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97)
2023(18675)
2022(16313)
2021(15255)
2020(13122)
2019(30335)
2018(30217)
2017(58451)
2016(32043)
2015(36284)
2014(36492)
2013(36053)
2012(33271)
2011(29928)
2010(29763)
2009(27658)
2008(27672)
2007(24746)
2006(21373)
2005(19214)
作者
(93698)
(78263)
(77762)
(74400)
(49931)
(37625)
(35613)
(30509)
(29596)
(28083)
(26586)
(26391)
(24842)
(24832)
(24441)
(24251)
(23968)
(23162)
(22465)
(22436)
(19334)
(19205)
(19099)
(17711)
(17554)
(17472)
(17472)
(17421)
(15974)
(15522)
学科
(124219)
经济(124052)
管理(96308)
(91065)
(77107)
企业(77107)
方法(60309)
数学(52659)
数学方法(51972)
(37876)
(33134)
(32161)
中国(31498)
(27687)
业经(27574)
(26958)
银行(26811)
(25286)
(24955)
财务(24863)
财务管理(24809)
企业财务(23623)
地方(23573)
(22561)
贸易(22547)
(21944)
金融(21938)
(21893)
农业(21750)
理论(20881)
机构
大学(456711)
学院(454782)
(178746)
管理(177913)
经济(174691)
理学(153624)
理学院(151909)
研究(150103)
管理学(149054)
管理学院(148230)
中国(117254)
(97010)
科学(94322)
(86730)
(79029)
(76634)
业大(70135)
中心(70119)
研究所(69687)
财经(68838)
(67934)
农业(62409)
(62390)
北京(61020)
(58427)
师范(57779)
(55078)
(54156)
经济学(54036)
财经大学(51314)
基金
项目(308169)
科学(241068)
基金(223286)
研究(221554)
(195185)
国家(193582)
科学基金(165739)
社会(137760)
社会科(130495)
社会科学(130459)
(120989)
基金项目(118583)
自然(110099)
自然科(107491)
自然科学(107460)
自然科学基金(105530)
教育(102862)
(101865)
资助(93047)
编号(90327)
成果(73610)
重点(69081)
(68137)
(64376)
(63499)
课题(62201)
科研(59853)
创新(59365)
教育部(58071)
大学(57679)
期刊
(191902)
经济(191902)
研究(132404)
中国(87039)
学报(75750)
(70739)
(69664)
科学(67517)
管理(63754)
大学(57002)
学学(53863)
(49501)
金融(49501)
教育(47618)
农业(47015)
技术(39314)
财经(34180)
业经(31175)
经济研究(30176)
(29041)
问题(25087)
(24525)
理论(22529)
(22439)
图书(21811)
技术经济(21641)
科技(20968)
实践(20587)
(20587)
统计(20314)
共检索到667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瞿旭  李明  杨丹  叶建明  
由于现有政策指引和理论研究中"实质性漏洞"概念的缺失,使得我国上市银行实质性漏洞信息披露极其匮乏。本文以民生银行为例,分析了我国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中的实质性漏洞信息披露现状,发现年报中各部分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含量差异较大并且存在特定年度突然增多或减少的现象,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审核报告缺乏统一的评价审核依据,内部控制中的实质性漏洞倾向于同职责划分的缺失和不恰当的授权、培训的缺乏、不适当的对账有关,最常见的账户特定式实质性漏洞主要与风险资产的管理不当有关。本文建议通过建立完善的实质性漏洞信息披露机制、进一步明确实质性漏洞信息披露相关主体的职责、加强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信息披露的监管等措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孔令瑜  
一、实质性漏洞概述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PCAOB)的审计准则将"实质性漏洞"定义为"如果一项或若干项缺陷有能致使年度或中期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不能有效预防或及时察觉的合理可能时,该缺陷就构成实质性漏洞(materialweakness)"。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行需要有效的设计和有力的执行。根据内控缺陷的影响程度和重要性将缺陷划分为:一般缺陷、重要缺陷和实质性漏洞。鉴于实质性漏洞是更为严重的重要缺陷,识别实质性漏洞并进行分析至关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栾甫贵  田丽媛  
内部控制是银行的"免疫系统",本文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结合2006年和2008年的两次重要法规的颁布,运用前后对比分析工商银行2007―2013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以及对相关法规的执行效果加以验证,从中发掘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实质性漏洞等突出问题,并从银行自身和外部监管两个方面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瞿旭  瞿彦卿  杨丹  
实质性漏洞是内部控制理论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发现、应对实质性漏洞有利于优化上市银行公司治理和提高监管效率。基于内部控制理论,本文设计了由管理监督与控制文化、风险识别与评估、控制活动与职责分工、信息与交流、监督评审与纠正5个主层次以及22个次级层构成的评价体系,对上市银行实质性漏洞进行了调查,并采用李克特量表法(Likert scales)分析。问卷分析结果表明:上市银行中控制活动与职责划分是最重要的内部控制组成部分,是实质性漏洞影响最严重的区域;其次是风险评估、管理监督与控制文化与监督评审与纠正措施;信息与交流沟通实质性漏洞影响较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瞿旭  杨丹  应旭婧  
内部控制体系是银行的"免疫系统",如果银行内控体系存在"实质性漏洞"(material weakness),则其公司治理与外部监管的有效性将难以保证,进而增加银行的风险。本文主要基于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阐述了上市银行控制活动的内容和特征,从内部控制要素"控制活动"的角度,对上市银行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出现实质性漏洞的项目进行了详细地分析,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有助于完善我国上市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有利于上市银行加强风险控制管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瞿旭  瞿言卿  应旭婧  
