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13)
- 2023(13429)
- 2022(11877)
- 2021(10989)
- 2020(9168)
- 2019(21115)
- 2018(21051)
- 2017(40526)
- 2016(21684)
- 2015(24821)
- 2014(24716)
- 2013(24274)
- 2012(22623)
- 2011(20501)
- 2010(20930)
- 2009(19111)
- 2008(18366)
- 2007(16237)
- 2006(14590)
- 2005(12984)
- 学科
- 济(104806)
- 经济(104702)
- 管理(61488)
- 业(58172)
- 企(49313)
- 企业(49313)
- 方法(40660)
- 数学(34489)
- 数学方法(34129)
- 中国(24981)
- 地方(24805)
- 农(22499)
- 学(22345)
- 业经(21247)
- 财(20204)
- 贸(17086)
- 贸易(17073)
- 易(16500)
- 理论(16219)
- 制(15801)
- 和(15748)
- 农业(15163)
- 融(15039)
- 金融(15038)
- 地方经济(14968)
- 环境(14332)
- 银(13658)
- 银行(13621)
- 技术(13370)
- 划(13214)
- 机构
- 大学(317359)
- 学院(313682)
- 济(133063)
- 经济(130201)
- 管理(124853)
- 研究(109493)
- 理学(107521)
- 理学院(106277)
- 管理学(104674)
- 管理学院(104069)
- 中国(79518)
- 京(67436)
- 科学(65186)
- 财(58026)
- 所(54564)
- 研究所(49616)
- 中心(47942)
- 财经(46736)
- 江(44934)
- 农(44467)
- 北京(43122)
- 范(43089)
- 业大(42846)
- 师范(42769)
- 经(42403)
- 经济学(39909)
- 院(39446)
- 州(36604)
- 经济学院(35609)
- 师范大学(34878)
- 基金
- 项目(209271)
- 科学(164161)
- 研究(156073)
- 基金(151435)
- 家(131038)
- 国家(129672)
- 科学基金(110911)
- 社会(98549)
- 社会科(93358)
- 社会科学(93328)
- 基金项目(80022)
- 省(79974)
- 教育(71249)
- 自然(70524)
- 自然科(68812)
- 自然科学(68798)
- 划(67568)
- 自然科学基金(67556)
- 编号(63926)
- 资助(62539)
- 成果(53068)
- 重点(46430)
- 部(46356)
- 发(45326)
- 课题(44113)
- 创(42927)
- 教育部(40223)
- 国家社会(40066)
- 创新(39941)
- 项目编号(39725)
- 期刊
- 济(153546)
- 经济(153546)
- 研究(99154)
- 中国(57717)
- 管理(48278)
- 学报(46552)
- 科学(44100)
- 财(42225)
- 农(40490)
- 教育(36284)
- 大学(35386)
- 学学(32981)
- 农业(28534)
- 技术(27715)
- 融(26665)
- 金融(26665)
- 经济研究(24912)
- 财经(23214)
- 业经(22548)
- 经(19969)
- 问题(19523)
- 图书(18408)
- 技术经济(16423)
- 贸(16005)
- 理论(15595)
- 国际(15396)
- 世界(14958)
- 业(14932)
- 现代(14773)
- 科技(14462)
共检索到472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峰
世界历史表明,世界经济中心转移的历史同时也是国际航运中心转移的历史,航运是联系全球生产与全球市场的纽带。随着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参与到全球商品竞争与全球资源配置过程中,我国航运业也得到了发展。而上海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腹地经济和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加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对于我国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参与全球资源配置,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提升产业层次,提高在国际航运业中的地位,加强海权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关键词:
上海 国际航运中心战略 政治经济学研究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冯湛青
上海要建立国际航运中心,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相关产业发展战略提出了一系列构思和设想,这其中包括港口与航运业发展战略,口岸产业发展战略,临港大工业发展战略以及城市化发展战略。
关键词:
国际航运中心 相关产业 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剑华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深水港目标的战略定位探讨上海海运学院徐剑华什么是“深水港”?什么是“国际航运中心深水港”?长江口通过治理,通海航道浚深到-125米以后,上海港能不能达到“国际航运中心深水港”的要求?严格地说,“深水港”这一概念不但在不同的航运史发展...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剑 姜宝 部峪佼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过程中,"软实力"发展相对进展缓慢,而自贸区设立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提升"软实力"提供了良好契机。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优化为研究对象,从航运主业、辅业与衍生服务业3个方面,分析了自贸区相关政策和措施给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带来的"红利",通过与伦敦、香港、鹿特丹和新加坡等世界知名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比较与经营借鉴,提出在自贸区条件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应重点发展和优化航运辅助业和航运衍生服务业,系统布局航运服务网络,提升航运服务业水平,持续完善航运金融、仲裁和信息平台发展,不断加强航运教育
关键词:
上海自贸区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功能优化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顾家骏 任慈杰 顾虎良
在上海建立国际航运中心,是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本文对建立国际航运中心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基本功能与特征,存在问题,发展目标与建设步骤,从理论与实际上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符合国际经济发展方向,并具有可操作性的结论与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剑 姜宝 部峪佼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过程中,"软实力"发展相对进展缓慢,而自贸区设立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提升"软实力"提供了良好契机。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优化为研究对象,从航运主业、辅业与衍生服务业3个方面,分析了自贸区相关政策和措施给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带来的"红利",通过与伦敦、香港、鹿特丹和新加坡等世界知名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比较与经营借鉴,提出在自贸区条件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应重点发展和优化航运辅助业和航运衍生服务业,系统布局航运服务网络,提升航运服务业水平,持续完善航运金融、仲裁和信息平台发展,不断加强航运教育与培训。
关键词:
上海自贸区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功能优化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计小青
本文首先分析了成熟国际航运中心城市的发展历史,在进行广泛国际比较的基础上讨论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阶段特征以及与其他国际航运中心的差距,文章最后就如何实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目标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曾群华 徐长乐 胡玲玲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刻,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业已进入转型和升级阶段,文章围绕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准的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意见,立足推进上海与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合作,在全面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合作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联动发展的创新性思路,以期为促进长江经济带现代物流业的合作发展和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维 凌耀初
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是上海实现“一个龙头、四个中心”的重要一环,也是上海新一轮快速发展的动力来源。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将促进上海城市服务功能的完善和凸现,对上海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意义深远。本文认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必须着眼于以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的协作联动为依托,特别是以杭州湾经济圈为基础,使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真正具有世界级的影响和功能。在这过程中,推进从杭州湾经济带到杭州湾经济圈的发展,是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关键步骤。 从杭州湾经济带到杭州湾经济圈演进的战略意义在于,以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目标,以杭州湾经济圈资源优化组合为原则,以产业协调发展为抓手,以国际航运中心功能营造为核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沈烽 马英俊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有其独特的优势,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和挑战。洋山保税港的建设对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以及提高上海港口的能级和服务水平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合理的对于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淑燕
本文从全国、流域、城市三个层面阐述了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基于区域条件的分析,探讨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通过对国际上航运中心建设的经验借鉴,论证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丸的区域优势和不利条件,并相应提出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功能定位和发展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瞿群臻 王明新
人才集聚产生的正向效应能够使集聚区域或集聚产业获得先行发展的优势,在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过程中,航运人才集聚水平关系到航运中心建设的速度和质量。文章基于对航运人才"引进——开发——留用"过程的深入分析,提出一套评判航运人才集聚竞争力水平的三级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航运人才集聚竞争力水平评价模型,并对上海的航运人才集聚竞争力做出评判,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航运人才 人才集聚 竞争力 评价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