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02)
- 2023(19374)
- 2022(15921)
- 2021(14822)
- 2020(12122)
- 2019(27482)
- 2018(26998)
- 2017(51250)
- 2016(27066)
- 2015(30348)
- 2014(29836)
- 2013(29391)
- 2012(26868)
- 2011(24183)
- 2010(24110)
- 2009(22118)
- 2008(21793)
- 2007(19123)
- 2006(17055)
- 2005(15573)
- 学科
- 济(121725)
- 经济(121599)
- 业(97295)
- 管理(88619)
- 企(84445)
- 企业(84445)
- 方法(49240)
- 数学(40078)
- 数学方法(39601)
- 农(36976)
- 中国(36889)
- 业经(34787)
- 财(32935)
- 地方(27962)
- 农业(25661)
- 制(24347)
- 贸(23758)
- 贸易(23735)
- 易(23089)
- 务(22392)
- 财务(22335)
- 财务管理(22291)
- 技术(21797)
- 企业财务(21090)
- 和(20299)
- 理论(19312)
- 银(19201)
- 银行(19189)
- 策(19113)
- 划(18591)
- 机构
- 学院(381650)
- 大学(377281)
- 济(167108)
- 经济(163889)
- 管理(153282)
- 理学(131128)
- 理学院(129791)
- 管理学(128071)
- 研究(128056)
- 管理学院(127301)
- 中国(101385)
- 京(79205)
- 财(76188)
- 科学(72520)
- 所(62057)
- 财经(60265)
- 中心(59034)
- 江(57451)
- 农(56854)
- 研究所(55732)
- 经(55002)
- 经济学(50753)
- 北京(50053)
- 业大(49780)
- 范(49409)
- 师范(48987)
- 院(46532)
- 州(45931)
- 经济学院(45676)
- 财经大学(44717)
- 基金
- 项目(251634)
- 科学(202077)
- 研究(191013)
- 基金(184743)
- 家(158700)
- 国家(157265)
- 科学基金(137631)
- 社会(125295)
- 社会科(118912)
- 社会科学(118886)
- 省(96935)
- 基金项目(96631)
- 教育(86983)
- 自然(85284)
- 自然科(83392)
- 自然科学(83375)
- 自然科学基金(81941)
- 划(81048)
- 编号(77706)
- 资助(74310)
- 成果(62290)
- 发(58367)
- 部(56508)
- 重点(56332)
- 创(54993)
- 课题(53217)
- 国家社会(52668)
- 创新(50694)
- 教育部(49517)
- 人文(48645)
- 期刊
- 济(190474)
- 经济(190474)
- 研究(116412)
- 中国(78709)
- 管理(62540)
- 财(60382)
- 农(53480)
- 科学(50754)
- 学报(48493)
- 教育(41627)
- 大学(39222)
- 融(38728)
- 金融(38728)
- 农业(37001)
- 学学(36623)
- 技术(36598)
- 业经(32954)
- 经济研究(30802)
- 财经(30160)
- 经(26273)
- 问题(24704)
- 业(21900)
- 贸(21075)
- 技术经济(20470)
- 图书(19719)
- 世界(19486)
- 国际(18664)
- 现代(18501)
- 商业(18040)
- 统计(17019)
共检索到586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应勤俭
本文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视角对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必然性、必要性进行分析,在对上海现代服务业SWOT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上海现代服务业立足长三角,服务全中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功能和战略目标,依据上海的区位优势及产业发展机遇,探讨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路径选择,为上海培育和发展具有产业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的现代服务业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顾春茂
借助于SWOT分析的基本原理,围绕长三角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背景,从区域可持续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出发,以南通为例,阐述了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其实现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长三角 农业经济 战略目标 路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福明 张建华
面对全球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的新态势,长三角地区必须科学制定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有效进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建构,从而为促进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结构的优化,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长三角地区的和谐持续、又好又快发展,寻求新动力、开辟新路径。
关键词:
长三角 现代服务业 战略 建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璟
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和独立发展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制造业与服务业国际化发展的两种基本形式。根据现代服务价值理论和克鲁格曼的PP-ZZ模型,尤其是克鲁格曼综合模型在服务贸易中的拓展与应用,以比较结构相似系数及分析三次产业对生产总值的拉动等方式,分析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相互关系。以粤港合作为研究对象,对泛珠三角区域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制进行探索,并据此提出珠三角和港澳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上实现分工、加强合作,将港澳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广东的现代制造业结合起来,建立起新的产业分工体系。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发展 路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权衡
“十五”期间 ,现代物流将成为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新兴产业之一。本文指出发展现代物流是上海建立国际化大都市的内在客观要求 ,是增强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上海现代物流必须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物流发展的趋势 ,从服务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经济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这一总体发展目标出发 ,通过对现有物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纵横向的功能整合 ,建立功能完善、设施发达、技术先进的信息化 ,现代化的第三方物流中心
关键词:
现代物流 发展战略 路径选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可侠 夏琦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差距,已经成为我国沿海与内陆地区新一轮发展差距加大的重要因素。如何加快内陆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作者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进行比较探讨。首先从生产性服务业对现代服务业发展影响分析,提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必要途径。其次,通过长三角地区四省市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数据比较,论证了内陆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的根源,并给出加快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 长三角地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何骏
