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52)
- 2023(5710)
- 2022(4794)
- 2021(4273)
- 2020(3599)
- 2019(8335)
- 2018(8168)
- 2017(16200)
- 2016(8994)
- 2015(9867)
- 2014(9865)
- 2013(10038)
- 2012(9625)
- 2011(8702)
- 2010(9089)
- 2009(8392)
- 2008(8430)
- 2007(7732)
- 2006(7176)
- 2005(6721)
- 学科
- 济(48047)
- 经济(48001)
- 业(25601)
- 管理(23538)
- 企(19866)
- 企业(19866)
- 方法(17238)
- 中国(16269)
- 数学(14706)
- 数学方法(14601)
- 地方(13497)
- 农(12271)
- 业经(10758)
- 产业(9660)
- 制(9509)
- 农业(8264)
- 财(8203)
- 贸(7692)
- 贸易(7685)
- 易(7390)
- 学(7240)
- 结构(6953)
- 体(6928)
- 地方经济(6713)
- 城市(6700)
- 融(6449)
- 金融(6449)
- 银(6437)
- 银行(6426)
- 技术(6318)
- 机构
- 大学(131913)
- 学院(130926)
- 济(62208)
- 经济(60842)
- 管理(51202)
- 研究(46939)
- 理学(43520)
- 理学院(43021)
- 管理学(42485)
- 管理学院(42213)
- 中国(34549)
- 京(28192)
- 财(26439)
- 科学(25957)
- 所(22683)
- 中心(21258)
- 江(21216)
- 财经(21158)
- 研究所(20210)
- 经济学(19982)
- 经(19124)
- 经济学院(18080)
- 范(17993)
- 农(17876)
- 师范(17843)
- 北京(17698)
- 院(17130)
- 州(16456)
- 业大(16332)
- 财经大学(15646)
- 基金
- 项目(84464)
- 科学(68412)
- 基金(62892)
- 研究(62501)
- 家(53397)
- 国家(52999)
- 科学基金(46687)
- 社会(42926)
- 社会科(41013)
- 社会科学(41006)
- 基金项目(33220)
- 省(31982)
- 自然(28466)
- 自然科(27852)
- 自然科学(27847)
- 教育(27693)
- 自然科学基金(27376)
- 划(27051)
- 资助(25767)
- 编号(24034)
- 发(19715)
- 成果(19692)
- 部(18928)
- 重点(18867)
- 国家社会(18246)
- 课题(17212)
- 创(17184)
- 教育部(16670)
- 发展(16659)
- 展(16459)
共检索到206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胥建华 何丹
世界城市向来是城市研究方面主要关注点之一。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上海正不断地融入世界城市网络之中。本文基于新国际劳动分工和全球生产网络理论,从吸引外商投资、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劳动分工深化三个角度分析了上海参与世界城市竞争带来的思考。外资作为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带动了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其在国际劳动分工中地位的提升,加速了上海建设世界城市的进程。
关键词:
世界城市 外资 劳动分工 上海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超 郑忱阳
针对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华增速减缓以及加速流入东南亚地区的典型事实,本文考虑了劳动成本差异对国家间对FDI展开政策竞争的影响。对比不考虑政策竞争下的FDI选择,研究发现:跨国公司选址决策的均衡结果依赖于市场规模、劳动力价格差异和贸易成本三者的共同作用,因此任一参与国都有机会吸引到FDI;参与国对FDI是征税还是给予补贴取决于自身相对优势是否足够明显;FDI竞争虽然能够最大化全球福利,但对参与国福利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若一国存在非自愿失业或给予跨国公司劳动法豁免权,则FDI竞争使跨国公司更倾向于在该国进行投资,并增加了其他竞争国吸引FDI的成本。考虑到我国拥有巨大的市场规模,本文认为当前中国对待外资的着力点可以从全方位挖掘市场潜力,降低跨国公司在我国的综合成本,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适度增加外资离开我国的机会成本等方面入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丁子信
产业结构与劳动就业的相互影响,表明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充分就业在一定时期内是有矛盾的,但从长远看,两者又是统一的。在我国产业结构迅速变动和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双重背景下,应实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效率目标在先、劳动充分就业的公平目标在后的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劳动就业以不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目标的实现为上限,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劳动就业的影响以不引起社会动荡为下限。根据这一要求,找出实现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充分就业的对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毛丰付 潘加顺
提高城市化质量和劳动产出效率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目前关于城市劳动生产率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发达国家城市化平稳期假定做出的,这与中国当前发展情境不符。本文在城市产出总量函数中引入了资本存量和产业结构变量,考察快速城市化时期的资本存量、劳动投入、产业结构和城市规模等关键经济变量对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中国1995—2010年地级以上城市市辖区数据,本文发现:劳均资本存量、产业结构和城市规模等因素对中国城市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有显著作用,并且呈现阶段性和趋势性特征。总体上看,资本深化的作用最大但呈缓慢下降态势,产业结构和城市规模的作用为正且呈"倒U型"变动,而人口集聚呈"规模报酬递增",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邱成利
优化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是由数量扩张、结构转换和技术水平提高构成的经济发展过程。保持一个国家或城市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发展,只有通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才能得以实现。培育主导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应该根据技术发展和市场变化,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不断提高城市竞争力。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调整 城市 竞争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贾继锋
