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66)
2023(13937)
2022(12297)
2021(11557)
2020(9715)
2019(22509)
2018(22228)
2017(43004)
2016(23401)
2015(26509)
2014(26321)
2013(25347)
2012(22895)
2011(20478)
2010(20306)
2009(18271)
2008(17046)
2007(14538)
2006(12298)
2005(10124)
作者
(64270)
(53589)
(52894)
(50549)
(34155)
(25674)
(24263)
(21145)
(20310)
(18907)
(18421)
(17718)
(16711)
(16689)
(16551)
(16279)
(16035)
(15925)
(15390)
(15241)
(13113)
(12895)
(12892)
(12235)
(11902)
(11842)
(11817)
(11674)
(10755)
(10738)
学科
(91113)
经济(91018)
管理(66246)
(62164)
(52150)
企业(52150)
方法(48819)
数学(43451)
数学方法(42854)
(23147)
(22659)
中国(22015)
业经(19711)
(18280)
地方(17827)
(16162)
贸易(16156)
(15649)
理论(15587)
(15500)
财务(15432)
财务管理(15400)
农业(15343)
企业财务(14632)
技术(14619)
(13931)
(13749)
环境(13721)
教育(13313)
(12352)
机构
大学(322357)
学院(319726)
管理(130857)
(124084)
经济(121435)
理学(115753)
理学院(114487)
管理学(112223)
管理学院(111656)
研究(99163)
中国(70800)
(66461)
科学(62660)
(55168)
业大(48766)
(48647)
(47531)
中心(46357)
财经(46178)
研究所(43816)
(43462)
(43166)
师范(42754)
(42362)
北京(41022)
农业(38318)
经济学(37547)
(36355)
(35785)
财经大学(34957)
基金
项目(231942)
科学(183258)
研究(169461)
基金(169193)
(146516)
国家(145312)
科学基金(126613)
社会(106206)
社会科(100702)
社会科学(100677)
(90429)
基金项目(90179)
自然(83701)
自然科(81823)
自然科学(81802)
自然科学基金(80303)
教育(79983)
(76498)
资助(70212)
编号(69647)
成果(55231)
重点(51458)
(51429)
(48533)
(47931)
课题(47164)
创新(45097)
科研(44955)
大学(44929)
教育部(44718)
期刊
(121753)
经济(121753)
研究(88787)
中国(55023)
学报(50586)
科学(45560)
管理(45457)
(42396)
(41039)
教育(41011)
大学(38930)
学学(36501)
农业(29946)
技术(28736)
(22905)
金融(22905)
财经(21851)
业经(20433)
经济研究(20155)
(18549)
图书(17903)
问题(15910)
理论(15560)
科技(15252)
(15116)
技术经济(14822)
统计(14675)
(14458)
实践(14440)
(14440)
共检索到438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沈学珺  
抗逆学生是指能够克服他们自身所处的不利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取得优秀学业成绩的学生。基于PISA2009的上海数据,本研究通过比较抗逆学生和其对比组处境不利差生的特点以及逻辑斯蒂回归分析提炼出抗逆学生一般所具有的主要学习特点:喜爱阅读、掌握元认知策略和进行较多高质量的学校阅读活动。男生和第一代"新上海"学生中阅读方面的抗逆学生较少,提高自我调控的学习能力和进行解释文学文本的阅读活动对于增加他们成为抗逆学生的可能性特别有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陆璟  
学会学习是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PISA2009从阅读参与度和学习策略两方面来研究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学会了阅读领域的学习。本文首先介绍PISA2009的主要测评领域阅读中如何测量参与度和学习策略,接着用2009年PISA问卷数据说明中国上海学生在这方面所达到的水平,然后用二层回归模型分析上海学生阅读参与度和学习策略与上海学生阅读成绩的关系。研究发现,元认知策略和对阅读的喜爱程度对上海学生的阅读成绩影响最大,学校整体的参与水平和策略水平对上海学校阅读平均成绩有极显著的影响,提高阅读参与度和学习策略水平能有效克服不利社会经济背景的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婷婷  郑朝晖  
上海学生在PISA2009阅读素养测试中的突出表现引发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与反思。本研究旨在从学校系统的视角对上海学生PISA2009阅读高分背后的原因加以探析。通过访谈、课堂观察等方法收集相关资料,从校本课程、课堂教学、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化发展等维度对资料加以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校本语文课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应重视发挥讲授课的效率优势,注重阅读方法教学;具有中国特色的校本教研是联结教师与教学的纽带;教师专业化发展需得到充分的学校制度保障和环境支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沈学珺  
