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4)
- 2023(1690)
- 2022(1388)
- 2021(1341)
- 2020(1057)
- 2019(2449)
- 2018(2347)
- 2017(4044)
- 2016(2431)
- 2015(2794)
- 2014(2801)
- 2013(2744)
- 2012(2894)
- 2011(2455)
- 2010(2618)
- 2009(2411)
- 2008(2286)
- 2007(2258)
- 2006(2011)
- 2005(1835)
- 学科
- 业(10912)
- 企(10093)
- 企业(10093)
- 管理(7770)
- 济(7011)
- 经济(7007)
- 镇(4329)
- 乡(4286)
- 乡镇(4283)
- 乡镇企业(4283)
- 中小(4272)
- 中小型(4272)
- 小型(4272)
- 小型企业(4272)
- 财(3293)
- 地方(3114)
- 中国(2795)
- 务(2502)
- 财务(2502)
- 财务管理(2497)
- 农(2388)
- 企业财务(2378)
- 业经(2267)
- 方法(2139)
- 制(2110)
- 教育(1844)
- 数学(1794)
- 农业(1713)
- 技术(1696)
- 数学方法(1688)
- 机构
- 大学(33040)
- 学院(32796)
- 管理(12046)
- 研究(11981)
- 济(11583)
- 经济(11082)
- 理学(9952)
- 理学院(9804)
- 管理学(9655)
- 管理学院(9577)
- 中国(8691)
- 科学(7259)
- 京(6534)
- 所(6335)
- 财(6267)
- 上海(5979)
- 中心(5967)
- 范(5723)
- 江(5691)
- 师范(5685)
- 农(5635)
- 研究所(5514)
- 州(4865)
- 师范大学(4628)
- 财经(4611)
- 业大(4464)
- 教育(4453)
- 农业(4439)
- 省(4369)
- 北京(4283)
共检索到57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芝舫
修身:价值人生从这里起步2001年4月,华东师大一附中特级教师刘定一将关于"修身"课程的设想提交给学校。学校十分重视此项提议,立即着手对"修身"这一门新的德育课程进行大胆的尝试与探索。近三年来,在孙稼麟校长的全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德育修身课取得了丰硕成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之浚
弘扬民族精神冯之浚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刚柔相济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得以存在与发展的根本。40多年前,西方一位历史学权威向世人公布了他的统计研究成果:全世界古往今来仅有26个文明,并断言在这26个文明中,5个发育不全,13个已经消亡,7个明显衰落,惟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孙喜亭
当前大学教育的真正问题是教育目标极度功利化 ,从而导致大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下降。全面提高民族素质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所在 ,其中民族精神是民族素质的核心和灵魂。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 ,弘扬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是大学教育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
关键词:
民族精神 民族素质 大学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伟
繁荣校园文艺、弘扬民族精神,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艰巨而崇高的历史使命。只有大力唱响主旋律,尊重艺术创作规律,积极进行文化创新,才能促进校园文艺的繁荣,才能推动民族精神的复兴。
关键词:
校园文艺 民族精神 主旋律 文化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骆郁廷
伟大的社会实践蕴育和产生伟大的民族精神,伟大的民族精神推动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活动是全国人民共同参与、克服重大突发灾害的特殊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实践活动,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升华爱国主义教育已经和正在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我们的高等学校理当充分利用这些鲜活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党颖
本文以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精髓为主题,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中学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并结合中学生特点,就如何在中学德育工作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做了论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秀英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时代发展对高校德育的必然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高校德育创新中具有的必然性、必要性,构建培育民族精神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高校德育 培育 民族精神 实践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素霞 王晓莹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新时期我国文化建设的要求,也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笔者从加强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结合学校德育课程改革、抓好有关课程体制建设、结合校园文化等方面探讨了高校德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新途径。
关键词:
高校德育 民族精神 探讨途径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久林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青年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用民族精神教育青年学生,在青年学生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本文对在青年学生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途径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
关键词:
青年学生 民族精神 途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夏志芳 于海
弘扬民族精神必须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精神,坚持三个面向,既要强固国家意识,也要积极参与全球化的合作;既要弘扬民族文化,也要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既要挺立中华道德人格,也要培育现代公民品格。民族精神的教育,不是走向狭隘民族主义,而是走向全球化时代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惊铎
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校教育研究部主办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4月26日在北京召开,与会者对民族精神的价值、民族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实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金陆小学坐落于上海浦东金场地区, 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公办学校。学校始终坚持为金杨地区广大适龄儿童提供一流教育和一流服务。学校现有教学班20个,学生725人,教师58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29人,本科(含在读)18人,大专38人,现任校长金加其是小学一级校长。学校倡导“守纪、勤学、求实、创新”的校风,“博识、辅业、爱生、善导”的教风,“勤奋、好学、活泼、健康”的学风,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管理规范、扎实。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邵佳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