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34)
- 2023(10234)
- 2022(9285)
- 2021(8781)
- 2020(7311)
- 2019(16989)
- 2018(17068)
- 2017(32533)
- 2016(17891)
- 2015(20202)
- 2014(20018)
- 2013(19883)
- 2012(18130)
- 2011(16229)
- 2010(16019)
- 2009(14362)
- 2008(13697)
- 2007(11671)
- 2006(10077)
- 2005(8546)
- 学科
- 济(67305)
- 经济(67231)
- 管理(47602)
- 业(45220)
- 企(37687)
- 企业(37687)
- 方法(31972)
- 数学(27628)
- 数学方法(27302)
- 学(18724)
- 农(17616)
- 中国(16965)
- 地方(16514)
- 财(15729)
- 业经(14530)
- 农业(11844)
- 和(11583)
- 贸(11557)
- 贸易(11551)
- 理论(11353)
- 易(11092)
- 环境(10997)
- 制(10585)
- 技术(10576)
- 务(10192)
- 财务(10133)
- 财务管理(10119)
- 企业财务(9597)
- 教育(9321)
- 划(9238)
- 机构
- 大学(247375)
- 学院(245334)
- 管理(98696)
- 济(90134)
- 经济(87920)
- 理学(86051)
- 理学院(85030)
- 研究(84669)
- 管理学(83481)
- 管理学院(83046)
- 中国(60565)
- 科学(57323)
- 京(52697)
- 所(43622)
- 农(42606)
- 研究所(40500)
- 业大(40257)
- 财(39651)
- 中心(37869)
- 江(33958)
- 农业(33658)
- 范(33611)
- 北京(33313)
- 师范(33192)
- 财经(32364)
- 院(31416)
- 经(29489)
- 州(28589)
- 师范大学(27171)
- 技术(26892)
- 基金
- 项目(178828)
- 科学(139201)
- 基金(128628)
- 研究(127100)
- 家(113935)
- 国家(113030)
- 科学基金(96013)
- 社会(76405)
- 社会科(72226)
- 社会科学(72206)
- 省(70133)
- 基金项目(69884)
- 自然(65794)
- 自然科(64187)
- 自然科学(64173)
- 自然科学基金(62984)
- 划(60356)
- 教育(57085)
- 资助(52722)
- 编号(51864)
- 成果(41192)
- 重点(40711)
- 发(38324)
- 部(38129)
- 创(36936)
- 课题(35702)
- 科研(35115)
- 计划(34548)
- 创新(34452)
- 大学(32521)
共检索到3471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丰美萍 邱继琛 宋全健 边文华 章守宇 彭丽洁 王凯
以上海市浦东临港芦潮引河支流河段为例,选取3个相通的不同污染程度的位点,采取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夏季真核周丛生物群落组成和定殖过程,并结合环境参数,分析了周丛生物群落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调查共获得36个样品,鉴定周丛生物30门681属。主要的门有轮虫门、绿藻门和纤毛虫门,属有五盘轮虫属、旋轮虫属、钟虫属、瘤丽星介属等。调查期间周丛生物群落结构随定殖时间变化显著,不同污染程度河流周丛生物群落组成呈现显著性差异且优势种变化也不同,H点和Y点在后期均出现纤毛虫减少和绿藻成为优势类群的演替现象。冗余分析表明盐度对周丛生物群落影响显著(P < 0.01)。不同生物对于环境因子的响应程度不同,五盘轮虫属、旋轮虫属和钟虫属等优势属与环境因子有着较高的相关性。本研究将为进一步了解滨海河道水体周丛生物的多样性和时空演替特征,为受损水体周丛生物开展生态健康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齐占会 方建光 张继红 毛玉泽 蒋增杰 刘红梅 李斌
从2007年5月~2008年4月,采用悬挂试网和直接从海区采集栉孔扇贝养殖笼样品两种方法,对桑沟湾贝藻养殖区的附着生物群落结构和季节演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桑沟湾附着生物群落结构复杂,本实验鉴定的大型附着生物23种,玻璃海鞘、柄海鞘和紫贻贝是群落中的优势种。附着生物的生物量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试网上附着生物湿重与温度变化相关,生物量为0.003~1.21kg/m2,其中2月和8月分别具有最小和最大值。栉孔扇贝养殖笼的附着生物生物量9月为1.94kg/笼,之后随温度下降而减少,10月为0.99kg/笼,之后又有所上升,11月份为1.03kg/笼。生物量变化主要是由于优势种的演替引起的,...
