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56)
2023(17296)
2022(14774)
2021(13601)
2020(11245)
2019(25688)
2018(25418)
2017(47994)
2016(26258)
2015(29023)
2014(28745)
2013(28369)
2012(26364)
2011(23937)
2010(23991)
2009(21719)
2008(21013)
2007(18582)
2006(16404)
2005(14403)
作者
(78138)
(64973)
(64617)
(60962)
(41243)
(31325)
(29145)
(25487)
(24767)
(23226)
(22138)
(22051)
(20898)
(20513)
(20072)
(19935)
(19513)
(19355)
(18655)
(18576)
(16392)
(15963)
(15665)
(14918)
(14663)
(14463)
(14459)
(14339)
(13107)
(12867)
学科
(105634)
经济(105534)
管理(74523)
(73699)
(59830)
企业(59830)
方法(43410)
数学(37021)
数学方法(36651)
中国(31521)
(29863)
地方(27484)
业经(25379)
(23765)
(23715)
技术(22270)
农业(20579)
(19740)
贸易(19723)
(19073)
(18311)
环境(17582)
(17172)
理论(17170)
银行(17097)
(16781)
金融(16780)
(16595)
(16433)
(15053)
机构
大学(368830)
学院(368731)
(144787)
管理(144048)
经济(141635)
研究(129588)
理学(124725)
理学院(123229)
管理学(121101)
管理学院(120433)
中国(94808)
科学(83694)
(79611)
(68731)
(66531)
(63433)
研究所(61014)
业大(60336)
中心(58018)
(54661)
农业(54095)
财经(50666)
北京(50334)
(50228)
师范(49625)
(46941)
(46141)
(44435)
经济学(42281)
技术(40989)
基金
项目(256599)
科学(200758)
基金(183767)
研究(183509)
(163006)
国家(161593)
科学基金(137447)
社会(114585)
社会科(108587)
社会科学(108558)
(102417)
基金项目(98493)
自然(90971)
自然科(88868)
自然科学(88844)
自然科学基金(87255)
(86632)
教育(83848)
资助(74196)
编号(73930)
成果(58991)
(58436)
重点(58033)
(56750)
(54835)
创新(52404)
课题(52082)
科研(48957)
计划(48240)
国家社会(46592)
期刊
(160754)
经济(160754)
研究(108207)
中国(76019)
学报(64896)
(62539)
科学(58228)
管理(53889)
大学(48008)
(45581)
学学(45220)
教育(45053)
农业(43408)
(32252)
金融(32252)
技术(31773)
业经(28259)
经济研究(25791)
财经(23936)
(23055)
科技(21037)
问题(20806)
(20542)
图书(19878)
技术经济(18220)
(17640)
业大(17256)
商业(17048)
理论(16807)
资源(16580)
共检索到545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健  
该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指数对上海基于区县单元的创新能力空间组织、创新发展空间自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上海创新发展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上海创新发展空间布局呈现显著自相关;(2)创新空间组织已经突破资本驱动时代地租理论的城市圈层空间结构;(3)创新要素空间集聚与创新枢纽关系非常密切;(4)交易成本成为创新空间组织的新逻辑和新主线;(5)在创新经济发展初期阶段,"产、研"对创新发展空间布局的影响高于"官、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健  
该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指数对上海基于区县单元的创新能力空间组织、创新发展空间自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上海创新发展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上海创新发展空间布局呈现显著自相关;(2)创新空间组织已经突破资本驱动时代地租理论的城市圈层空间结构;(3)创新要素空间集聚与创新枢纽关系非常密切;(4)交易成本成为创新空间组织的新逻辑和新主线;(5)在创新经济发展初期阶段,"产、研"对创新发展空间布局的影响高于"官、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淑娟  
转型期中国IT服务业发展问题突出,亟待创新破解。本文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在借助于有效问卷调查与文献检索的基础上,选取社会认同、心理距离、信息技术水平与知识共享等紧密关联因素,构建了IT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概念模型。研究表明,在IT服务业创新发展过程中,社会认同和心理距离对知识共享具有调节作用,心理距离是强于社会认同的调节变量,社会认同对心理距离具有积极和显著的影响,并且信息技术水平与社会认同和心理距离相关。由此,本文提出了推动IT服务业发展的组织内部、组织外部相应创新发展对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冠凤  
基于“双循环”新格局研究影响上海高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基于2000—2019年中国13个省市的经济数据,通过Stata16.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研发创新、金融资源、财政实力都是推动上海高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研发创新提供科技支持和供给,金融资源提供持续的金融服务保障和资金支持,均显著影响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为促进上海高端服务业高质量创新发展,提出突出上海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资源优势、建立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打造专业金融资本集聚区等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婧文  朱兢  
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创新要素流动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要素流动能够从公平与效率两个维度优化中国收入分配格局,但在空间视角下呈现资源的“虹吸效应”,要素流出地的收入差距加大。影响机制表明,在内循环体系中,创新要素流动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来传导收入分配的优化效应;在外循环体系中,由于市场替代作用,贸易对外开放的作用受限,但随着统一大市场的构建,两者相互带动并充分传导至创新要素的收入分配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婧文  朱兢  
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创新要素流动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要素流动能够从公平与效率两个维度优化中国收入分配格局,但在空间视角下呈现资源的“虹吸效应”,要素流出地的收入差距加大。影响机制表明,在内循环体系中,创新要素流动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来传导收入分配的优化效应;在外循环体系中,由于市场替代作用,贸易对外开放的作用受限,但随着统一大市场的构建,两者相互带动并充分传导至创新要素的收入分配效应。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朱颂东  孟瑶光  周丽娟  
