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01)
- 2023(7696)
- 2022(6818)
- 2021(6173)
- 2020(5522)
- 2019(13082)
- 2018(12781)
- 2017(25548)
- 2016(13503)
- 2015(15869)
- 2014(15972)
- 2013(15976)
- 2012(15251)
- 2011(13811)
- 2010(14082)
- 2009(13105)
- 2008(13331)
- 2007(12155)
- 2006(10348)
- 2005(9179)
- 学科
- 济(65501)
- 经济(65429)
- 业(39149)
- 管理(37613)
- 方法(36145)
- 数学(32410)
- 数学方法(32215)
- 企(31389)
- 企业(31389)
- 贸(21864)
- 贸易(21856)
- 易(21166)
- 财(16489)
- 农(16333)
- 中国(14994)
- 地方(12726)
- 业经(11343)
- 学(11053)
- 农业(10447)
- 务(10422)
- 财务(10408)
- 财务管理(10375)
- 制(10192)
- 融(9772)
- 金融(9770)
- 企业财务(9760)
- 出(9381)
- 和(8779)
- 银(8769)
- 银行(8747)
- 机构
- 大学(208223)
- 学院(205255)
- 济(93458)
- 经济(91735)
- 管理(80086)
- 理学(69586)
- 理学院(68862)
- 研究(68144)
- 管理学(67925)
- 管理学院(67529)
- 中国(49953)
- 京(41927)
- 财(41538)
- 科学(39068)
- 所(34262)
- 财经(33996)
- 农(33603)
- 中心(31715)
- 研究所(30982)
- 经(30924)
- 经济学(30022)
- 江(29759)
- 业大(29316)
- 经济学院(27631)
- 农业(26762)
- 北京(26141)
- 范(25877)
- 师范(25634)
- 财经大学(25313)
- 院(24027)
- 基金
- 项目(135129)
- 科学(106138)
- 基金(99803)
- 研究(98734)
- 家(86746)
- 国家(85709)
- 科学基金(72781)
- 社会(63833)
- 社会科(60700)
- 社会科学(60679)
- 基金项目(52599)
- 省(50926)
- 自然(46119)
- 教育(45974)
- 自然科(45051)
- 自然科学(45036)
- 自然科学基金(44278)
- 划(43379)
- 资助(42203)
- 编号(39706)
- 成果(32579)
- 部(31825)
- 重点(30422)
- 发(28961)
- 创(27958)
- 教育部(27753)
- 课题(26856)
- 国家社会(26835)
- 人文(26697)
- 科研(26600)
共检索到298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晓合 胡忠平
从上海与东盟双边贸易发展特点入手,使用贸易结合度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等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上海与东盟双边贸易正逐步从基于外生比较优势的产业间贸易走向基于内生比较优势的产业内贸易、形成互补性分工以及扩大双边贸易与经济合作潜力巨大的结论。
关键词:
上海 东盟 贸易结合度 双边贸易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欣 王子泰 陈宇豪
文章以2002—2016年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创意文化产品出口数据为基础,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分析影响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因素,测算中国与东盟国家间文化产品出口潜力。结果显示,传统因素如市场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地理距离等仍然是影响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贸易自由度、国民宽带使用量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对文化产品出口产生影响。我国与东盟国家间文化贸易效率整体较高,存在一定的贸易潜力,说明自贸区建设对双边文化产品贸易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乐国友 钟丽
通过调查广西与东盟国家贸易增长迅速、陆路贸易占主导、与越南的贸易一枝独秀、各陆路口岸建设加速、通关便利化进一步完善等现状,分析广西与东盟国家陆路贸易中存在贸易国别的极不平衡性、进出口商品以低附加值为主、交通基础设施薄弱、东盟各国交通标准不统一、通关时间过长等问题,提出保持与越南良好合作的基础上,加强与其他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发展广西进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陆路口岸配套设施建设、优化陆路口岸通关管理体制、推进电子口岸建设以及鼓励与东盟各国海关进行合作的建议,为进一步促进广西与东盟陆路贸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乐国友 钟丽
通过调查广西与东盟国家贸易增长迅速、陆路贸易占主导、与越南的贸易一枝独秀、各陆路口岸建设加速、通关便利化进一步完善等现状,分析广西与东盟国家陆路贸易中存在贸易国别的极不平衡性、进出口商品以低附加值为主、交通基础设施薄弱、东盟各国交通标准不统一、通关时间过长等问题,提出保持与越南良好合作的基础上,加强与其他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发展广西进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陆路口岸配套设施建设、优化陆路口岸通关管理体制、推进电子口岸建设以及鼓励与东盟各国海关进行合作的建议,为进一步促进广西与东盟陆路贸易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伟达 单瑜
对于影响云南与东盟贸易的因素,我们运用贸易引力模型进行分析,试图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为促进云南的经贸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贸易引力模型贸易效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秀莲
根据服务贸易的特征,本文将服务贸易互补性分为产业间贸易互补性与产业内贸易互补性,并依此改进了贸易互补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该指数,实证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的互补类型和互补水平,发现总体上,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服务贸易有一定的互补性,并且不管是何种互补类型,其互补性都动态上升。从国家来看,中国与东盟发达国家在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上产业间互补度最高,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内互补度最高;与东盟新、老成员国互补度最高的都是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但涉及的服务部门不相同;从服务部门看,在保险、专有权与特许经营部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服务贸易以产业间互补为主;在运输、旅游、金融等部门服务贸易以产业内互补为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素霞 蒋茵 刘民权
