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65)
- 2023(17257)
- 2022(14535)
- 2021(13535)
- 2020(11276)
- 2019(25731)
- 2018(25768)
- 2017(49375)
- 2016(26655)
- 2015(29892)
- 2014(29719)
- 2013(29489)
- 2012(26774)
- 2011(23997)
- 2010(24081)
- 2009(22480)
- 2008(22436)
- 2007(19981)
- 2006(17995)
- 2005(15925)
- 学科
- 济(114116)
- 经济(113971)
- 业(103396)
- 管理(86674)
- 企(85174)
- 企业(85174)
- 方法(51334)
- 农(48979)
- 数学(41742)
- 数学方法(41376)
- 业经(34922)
- 财(33307)
- 农业(32685)
- 中国(28999)
- 制(24738)
- 技术(23335)
- 务(22831)
- 财务(22765)
- 财务管理(22727)
- 地方(22008)
- 企业财务(21570)
- 理论(19951)
- 贸(19942)
- 贸易(19933)
- 易(19345)
- 学(19180)
- 和(18945)
- 体(18786)
- 策(17933)
- 划(17451)
- 机构
- 学院(383356)
- 大学(378782)
- 济(159339)
- 管理(157412)
- 经济(156117)
- 理学(135851)
- 理学院(134531)
- 管理学(132706)
- 管理学院(131975)
- 研究(123252)
- 中国(94651)
- 京(79500)
- 财(73446)
- 科学(73161)
- 农(70271)
- 所(60733)
- 财经(58309)
- 业大(58166)
- 江(57753)
- 中心(56680)
- 研究所(54648)
- 农业(53649)
- 经(53123)
- 北京(49924)
- 范(48621)
- 师范(48235)
- 经济学(46924)
- 州(45932)
- 院(44143)
- 财经大学(42901)
- 基金
- 项目(256387)
- 科学(203160)
- 研究(193922)
- 基金(186112)
- 家(159791)
- 国家(158307)
- 科学基金(137867)
- 社会(123767)
- 社会科(117071)
- 社会科学(117039)
- 省(100844)
- 基金项目(98840)
- 教育(88131)
- 自然(86975)
- 自然科(84940)
- 自然科学(84923)
- 自然科学基金(83457)
- 划(82979)
- 编号(80655)
- 资助(75262)
- 成果(64708)
- 部(57141)
- 重点(56392)
- 创(55500)
- 发(55477)
- 课题(54349)
- 创新(51192)
- 国家社会(50890)
- 教育部(49487)
- 制(49473)
- 期刊
- 济(182669)
- 经济(182669)
- 研究(114818)
- 中国(74767)
- 农(69954)
- 管理(59111)
- 财(57231)
- 学报(55244)
- 科学(52938)
- 农业(47384)
- 大学(43615)
- 教育(43310)
- 学学(41215)
- 融(36808)
- 金融(36808)
- 技术(36308)
- 业经(35017)
- 财经(28769)
- 经济研究(27398)
- 经(24625)
- 问题(24179)
- 业(24157)
- 技术经济(21363)
- 科技(18722)
- 现代(18386)
- 理论(18203)
- 版(18137)
- 商业(17778)
- 世界(17469)
- 图书(17131)
共检索到571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晨 顾晓君 高健 俞美莲
分析上海农业技术进步的情况总结得出,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农用机械装备经历了3个阶段的转变,机械技术的进步使农机设备呈现大型化、综合化、配套化的趋势,以满足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需要;农业生化技术的进步在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同时改变了种植业的生产结构。通过对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路径的刻画发现,上海农业呈现"S型"的增长路径,农业技术进步因循了"劳动节约型—停滞—土地节约型(主)+劳动节约型(辅)"的演进路径。进而构建双对数形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1990—1999年、2001—2014年上海郊区县的面板数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洪斌
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分析研究了中国农业在改革开放以后技术进步率的变化,寻求提高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以便于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关键词:
技术进步率 农业经济 改革开放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凯 吴丽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服务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与此同时,其相对于全国的服务业集聚水平却有所下降。本文对影响上海服务业集聚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均收入水平、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上海服务业集聚水平有着较强的带动作用;而政府规模的扩大对上海服务业集聚水平则有着负面影响。此外,信息化水平、人力资源状况对上海服务业集聚水平的影响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服务业 集聚 增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立双 张谛
本文主要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 ,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资金投入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 ,2 0年来 ,农业投资总量虽然在数额上逐年增加 ,但增长的波动性较大 ,且投资比重呈下降趋势 ,总体上还是明显不足。在投资结构上 ,农业基建投资增长较快 ,但占全社会基建投资的比例还很低 ,科研投资一直踯躅不前。就投资主体而言 ,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在近些年加大了力度 ,只是波动性较强 ;而农户缩减了对农业的投资数额。所以 ,我国农业投资的状况令人担忧。要改变这种严峻的局面 ,必须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邦瑶
文章利用中国28个省1990~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宏观角度分析了以金融支持为核心的金融体系改革对于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支持对于农业技术进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金融体系改革对于金融支持影响农业技术进步的机制既有正的水平效应,也有正的结构效应。