上市银行是金融体系中的核心组织,是维护金融安全、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实质性漏洞是银行内控"免疫系统"中的脆弱环节,它的存在使银行公司治理和外部监管的有效性难以保障,在加强宏观监管的背景下,对其展开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对国内外实质性漏洞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与述评,并对如何构建上市银行内控实质性漏洞评价体系和风险预警机制提出了研究设想,以期对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和加强金融创新研究有所启示和帮助。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黄秋敏  
本文对上市银行2001-2006年度财务报告中所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信息披露中存在诸多问题,提出从完善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外部边界入手,包括规范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格式和内容以及要求在年报中披露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等建议,以提高和完善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明辉  王学军  
商业银行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有利于促使银行管理当局及时改进银行内部控制,并为外部信息使用者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2002年年报中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情况来看,尚存在许多不足,难以提供实质性的关于银行内部控制的信息。有必要修改有关规定,规范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赖秋萍  
接连曝出的财务丑闻使美国证券市场遭受重创,同时我国也相继发生了中国银行银行开平支行特大舞弊案等一批重大案件,因此监督检查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显得尤为重要。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可以对内部控制执行起到有效监督作用,限制内部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同时经过注册会计师鉴证的内部控制信息可以提高其公信力。本文通过对上市银行2010年年报进行描述性统计,系统分析当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外先进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刘逢春  池国华  占军华  
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是检验其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是否有效的常见手段,尤其是内部控制中重大缺陷的披露,更值得外界相关利益者关注。文章首先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尤其是结合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界定了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类型,并利用工商银行2007—2009年年报所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对其披露的重大缺陷的数量和类型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最后针对上市银行存在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信息披露存在的缺陷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寿喜  陈佳佳  
近年来,国际大银行因内部控制漏洞给国际金融市场和相关国家带来巨大的风险和动荡,因此,如何有效监管大银行的内部控制漏洞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以汇丰银行为例,探讨了银行内部控制漏洞的形成及其危害,并分析了美国等政府的监管策略,由此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我国政府应尽快修订和完善相关金融监管法规,明确银行内部控制漏洞监管的指标,并加大银行内部控制漏洞监管的执法力度和强化对金融监管部门的问责机制,以有效化解大银行"太大而不能倒"的风险,促进我国金融市场健康稳定运行。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唐红娟  
COSO将内部控制定义为由公司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及相关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包括控制环境、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风险评估和监督5个要素。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则是公司董事会和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红娟  
近年来,我国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工作有了一定成效,但存在法律规范不完善、披露的信息不系统、披露的内容不完全等缺陷,本文建议从完善有关法律规范、固定披露位置、规定披露的详细内容与加强信息披露监管四个方面加以改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戴新华  张强  
我国多家银行已经上市或者正在酝酿上市,既要防范金融风险,又要与世界先进的商业银行竞争,迫切需要改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及其信息披露。针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尚没有规范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对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形式缺乏统一要求,存在着较大的选择性和随意性等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分三阶段逐步改善我国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首先,规范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形式和内容。要解决当前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散乱不系统的问题,必须建立一套适合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情况与国际监管要求的披露规范。为了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运行水平,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伟  施家芳  
随着安然、世通、施乐等公司会计丑闻的相继曝光,引起了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缺陷的关注。上市银行作为高风险的上市公司,是通过承担风险来获得收益、推进储蓄向投资转移的。银行承担的风险状况,以及内部对于风险的识别、衡量、监控等程序的完整性和充足性直接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