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69)
2023(9919)
2022(7697)
2021(6670)
2020(5069)
2019(11470)
2018(11323)
2017(21215)
2016(11594)
2015(12932)
2014(13133)
2013(12803)
2012(12000)
2011(11087)
2010(11340)
2009(10297)
2008(10189)
2007(9209)
2006(8687)
2005(8284)
作者
(35379)
(29435)
(29194)
(27672)
(18954)
(14051)
(13210)
(11467)
(11410)
(10563)
(10180)
(9805)
(9690)
(9387)
(9264)
(9128)
(8617)
(8600)
(8412)
(8396)
(7392)
(7263)
(7179)
(6940)
(6678)
(6600)
(6579)
(6537)
(6028)
(5853)
学科
(58422)
经济(58361)
管理(27467)
(27064)
中国(24756)
地方(23749)
(18282)
(17724)
企业(17724)
业经(14975)
农业(13064)
(12942)
方法(12874)
地方经济(11949)
(10817)
数学(10513)
(10477)
金融(10476)
数学方法(10427)
环境(10247)
(9901)
银行(9888)
(9701)
发展(9646)
(9623)
(9572)
(9175)
贸易(9162)
产业(8720)
(8695)
机构
学院(168333)
大学(165569)
(70442)
研究(68673)
经济(68670)
管理(58037)
中国(51055)
理学(47849)
理学院(47128)
管理学(46307)
管理学院(45966)
科学(41940)
(38056)
(35620)
研究所(31956)
(30933)
(30437)
中心(30196)
(27511)
(26414)
师范(26176)
(25133)
北京(24858)
业大(23863)
财经(23607)
农业(23232)
(22732)
经济学(21532)
(21456)
(21302)
基金
项目(108507)
科学(85374)
研究(80666)
基金(76185)
(66920)
国家(66321)
科学基金(56007)
社会(52124)
社会科(49316)
社会科学(49304)
(43030)
基金项目(40143)
(36558)
教育(34750)
自然(33977)
自然科(33092)
自然科学(33084)
编号(32623)
自然科学基金(32432)
(31060)
资助(29367)
成果(26501)
发展(25269)
重点(25269)
(24860)
课题(24430)
(22204)
(21910)
国家社会(21823)
创新(20637)
期刊
(90978)
经济(90978)
研究(58703)
中国(41951)
(30083)
科学(25791)
学报(24801)
管理(22878)
教育(21349)
(21129)
农业(20467)
(19619)
金融(19619)
大学(18786)
学学(17575)
业经(16412)
经济研究(14454)
技术(14448)
问题(13568)
财经(11250)
(10900)
(10610)
资源(9981)
(9877)
现代(9224)
城市(8659)
世界(8497)
(8350)
商业(8284)
图书(8279)
共检索到278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向东  张善余  
人口郊区化是大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分析了上海人口郊区化的特征及其动因 ,并阐述了人口郊区化对上海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方兵  吴瑞君  
上海市人口郊区化和产业郊区化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人口规划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城市之间缺少有效地协调机制,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相对滞后,造成郊区新城人户分离、产城分离问题日益严重。通过对社会、经济、政策等相关因素的分析,鉴于郊区经济发展对人口的导入功能将进一步增强,郊区人口还将持续增加,从人口郊区化与产业郊区化协同发展的角度对产业发展、人才引进、公共资源配置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文新  田辉  
进入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的促进下飞速发展 ,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及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 ,我国一些大城市一部分工业尤其是污染扰民工业开始从中心区向郊区搬迁 ,大城市工业进入郊区化发展阶段。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 ,大城市中许多工薪阶层开始住进郊区的单位分房或自购房 ,人口郊区化及随之而来的商业郊区化也开始显现。我国大城市郊区化是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城市郊区化对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北京、上海、广州、杭州、苏州、沈阳、大连等大城市为例 ,概括了当前我国大城市郊区化的现状特点 ,指出了郊区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庆国  黄瑞  
住宅郊区化是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过程。本文论述了西方国家住宅郊区化发展及其引发的环境问题 ,在分析我国住宅郊区化的兴起及其发展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对我国住宅郊区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一是在发展规模上不宜大力提倡 ,只能作为对城市住宅的一种补充和缓解城区居住压力的一种形式 ;二是在布局上要结合交通和产业发展 ,沿交通干线进行组团式安排 ,在规划上严格控制其无节制性蔓延 ,并同时考虑距中心城市主要工业区的距离问题 ;三是在开发模式上宜采取“新市镇开发模式” ,把纯“卧城”建成具有可持续发展功能的卫星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天来  
