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36)
- 2023(7741)
- 2022(6382)
- 2021(5763)
- 2020(4918)
- 2019(10983)
- 2018(10626)
- 2017(20438)
- 2016(11103)
- 2015(12413)
- 2014(12600)
- 2013(12313)
- 2012(10979)
- 2011(9776)
- 2010(10041)
- 2009(10067)
- 2008(10582)
- 2007(9698)
- 2006(8736)
- 2005(8351)
- 学科
- 企(73535)
- 企业(73535)
- 业(68620)
- 管理(61826)
- 济(48791)
- 经济(48677)
- 财(25182)
- 方法(21403)
- 业经(20994)
- 务(19969)
- 财务(19950)
- 财务管理(19931)
- 企业财务(18958)
- 制(17300)
- 数学(13843)
- 数学方法(13745)
- 技术(13722)
- 体(12991)
- 划(12557)
- 企业经济(12156)
- 体制(11722)
- 策(11379)
- 和(11364)
- 经营(11231)
- 理论(10970)
- 技术管理(10443)
- 中国(9941)
- 农(9528)
- 决策(9072)
- 计划(8654)
- 机构
- 学院(167991)
- 大学(165644)
- 济(73866)
- 管理(72816)
- 经济(72383)
- 理学(61914)
- 理学院(61394)
- 管理学(60835)
- 管理学院(60472)
- 研究(48288)
- 财(40767)
- 中国(40721)
- 京(33209)
- 财经(31237)
- 经(28134)
- 江(27214)
- 科学(24335)
- 财经大学(23063)
- 所(22949)
- 中心(22371)
- 经济学(22301)
- 商学(22131)
- 商学院(21945)
- 州(20633)
- 北京(20610)
- 经济学院(20003)
- 研究所(19765)
- 业大(19054)
- 农(18420)
- 经济管理(18355)
- 基金
- 项目(102037)
- 科学(83583)
- 基金(77701)
- 研究(77419)
- 家(64991)
- 国家(64341)
- 科学基金(58555)
- 社会(52727)
- 社会科(50047)
- 社会科学(50032)
- 基金项目(40670)
- 省(39000)
- 自然(36972)
- 自然科(36160)
- 自然科学(36151)
- 自然科学基金(35619)
- 教育(35188)
- 划(31874)
- 资助(31186)
- 编号(30378)
- 制(27025)
- 成果(24679)
- 创(23644)
- 部(23493)
- 业(23387)
- 重点(22220)
- 国家社会(21999)
- 创新(21924)
- 教育部(21344)
- 人文(21247)
共检索到2636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魏观适
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是承包经营责任制发展的产物,也是深化企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1987年我国全面推广承包经营责任制,上海与全国一样,95%以上的国有企业进入了承包行列。承包制的推广,对制止企业效益滑坡、扩大企业权力等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两权”分离度不高,政企难以分开;二是包盈不包亏,企业短期行为难以抑止:三是一厂一个承包基数,普遍存在“鞭打快牛”。为了消除这些弊病,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于是,应把深化改革的着眼点转移到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上。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甘乾坤
本文认为,企业经营机制就是由企业管理体制决定的企业运作原理,它决定着企业的效率和效益。企业经营机制的模式取决于企业管理体制,最终则取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我国企业的经济机制有两大缺陷;即缺乏利益动力和自我约束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就是扬弃产品经济的残缺不全的企业经营机制,用市场经济的健全的企业经营机制加以更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实质是使企业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其途径是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应由单一国家所有制和准国家的集体所有制变为国家、企业、职工的共同占有制。分配制度的改革应取消单一僵化的工资分配办法,实行按股本和活劳动分配“纯收入”的“复式”分配政策;其次...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缪长江
本文将讨论“换脑筋”、落实《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和动态认识企业经营机制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关于“换脑筋”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关键是要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抛弃过去惯常的行为方式,即所谓“换脑筋”。一个社会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经过较长时期的教育学习、生活磨炼和摔打逐渐形成的,加之我们所处的一个超稳态社会经济体制和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所养就的习惯势力惯性很强、积重难返,因此换脑筋绝非易事。譬如对于“人才流失”的认识是贬多于褒。随着三项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人才市场将得到迅速的发育和成型,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琢
要从宏观与微观结合,以企业与市场关系作为主线,以人为中心、以职工为主体,研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这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新思路。按照这个新思路,研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就要研究三个层次的问题: 第一个层次的问题:怎样才能让企业进入市场竞争? 当前,要企业进入市场,在市场竞争中才能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问题,理论界已经取得了共识。问题在于:怎样才能让企业进入市场竞争? 光讲政企分开不能全面解决问题,光讲落实《企业法》不能全面解决问题,光讲破“三铁”也不能全面解决问题。全面解决问题的出路在哪里? 目前国有制大中型企业,多数属于有条件进入市场竞争和全面进入市场竞争的企业。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蒲海清