一、引言全球化几乎是讨论发展、贸易和国际经济政治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迈克尔P.托达罗,2009),而国际贸易又是全球化进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全球经济在20世纪后半期得到了显著的扩张,其中一个显著的促进因素就是贸易和资本市场的自由化。贸易自由化极大地促进了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增长。然而贸易自由化是通过经济增长促进了贫困的缓解还是加剧了贫困的发生、加剧了不平等,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主题之一。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多数学者都倾向于认为贸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史智宇
本文运用格鲁贝尔和劳埃德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大量贸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中国与东盟国家间贸易逐步从传统产业间贸易走向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动因,并分析了影响我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进一步发展的有利因素与制约因素,本文最后对发展我国产业内贸易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创伟 谭娜 何传添
基于2003~2015年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和贸易数据,文章使用引力方程及分位数模型,考察了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对其进出口贸易的异质性影响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贸易创造效应。平均而言,当其他因素不变时,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流量每增加1个百分点,对东盟国家当年的出口将会增加0.53%,进口将会增加0.62%。并且,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贸易创造效应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当贸易额相对较低时,对外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有较大的创造效应;但当贸易额相对较高时,贸易创造效应较小。进一步研究发现,资源寻求型是中国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的一个主要投资动机,东盟国家丰富的资源禀赋对中国直接投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并未发现显著的效率寻求型和市场寻求型投资动机。在考虑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加入滞后期、使用面板数据以及能源行业产出等因素后,结果仍然是稳健的。
关键词:
中国—东盟 对外直接投资 贸易效应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燕 邓荣荣
2010年1月1日,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因此,研究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内贸易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通过运用Grubel和Lloyd(1975)与Greenaway,Hine和Milne(1994)的方法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内贸易进行界定,并使用面板数据的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得出影响中国与东盟国家产业内贸易的国家特定因素有国家要素丰裕度差距、可持续发展差距和平均市场规模,而影响中国与东盟国家产业内贸易的产业特定因素因国家不同而存在差异。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何敏 冯兴艳
冷战结束后,亚洲地区发生了巨大的战略和经济变化,出现了越来越多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地区制度或组织。本文从区域生产网络角度出发,通过中间产品贸易指标的测度,对亚太地区贸易格局的深化发展进行研究,重点关注东盟国家在区域生产网络中的地位,据此对东盟国家在亚太区域一体化不同路径的选择和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展望,梳理中国参与亚太区域合作和推动中国—东盟合作升级的思路。
关键词:
东盟 亚太区域生产网络 中间产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莉 陈修谦
从显示性因素和分析性因素两方面构建了国际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中国和东盟六国(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的国际旅游竞争力进行综合量化评价,根据分析结果把中国和东盟旅游竞争力划归为领先、中等和后发发展三个层次,并挖掘出影响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旅游贸易互动概念模型以及提出促进旅游良性互动的策略。
关键词:
旅游竞争力 旅游贸易互动 中国 东盟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何敏 冯兴艳
冷战结束后,亚洲地区发生了巨大的战略和经济变化,出现了越来越多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地区制度或组织。本文从区域生产网络角度出发,通过中间产品贸易指标的测度,对亚太地区贸易格局的深化发展进行研究,重点关注东盟国家在区域生产网络中的地位,据此对东盟国家在亚太区域一体化不同路径的选择和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展望,梳理中国参与亚太区域合作和推动中国—东盟合作升级的思路。
关键词:
东盟 亚太区域生产网络 中间产品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廖东声 邓秋怡 庄定鹏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广东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呈现出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对双边贸易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运用贸易强度指数、HM指数、贸易引力模型分析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广东与东盟十国贸易格局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广东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双边贸易差额逐渐减小;马来西亚成为广东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其次是泰国,新加坡的贸易伙伴地位有所下降;广东与东盟国家的进出口贸易紧密程度越来越强,广东出口对东盟整体市场的依赖性很小但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广东省人均GDP、东盟各国人均GDP和人口规模、贸易自由度对广东与东盟国家双边贸易具有正向推动作用,广东省人口规模、首都(府)间距离和加权平均关税对广东与东盟国家双边贸易具有反向阻碍作用。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广东 东盟 贸易格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兴红 杨泽云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使研究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任务迫在眉睫。本文按照双方的经贸规模、贸易结构特点和相互投资水平,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分成三组,分别从双方的进出口贸易、相互投资和国际经济合作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经贸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