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00)
2023(6303)
2022(5123)
2021(4670)
2020(3784)
2019(8984)
2018(8831)
2017(16261)
2016(8954)
2015(10394)
2014(10303)
2013(10365)
2012(9973)
2011(9104)
2010(9529)
2009(8673)
2008(8653)
2007(8064)
2006(7398)
2005(6531)
作者
(28378)
(23364)
(23041)
(22180)
(15165)
(11356)
(10597)
(9167)
(9139)
(8429)
(8075)
(8053)
(7792)
(7593)
(7536)
(7490)
(7009)
(6911)
(6869)
(6807)
(5870)
(5829)
(5800)
(5751)
(5375)
(5355)
(5303)
(5170)
(4950)
(4813)
学科
(37970)
经济(37849)
管理(22233)
(18048)
中国(16070)
(14639)
企业(14639)
方法(12959)
地方(11718)
数学(10211)
数学方法(10080)
(9393)
(8827)
业经(8216)
(8123)
贸易(8117)
(7850)
(7311)
(7183)
理论(7044)
(7005)
金融(7005)
城市(6781)
(6620)
环境(6192)
(5877)
农业(5714)
(5670)
银行(5646)
(5474)
机构
大学(131772)
学院(128553)
研究(52967)
(51186)
经济(49667)
管理(44557)
中国(38653)
理学(36847)
理学院(36265)
管理学(35560)
管理学院(35319)
科学(33040)
(30623)
(27461)
研究所(24778)
(23872)
中心(23427)
(23383)
(20849)
(19960)
北京(19636)
业大(19549)
(19513)
师范(19244)
农业(18985)
财经(17533)
(16680)
(16056)
师范大学(16014)
(15900)
基金
项目(84682)
科学(65405)
研究(60125)
基金(59929)
(54012)
国家(53573)
科学基金(44400)
社会(37068)
社会科(34900)
社会科学(34889)
(31853)
基金项目(31064)
自然(29283)
(28673)
自然科(28592)
自然科学(28579)
自然科学基金(28044)
教育(27498)
资助(24780)
编号(23488)
成果(20375)
重点(19988)
(19041)
课题(18562)
(18220)
(16747)
科研(16048)
计划(15971)
创新(15771)
大学(15317)
期刊
(62235)
经济(62235)
研究(43799)
中国(33318)
学报(22866)
(21444)
科学(20769)
教育(18958)
管理(18351)
大学(17012)
(16650)
学学(15575)
农业(14692)
(12772)
金融(12772)
技术(11655)
问题(9967)
经济研究(9645)
国际(9125)
财经(8685)
业经(8487)
(8478)
图书(8388)
(8213)
(7713)
(7489)
城市(7413)
世界(6865)
现代(6431)
书馆(6399)
共检索到215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韩汉君  
目前,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由运输中转、加工制造向资源配置不断拓展和提升。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已经成为世界城市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支撑和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路径。本文主要分析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在上海整体发展战略中的关键地位,指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是上海“四个中心”发展战略的关键,是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和保障;分析世界主要航运中心发展的基本特征和经验;最后,在研究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基本状况和面临的挑战环境的基础上,提出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战略思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瞿群臻  王明新  
人才集聚产生的正向效应能够使集聚区域或集聚产业获得先行发展的优势,在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过程中,航运人才集聚水平关系到航运中心建设的速度和质量。文章基于对航运人才"引进——开发——留用"过程的深入分析,提出一套评判航运人才集聚竞争力水平的三级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航运人才集聚竞争力水平评价模型,并对上海的航运人才集聚竞争力做出评判,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黄永燊  蒋恵园  
对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将熵权法与TOPSIS法结合,构建熵权TOPSIS评价模型,通过比较评价对象与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相对距离,对上海、天津、大连和厦门四个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进行评价,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为进一步提高航运中心竞争力、促进我国海运业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宪民  
上海跨世纪的规划是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即形成长江经济开发龙头,国际金融、贸易、经济中心的基本框架体系。处于世纪之交的上海,面临高起点的历史性跨越,这样,进一步扩大口岸功能势在必行。上海经济区和港口条件十分优越,是世界排行居前的亿吨大港之一,上海要成为“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重要先决条件是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此举对国际交往和对长江经济带的开放意义也十分重大。针对上海这项宏伟工程,笔者认为,法律保障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目标的实现是其关键所在。本文就加强和完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配套法律作一探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沈烽  马英俊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有其独特的优势,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和挑战。洋山保税港的建设对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以及提高上海港口的能级和服务水平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合理的对于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计小青  
本文首先分析了成熟国际航运中心城市的发展历史,在进行广泛国际比较的基础上讨论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阶段特征以及与其他国际航运中心的差距,文章最后就如何实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目标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淑燕  
本文从全国、流域、城市三个层面阐述了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基于区域条件的分析,探讨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通过对国际上航运中心建设的经验借鉴,论证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丸的区域优势和不利条件,并相应提出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功能定位和发展对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梁德明  
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由来已久;公民喜欢国家强盛,但却普遍厌恶政府软弱或行政权力无从节制;发展中国家同时面临经济发展双重失衡压力,在起飞阶段往往表现出强政府弱市场格局,很容易发生权力滥用和失衡;市场和政府边界是动态微调中的一个带状区域;"两个中心"建设亟须向政府-法治化社会-市场三极平衡的治理模式过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计小青  曹啸  
现代航运业的特点决定了航运业与金融业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而航运金融市场作为航运市场与金融市场相结合的产物也具有独特的特征与发展条件。从航运金融市场的需求特征可以看出,航运金融市场发展的关键在于为金融机构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降低金融机构从事航运金融业务的成本,便利金融机构在航运金融产品设计以及风险控制方面满足航运企业的实际需求,这也正是上海推动航运金融市场发展的政策目标。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剑  姜宝  部峪佼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过程中,"软实力"发展相对进展缓慢,而自贸区设立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提升"软实力"提供了良好契机。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优化为研究对象,从航运主业、辅业与衍生服务业3个方面,分析了自贸区相关政策和措施给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带来的"红利",通过与伦敦、香港、鹿特丹和新加坡等世界知名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比较与经营借鉴,提出在自贸区条件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应重点发展和优化航运辅助业和航运衍生服务业,系统布局航运服务网络,提升航运服务业水平,持续完善航运金融、仲裁和信息平台发展,不断加强航运教育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顾家骏  任慈杰  顾虎良  
在上海建立国际航运中心,是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本文对建立国际航运中心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基本功能与特征,存在问题,发展目标与建设步骤,从理论与实际上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符合国际经济发展方向,并具有可操作性的结论与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剑  姜宝  部峪佼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过程中,"软实力"发展相对进展缓慢,而自贸区设立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提升"软实力"提供了良好契机。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优化为研究对象,从航运主业、辅业与衍生服务业3个方面,分析了自贸区相关政策和措施给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带来的"红利",通过与伦敦、香港、鹿特丹和新加坡等世界知名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比较与经营借鉴,提出在自贸区条件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应重点发展和优化航运辅助业和航运衍生服务业,系统布局航运服务网络,提升航运服务业水平,持续完善航运金融、仲裁和信息平台发展,不断加强航运教育与培训。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冯湛青  
上海要建立国际航运中心,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相关产业发展战略提出了一系列构思和设想,这其中包括港口与航运业发展战略,口岸产业发展战略,临港大工业发展战略以及城市化发展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