2012年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详细收集了上海15岁学生的各类学习时间。PISA测试结果表明,学生作业时间与数学、阅读和科学成绩都有显著的正相关,但是这三科成绩与作业时间的正相关在每天1.5小时左右的总体作业量以后明显减弱。测试结果表明,接受私人家教的学生的平均数学成绩反而低于不接受家教的学生。虽然参加校外辅导班的学生的平均数学成绩高于不参加的学生,但是调查组在控制了学生个体和学校总体生源的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以后发现,参加辅导班对于提高成绩不再有效。另外,测试表明,一般而言,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好的学生会花更多的时间做作业从而获得更好成绩,并且对教师课堂管理能力评价较高的学生也投入了较多的作...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陈纯槿  顾小清  
优先提升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是"十三五"期间加快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教育公平影响的实证研究较为缺乏。本文基于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上海调查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夏普里值分解法实证考察了互联网使用偏好对学生学业成就与教育结果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控制选择性偏误和家庭背景后,互联网学习偏好对学生数学、阅读和科学素养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互联网娱乐偏好的影响则显著为负,而互联网使用时间控制在每日30分钟及以下的学生获得的学业成就显著更高;(2)家庭经济社会文化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蕾  景安磊  佟威  
基于PISA2009中国独立研究,发现测试地区学生的阅读素养平均成绩低于OECD均值,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在国际上名列前茅;学生表现差距较大,城乡差距、校际差距指标均高于OECD平均水平;学生课业负担较重,阅读、数学和科学课内学习课时数指标远超OECD均值;师生关系的多个指标低于OECD平均水平。借鉴PISA的教育评价经验,关注中国独立研究结果,积极研制符合我国各个年龄层段学生的大规模教育评价项目,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周金燕  邹雪  
教育补习作为一种依附于正规学校的学校系统外教育活动现象,在全球有兴起之势,但在东、西方国家可能表现不同。本文以2012年的PISA数据为基础,对中国上海和美国的教育补习机会分配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和探讨。研究结果发现,中国上海的教育补习主要发挥了学业成绩"培优"和反映、复制家庭教育投资不平等的作用;而美国相反,教育补习发挥学业成绩"补差"和对弱势家庭教育补偿的作用,这源于美国政府对教育补习的积极介入,反而使其发挥促进教育和社会平等的作用。此外,中国上海的数据发现,给予公立学校更多的自主权,能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减少学生寻求校外教育补习的比例。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曹妍  
自1997年香港回归以来,香港积极的教育融合政策带动了大陆移民子女进入香港规模的扩大。研究利用香港PISA2006年和2009年混合截面数据,对香港移民学生对本地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研究选取工具变量组合并运用两阶段GMM方法进行估计,发现外来移民同伴对香港本地学生的学业成就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第二代移民在常规年级(10年级)的同伴效应更为明显,而在低年级第一代移民同伴对本地学生的作用更为突出。此外,低能力的本地学生更容易受到的移民同伴的积极影响,而高能力的本地学生也同样能受到第二代移民同伴的影响。最后,研究进一步发现随着移民学生在港时间的增加,同伴效应有利于促进本地学生和移...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范勇  王寰安  
学校自主权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性要素,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十分复杂。本文以PISA2015中国四省市数据为基础,采用多层线性模型方法考察学校自主权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自主权与管理自主权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不显著,人事自主权和教学自主权不仅对学生学业成就具有显著正影响,它对能力较差学生群体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政府应进一步落实学校自主权,尤其要赋予学校人事自主权和教学自主权,同时也要完善权力监督机制与问责机制,共同提升学校教育质量。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陈纯槿  顾小清  
