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6)
2023(1994)
2022(1702)
2021(1618)
2020(1349)
2019(3128)
2018(2973)
2017(5738)
2016(2824)
2015(3264)
2014(3193)
2013(3128)
2012(2849)
2011(2497)
2010(2525)
2009(2265)
2008(2055)
2007(1734)
2006(1594)
2005(1369)
作者
(7767)
(6351)
(6035)
(5893)
(4043)
(3048)
(2887)
(2562)
(2501)
(2185)
(2149)
(2054)
(1992)
(1991)
(1944)
(1845)
(1798)
(1796)
(1791)
(1710)
(1537)
(1508)
(1505)
(1470)
(1459)
(1381)
(1373)
(1348)
(1267)
(1263)
学科
(11602)
经济(11590)
(7445)
金融(7445)
(6980)
管理(6740)
(5920)
企业(5920)
(5766)
银行(5762)
(5612)
中国(5578)
方法(4739)
数学(4151)
地方(4139)
数学方法(4105)
中国金融(3114)
(2915)
(2639)
业经(2622)
(2578)
贸易(2576)
(2494)
(2377)
事业(2197)
理论(2104)
(2040)
财务(2026)
财务管理(2022)
(2010)
机构
大学(38077)
学院(37501)
(16223)
经济(15820)
管理(14595)
研究(13115)
理学(12524)
理学院(12360)
管理学(12235)
管理学院(12145)
中国(11274)
(7918)
(7434)
科学(7269)
中心(6783)
(6093)
财经(5959)
研究所(5532)
(5461)
(5240)
经济学(5199)
北京(5122)
(5025)
(5018)
师范(4967)
(4915)
(4855)
金融(4815)
经济学院(4737)
业大(4696)
基金
项目(26100)
科学(20541)
研究(19962)
基金(19003)
(16299)
国家(16147)
科学基金(13831)
社会(12512)
社会科(11906)
社会科学(11903)
基金项目(10066)
(9690)
教育(8917)
自然(8672)
(8533)
自然科(8479)
自然科学(8478)
自然科学基金(8321)
资助(7860)
编号(7766)
成果(6672)
(6024)
(5945)
(5861)
重点(5856)
课题(5716)
创新(5540)
教育部(5148)
科研(5094)
国家社会(5090)
期刊
(16583)
经济(16583)
研究(12750)
(7713)
金融(7713)
中国(6851)
管理(5751)
(5043)
学报(4966)
科学(4790)
(4706)
教育(4327)
大学(3941)
学学(3591)
技术(3383)
农业(3203)
经济研究(2809)
财经(2696)
理论(2516)
业经(2375)
实践(2370)
(2370)
问题(2264)
(2221)
国际(2018)
(1909)
现代(1827)
图书(1794)
世界(1774)
(1683)
共检索到580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世坤  刘都生  许秋起  
2009年4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这是在当前充满挑战的国际和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下,中央审时度势做出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上海乃至全国在继续推动对外改革开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方面都将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而考察国外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形成的历史及特征,发掘出其中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对更好地建设上海"两个中心",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世坤  刘都生  许秋起  
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发布后,上海"两个中心"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将对我国金融布局,尤其是上海金融、航运等产业发展格局,甚至是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一、上海金融及其市场体系将进一步发展与健全从国际视角来看,金融中心作为聚集金融机构与丰富金融功能的场所,形成发达的多功能、多层次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梁德明  
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由来已久;公民喜欢国家强盛,但却普遍厌恶政府软弱或行政权力无从节制;发展中国家同时面临经济发展双重失衡压力,在起飞阶段往往表现出强政府弱市场格局,很容易发生权力滥用和失衡;市场和政府边界是动态微调中的一个带状区域;"两个中心"建设亟须向政府-法治化社会-市场三极平衡的治理模式过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飞  程树高  
进入21世纪以来,金融中心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金融发展的制高点和参与全球资源竞争和分配的核心。金融中心发展源于航运中心,世界著名的五大国际航运中心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和香港同时也都是著名国际金融中心的成功经验表明,国际航运中心与国际金融中心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计小青  曹啸  
现代航运业的特点决定了航运业与金融业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而航运金融市场作为航运市场与金融市场相结合的产物也具有独特的特征与发展条件。从航运金融市场的需求特征可以看出,航运金融市场发展的关键在于为金融机构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降低金融机构从事航运金融业务的成本,便利金融机构在航运金融产品设计以及风险控制方面满足航运企业的实际需求,这也正是上海推动航运金融市场发展的政策目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光友  罗素梅  
该文在比较分析世界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形成模式的基础上,总结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规律和发展模式,得出了启示性的结论,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政策推动型是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初期的主要模式;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要加强风险管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客观要求;应同时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云  孙桂芳  程丽萍  
文章比较分析了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两种模式:自然形成模式(或市场主导型)和国家建设模式(或政府主导型),提出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选择,并通过重点分析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多种因素和条件,得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世坤  刘都生  许秋起  
2009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这是中央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我国经济发展格局将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对此展开专题研究,从不同角度对上海"两个中心"建设进行了深入分析,形成由一个主报告、两个辅报告组成的专题研究报告。本刊特推出这组报告,以期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瑞琦  杨丰强  
上海正积极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但航运中心并不是简单的港口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发挥港口优势,围绕航运功能,形成港城互动的产业体系。文章通过对世界先进航运中心的分析,总结出三种主要的发展模式,为上海航运中心产业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万灵  唐曦宁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高度开放、透明的经济体制和公平、自由的竞争市场环境。本文回顾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总结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主要经验,提出中国内地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对策建议,包括提高金融市场的自由度和透明度、实施对金融业的适度监管、充分利用经济腹地因素、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拓展国际市场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豫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催生了G20峰会,G20伦敦峰会对全球金融监管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G20伦敦峰会达成的最新国际金融监管共识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影响和启示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将是与国际全面接轨的过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应先行先试统一的金融监管模式、应成为人民币相关产品的全球性交易支付主平台和定价中心、应实现金融产品业务创新与调控监管的同步创新、应同步建立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和机制、应强化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建设、应重视国际会计准则建设和话语权、应强化征信建设和信用评级体系监管等。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计小青  
本文首先分析了成熟国际航运中心城市的发展历史,在进行广泛国际比较的基础上讨论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阶段特征以及与其他国际航运中心的差距,文章最后就如何实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目标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褚伟  
从纽约、伦敦、法兰克福、东京、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支付清算体系的比较分析来看,国际金融中心必然是国际支付清算中心。当今主要国际金融中心支付清算体系的改革与发展,集中呈现出“国际化、标准化、同步化、集中化、银行化”五大趋势。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支付清算体系建设必须站在与国际接轨以及有效支持人民币跨境支付的高度来整体规划,为境外投资者进入我国金融市场以及我国投资者进入境外金融市场提供支付清算通道,使上海真正成为紧密联系境内各金融市场和连通境内境外金融市场的纽带。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肖本华  
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新加坡提出在5到10年内建成世界级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并采取了有效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应发挥业界人士在金融中心战略规划中的作用,采取适合本国国情的金融监管制度,选择合适的突破口,加强软件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传辉  
本文通过对国际金融中心产生的国家建设模式和自然形成模式的比较分析,揭示了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政府过度干预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并对我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和发展策略选择提出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