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88)
2023(15236)
2022(13017)
2021(12033)
2020(10229)
2019(23306)
2018(23126)
2017(44742)
2016(24325)
2015(27246)
2014(27195)
2013(26984)
2012(24507)
2011(21861)
2010(21908)
2009(20682)
2008(20623)
2007(18414)
2006(16406)
2005(14906)
作者
(70017)
(58002)
(57857)
(55001)
(37187)
(27769)
(26141)
(22631)
(22125)
(20855)
(19923)
(19713)
(18641)
(18435)
(17911)
(17694)
(17334)
(17126)
(16679)
(16617)
(14349)
(14275)
(13952)
(13363)
(13018)
(12988)
(12917)
(12860)
(11643)
(11427)
学科
(100695)
经济(100542)
(96083)
管理(88718)
(86733)
企业(86733)
方法(44649)
数学(35017)
数学方法(34599)
(33651)
业经(31992)
(31451)
中国(24281)
(24105)
(23981)
财务(23903)
财务管理(23873)
企业财务(22641)
农业(21807)
技术(20117)
理论(19154)
地方(19087)
(19016)
(17996)
(17826)
(17627)
(17507)
贸易(17494)
(16985)
(16566)
机构
学院(352025)
大学(350021)
管理(145262)
(141800)
经济(138746)
理学(125096)
理学院(123811)
管理学(122024)
管理学院(121375)
研究(111548)
中国(85619)
(74051)
(69123)
科学(67488)
(56377)
(55256)
财经(54446)
(52594)
业大(51197)
中心(50264)
研究所(49613)
(49376)
北京(46563)
农业(44060)
(43132)
师范(42778)
(42068)
经济学(41473)
(40485)
财经大学(40247)
基金
项目(234212)
科学(185427)
研究(174091)
基金(170759)
(146845)
国家(145564)
科学基金(127144)
社会(110175)
社会科(104396)
社会科学(104370)
(91686)
基金项目(90802)
自然(82430)
自然科(80499)
自然科学(80483)
自然科学基金(79078)
教育(78597)
(75779)
编号(71178)
资助(69789)
成果(57391)
(51450)
重点(51381)
(50730)
(49206)
课题(48233)
(46673)
创新(46664)
国家社会(44814)
(44641)
期刊
(162694)
经济(162694)
研究(105664)
中国(66105)
管理(58380)
(56394)
(53010)
学报(50906)
科学(48518)
大学(39695)
学学(37518)
农业(36679)
教育(35607)
技术(31599)
(31291)
金融(31291)
业经(28573)
财经(27141)
经济研究(24662)
(23156)
问题(21046)
(20634)
技术经济(18725)
现代(17683)
理论(17150)
科技(16974)
财会(16567)
商业(16128)
图书(16056)
(15838)
共检索到522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祖根  
强大的制造业是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重要支撑,是增强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力量。当前,上海应该在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第二产业,共同推动上海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的问题是,要搞清楚现在上海工业有哪些行业处于优势,哪些行业处于劣势,如何扬长避短,从而能“有所为,有所不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蔡建娜  
本文根据 1 994年到 1 999年 6年的工业总产值数据 ,用偏离—份额分析法考察了上海相对全国的发展状况 ,并以广东作参照。在得出上海制造业发展状况不佳的结论后 ,从结构和竞争力两个角度深入制造业内部分析问题所在 ,主要就竞争力问题对制造业内部 2 8个行业进行详细分析 ,并简要给出相应对策。文章意在通过对上海制造业发展状况的实证分析 ,引起社会对上海制造业以至上海工业发展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连升  
纵向分析了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所在,横向对比中、美两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成品贸易与利润之间关系所反映的差距,结合IMD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报告中所反映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体系的不足,提出对促进制造业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几点建议和看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任若恩  
关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初步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若恩导言自80年代早期以来,中国进行了两个调整过程:一个是工业化过程,另一个是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中国成功地采用了贸易驱动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在调鳖过程的两个方面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郑学党  
从价值创造、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三个层面构建了制造业价值竞争力评价体系,并基于2009—2014年相关平均数据,对中国七大区域的制造业价值竞争力水平进行了测度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价值竞争力总体水平偏低,价值创造对价值竞争力贡献较高,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则相对较低。华东和华中地区制造业价值竞争力最强,华南、华北和东北地区次之,西南和西北地区最弱。从制造业价值竞争力类型看,东北和西北地区属于价值创造型,西南、华北、华中和华东地区属于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型,华南地区属于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型,各区域内部省区市间制造业价值竞争力差异十分明显。要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价值竞争力提升是关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长湧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美国提出并实施重振制造业战略,在我国投资的美国企业出现回流迹象。其中,不仅包括机械电子等技术密集度较高的产业,而且包括体育用品、家居用品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2011年底波士顿咨询集团发布报告称,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和美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升,中国制造业传统比较优势正在迅速削弱,未来5年美国自华进口30%的份额都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跃  欧阳新琳  