文章认为,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关键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有助于把企业推向市场,有助于促进和带动经济管理方式的转变,其意义不亚于农村由人民公社向家庭联产责任制的过渡。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当前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下决心转变政府经济管理的职能,制定科学、先进且针对性强的实施方案。实现改革与发展的有机结合。文章还就企业的劳动人事、工资分配和社会保险等三项制度的改革,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见解。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克浩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大中型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诸如“厂长、经理负责制”、“目标管理责任制”、“承包责任制”等等。但是目前仍然举步艰难;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长期亏损,回天无术。症结是哪里?从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来看,关键就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使企业无法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目前最有效的途径是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而实行股份制经济则是转换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的有效形式。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树滋
当前,全国正在贯彻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的精神,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重点,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推动着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地上一个新的台阶。在这种大好形势下,内部审计怎样适应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要求?是抓着机遇,开拓前进;或是徘徊不前,难于立足。这是从理论和实务方面都迫切需要及时研究解决的问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邓子基
一增强国有企业活力,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活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有企业代表着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经济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物质基础,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国有企业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政治安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直接关系到缓解当前财政困难,加快深化改革开放的步伐与经济建设的速度。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潘仰生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与提高商业服务质量潘仰生提高商业服务质量不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窗口,也是社会主义商业性质任务所决定的一个本质特征。在社会主义商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提高商业服务质量也出现了一个新的契机。最近几年,为什么商业服务质量会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郑永权
一、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实质是在全民经济中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 企业经营机制有两个层次的内涵。第一个层次是指利益协调机制;第二层次是指效率机制。前者是基本的,后者是由前者源生出来的。不论是什么样的利益协调机制,都会产生与之相对应的追求效率的机制。 追求高效率可以说是一切经济主体或利益主体的本能行为。或者说,没有不追求效率的利益主体。通常认为,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多利益主体往往是不讲经济效率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蒋寄舟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颁发了,基本精神是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活力,提高经济效益。《条例》原则上也适用于施工企业。一、施工企业面临的市场施工企业面临的市场是个初创的市场。八十年代初,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建筑业作为突破口,改变了承揽工程任务方式,推行了招标承包办法,施工企业率先进入了市场。但这个市场体系极不完善,至少有以下四个特点: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绍朋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目标、难点与对策周绍朋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问题已经提出几年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也已发布一年多,几年来这项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一些难点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因而《条例》规定的14项企业经营自主权还没有很好...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鼓舞下,改革开放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彭浦机器厂作为国家大型企业,企业外部正在逐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这样就势必将工厂推向市场,使之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与此相适应,企业内部及时转换经营机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当前,我们正在认真学习贯彻国营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落实经营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
[期刊] 改革
[作者]
尹增吉
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要有参加市场的主体。就整体而言,市场的主体主要是企业。国有、集体、个体、私营、"三资"企业等不同经济成分的企业,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中,呈现出不同的态势。从现象入手的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