关键词:
附着生物 污损生物 季节演替 桑沟湾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军燕 高志 沈红保 李瑞娇 余斌
2015年4-5月对拉萨河浮游生物的调查结果显示:浮游植物有6门76种(属),浮游植物密度变化在4.04×10416.04×104ind/L之间,平均密度为10.18×104ind/L,生物量变化在0.0370.37 mg/L之间,平均生物量为0.13 mg/L;浮游动物4门51种(属),密度的变化范围是45.00125.00 ind/L之间,平均密度为84.09 ind/L;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006 80.063 mg/L之间,平均生物量为0.041 mg/L。该河段浮游生物组成多以冷水性种类为主;浮
关键词:
拉萨河 浮游生物 群落结构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雯 苏程程 滕广亮 田洪林 赵永松 单秀娟
为掌握青岛近岸海域渔业资源结构变化特征,本研究基于青岛近岸海域2022年7―8月和11―12月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研究了该海域渔业资源密度及群落结构动态特征。结果显示,夏季捕获渔业生物92种,冬季捕获86种,总更替率为42.5%。夏季优势种为戴氏赤虾(Metapenaeopsis dalei)、方氏云鳚(Enedrias fangi)和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冬季优势种为戴氏赤虾、枪乌贼(Loligo spp.)、鹰爪虾(Trachypenaeus curvirostris)、双斑蟳(Charybdis bimaculata)和尖海龙(Syngnathus acus)。夏季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均高于冬季,而丰富度指数(D)低于冬季。青岛近岸海域渔业生物群落多样性处于正常水平,季节间水平结构和群落组成相对稳定。通过食物网拓扑结构分析发现,该海域渔业生物关键种为黄????(Lophius litulon)和戴氏赤虾,食物网结构相对稳定。夏、冬两季青岛近岸海域渔业生物群落表现出较强的抗扰动能力。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肖欢欢 张崇良 薛莹 徐宾铎 于海庆 任一平
根据2015年5―7月在海州湾及邻近海域存在空间异质性的南北两个典型断面进行的鱼卵、仔稚鱼水平拖网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海域春、夏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的空间变化。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获得鱼卵33587粒,仔稚鱼713尾。出现鱼卵25种(未定种1种),隶属于14科25属,仔稚鱼13种(未定种1种),隶属于13科13属。鱼卵优势种主要是鳀(Engraulis japonicus)、多鳞鱚(Sillago sihama)、(魚銜)属(Callionymus spp.)、皮氏叫姑鱼(Johnius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华伟 彭欣 刘俊峰 薛峰
分别于2010年2月与8月对南麂列岛4条潮间带断面的大型底栖生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鉴定出大型底栖生物125种,其中软体动物72种,大型藻类23种,甲壳动物13种,多毛类10种,棘皮动物4种,其他3种。冬季大型底栖生物种类共72种,生物量(3 941.22±2 870.13)g/m2,丰度(1 275.44±749.37)ind./m2;夏季生物种类共93种,生物量(4 521.69±3 473.66)g/m2,丰度(2 099.07±1 074.82)ind./m2;不同季节的群落优势种无明显差异。各断面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为星 徐玉萍 王丽卿 季高华 张玮
2011年8月调查了上海市城郊7个区县7条生态治理试点工程河道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生物数量和水质理化因子状况。应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讨论了浮游植物数量与水质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并且评价了城郊河道水环境状况。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189种,其中绿藻门74种;硅藻门45种;蓝藻门41种;裸藻门18种;黄藻门4种;隐藻门和甲藻门各3种;金藻门1种,优势种多为绿藻门、蓝藻门和硅藻门。PCA分析表明,溶解氧、氮磷营养因子是影响浮游植物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悬浮物、氮磷营养因子、高锰酸盐指数和pH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驱动因子。用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生物数量和优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金若晨 江敏 孙世玉 戴习林 吴昊 周俊芳 于忠利 张峰