本文采用RCA指数、RRCA指数、TC指数以及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方面对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作了实证研究,分析了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动态变化趋势,以及国际市场占有率与RCA指数、TC指数的关系。研究表明近10年以来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竞争力不断增强,RCA指数对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影响显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苏红键  李季鹏  朱爱琴  
本文在对以往制造业竞争力评价进行述评的基础上,以产业组织理论的SCP分析框架为基础,构建了包含结构-行为-绩效三个维度的地区制造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地区制造业竞争力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分为五类地区,其中,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是制造业竞争力最强的地区,宁夏、云南、新疆、甘肃、青海、西藏等西部地区制造业竞争力最低。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开放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等行为指标。基于此,本文提出要积极促进各地区制造业绿色、创新、开放发展与相关多样化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郑学党  
从价值创造、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三个层面构建了制造业价值竞争力评价体系,并基于2009—2014年相关平均数据,对中国七大区域的制造业价值竞争力水平进行了测度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价值竞争力总体水平偏低,价值创造对价值竞争力贡献较高,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则相对较低。华东和华中地区制造业价值竞争力最强,华南、华北和东北地区次之,西南和西北地区最弱。从制造业价值竞争力类型看,东北和西北地区属于价值创造型,西南、华北、华中和华东地区属于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型,华南地区属于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型,各区域内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苏红键  李季鹏  朱爱琴  
本文在对以往制造业竞争力评价进行述评的基础上,以产业组织理论的SCP分析框架为基础,构建了包含结构-行为-绩效三个维度的地区制造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地区制造业竞争力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分为五类地区,其中,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是制造业竞争力最强的地区,宁夏、云南、新疆、甘肃、青海、西藏等西部地区制造业竞争力最低。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开放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等行为指标。基于此,本文提出要积极促进各地区制造业绿色、创新、开放发展与相关多样化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佳  
文章选取2000—2019年处于智能制造发展“引领型”和“先进型”的12个国家,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前12位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国家的相关数据,对中国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发现:中国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弱于“引领型”第一梯队的三个国家,2000—2019年中国的三项评价指标增长趋势明显,在“先进型”第二梯队中居于前列。最后从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人才机制改革和加强区域资源整合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佳  
文章选取2000—2019年处于智能制造发展“引领型”和“先进型”的12个国家,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前12位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国家的相关数据,对中国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发现:中国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弱于“引领型”第一梯队的三个国家,2000—2019年中国的三项评价指标增长趋势明显,在“先进型”第二梯队中居于前列。最后从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人才机制改革和加强区域资源整合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明身  田兰章  王俊杰  
由于关系到我国的信息安全以及降低信息化成本、IT技术生命周期的原因,提升中国IT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的紧迫性。本文使用比较常用的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市场占有率指数、质量与附加值指数等指标对中国IT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中国IT制造业在劳动密集型、组装加工型等产品领域具有比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高附加值、高技术以及新技术、新产品等领域的国际竞争力还比较弱,但在这些领域,中国IT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增强。提升我国IT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资源禀赋的改善和升级、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企业的技术跟踪和技术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具有较高抱负水平和企...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田雨家  姚红义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也是国家创造力的体现。青海省应该结合"供给侧改革",优化重组产业结构,以加快制造业竞争力发展。本文首先通过对青海省制造业现状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青海省制造业的特点,其次对青海省制造业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对青海省制造业的竞争力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杜运苏  
基于HOV模型,本文利用2004~2010年26个制造业行业的数据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呈"U"型,现在我国仍处在拐点的左侧,即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将降低竞争力,"波特效应"还不显著;随着分位点的提高,环境规制对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负面影响逐步降低,这主要是由我国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特点决定的。随着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如果能够制定合理科学的环境政策,实现环境规制与竞争力良性循环是完全有可能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