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39)
- 2023(6677)
- 2022(5163)
- 2021(4573)
- 2020(3578)
- 2019(8249)
- 2018(7731)
- 2017(14549)
- 2016(7482)
- 2015(8491)
- 2014(8329)
- 2013(8115)
- 2012(7631)
- 2011(6762)
- 2010(7358)
- 2009(6970)
- 2008(5987)
- 2007(5617)
- 2006(5140)
- 2005(4638)
- 学科
- 济(28509)
- 经济(28484)
- 融(25691)
- 金融(25691)
- 银(22210)
- 银行(22207)
- 行(21665)
- 管理(20397)
- 业(19061)
- 中国(18450)
- 企(15590)
- 企业(15590)
- 中国金融(10938)
- 地方(10863)
- 财(9746)
- 制(9616)
- 农(8939)
- 方法(8652)
- 业经(8283)
- 数学(7170)
- 数学方法(7099)
- 贸(7086)
- 贸易(7075)
- 易(6931)
- 环境(6694)
- 农业(6269)
- 务(6194)
- 财务(6165)
- 财务管理(6158)
- 企业财务(5909)
- 机构
- 学院(96177)
- 大学(94947)
- 济(42774)
- 经济(41633)
- 研究(34660)
- 中国(34303)
- 管理(33659)
- 理学(27137)
- 理学院(26876)
- 管理学(26507)
- 管理学院(26331)
- 财(22340)
- 京(19759)
- 中心(19119)
- 科学(17621)
- 银(17246)
- 银行(16645)
- 财经(16429)
- 所(16241)
- 融(16078)
- 金融(15772)
- 行(15627)
- 江(15341)
- 经(14919)
- 研究所(14320)
- 经济学(13956)
- 农(13917)
- 人民(13780)
- 州(13339)
- 北京(12907)
- 基金
- 项目(59751)
- 研究(48199)
- 科学(46238)
- 基金(41355)
- 家(34644)
- 国家(34298)
- 社会(30508)
- 科学基金(29482)
- 社会科(29065)
- 社会科学(29058)
- 省(24017)
- 教育(21406)
- 基金项目(21265)
- 编号(19894)
- 划(19725)
- 成果(17167)
- 资助(16633)
- 自然(16254)
- 自然科(15860)
- 自然科学(15858)
- 自然科学基金(15548)
- 课题(15001)
- 发(14672)
- 重点(13954)
- 创(13423)
- 性(12936)
- 国家社会(12758)
- 年(12755)
- 创新(12607)
- 部(12604)
共检索到1718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鲁政委 方琦
全球各金融中心在绿色金融的标准制定、市场定价等方面基本在同一起跑线上,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最快、又最具市场潜能,需要上海担当这样的历史责任近年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加速推进,金融市场体系不断完善、金融市场要素更加完备、金融机构类型更加多元化,上海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26)排名中已跻身第五位。从当今全球经济金融发展趋势看,如果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欲进一步提升,必须明确地将建立全球绿色金融中心纳入战略规划与行动之中。而作为上海对标的国际金融中心的最佳实践者,伦敦与香港均致力于成为全球绿色金融中心的排头兵。上海具备国际金融中心的全部要素国际绿色金融中心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金鹏辉
近年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全球金融中心中的排名稳步上升。上海已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体系最齐全的城市之一,初步形成了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7%。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新时代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上海市委提出了"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宣文俊
要加快推进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需要在市场体系、基础设施、人才培养、经济体制和法制环境等方面进行大量的工作。其中尤以法制环境建设为重中之重,因此,本文就以法制环境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研究目标聚焦如何尽快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这点上。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以WTO规范国际金融市场开放的文件《金融服务协议》为脉络,以世界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法制环境建设经验为借鉴,以操作性强、规范高效为原则,提出一套适应我国当前实际情况的立法需求和司法、执法策略,以促进和保障上海早日建成国际金融中心。
关键词:
上海 金融中心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刘明志
文章指出上海金融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黄金市场的全球影响力也不断上升,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不仅具备诸多优势也面临有利的国际环境;因此应抓住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政府政策的引导支持和市场力量的推动创新作用,进一步调动境内外参与者的积极性,不断丰富和完善对内对外服务功能,尽快提高金融业国际化程度,扩大金融业的国际影响,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我国形成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合作的新优势服务。
关键词:
国际金融中心 金融业 国际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幼文 刘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宾晖
碳金融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经济手段,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主要包括碳排放配额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碳减排项目的投融资,以及与之相关的金融活动。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上海在碳金融领域进行了有益探索。随着全国碳交易市场的正式启动,站在新的起点上,上海应深入思考总结前期建设国际碳金融中心的经验教训,加快国际碳金融中心的建设步伐。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金融生态是指金融系统在一定环境下生存与发展的状态,包括金融系统及其所处环境之间具有互动关系的总 和。决定金融生态状况的主要因素是金融系统的状况与金融系统所处环境的状况。从某种角度讲,金融系统所处环 境往往对生态的状况具有基础和根本的作用。 上海要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必须要创建与国际金融中心相匹配的金融生态区,这是金融中心赖以生存与发展的 基础。国际金融中心主要以发达的金融市场为标志,这些金融市场往往具有交易量大、交易工具丰富、交易品种流动 性强、交易成本低等特征。与金融中心相适应的金融生态环境必须市场发达,经济活跃,法制健全,各类基础设施完 备,政府行政高效廉洁,具有包容的、海纳百川的多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望
