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64)
2023(12741)
2022(10569)
2021(9758)
2020(8197)
2019(18771)
2018(18579)
2017(35635)
2016(18955)
2015(21233)
2014(21033)
2013(20535)
2012(18713)
2011(16995)
2010(17349)
2009(16121)
2008(15721)
2007(14387)
2006(12738)
2005(11505)
作者
(55580)
(46410)
(46280)
(44173)
(29546)
(22275)
(20702)
(17832)
(17640)
(16677)
(15819)
(15817)
(15326)
(14844)
(14685)
(14563)
(13913)
(13466)
(13397)
(13386)
(11515)
(11502)
(11343)
(10789)
(10514)
(10405)
(10344)
(10223)
(9441)
(9130)
学科
(80035)
经济(79936)
管理(60836)
(58987)
(49953)
企业(49953)
方法(33680)
数学(29187)
数学方法(28608)
中国(21474)
(21085)
业经(19573)
技术(19404)
(19308)
(18651)
地方(18544)
(15853)
农业(14309)
理论(13283)
(13164)
产业(12944)
技术管理(12904)
(12552)
贸易(12539)
(12465)
金融(12461)
(12397)
银行(12367)
(12085)
(11961)
机构
学院(272202)
大学(271703)
(112023)
经济(109640)
管理(105568)
研究(93493)
理学(91101)
理学院(90047)
管理学(88187)
管理学院(87676)
中国(69134)
科学(57955)
(57651)
(52093)
(47013)
(44335)
研究所(42498)
(42202)
中心(42167)
业大(40763)
财经(40667)
(36702)
北京(36129)
农业(34698)
(34624)
(34537)
经济学(34281)
师范(34183)
(33082)
经济学院(30700)
基金
项目(186450)
科学(148704)
基金(136081)
研究(133107)
(120093)
国家(119209)
科学基金(103016)
社会(85794)
社会科(81615)
社会科学(81597)
(74367)
基金项目(71828)
自然(68021)
自然科(66460)
自然科学(66439)
自然科学基金(65249)
(62830)
教育(61221)
资助(55549)
编号(51528)
(43791)
重点(42840)
成果(41185)
(40859)
创新(40253)
(40217)
课题(37693)
(37301)
国家社会(35791)
科研(35145)
期刊
(125933)
经济(125933)
研究(81120)
中国(59428)
管理(43864)
学报(42459)
科学(41510)
(40593)
(40369)
大学(32969)
学学(31274)
教育(30074)
农业(27428)
技术(25659)
(23549)
金融(23549)
业经(20561)
经济研究(20486)
财经(20443)
(17770)
问题(16149)
科技(15596)
(15480)
技术经济(14582)
统计(13964)
(13947)
(12740)
现代(12674)
商业(11861)
(11614)
共检索到409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于丽丽  赵新正  谢楠  
上海的创意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迅速发展起来,并且呈现出不断向创意产业集聚区集聚的发展趋势。在良好的经济环境、雄厚的文化基础、丰富的创意人才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等因素的推动作用下,上海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已经达到75家,并且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依托传统文化集聚的苏州河沿岸带和依托大学集聚的大学圈。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祝平  黄艳麟  
本文应用产业竞争模型、产业创新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证明:创意产业集聚区之所以形成,除了因为它具有外部性规模经济的优势外,还因为它促进内部的竞争,推动创新和节约交易成本。竞争、创新和节约也是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的3个重要机理。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丰林  方创琳  赵雅萍  
产业集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形式,获得了广泛发展。近年来,中国各地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建设相继出现,发展势头较快,但是,指导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尚比较缺乏。基于此,选择城市产业集聚为研究对象,综述其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进展,分析产业集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并探寻其一般研究思路,以期为城市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建设、城市产业经济的合理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回顾了产业集聚动力机制与模式的研究进展,并对产业集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城市产业集聚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的一般思路。该研究思路强调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以及产业集聚与城市发展关系的基础作用;应用系统论的观点,对城市产业集聚系统划分为内核系统和调控系统;强调城市产业集聚发展模式的选择要以其动力机制的分析为基础,以保证所选发展模式的科学合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金廖  曾刚  
城市舒适性驱动下的创意产业集聚研究一直是国外城市研究的热点话题,然而国内相关的研究却非常稀缺。文章追溯城市舒适性理论的起源和发展,构建分析创意产业空间过程的城市舒适性指标体系,试图探讨城市舒适性对创意产业集聚的作用机理。选择南京品牌设计产业作为案例研究,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核密度估计、空间回归模型等方法,发现城市舒适性理论在解释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动力方面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其中,高等教育、餐饮场所、购物中心、公园、停车场等因子是驱动品牌设计公司在南京老城中心集聚的核心动力。研究一方面证实西方创意阶层的部分结论,如教育舒适性对创意产业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发现中国语境下城市舒适性因子的组成和内涵与西方有着一定的差异,比如夜生活和咖啡文化在中国的语境中不一定适用。因此,城市舒适性研究应着重关注区域差异,发展和构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舒适性指标体系和概念框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贾佳  葛夏欢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是政府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消费者调查表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被认可度与消费者年龄有密切关系,休闲需要超越其他需求成为消费者前往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首要目的。因此,集聚区在未来发展中应把提升休闲品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培养潜在消费者、增强品牌凝聚力作为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纳入其整体发展规划。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娟  