在中国加入WTO后,我们要充分考虑世界科技加快发展和国际经济结构加速重组的趋势,以统一的市场现、资源现来进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应是提高国际竞争力。本文着重分析加入WTO后,在市场本能驱动下我国可能出现的产业结构低度化趋势,以及政府如何与市场力量结合,渡过这个适应性调整阶段。文章的重点是指出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不同,政府的重要作用是在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来培育竞争优势。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世贸协定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蔡继明 高宏 李亚鹏
本文在广义价值论框架下以劳动异质性为前提阐释了垄断竞争市场条件下分工和报酬的决定。通过构建包含家庭和企业两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本文分析了劳动者分别从事个体劳动(或家务劳动)、雇佣劳动和经营企业各自获得的实物报酬,由此依据相对实物报酬的高低决定专业化分工的方向,并最终确定均衡的交换比例。这种分工结果在垄断竞争条件下实现了社会成员的总体福利最大化。比较静态分析结果表明,垄断势力的增加,导致部分雇佣工人转变为个体劳动者(或家务劳动者)或企业家,这掩盖了部分劳动者的比较优势,降低了人力资源配置效率。
关键词:
劳动异质性 分工 实物报酬 广义价值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范剑勇 石灵云
本文将产业内集聚与关联产业集聚视为产业外部性的重要来源,利用省级层面制造业四位数行业数据,实证分析产业外部性、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本文发现,目前阶段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外部性均表现为产业内集聚与关联产业集聚,而且产业内集聚效应高于关联产业集聚效应。同时,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总体上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3个典型行业看,总体上存在产业内集聚效应,其中专用设备业与纺织业尤为明显;关联产业集聚效应仅存在于纺织业与专用设备业;对于企业所处竞争环境是否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们在纺织业与专用设备业中得到正面的验证。上述结论对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主导性产业选择提出了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郑露曦 张向前
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构建产业国际竞争力模型,从能力、资源相对优势和环境条件三个角度来分析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现状,提出包括企业、行业和政府三个层面,通过增加产品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开展技术的国际合作、提高交易技巧、加强行业协作等方面的策略,旨在提高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劳动密集型产业 国际竞争力 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杜龙政 常茗
根据2005—2012年中国十大城市群104个市级区域面板数据,对城市群产业结构和区位竞争力进行了跨区域比较研究。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将十大城市群分为受竞争力限制地区、推动作用不明显地区和受竞争力显著推动地区三类,并从经济发展水平、三次产业具体偏离情况和产业变化情况等方面对三类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优劣势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区域产业结构优劣和竞争力强弱同其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构成相关,三类地区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各不相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晓磊 谢建国 张二震
本文使用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实证研究了外资进入对中国本土企业单位劳动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资进入强度上升显著推高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单位劳动成本,这一方面是由于外资进入强度上升带来的正向工资溢出效应,推高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人均工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外资进入强度上升通过产品市场份额挤占和劳动力市场竞争两种机制带来的负向技术挤出效应,拉低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人均产值。因此,我国急需改变引进外资模式,避免引进外资对本土制造业企业竞争力造成损害。
关键词:
单位劳动成本 外资进入强度 技术挤出效应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群元 宋玉祥
长株潭"3+5"城市群是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要培育的新的城市群地域单元,研究其产业结构问题对促进其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对中部地区其他城市群的发展也有借鉴意义。通过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以湖南省和全国的三次产业结构为参照系,对长株潭"3+5"城市群的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该城市群整体的结构效益与产业竞争力略优于全省水平,但优势度不明显,而相对于全国水平,表现出明显的落后;该城市群8个城市中,只有长沙市在产业结构效益和产业竞争力2个方面均处于优势地位,株洲和湘潭两市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竞争力不强,其他五市不仅产业结构落后,而且产业竞争力也不强。基于此,最后提出了该城市群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滕光进 区和坚 刘兴政
本文首先对香港经济增长阶段进行了划分,细分为5个阶段;其次,对以制造业、批发零售酒店餐饮业、交通仓储通讯业、金融保险业等四个行业及其内部部门结构演变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提出演变的特征;第三,揭示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及其对香港城市竞争力发展的影响;最后,从区域战略规划角度给出简要结论。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动因 城市竞争力 战略规划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劲松 史晋川 李应春
本文分析了民营经济在中国整体经济的结构特征及民营经济的内部产业结构,本文发现了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外资经济的产业分布中“比较优势”原则:民营经济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主要动力。受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和市场、政策壁垒的限制,民营经济的成长空间有限。在进入壁垒低的低端产业,民营经济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外资经济;在进入壁垒高的高端产业,则同时面临国有经济、外资经济的竞争。在第二产业中,民营经济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力密集型企业;但是,正在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扩展。第三产业中,民营经济的活力大于国有经济的活力,外资企业对民营经济尚未构成重大威胁。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一般竞争性产业,较少进入基于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