文章详细分析了影响金融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具体包括:符合双方的利益动机,创新的程度,创新主体的自主性,创新的未来市场前景,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创新主体的组织形式,政府政策风险,技术进步风险和管理团队素质能力等。文章的研究结论,对于更好地为科技创新项目融资、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规范投融资行为、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严卫华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江苏省南通市作为江苏省沿海开发的主力军和长三角重要城市,在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上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南通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时期,也是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金叶  郭扬  
基于演化经济学原理,依托1992—2018年哈萨克斯坦工业相关数据,从战略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3个层面建立哈萨克斯坦工业创新发展演化框架。结果表明:哈萨克斯坦工业创新是在战略理念引领下制度推进技术进步的结果。但从工业创新的实际效果看,哈萨克斯坦工业创新程度尚低,各因素与工业创新能力的关联度不高,并不符合知识函数指数级增加的假设。劳动因素、制度因素成为推进哈萨克斯坦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能源效率的主要因素,而研发支出不足成为制约其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的关键因素。应把握哈萨克斯坦工业创新发展前景,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进一步畅通"丝绸之路经济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风雨  
本文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系统手工爬取的2000—2020年城市层面的发明专利授权额数据,从时间和空间、静态和动态等多个维度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的分布动态演进及其发展趋势,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发现:(1)深圳和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中发挥核心引领作用,不同都市圈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分化明显;(2)发展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绝对差距有所增大,相对差距缩小状况尚不明显,具有分散化的区域集聚特征;(3)发展的正空间相关性明显降低,同时空间溢出性逐渐减弱,发展呈现俱乐部收敛特征;(4)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格局的动态演进,物质资本投入是其最为关键的动力来源,它与其他影响因素有效结合会对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发挥更大驱动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璐  
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实现国内与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从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实现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而高效的流通体系能够在较大范围内将生产与消费联系起来,扩大交易范围,推动分工深化,提高生产效率。因此,推动流通业创新、高效发展无疑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重要一环。然而,由于我国金融行业尚不成熟,资本错配与融资约束现象还无法完全规避,因而难以切实为所有具备发展潜力的流通企业提供充足的金融支持,这势必会对流通企业的创新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同时,随着流通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服务创新成为流通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而在资本错配与融资约束的影响下,流通企业的创新活动势必会受到制约,进而面临创新损失。因此,本文将通过探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资本错配影响流通企业创新发展的机制,以期为各地区优化流通企业融资政策、助力流通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资本错配显著减少流通企业创新数量;资本错配显著降低流通企业创新质量;资本错配显著增高流通企业创新风险;融资约束在资本错配与流通企业创新发展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惠东  
新发展格局下,提升我国全球价值链地位已成为热议话题。本文利用2008-2020年293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分析流通技术创新对价值链攀升的影响。结果表明:流通技术创新可促使价值链攀升。异质性分析发现,产业政策、数字新基建水平与人力资本较好的地区内流通技术创新对价值链攀升的正向效应更为凸显。通过影响渠道研究得出,流通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主要通过区域专业化水平影响价值链攀升。文章最后指出,立足于新发展格局,应聚力创新要素,形成核心技术优势;优化制度供给,重塑政策环境;加大研发力度,重视自主创新,助力我国价值链快速攀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娜  
习近平高度重视创新发展,围绕创新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2019年着重对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开放创新作了新的论述。对习近平创新发展思想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如何理解创新发展在新发展理念中居于首位,科技创新的生成逻辑、主要内涵、时代价值和全球视野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度创新的经验及具体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的指导思想、实践源泉、依靠主体、力量支撑、动力支撑以及实现路径等。现有研究内容极为丰富,但各方面研究与创新发展实践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开放创新的研究有待深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任声策  杜梅  陈强  
在新发展格局中如何优化我国科技创新体系问题越发重要。以新发展格局内涵和实现路径分析为基础,通过经济双循环和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逻辑,刻画其理论模型,总结新发展格局下经济体系在供给和需求端的变化以及科技创新体系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面临的关键变化,进而在经济双循环与科技创新体系之间建立适配模型,将经济双循环中的关键变化与科技创新体系联动整合,探究经济双循环中供给和需求端的变化对科技创新体系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明确新发展格局中科技创新体系潜在风险和机会,提出以创新模式加强国际合作、拓宽获取提出创新问题渠道、提升前沿科学问题解决能力以及调整科技创新体系结构等若干优化建议和对策。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邬国荣  
(一)创新审计包括内部审计自身的创新和企业创新投入审计。内部审计的创新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秉持优良的审计传统,开拓新型审计理念,用新理念、新思维解决当下发展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第二,完善奖惩机制。既要对因失误而导致的错误或是漏洞进行严惩和弥补,更需要对开拓创新的行为进行鼓励。第三,建立健全顶层设计,对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完善,为改革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四,实现共治共享。在全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