长三角区域作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其服务业发展及集聚速度处于全国前列。本文在对服务业发展及集聚动因分析的基础上,对长三角区域服务业发展和集聚进行了实证研究,涉及服务业在长三角区域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内部结构和集聚状况,并据此对长三角区域服务业发展及集聚的趋势进行了判断,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在长三角区域未来将加快发展,其趋势将由四大中心城市,即上海、杭州、无锡和宁波向周围城市扩散,辐射范围包括苏州、常州、嘉兴、台州和舟山等城市。
关键词:
长三角区域 服务业 发展 集聚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颖
现代服务业是区域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产业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上海2010年世博会对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的集群有着深远的影响。文章研究了世博会在构筑统一的市场、拓展与整合服务系统、加强创新系统的整合等方面对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集群的影响,分析了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所产生的外部效应、成本效应、品牌效应、创新效应、人才效应、制度效应,提出了长三角产业集群进一步扩展与整合的措施。
关键词:
世博会 长三角地区 现代服务业 集群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聂永有 姚清宇
基于长三角城市面板数据,运用DPSIR模型、固定效应模型、面板分位数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本地—邻地”(本地及邻近地区)绿色发展绩效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就本地效应而言,伴随绿色发展绩效分位点的上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积极影响也随之增强;就邻地效应而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绿色发展绩效的空间溢出随地理距离增加呈现“W”型冲击,并且溢出范围大致在360公里以内。机制分析表明,促进人力资本空间流动、加强交通网络共建共享、提升绿色创新研发水平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增绿色发展绩效的有效途径。异质性分析显示,江浙沪地区、大型城市、“智慧城市”试点地区以及专业化、高端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绿色发展绩效的边际溢出红利更为强烈。本文结论为长三角产业转型及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谷永芬 洪娟
从服务业区位功能上,长三角大都市圈城市可以划分为三个等级体系:核心城市——上海;二级城市——南京、苏州、杭州、宁波等;其他三级城市。从资源整合优势看,圈内现代服务业的竞争合作发展应以上海为核心,在上海优先驱动模式下,二级城市与之错位发展,形成水平分工。在该竞争合作发展模式下,通过制定相应战略加速圈内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瑞娟
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群,其发展对中国沿海经济乃至整个国家都有重大的影响。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是经济发展的趋势。目前,长三角城市群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各城市之间地区分割比较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文章探讨了长三角服务业一体化的思路和具体措施,认为:首先各地应该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其次要撤除各种行政壁垒,促进市场一体化;再次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上,各城市应该有所侧重,进行分工合作。
关键词:
长三角 城市群 现代服务业 一体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保奎 郭叶波 张舰 王子惠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3年来已取得重大成果,特别是在产业和科技创新策源、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协同疫情防控等方面展现出强大活力。一方面,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重大平台高起点扎实推进;另一方面,长三角在新征程中承担的现代化引领、共同富裕示范等新使命日益凸显。新形势下,面向服务引领新发展格局,长三角的部分优势和劣势发生"结构性"变化,总体上可概括为四对"强化"和"弱化"关系。基于此,建议下一步长三角地区围绕"国家所需、地方所能"做文章,重点在消费引领、创新策源、要素配置、区域合作、交通支撑、制度供给六大方面增强实力,努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做好示范,打造畅通国内大循环的核心引擎、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枢纽。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 新发展格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廉水,周彩红
以上海为龙头、江浙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上海“一个龙头,四个中心”的定位及一系列发展战略的确立,对于加强江苏沿江与上海之间的联动发展既有积极影响,又存在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长三角都市圈联动发展,既要充分利用上海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等方面的优势,紧紧把握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机遇,又要采取多种措施降低长三角合作中的磨擦冲突,积极促进产业分工和技术合作,推动长三角的持续协调优质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雷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本土代工企业由成本领先向创新领先战略演变的内外部驱动力,提出了这一战略演变的实现路径。认为全球价值链框架下本土代工企业可以通过模仿创新、合作创新、自主创新三种模式实现技术进步,其创新模式的选择受到企业能力、外资战略、网络关系、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多因素动态约束的特征。根据本土代工企业的核心能力与战略目标,选择适宜的创新模式,并依据环境的动态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可以有效地改善和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与创新收益,并逐步实现由成本领先向创新领先的战略演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夏名首
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缓慢,与东部地区差距越来越大,有塌陷之危。因此,我国提出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并制订了具体的规划和措施。促进中部崛起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必然。其中,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于促进中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中部六省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从宏观环境、发展规模、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发展潜力五个方面选取了19个指标,对其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发展路径选择。
关键词:
中部 现代服务业 现状 路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