- 易(15984)
- 度(14664)
- 制度(14658)
- 理论(14071)
- 体(13988)
- 学(13603)
- 发(13514)
- 机构
- 学院(263000)
- 大学(261221)
- 济(113721)
- 经济(110951)
- 研究(96242)
- 管理(95319)
- 中国(86900)
- 理学(77299)
- 理学院(76413)
- 管理学(75432)
- 管理学院(74903)
- 财(58521)
- 京(57666)
- 科学(52414)
- 所(48373)
- 中心(47000)
- 江(44917)
- 财经(43548)
- 研究所(42423)
- 农(40760)
- 经(39327)
- 北京(38151)
- 银(37827)
- 州(37279)
- 范(36477)
- 银行(36314)
- 师范(36134)
- 经济学(35309)
- 院(34637)
- 行(33966)
- 基金
- 项目(155350)
- 研究(122260)
- 科学(121796)
- 基金(108836)
- 家(92247)
- 国家(91320)
- 科学基金(78159)
- 社会(76814)
- 社会科(72959)
- 社会科学(72941)
- 省(61628)
- 教育(56140)
- 基金项目(55482)
- 划(51301)
- 编号(51254)
- 自然(46000)
- 资助(45367)
- 自然科(44922)
- 自然科学(44916)
- 成果(44196)
- 自然科学基金(44103)
- 发(39625)
- 课题(37940)
- 重点(35587)
- 部(34137)
- 发展(32877)
- 创(32788)
- 展(32317)
- 性(32128)
- 年(31315)
共检索到464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沈立强
国家关于加快推进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总体部署,将进一步推动市场体系和制度环境的完善,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汇聚与辐射。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既对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对其加快转型和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背景和广阔舞台。本文以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为例,探讨了未来三年的经营目标、发展思路和举措。如何抓住机遇,积极竞争"红海",在加快发展中提升市场竞争水平;加快开拓"蓝海",在创新发展中推动经营转型,这是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的发展路径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傅建华
上海作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前沿,正在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外向型、多功能的具有先进科学技术与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作为现代化的国际城市,要求上海按照当代国际标准来加速发展,实现与国际的接轨.尤其是在金融、贸易方面,要加快形成国内进而成为国际的中心.以管理固定资产投资为特色、具有财政和银行双重职能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已经走过了四十年的历程.而今,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任再萍 曹迪 徐永林
金砖银行作为首个由发展中国家主导的国际性金融机构,标志着金砖国家间经济金融方面的合作迈入实质性阶段。通过研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金砖银行、自贸区之间的联系,分析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路径与金砖银行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运用SWOT模型探索金砖银行发展面临的优劣势和挑战,并提出金砖银行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最优发展途径。
关键词:
金砖银行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自贸区 联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沈怡
商业银行的整体经营运作可以简要概括为业务运营,主要涵盖了运营模式、运营系统、运营风险、运营管理等多个方面,是商业银行发展的主动脉。在网点分散的资源布局限制下,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感受到来自于市场的巨大压力,纷纷启动对资源集约配置的系统研究并积极试点,逐渐总结出融合流程精简设计、资源优化配置、经营持续转型的业务运营模式。本文认为,在未来,商业银行业务将彻底跳出金融企业的固有网点布局,通过以后台共享服务中心为主体,以流程创新为路径,以集约经营为目标的商业银行业务运营模式,主动实现经营战略的全面转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纯福
银行总部是金融中心的标志。金融市场与银行总部互为条件,银行总部圈的层级决定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和能量。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率先成立以及大型商业银行营运机构在上海的逐步集聚,为发展银行总部圈奠定了必要基础。比较若干模式,交易、创新型功能总部更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以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在上海设立功能型总部为突破,形成中外资银行共同参与合作竞争的高层级银行总部圈,增强对长三角周边地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并走向综合化、国际化,这是积极实施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国际金融中心 银行总部圈 战略突破口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雪静
本文就金融市场发展环境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金融市场发展路径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人民币国际化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国资本市场现状与发展等热点问题综述了与会代表的意见。
关键词:
金融市场 国际金融中心 建设 综述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文星
本文以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人民币贷款产品定价的实际情况为例,分析了受资金供求、风险考核、竞争环境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影响,该行贷款产品呈现利率下浮贷款所占比重与客户信用等级正相关、利率下浮贷款中短期贷款所占比重偏高、沿海与内陆区域定价水平差异较大和在同业市场上贷款定价水平偏低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工商银行应以贷款定价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合理进行贷款风险量化;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修订已有的定价方法,逐步建立"以市场价格为参考、变动成本为下限、充分考虑客户风险及银-客整体关系"的贷款定价机制,提高工商银行在贷款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关键词:
工商银行 浮动利率 贷款定价 同业竞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袁江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形势下中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重要举措,是向全世界展示金融改革开放"中国经验"的重要窗口。大型银行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面临紧迫而严峻的形势,必须主动作为、敢为人先,加快自身转型创新发展,尽快实现市场核心竞争力和全球品牌形象的全面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给银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望
本文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特点和功能出发,初步分析研究了上海与中西部金融发展的比较优势,以及存在合作联动发展的机遇与潜力,对如何促进中西部金融发展并为上海创造更广阔的发展腹地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上海 中西部 金融 发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 戴春林 刘任捷 王军 葛祥 高珍 丁正斌 杨琳
信贷竞争力是衡量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表现为在有效控制风险前提下的市场拓展能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经营无论是在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等显性竞争力指标方面,还是在组织流程、营销能力、风险控制等隐性竞争力指标方面,与国内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或国外商业银行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据此,本课题提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以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信贷竞争力现状,准确理解信贷竞争力的特质,科学把握信贷竞争力的基本点;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探索从信贷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组织流程、风险管理、服务创新、文化建设等6个方面提升信贷竞争力的具体途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邹仲海 张学森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既是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长远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国际金融中心城市要具有区位优势、雄厚的经济量能、产业结构高度服务化等条件基础。上海经过上百年历史的积淀和持续发展,已经具备了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所需要的基础和条件。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过程中,既要尊重客观规律,也要突出上海经济和城市的特色。
关键词: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经验基础条件 特色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喻平 张敬佩
金融科技快速发展背景下,商业银行机遇与挑战并存,人们普遍关注其生存与发展,因此本文基于风险承担水平和市场竞争结构的两个视角,结合2011~2019年我国8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通过理论分析、数理推演和实证检验,剖析了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风险水平和竞争能力的具体作用。发现:(1)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呈现先增后减的倒"U"型作用,且这种效果存在异质性;(2)金融科技能够提升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并且大规模较小规模商业银行的提升效果明显,进而改变整体市场竞争结构;(3)整体来看,金融科技在今后对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来讲是利好的。合理运用金融科技、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才能实现商业银行自身发展和金融科技稳健推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姜建清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武佳薇 刘兴华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和形成有一定规律可循,其中成熟、完备的资本市场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我国应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解宇 李畅 徐子庆
本文认为上海应以其在资本市场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地位为基础,抓住浦东综合试验区获批的机遇和契机,大力发展商品期货市场、完善证监会和交易所的监管职能、特别是利用浦东“先行先试”的“特权”,进行制度和产品创新,破解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瓶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