为探究凡纳滨对虾养殖过程中其肠道和养殖环境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及变化,本实验采用Illumina测序平台,基于16S rRNA基因的测序结果,对46 d和86 d虾龄的凡纳滨对虾肠道以及养殖水体、底泥中的微生物群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86 d时微生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46 d,水样中的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低于底泥和凡纳滨对虾肠道;有35个门、71个纲、155个目、274个科以及277个属在水样、底泥和虾肠道中均能检测到,其中虾肠道和底泥间共有菌类较水样中更多。微生物群落随养殖时间发生变化,46 d与86 d的差异性门类为放线菌门、绿菌门、丝状杆菌门、浮霉状菌门和TM6,相对丰度随时间增高。水样、底泥和虾肠道中有相对固定的优势菌群,在水样、底泥和虾肠道中主要的门类均为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优势纲类为α变形菌纲、β变形菌纲以及放线菌纲,除此以外,虾肠道与底泥共有的优势纲为δ变形菌纲、γ变形菌纲以及芽单胞菌纲,从目、科、属的分类水平上看,水样、底泥和虾肠道中菌类相对丰度各异,鲜有明显重叠的优势菌类,在水样、底泥和虾肠道中均为一种未分类的属占优势地位,水样中优势属为hgcI_clade,底泥和虾肠道中优势属为ambiguous_taxa。研究结果进一步解释了虾肠道和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之间的相关性以及随虾龄增长呈现的差异性。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汤昌盛 张芳 冯颂 戴芳群 王彦涛
根据2015年6月(夏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该海域渔业生物种类组成、优势种、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调查共捕获渔业生物93种,其中底层鱼类56种、中上层鱼类7种、头足类10种和甲壳类20种,以底层鱼类和甲壳类为主。优势种包括小黄鱼(Larimichthy-spolyactis)、鳀(Engraulis japonicus)和带鱼(Trichiurus haumela)。鱼山渔场及舟山渔场近岸区和长江口渔场离岸区群落多样性较高,舟山渔场离岸区和大沙渔场南部多样性较低。渔业生
关键词:
长江口海域 夏季 渔业生物 群落结构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朗 杨杰青 周进
为了解象山港仔稚鱼的群落结构和季节变化特征,根据2022年4月(春季)和8月(夏季)对象山港水域仔稚鱼和同步环境的调查数据,分析水域仔稚鱼群落的物种组成,计算物种相对重要性指数(IRI)、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及重叠系数,利用方差比率和x~(2)检验分析揭示优势种种间连结性,使用冗余分析方法阐释仔稚鱼群落结构和典型环境因子之间关系。结果表明,春、夏季象山港水域内共有仔稚鱼22种,隶属于9目16科;春季主要仔稚鱼(IRI≥100)为日本鳀(Engraulis japonicus)、鮻(Planiliza haematocheilus)、中国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与东方鲀属一种(Takifugu sp.),夏季为侧带小公鱼属一种(Stolephorus sp.)、肩鳃鳚属(Omobranchus spp.)和鳓(Ilisha elongata)。日本鳀和鮻为广生态位种,中国花鲈、东方鲀属一种、肩鳃鳚属,鳓和侧带小公鱼属一种为中生态位种,春、夏季主要仔稚鱼生态位重叠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49~0.88和0.36~0.89。象山港春、夏季主要仔稚鱼总体以正联结关系为主,象山港春、夏季主要仔稚鱼种间连结性为正相关,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稳定性较强。春季温度和盐度、化学需氧量和叶绿素a、浮游动物丰度、生物量与活性磷酸盐分别是影响日本鳀、中国花鲈、鮻和东方鲀属一种分布的主要因素;夏季透明度和温度、溶解氧与透明度是影响侧带小公鱼属一种、肩鳃鳚属和鳓分布的主要因素。研究可为今后开展该海域的环境保护、增殖放流与渔业科学管理等提供参考和依据。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齐占会 王珺 方建光 李斌 毛玉泽 刘红梅 张继红 蒋增杰
