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27)
2023(6758)
2022(5448)
2021(4915)
2020(3984)
2019(9328)
2018(8965)
2017(17142)
2016(8786)
2015(9961)
2014(9771)
2013(9697)
2012(9135)
2011(8148)
2010(8658)
2009(8113)
2008(7186)
2007(6624)
2006(6039)
2005(5540)
作者
(22376)
(18177)
(17913)
(17398)
(11731)
(8711)
(8518)
(7124)
(6857)
(6713)
(6230)
(6133)
(5993)
(5881)
(5722)
(5685)
(5391)
(5387)
(5156)
(4898)
(4703)
(4383)
(4367)
(4280)
(4245)
(4122)
(4079)
(3922)
(3696)
(3645)
学科
(35037)
经济(35012)
(26387)
金融(26387)
(23021)
银行(23021)
(22464)
管理(20578)
(20230)
中国(19460)
(16338)
企业(16338)
(15117)
贸易(15106)
(14939)
方法(13823)
(12553)
数学(12257)
数学方法(12193)
(11866)
中国金融(11074)
地方(10867)
(10329)
(9342)
出口(8494)
出口贸易(8494)
(8494)
业经(8482)
(6883)
财务(6854)
机构
大学(113336)
学院(112592)
(54980)
经济(53703)
中国(40731)
研究(39517)
管理(39304)
理学(31876)
理学院(31581)
管理学(31242)
管理学院(31040)
(28400)
(23222)
中心(22046)
财经(21641)
(20950)
(20408)
银行(20288)
金融(20074)
(19835)
经济学(19477)
(18942)
科学(18323)
(18222)
经济学院(17898)
人民(17547)
(17283)
财经大学(16437)
研究所(15976)
国人(15930)
基金
项目(68707)
研究(55721)
科学(53545)
基金(49422)
(40955)
国家(40596)
社会(36423)
科学基金(34859)
社会科(34823)
社会科学(34817)
(25632)
教育(25333)
基金项目(25160)
编号(22757)
(21362)
资助(21084)
成果(19720)
自然(18846)
自然科(18425)
自然科学(18423)
自然科学基金(18106)
课题(16593)
(16010)
(15854)
重点(15709)
国家社会(15679)
(15398)
(14883)
教育部(14520)
社科(14342)
期刊
(59798)
经济(59798)
研究(42582)
(35289)
金融(35289)
中国(27808)
(21439)
管理(14800)
教育(14287)
(13046)
国际(12629)
学报(12316)
(11416)
财经(11229)
科学(11009)
经济研究(10769)
大学(10666)
技术(9806)
(9667)
学学(9545)
问题(8364)
农业(7947)
业经(7919)
世界(7179)
理论(6794)
图书(6495)
实践(6087)
(6087)
中国金融(6066)
(5525)
共检索到200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信  
上海金融市场发展长期滞后,将导致境内人民币业务流失、人民币定价权外移,助长外汇市场跨境套利活动,加大我国对外投资风险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到2020年上海将建设成为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地位相符的国际金融中心,这将有助于人民币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关于香港和上海的关系,两者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豫  
本文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应当把握的若干重点,2020年基本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实现人民币基本国际化的主要标志和战略措施,提出了近期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杨  
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为核心,不断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有力地促进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和国际贸易总额都稳居全球第二,已成为对世界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金融作为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任新建  李浩  张苑  
打造全球人民币资产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对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在分析上海打造全球人民币资产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具备的基础、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瓶颈后,提出上海打造全球人民币资产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的总体思路与重点举措。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胡怀邦  
世界金融发展史表明,本币国际化是大国金融中心形成的重要推手。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带来了历史性契机。人民币国际化将对贸易投资、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等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为上海加速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提供重要机遇。上海应积极扩大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度,创新跨境人民币业务、人民币产品和人民币回流机制,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交通银行将努力提升跨境、跨业金融服务能力,全力助推人民币国际化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课题组  郑杨  
对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目前的观点主要是强调吸引资金,对资本输出同国际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关系却少有论述。其实,资本输出与资本流入作为同一经济运动的不同方向,对金融中心建设起着同样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资本输出功能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关系的基础上,论述了以培育资本输出功能为抓手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意义,并结合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咸月  
2006年12月26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与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联合举办的“中国国际经济地位与开放战略再探索”理论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小礼堂隆重召开,来自上海市及长三角其他城市的80余位世界经济研究领域的中青年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围绕在对外开放新阶段如何提升中国开放战略、优化开放政策等一些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讨。为反映本次研讨会的精彩内容,本刊特将与会专家的发言要点整理并予以刊出,以飨读者。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洪民  
本文从相关历史与国际经验角度,探讨了货币国际化与大国功能性金融中心发展的内在关联,重点研究了人民币国际化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之间互促发展可能具有的渠道和途径,并根据当前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人民币金融循环相对缺失这一重要特征,研究了上海构建人民币金融循环枢纽以有效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的主要方向和路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市场管理部课题组  王欣欣  
本课题遵循结合中国国情、灵活借鉴国际经验来解决问题的思路,围绕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关系,提出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应设定如下战略:以长三角地区经济乃至整个大陆经济为依托,以人民币产品中心尤其是固定收益产品中心为突破口,逐步推进人民币的结算、投资和储备功能的实现,使上海从国内金融中心加速迈向亚太区域金融中心,最终成为全球性金融中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韩汉君   王玉  
打造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金融强国之“强”,既是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之“强”,也体现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之“强”。以此为导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应始终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充分利用上海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基础,为金融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在未来发展中,为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应积极发展离岸金融业务,推动离岸金融相关法规制度建设,循序渐进加强离岸金融市场产品创新,强化金融基础设施核心技术开发和跨境互联互通建设,以此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化水平并向更高能级的国际金融中心迈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课题组  
良好的金融生态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通过对上海金融机构资产质量、盈利能力以及上海金融资源集聚程度的分析,可以看出上海具有相对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适合金融机构的生存与发展。但是与世界上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相比,上海又具有明显差距。主要原因是我国金融体系存在融资结构不合理、金融创新不足、金融市场不成熟、金融文化缺失、金融及相关法律不健全等问题。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需要有强大的经济总量、健全的法律信用制度、发达的配套专业服务等基础环境,以便利金融机构的生存,促进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集聚。 改善金融生态.一方面要完善金融业自身的经营和运作机制,强化市场约束,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要调动各方力量,努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肖兰华  
目前,全球各大国际金融中心如美国纽约和芝加哥、英国伦敦、新加坡、澳大利亚悉尼等都把电力金融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发展与壮大的重要支点,开展并壮大电力金融及产品衍生品业务,取得了良好成效和可供借鉴的经验。上海要建成全球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理应有电力金融的一席之地,不应缺少电力金融这一环。然而,目前关于电力金融的市场研究,国内几乎属于空白。因此在总结各国电力金融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借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东风,尽快谋划上海电力金融市场建设,探索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适应的电力金融市场发展模式,研发满足电力市场多样化需求的期货、期权与远期合约等电力金融产品,搭建规范运行与防控风险的制度框架就显得尤为必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