文章分析了近年来上海金融机构集聚的特点及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影响,从有利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角度,提出了上海金融机构集聚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
城市经济 金融机构 金融中心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韩汉君 王玉
打造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金融强国之“强”,既是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之“强”,也体现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之“强”。以此为导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应始终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充分利用上海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基础,为金融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在未来发展中,为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应积极发展离岸金融业务,推动离岸金融相关法规制度建设,循序渐进加强离岸金融市场产品创新,强化金融基础设施核心技术开发和跨境互联互通建设,以此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化水平并向更高能级的国际金融中心迈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课题组
良好的金融生态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通过对上海金融机构资产质量、盈利能力以及上海金融资源集聚程度的分析,可以看出上海具有相对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适合金融机构的生存与发展。但是与世界上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相比,上海又具有明显差距。主要原因是我国金融体系存在融资结构不合理、金融创新不足、金融市场不成熟、金融文化缺失、金融及相关法律不健全等问题。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需要有强大的经济总量、健全的法律信用制度、发达的配套专业服务等基础环境,以便利金融机构的生存,促进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集聚。 改善金融生态.一方面要完善金融业自身的经营和运作机制,强化市场约束,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要调动各方力量,努力...
关键词:
金融生态 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市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肖兰华
目前,全球各大国际金融中心如美国纽约和芝加哥、英国伦敦、新加坡、澳大利亚悉尼等都把电力金融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发展与壮大的重要支点,开展并壮大电力金融及产品衍生品业务,取得了良好成效和可供借鉴的经验。上海要建成全球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理应有电力金融的一席之地,不应缺少电力金融这一环。然而,目前关于电力金融的市场研究,国内几乎属于空白。因此在总结各国电力金融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借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东风,尽快谋划上海电力金融市场建设,探索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适应的电力金融市场发展模式,研发满足电力市场多样化需求的期货、期权与远期合约等电力金融产品,搭建规范运行与防控风险的制度框架就显得尤为必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苏宁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一项国家战略,而推动"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则是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作为重要的国家经济金融发展战略,如何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长三角"经济金融协调发展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良性互动的局面,是本文重点研究和思考的问题。作者从"长三角"金融协调发展现状、"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作为两项国家战略的结合、"长三角"金融协调发展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有效互动的重要意义、推进"长三角"金融协调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等方面做了深入阐述。
关键词:
长三角 金融合作 金融中心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玚 裴媛
金融竞争力评价及其发展金融中心作为区域乃至全球金融资源的重要集聚地,在强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金融中心城市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本土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更容易建立品牌效应,吸引更多金融资源进入金融中心城市,从而最大限度活跃区域金融活动。当前,无论是国际上的主要金融中心城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豫
本文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应当把握的若干重点,2020年基本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实现人民币基本国际化的主要标志和战略措施,提出了近期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金融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