信息技术资源投入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否显著提升了学生素养及学业水平,是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研究领域的焦点问题。基于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5年对我国北京、上海、广东和江苏四省市的测试数据,本文旨在从教育信息化视角探讨和分析我国四省市学生数学、阅读及科学素养,并侧重考察信息技术资源投入及应用对学生素养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学生家庭背景和学校生源背景后,生均计算机数对乡村学生数学、阅读及科学素养都有微弱的正向影响,但对城市学生素养的影响显著为负。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学生在常规教学工作日上网时间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徐瑾劼  朱雁  
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简称OECD)公布的最新一轮教师教学国际调查(简称TALIS 2018)数据显示,上海教师在专业准备、专业发展和教学策略使用等多项指标上位居世界前列。然而,上海教师在促进学生积极使用信息技术完成项目或作业,开展自主学习的比例却显著低于OECD均值。本研究试图运用多水平回归的方法,探索影响上海教师促进学生高频率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的因素。研究发现,上海在促进学生积极使用信息技术上校际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差异集中在教师个体;上海初中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分布均衡且不是制约教师促进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显著因素;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能力的自信程度、对信息技术价值的重视程度及专业发展水平是影响他们促进学生积极使用信息技术的显著因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陆璟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简称PISA)测试于2009年4月17日在上海市152所样本学校同时进行(相关报告将于2010年底由OECD集中发布)。这是中国大陆地区首次参加PISA测评。2009年10月22-24日,上海PISA项目秘书处和上海PISA研究中心组织召开了"2009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 2009)工作总结会议",就相关问题进行交流研讨。上海市教委领导、市教委上海PISA项目组成员、区县教育局PISA项目联系主任、区县招办负责人、评分专家代表、校长代表等40余人应邀出席会议。会上,上海PISA项目秘书长、SHPISA研究中心副主任陆璟对上海开展PISA测评工作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市教育...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郑琦  杨钋  
近年来我国中学阶段的班级规模整体缩小,部分省市还开展了"小班化教育"试点,但班级规模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利用2015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大陆地区科学测评数据,通过泛精确匹配基础上的多层线性回归模型,估计了班级规模与学生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个人和家庭特征与学生的班级选择显著相关,优势家庭更排斥"大班",但是"小班"的成绩优势并不明显。初中阶段的班级规模与学生成绩呈现非线性关系,"大班"的学生显著更低。高中阶段的班级规模与学生成绩显著正相关,"大班"成绩更好。分样本回归发现,上述关系在城市和乡镇中具有异质性,乡镇的"小班"成绩更差。"小班"优势不明显可能与教师教学行为有关,初步分析表明只有城市中学中的"小班"教师采用了与班级规模相应的教学方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汪雅霜  
大学生学习投入度是指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行为、情感和认知三方面的投入程度。通过"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网络调查平台,对我国48所本科院校、共计59372名本科生进行了学习投入度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学习投入度总体状况较好,但元认知策略和师生互动两因子得分相对较低;大学生学习投入度随着年级的升高,呈现"高-低-低-高"的趋势;大学生学习投入度中的同伴互动因子对学习收获有较高的解释力。在此结果基础上,对提高我国大学生学习投入度给出相关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娜  王玥  
PISA2015报告指出,科学素养优异学生的比例代表国家(地区)未来的科学竞争力。PISA2015科学成绩表现优异学生的绝对数量占比结果显示,美国、中国四省市和日本三国学生依次排名前3名,本研究分别比较了这些学生在科学能力和知识掌握、关于科学的认识论信念、科学态度,以及影响学生科学素养的个人、学校和家庭相关因素等方面的共性与差异。结果发现,中国四省市科学素养优异学生与美日两国相比,相对优势主要体现在物理系统的知识掌握较好、对广义科学话题的兴趣较高、参与科学活动多、认同合作的价值等,中国四省市学生的相对弱势主要体现在对科学的认识论信念较低、未来愿意从事科学事业比例较低、学习科学的乐趣和对科学的自我效能较低等。学校和家庭相关因素方面,中国四省市的相对优势体现在学校科学教师师资力量强、教师公平对待学生、学生感受到的教师反馈多等,中国四省市的相对弱势体现在学生每周科学学习时间长、学生的学校归属感较低,科学课纪律氛围有待改进等。美国优异学生的家庭经济社会文化地位最高,其次是日本,中国四省市最低。基于此,提出PISA2015对于我国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