关键词:
金融支持 金融体系改革 农业技术进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嘉 韦素琼 陈松林
闽台间独特的"渐进"开放,对两地农业发展影响深远,因而在开放条件下进行闽台农业技术进步研究,具有显著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对比1951—2015年闽台农业发展特征基础上,运用Malmquist指数测度两岸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建立VAR模型进一步研究对外开放、闽台渐进开放对闽台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这65年间,福建农业产值总量大于台湾,而台湾农业产值增速总体上高于福建,但两地农业增长率水平趋近,二者差距逐渐缩小;闽台农业存在一定竞合关系,即农业生产部门结构的差异性及其变动的互补性,以及农业生产效率的赶超与竞争;在农业TFP增长推动因素方面,开放因子对闽台农业生产效率均有显著冲击作用,且渐进开放3个时期间,其冲击效应存在类似"迭代作用"的发展趋势,闽台渐进开放持续影响两地农业技术进步,而闽台农业开放的效应仍在持续显现中。最后,讨论了主要结果所赋予的政策涵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大胜 李琴
本文从5个方面分析了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户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同时利用1985—200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业技术进步率从整体上提高了我国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但经历了阶段性的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博 赵芝俊
本文首先解释了农业技术进步和诱致性技术变迁的内涵,构造了农业技术发明可能性曲线;其次,从农业技术与要素投入的"互补性"特征出发,基于里昂惕夫生产函数对农业生产者的技术类型选择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研究部门农业技术创新的"诱致性"表现;再次,在二元经济体制背景下,利用劳动生产率指数和土地生产率指数从侧面证明了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路径表现出比较明显的要素"诱致性"特征;最后基于政府部门、生产部门和研究部门对我国农业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博 赵芝俊
本文首先解释了农业技术进步和诱致性技术变迁的内涵,构造了农业技术发明可能性曲线;其次,从农业技术与要素投入的"互补性"特征出发,基于里昂惕夫生产函数对农业生产者的技术类型选择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研究部门农业技术创新的"诱致性"表现;再次,在二元经济体制背景下,利用劳动生产率指数和土地生产率指数从侧面证明了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路径表现出比较明显的要素"诱致性"特征;最后基于政府部门、生产部门和研究部门对我国农业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魏锴 杨礼胜 张昭
技术引进是加快技术进步与跨越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日益强烈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对技术引进、合作与交流都给予了高度重视。本文在分析农业技术引进对农业技术进步作用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业技术引进的现实情况,重点剖解了当前农业技术引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加大技术引进力度,加快农业技术进步的一系列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技术引进 农业技术进步 技术引进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雷振丹 陈子真 李万明
文章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3个师1998—201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门槛面板模型,实证检验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效率的非线性影响。结果显示:以人力资本与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均具有双重门槛效应,具体表现为,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增加,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碳排放效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随着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变化呈"正U型"。通过偏效应的计算得到,人力资本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每提高1%,兵团农业碳排放效率分别会提高11.75%和9.22%。
关键词:
农业技术进步 农业碳排放效率 门槛效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郭剑雄 王学真
农业入世将使国内农业技术供给曲线显著右移,同时将极大地刺激农民对新技术的需求。但是,技术或知识的进步,包括技术从发达国家向我国转移,不是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自发进行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家对技术进步和技术转移采取的反应。
关键词:
入世 农业 技术进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卫 佟光霁
经验数据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仍具有转移空间和潜力。作为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劳动力转移在受制于技术进步的同时也会影响技术进步。本文基于1978~2011年的全国数据,估算了农业产业和非农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运用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技术进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存在长期正相关均衡关系,与理论模型结论相符;非农技术进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与理论模型结论不符。通过对模型结果的分析认为,有必要在技能培训、品牌路线、深化改革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以保证农村劳动力在农业部门和非农部门之间顺利转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容
创新效率、技术效率、扩散效率一起定义了技术进步效率。影响技术进步效率的因素主要有创新机制的完善、农用工业品的配套供给、剩余劳动力、经济环境及利益主体素质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