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35)
2023(14578)
2022(12537)
2021(11783)
2020(9473)
2019(21842)
2018(21930)
2017(41803)
2016(22686)
2015(25553)
2014(25769)
2013(25702)
2012(23896)
2011(21823)
2010(21978)
2009(20093)
2008(19444)
2007(17351)
2006(15648)
2005(13915)
作者
(66891)
(55880)
(55141)
(52135)
(35117)
(26783)
(24872)
(22055)
(21169)
(19902)
(18921)
(18776)
(17610)
(17601)
(16991)
(16880)
(16478)
(16291)
(15967)
(15725)
(13933)
(13931)
(13457)
(12994)
(12578)
(12446)
(12396)
(12343)
(11379)
(11091)
学科
(100065)
经济(99967)
(67275)
管理(58190)
(51193)
(44040)
企业(44040)
方法(37319)
农业(34131)
数学(32138)
数学方法(31815)
中国(29088)
地方(27465)
业经(26482)
(19885)
(19277)
(17930)
(17183)
(16796)
贸易(16781)
(16213)
技术(15612)
环境(15531)
(15251)
银行(15211)
(14957)
金融(14956)
(14698)
(14316)
理论(14061)
机构
学院(325553)
大学(323122)
(132245)
管理(129824)
经济(129284)
研究(114404)
理学(111977)
理学院(110730)
管理学(109017)
管理学院(108430)
中国(86090)
科学(70826)
(70229)
(69712)
(57895)
(56207)
业大(54524)
农业(53548)
研究所(52495)
中心(52417)
(48815)
(45194)
师范(44815)
财经(44426)
北京(44103)
(40723)
(40481)
(39816)
经济学(37197)
经济管理(35992)
基金
项目(221082)
科学(173445)
研究(165576)
基金(158215)
(137251)
国家(135975)
科学基金(116341)
社会(103628)
社会科(97747)
社会科学(97723)
(87750)
基金项目(84853)
自然(73858)
教育(73757)
(72817)
自然科(72064)
自然科学(72051)
自然科学基金(70738)
编号(69878)
资助(63671)
成果(56344)
(51826)
重点(49053)
(48330)
课题(47480)
(45729)
创新(42554)
国家社会(41976)
发展(41801)
科研(41331)
期刊
(156697)
经济(156697)
研究(97998)
(72527)
中国(69175)
学报(51707)
农业(49460)
科学(49290)
管理(45093)
大学(39885)
(38817)
教育(38368)
学学(37607)
(32144)
金融(32144)
业经(31379)
技术(28638)
(22985)
经济研究(22229)
问题(21397)
财经(20409)
图书(17822)
(17319)
(17124)
科技(16742)
技术经济(16365)
理论(15721)
农业经济(15673)
资源(15653)
世界(15597)
共检索到493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范德官  
一、上海农村工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一)上海农村工业的发展历程上海农村工业作为中国农村工业的一个典型,其发展有自己特殊的历史轨迹。上海农村工业萌生于50年代,徘徊于60年代,复苏于70年代。农村改革开放以来2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其中出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再德,邬万里  
上海郊区农村工业起步于五十年代,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巨大的成绩。首先,郊区农村工业的发展,增强了郊区农村的经济实力,到1993年,郊区农村工业年总产值达807亿元,比1985年增长近10倍,年社会总产值比1985年增长近8倍;其次,郊区农村工业的发展,促进了郊区农村产业结构向非农化转变,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1985年到1993年,郊区农村从事农业活动的劳动力比率由49.3%下降到27.0%,从事非农业活动的劳动力比率由50.7%上升到73.0%;第三,郊区农村工业的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定寰  
改革开放以来 ,东部地区的农村工业充分利用其劳动力、市场和机制上的优势 ,在迅速发展自身的同时也为推动整个地区总体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 0世纪 90年代末 ,我国出台了西部大开发的政策 ,在此政策的引导下 ,西部农村地区的发展 ,同东部地区一样 ,也需要农村工业发挥主要作用。那么 ,迄今为止 ,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发展的现状怎样 ?西部地区发展农村工业的有效途径有哪些 ?2 1世纪西部地区的农村工业将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 ?这都是本文试图研究的主要内容。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国斌  李伯重  
为什么中国没有发展起自己的资本主义?这是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中最常被问到的大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明清中国与近代早期欧洲农村工业的分析,推进中西经济史的比较研究。欧亚大陆两端的农村工业发展,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工业化的原动力是什么?中西关键性经济差异的性质又何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玉红  
近年来,中国农村地域内工业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显示出加重和蔓延趋势。通过对第一、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企业数据的分析发现,中国农村地区污染制造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广、增长快、体量大、重化工业等背离农村技术和农业资源优势的污染制造企业占有绝对比重。采用Logit模型对企业在城乡选址行为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成本较低和环境管制宽松对企业在农村选址起了显著的作用,而土地成本的影响远远高于环境管制。这表明中国城乡间存在着"污染避难所"效应,但是其影响远小于低价土地成本所发挥的作用。由于地方政府在污染工业格局的形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玉红  