2007年6~9月,利用悬挂不同网目的试网方法,对夏季青岛流清河湾栉孔扇贝筏式养殖区附着生物的种类、数量及其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流清河湾附着生物群落的优势种在6月份为麦秆虫和钩虾,7月份以后贻贝成为优势种。附着生物湿重随挂网时间延长而增加,8月份增长最快,特定增长率最高可达8.77%/d,主要是由于优势种贻贝的快速生长。玻璃海鞘等海鞘类在流清河湾较少出现。附着生物的数量受网目和水深的影响,总体上随水深的增加而下降,较小网目上附着生物量较大。贻贝为群落优势种是流清河湾夏季附着生物数量较高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附着生物 季节演替 网目 深度 垂直分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雪峰 高效江 王少平 贺宝根 沈铭能 陈振楼 许世远
在夏季对上海郊区一典型的中、小河流河网水质进行监测 ,结果表明 :(1)河流水体普遍有很高的氮磷和有机负荷 ,其CODcr、总磷、总氮等指标均数倍于《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的V类水最大允许值 ,水体正处于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位于集镇居民区和养殖场附近河流的污染更为严重。 (2 )受富营养化和河流底泥污染物释放的影响 ,河流水质还存在分层现象 ,尤其是水流滞缓、水深不足两米的小河流更为明显。主要表现为 :底层水氨氮 ,TRP(总反应态磷 )和SRP(溶解反应态磷 )的含量明显高于表层水 ;而表层水的 pH和DO高于底层水 ;同时 ,由于底层水处于厌氧的环境下 ,NO- 3-N、NO- 2 -...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玉宏 柴鹏程 胡修贵 孙艳 黄倢 宋晓玲
本研究应用PCR-RFLP(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和PCR-DGG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技术,对工厂化养殖的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进行多样性分析。RFLP结果显示,8月样品中不同的克隆子为5个,其中以不可培养细菌(Unculturable bacteria)为主要优势菌,其次为鲁杰氏菌属菌种Ruegeria spp.和Rhodobacterales spp.。依据微生物多样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马婕 申利亚 何培民 田潇岑 陈立婧
苏州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城市之一,近年来其城区河道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为探讨苏州城区河道浮游植物功能群的结构组成、周年演替以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本研究于2018年对苏州城区河道进行每两月一次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全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85属209种(包括变种和变型),可划分出29个功能群,其中19个(B、C、D、G、H1、J、Lo、M、MP、P、S1、S2、T、TC、W1、X1、X2、Y、Z)为该区的优势功能群。浮游植物功能群呈现出B+C+D+H1→W1+H1→P+G+H1→M+S1+H1的周年演替特征,功能群H1在全年占据绝对优势。RDA分析表明,水温、总氮、总磷和电导率是影响该水域浮游植物功能群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季伟 李占海 徐圣 张二凤 程和琴
基于2018年4月15日至4月24日在长江口北港主槽大小潮连续10天的定点水文泥沙观测资料,对枯季期间北港上段河道悬沙浓度的垂线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悬沙浓度较低,大小潮平均值仅为0.17 kg/m~3,悬沙浓度具有大潮显著高于小潮,涨落潮平均浓度接近的特点;水动力则具有大潮明显强于小潮、落潮明显强于涨潮的特点;观测期间的盐度值很低,平均值仅为0.16 psu,盐度的大小潮变化、涨落潮变化以及垂向变化都非常小,盐度密度分层对悬沙剖面影响微弱。在这种动力、泥沙和盐度环境下,大潮期间的悬沙剖面主要为斜线型和指数型;小潮期间的悬沙剖面有斜线型、垂线型和指数型,其中以斜线型占主导。通过Rouse公式拟合发现,大部分的实测悬沙剖面较符合Rouse公式,根据该公式计算得到的悬沙沉降速度介于0.36~2.89 mm/s。Soulsby公式能够对实测的斜线型和垂线型悬沙剖面进行较准确预测,平均误差控制在10%以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