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39)
2023(15716)
2022(13081)
2021(12084)
2020(9830)
2019(22484)
2018(22539)
2017(42860)
2016(23448)
2015(26376)
2014(26553)
2013(26101)
2012(24180)
2011(21877)
2010(22131)
2009(20065)
2008(19320)
2007(17084)
2006(15272)
2005(13836)
作者
(68380)
(56540)
(56098)
(53277)
(36274)
(27142)
(25612)
(22192)
(21604)
(20347)
(19394)
(19079)
(18086)
(18072)
(17571)
(17323)
(16794)
(16664)
(16253)
(16177)
(14147)
(14020)
(13605)
(13037)
(12727)
(12685)
(12674)
(12578)
(11466)
(11183)
学科
(99140)
经济(99037)
管理(62727)
(61251)
(48559)
企业(48559)
方法(37660)
数学(31553)
数学方法(31199)
中国(31040)
(28173)
地方(27350)
业经(24017)
(20923)
(20777)
农业(19152)
(18774)
贸易(18759)
(18086)
(17319)
(17264)
金融(17262)
(16572)
银行(16530)
理论(16174)
(15945)
(15854)
环境(15715)
(15625)
技术(15327)
机构
大学(330476)
学院(329805)
(130967)
经济(127950)
管理(127743)
研究(117557)
理学(109180)
理学院(107885)
管理学(106085)
管理学院(105479)
中国(87346)
科学(72662)
(72568)
(59669)
(58890)
(54520)
研究所(54172)
中心(52301)
(49250)
业大(48737)
(46705)
北京(46577)
财经(46385)
师范(46275)
(42999)
农业(42329)
(42091)
(40783)
经济学(38126)
师范大学(37496)
基金
项目(221870)
科学(173407)
研究(164937)
基金(157985)
(137387)
国家(136162)
科学基金(116220)
社会(102009)
社会科(96533)
社会科学(96509)
(87057)
基金项目(83996)
教育(74924)
自然(74419)
(73383)
自然科(72649)
自然科学(72634)
自然科学基金(71278)
编号(68684)
资助(64332)
成果(56365)
(51377)
重点(49814)
课题(48000)
(47886)
(45740)
创新(42612)
项目编号(41758)
科研(41653)
国家社会(41238)
期刊
(152524)
经济(152524)
研究(102924)
中国(68010)
学报(51610)
(51348)
管理(48262)
科学(48189)
教育(42598)
(42096)
大学(39023)
学学(36298)
农业(35949)
(32362)
金融(32362)
技术(29046)
业经(26143)
经济研究(24047)
财经(21772)
问题(20243)
图书(19787)
(18602)
(18555)
科技(16459)
理论(16273)
(15678)
现代(15570)
技术经济(15470)
国际(15379)
实践(14969)
共检索到504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姚士谋  李青  陈振光  张落成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上海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香港国际城市的地位更上一层楼,特别是城市的国际影响和经济增长势头越来越突显。21世纪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上海与香港的大都市如何定位?两个国际性城市将如何发挥各自特点、各自优势,并在今后的竞争中如何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必须从高层面、多视角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作者就城市经济与城市发展,以及城市功能的完善等基本问题作深入研究,并以期得到各位学者更多的学术指导与交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马俊林  
当代,是世界各国进入国际化的新时期,广州市领导提出把广州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宏伟目标,是符合世界经济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广州是多功能的城市,向中级国际化城市发展比较合适,最现实的是赶上和超过新加坡和香港,但广州必须在保持社会主义特色的方针下求发展,以国际合作和国际市场为目标,以外经外贸为导向,以两个文明建设为基础,带动城市功能向世界扩展,成为覆盖面宽、辐射力强和聚集力强具有现代化国际中心作用的大都市。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作乾  
本文简单回顾了香港国际贸易中心的崛起及其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香港国际贸易中心面临的三大挑战。认为基于内外四大因素,香港必能在回归祖国后,战胜各种挑战,充分利用各种机遇,使其国际贸易中心地位继续得到保持和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作乾  
战后,香港对外贸易随着其经济起飞而迅猛发展,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香港作为国际贸易中心正逐渐走向成熟。“九七”后其国际贸易中心地位既面临挑战,又存在很多发展机遇,香港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将不断得到加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姚士谋  
长江流域各个城市的决策部门的领导者,过去先后提出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宏伟设想,但对于国际化都市的基本概念、理论与实践的一些问题尚未解决,作者就长江流域内四大城市的现代化、国际化建设问题作了系统分析,并对长江流域四大城市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祝平  
香港保险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王祝平编者按:为迎接香港回归,大陆与香港保险业的接轨,使大家更多地了解香港保险业,本刊从本期起,在窗口栏目中,适量增加一些版面,介绍香港保险业的法律制度、管理制度、运作制度等概况,还可以介绍一些香港保险公司的情况,欢迎大家...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关键  
作者回顾了香港创业板市场的筹建过程 ,对其产生的原因、主要特征及市场表现作了分析 ,并参照其经验 ,对创建大陆创业板市场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俞肇熊  王坤  
自2004年1月1日《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正式实施以来,已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CEPA的顺利实施,加速了香港和内地经济的融合,促进了两地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回顾了CEPA实施以来的进展情况,分析了CEPA对香港和内地经济的影响,指出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最后对CEPA的发展方向予以展望。本文认为,随着CEPA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和深化,加强贸易投资便利化已经成为CEPA有效、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俞可兴  
香港回归祖国之后,由于社会制度和经济机制与内地有着重大差别,同时又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为此学术界对香港特区能否巩固和加强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该文从分析香港金融中心的特点和存在特殊问题入手,进而展望了香港金融中心的前景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媛婷  
本文认为,香港在发展创新科技产业上,一方面,国际因素和祖国内地因素是重要的 推动力量,而香港在自身环境力量、社会氛围和政府支持等方面拥有优势;在科技实 力、科技人才和科技投入、企业科技创新机制等方面,香港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只 要香港能充分发挥多种优势,香港明天更美好。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安之  
论香港金融业的发展前景张安之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中枢。香港金融业同制造业、贸易、房地产业一起构成了香港经济的四大支柱,为香港经济的整体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使香港从开埠之初的小渔村发展成为当今举世瞩目的集贸易、金融、航运、旅游和信息五大国际中心于一体的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胡兆量  
深圳的命运与香港紧密相联。香港回归,深港共建国际大都市的条件逐步成熟。深港一都两制是挑战也更是机遇,可以兼容两种制度的优势。深港两地的规划建设要用同城化观念指导,互把对方视作大都市的一部分。同城化涉及两地各行各业、各个阶层,贯穿两地发展的全过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铿  
1996年香港银行业发展前景依然乐观陈铿(中国银行港澳管理处经济研究部高级研究员)一、1995年回顾1995年,香港银行业虽然面对着经济频吹淡风、消费疲弱、地产市场下调的环境,但存放款业务继续稳步增长、盈利也有显著的增加。这主要得益于银行同业及时根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舒华  
香港创业板成立9年来,发展速度缓慢,与世界知名二板市场之间的差距在加大。一方面,随着上市公司数的不断减少,其融资功能严重萎缩;另一方面,由于交投清淡,流动性差,导致其投资功能也在逐渐丧失。香港联交所拟于2008年7月起将创业板重新定位为主板市场的"踏脚板",并通过提高创业板上市标准,藉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然而,在对上市资源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国际背景下,在香港市场依旧存在制度缺陷情况下,改革的前景仍有诸多不确定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