近年来,中国农村地域内工业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显示出加重和蔓延趋势。通过对第一、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企业数据的分析发现,中国农村地区污染制造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广、增长快、体量大、重化工业等背离农村技术和农业资源优势的污染制造企业占有绝对比重。采用Logit模型对企业在城乡选址行为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成本较低和环境管制宽松对企业在农村选址起了显著的作用,而土地成本的影响远远高于环境管制。这表明中国城乡间存在着"污染避难所"效应,但是其影响远小于低价土地成本所发挥的作用。由于地方政府在污染工业格局的形成方面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因此加强农村地区工业污染治理的关键环节是严格管理污染企业的用地总量和空间布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谷人旭  钱志刚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晓光,樊杰,张文忠  
农民、农村、农业这“三农”问题是目前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村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三峡库区主体地处我国经济落后的西部地区 ,广大农村耕地资源有限 ,人口密度很大 ,人地关系十分紧张 ,致使库区生态环境受到较大的破坏 ,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并对三峡工程构成极大威胁。在库区发展农村工业 ,推进农村工业化的进程 ,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工业转移 ,缓解库区日益紧张的人地关系。本文在对库区 1 9个区县农村工业发展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通过对三峡库区农村工业发展状况和空间分布特点的分析 ,运用一般类型分析的方法将库区农村工业分为城郊型农村工业区 ,远郊型农村工业区 ,远离中心城市的平原型农村工业区 ,山区型农村工业区四种类型 ,并针对每种类型区提出具体的发展模式。这不但对解决三峡库区农村工业发展问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而且对我国其他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工业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杜传忠  刘英基  
我国农村工业化过程中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要求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农村工业化向新型农村工业化的转变。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有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通过博弈模型分析发现由于目标、认识和利益取向的差异,上级政府、基层政府和农村企业之间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博弈过程。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是使上级政府、基层政府和农村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行为博弈中实现收益最大化。本文认为应该从完善循环经济法律和制度、健全循环经济激励机制、加强对基层政府和农村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介民   海龙   红兵  
党的十一届八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全面总结了我国80年代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成就,提出了90年代的主要任务,明确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号召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过程中,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淑云  
农村工业化的经济载体乡镇企业其运行机制凸现出自然资源利用效率低和对环境负面影响大两大缺陷,偏离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纠正这些偏差,必须通过坚持一个原则走出三个误区,增强四种能力来解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杜闻贞  张二震  
1.80年代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一件最令人瞩目的大事,就是农村乡镇工业的蓬勃兴起和迅速发展。乡镇工业的发展,引发了农村经济结构的变革,打破了长期以来“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国民经济资源配置格局,改变了国民经济整体结构和经济运转流程,推动了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历史进程。目前,乡镇工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最显著的特征,是乡镇企业布局的变化。在乡镇工业发展最早、最快的苏南地区,乡镇企业由原来“村村冒烟”的“满天星”式的分散化区域布局,逐渐向农村工业小区聚集,并由此产生了一批以乡镇企业为依托、布局日趋合理、交通较方便、功能齐全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简新华  
农村工业化不是要化掉农业,农村城市化也不是要化掉农村。农村城市化滞后于农村工业化的状况必须改变,必须由“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村工业化转向“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的农村工业化,还要防止“过度城市化”倾向。中国应该走农村工业化与现代化、城市化适度同步发展的道路;农村城市化则应该走多元化、市场推动、政府导向,大兴“农民城”,重点发展县城,大、中、小城市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道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尹峰  
通过对发展海南省农村工业化深层动因的研究,分析其发展机遇和困境,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推进海南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几点思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焦必方  
日本是中小企业的王国,农村工业更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对已实现工业化的日本农村进行研究,对我国农村工业的发展可能有所启示。一、日本农村工业的发展模式日本农村工业发展至今,从发展历史看,其发展模式主要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一)以传统农村工业为基础发展起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