城市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进程,表现为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城市化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有集聚扩散性、不平衡性和与工业化的互动性等基本规律,城市化促进可持续发展。上海郊区城市化可持续发展以城乡一体化为主要内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再德,邬万里  
上海郊区农村工业起步于五十年代,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巨大的成绩。首先,郊区农村工业的发展,增强了郊区农村的经济实力,到1993年,郊区农村工业年总产值达807亿元,比1985年增长近10倍,年社会总产值比1985年增长近8倍;其次,郊区农村工业的发展,促进了郊区农村产业结构向非农化转变,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1985年到1993年,郊区农村从事农业活动的劳动力比率由49.3%下降到27.0%,从事非农业活动的劳动力比率由50.7%上升到73.0%;第三,郊区农村工业的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江莹  
文章认为郊区化是整个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既是城市生活方式的延伸,又是城市地域结构的进化。其本质是郊区城市化及农业地带的城市化。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郊区化的概况、特点,并对其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向东  孙文慧  郑敏  
研究1990-2004年上海户籍人口分布变动情况,发现1993年上海人口分布变动出现拐点,1994年人口分布变动与郊区化明显活跃。通过建立模型进行模拟,对上海人口郊区化的经济影响因素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人均GDP、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住宅投资这三个经济因素对上海城市人口郊区化产生重要影响;上海人均GDP恰好为2 000美元时,上海城市人口郊区化明显活跃,这与西方发达国家在人均GDP3 000美元时人口郊区化活跃形成对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洪芬  李江风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谢守红  宁越敏  
利用第三、四、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对广州市人口的空间分布变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自1980年以来,广州一直处于城市化和郊区化并存的阶段,一方面,大量外来人口的进入使都市区的总人口急剧增加;另一方面,从1990年起中心城区的人口出现较明显的郊区化现象。但与北京、上海相比,广州人口郊区化进程显得较为迟缓,其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的限制、行政区划的制约和城市空间发展政策的影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黄荣清  
郊区化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阶段。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大城市已普遍进入郊区化时期。文章对学者们最早提出的郊区化典型城市——北京作了详细讨论,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人口流动的主流是集中,人口分布的变化是市区人口调整,城市发展是市区地域扩张,因此,它应该属于城市化阶段而不是郊区化。文章阐述了城市从城市化到郊区化过程中,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各区域的人口变动特征,认为中国大城市的发展,除个别城市,如上海市外,目前尚处于城市化阶段。
[期刊] 求索  [作者] 徐晓军  孙权  
在集中型城市化政策导向下,中国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快速集中,城市边界快速向郊区蔓延。但这种作为城市外部扩张结果的“郊区”更多是以一种过渡形态存在于城乡社会之间,与西方发达国家由中产阶层向“城市边缘”迁移形成的“生活化郊区”存在重要差异,其实质是城建思维主导的“边缘城市”发展模式。随着城市化步入成熟阶段,“边缘城市”型郊区化发展模式的弊端日趋凸显,人民追求低密度、高品质生活的需求还需进一步得到满足。及时调整集中型城市化发展战略,关注和重视作为“城”“乡”社会“边缘”与“衔接处”的郊区,逐步将郊区发展的战略定位由“边缘城市”转向“城市边缘”,建设满足人民高品质需求的生活郊区,是未来中国城—郊社会健康发展的可行之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俊芳  
作为城市郊区化的有机构成与自然延展,大学郊区化一方面提升了郊区的文化品位,推进了郊区的城市化进程,同时亦导致城市文化生态发生剧烈的变动,表现为城市中心区域文化资本的削弱、大学与原城市社区生活的疏离、城郊社区均质化、城郊空间"公共性"的缺失等方面。为此,我们应从大学与城市社区互动的研究视角,重新估价大学郊区化对城市文化构建的影响,处理好二者间的互动关系,使现代大学建设与现代城市文化发展达至一个新的境界。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文  魏海涛  
城市郊区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经阶段 ,对郊区化的研究有利于认识城市发展的过程。从已有的郊区化理论成果出发 ,以市场经济为背景提出了郊区化的定义和内涵 ,分析了郊区化的市场和制度改革驱动机制 ;郊区化的过程 ;城市郊区化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