本文以北京为例,介绍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发展现状;重点探讨了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形成的自然生成型和政府主导型两种机制各自的特点、优点和缺点;结论表明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的培育需要两种机制共同发挥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冰峰  
本文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模式构建的目标和依据,探讨了以政府、市场和企业资源集约化为核心的集聚模式,以城市为核心的产业集聚模式和以产业价值链为核心的产业集聚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龚雪  
按照形成类型来划分,创意产业集聚区可以分成自发型创意产业集聚区和政府主导型创意产业集聚区。政府主导型创意产业区的形成过程比较明了,而自发型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过程相对较复杂。本文认为自发型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初始选址期和最终集聚形成期。初始选址期是少数创意企业选定一定区域作为其运营地点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往往是基于该区域所具有的环境因素或经济因素的相对优势,且具有一定的偶发性。而最终集聚形成则是由于部分企业的入驻所带来的协同效应使得该区域具有一定的磁力作用,因此能够吸引更多的创意企业纷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永忠  黄舒怡  林明华  
本文基于演化经济视角提出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的三阶段假说,即单元聚集、界面构建和网络发展。其中,单元聚集是微观单元资源搜寻的反映,界面构建是单元身份认同的需要,网络发展是单元多维扩张的结果。在三阶段演变中,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演化程度不断提高,从简单的地理聚集到分工协作,直至新奇系统形成。根据"三阶段"分析框架,本文对北京798创意产业集聚区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798创意产业集聚区在进入第三阶段的低层次网络发展后出现的"自我毁灭"现象,实质是商业繁荣对艺术生产的排挤。本文探讨了现代意义上的推动艺术与商业融合发展的四种模式,并对创意产业集聚区不同于一般产业集聚区的特征进行了反思:从形成路径而言,创意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褚劲风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虽然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创意产业工业的产业内涵、概念的认识不一,但创意产业已迅速发展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上海是我国创意产业发育发展最好的城市之一,这与上海独特的地缘空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上海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交互性,使经济发展的各要素能够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中流动和集聚;上海经济增长方式的逐步转变,也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并且海派文化也构筑了富有上海特色的公共文化空间。特别是上海城市的国际化和移民城市的特点,为创意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并且集聚了大量的多元化人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褚劲风  
创意产业空间集聚是一个复杂的空间组织系统。文化环境、科技水平、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要素相互组合、交互影响着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立足上海创意产业集聚的现实条件,选取4方面要素的7个指标与创意产业产出值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经检验,回归关系显著,其中:人口密度、人口总量、每万人拥有的文化娱乐设施数、单位面积发明专利申报数、单位面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数与创意产业产出呈正相关关系,每十万人拥有的公共文化设施数、单位面积专利申报数与创意产业产出呈负相关关系。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得出人口密度、单位面积发明专利数是影响创意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人口密度与创意产业集聚具有显著的逻辑内在性,发明专利与创意产业集聚则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褚劲风  
创意产业园区是一种新的生产空间组织,1990年代末以来在一些国际著名大都市中发展迅速。文章试图通过分析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空间演变、形成机理、网络关系,研究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上海创意产业园区是都市工业园区的伴生与再升级,空间形态上则由黄浦江和内环线围合而成的半环状地带和苏州河沿岸地带,向东北、西南地区地带拓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旧城空间秩序优化、创意阶层兴起并集聚是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驱动力,而园区内部组织的网络关系是维持其运转的支持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空间不仅仅是一个物理概念,更在地理上表现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具体场所。在社会理论范畴中,空间还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产生于有目的的社会实践。城市社会空间分异体现了城市范围内各组成要素及其综合体在空间上的差别,不仅包含物质实体,同时也涉及城市居民的经济、文化、社会交往等诸多方面。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空间分异现象出现在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国内学者对此类现象的关注与研究与日俱增。研究这一主题具有多层面的现实意义,既有助于通过分析分异现象进而找到空间分化的深层原因,也有助于通过把握不同的分异模式来评估不同事物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还有助于通过归纳出空间分异特征的形成机制来对城市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桂玲  赵倩  
当今世界,文化创意产业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理念,而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的直接现实,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各国所瞩目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它作为国家"软实力"在经济领域的体现,已形成全球蜂起的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上海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上海经济的贡献也日益加大。本文研究并分析了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应,对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发展有重大意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唐燕  黄鹤  
我国现阶段的创意城市建设表现出较强的政府主导特色,因此论文以北京为例,探讨了政府主导下的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群发展模式及其经验得失。文章分析了北京文创资源的基本状况和政府推进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相关做法,并在剖析文创集聚区的产业结构、空间分布特征等的基础上,指出文创集群在城市更新、工业遗产利用、新农村建设、产业园区开发等方面对北京城市建设的推动作用及未来改进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